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二十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二十章

“好了,好了——”

洛水入黃河的兩百餘里的河道,數以萬計的兵卒,穿著短衣褐服,充當著縴夫,拉拽著洛水上的船隻。

洛水上的船隻,尾巴處,吊著數個鐵做的釘耙,個頭大,用繩子系在船尾,然後縴夫們就拉拽著船隻,向黃河方向艱難地拖拽著。

這是清理洛水中的淤泥。

這樣的船隻來回疏通,洛水中心部分的淤泥,自然就堆積到善後兩端。

這時候,就讓船隻去裝填淤泥,卸到岸邊,加固河堤。

而聰明的百姓們,以及機智的豪右,則拖家帶口地將淤泥裝卸回家,進行肥地。

本來,張維卿還想發揮商賈念頭,售賣這些淤泥,但卻被幕僚勸下:

“大唐新復,正是施恩與洛陽百姓之時,些許淤泥,不值多少錢財,而且又是宋軍舊卒辛苦所得,咱們若是售賣,彼輩定然怨言,而咱們若是分下去,他們又嫌棄太少,這樣左右為難,何苦來哉?”

張維卿聞言覺得很有道理,索性就任由百姓取捨,而不阻,一時間百姓們讚歎不已,這樣的寬仁之官,幾十年來少見了。

見到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百姓欣喜地挑著數十斤的淤泥,張維卿不由得感慨道:“百姓何其苦也,些許小事,就已經滿足,可見亂世之艱難,官吏的貪瀆。”

洛水之事,自然不用他親自督促,偶爾的看一眼,也就行了,他最重要的,還是與潘崇徹一起,監督宋軍,以及坐鎮河南府,洛陽。

提到洛陽,張維卿就不由得頭疼。

洛陽的境況,土地兼併格外的嚴重。

洛陽在唐亡以來,就是西京,大量的落寞勳貴,就遷居與此,這樣一來,雖然造就了洛陽的繁榮,但對於地方的百姓來說,卻是苦難的開始。

這群人雖然失去了權勢,但到底是官宦人家,雖然鬥不過官府,但欺負一下小百姓還是非常簡單的。

所以,洛陽周邊大量肥沃的土地,被他們兼併,百姓流離失所,大量的自耕農淪落為佃戶,朝不保夕。

更關鍵的是,天下一亂,官員們就沒有了約束,土地兼併也就罷了,他們田地阡陌縱橫,跨縣連州,但卻不繳納賦稅,從而造成了大量的戶口人丁稅田消失。

這對於官府的統治力,造成了重創。

而且,這些年來,向拱為了避嫌,一直是垂拱而治,勳貴們更是貪婪無度,胥吏們也是橫徵暴斂,偌大的洛陽城,被這些水蛭吸食的飽飽的。

來到了留守府,張維卿就見到了風塵僕僕而歸的潘崇徹。

“侯爺去哪了?”張維卿好奇地問道。

“去往和陵了。”

潘崇徹勞累道:“昭宗的和陵,本以為多年來無人照看,已經是雜草叢生,誰知道我今日去看,卻是齊齊整整的,想來是有些人提前做好了準備罷了。”

“還真是有心了。”

“好了,好了——”

洛水入黃河的兩百餘里的河道,數以萬計的兵卒,穿著短衣褐服,充當著縴夫,拉拽著洛水上的船隻。

洛水上的船隻,尾巴處,吊著數個鐵做的釘耙,個頭大,用繩子系在船尾,然後縴夫們就拉拽著船隻,向黃河方向艱難地拖拽著。

這是清理洛水中的淤泥。

這樣的船隻來回疏通,洛水中心部分的淤泥,自然就堆積到善後兩端。

這時候,就讓船隻去裝填淤泥,卸到岸邊,加固河堤。

而聰明的百姓們,以及機智的豪右,則拖家帶口地將淤泥裝卸回家,進行肥地。

本來,張維卿還想發揮商賈念頭,售賣這些淤泥,但卻被幕僚勸下:

“大唐新復,正是施恩與洛陽百姓之時,些許淤泥,不值多少錢財,而且又是宋軍舊卒辛苦所得,咱們若是售賣,彼輩定然怨言,而咱們若是分下去,他們又嫌棄太少,這樣左右為難,何苦來哉?”

張維卿聞言覺得很有道理,索性就任由百姓取捨,而不阻,一時間百姓們讚歎不已,這樣的寬仁之官,幾十年來少見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見到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百姓欣喜地挑著數十斤的淤泥,張維卿不由得感慨道:“百姓何其苦也,些許小事,就已經滿足,可見亂世之艱難,官吏的貪瀆。”

洛水之事,自然不用他親自督促,偶爾的看一眼,也就行了,他最重要的,還是與潘崇徹一起,監督宋軍,以及坐鎮河南府,洛陽。

提到洛陽,張維卿就不由得頭疼。

洛陽的境況,土地兼併格外的嚴重。

洛陽在唐亡以來,就是西京,大量的落寞勳貴,就遷居與此,這樣一來,雖然造就了洛陽的繁榮,但對於地方的百姓來說,卻是苦難的開始。

這群人雖然失去了權勢,但到底是官宦人家,雖然鬥不過官府,但欺負一下小百姓還是非常簡單的。

所以,洛陽周邊大量肥沃的土地,被他們兼併,百姓流離失所,大量的自耕農淪落為佃戶,朝不保夕。

更關鍵的是,天下一亂,官員們就沒有了約束,土地兼併也就罷了,他們田地阡陌縱橫,跨縣連州,但卻不繳納賦稅,從而造成了大量的戶口人丁稅田消失。

這對於官府的統治力,造成了重創。

而且,這些年來,向拱為了避嫌,一直是垂拱而治,勳貴們更是貪婪無度,胥吏們也是橫徵暴斂,偌大的洛陽城,被這些水蛭吸食的飽飽的。

來到了留守府,張維卿就見到了風塵僕僕而歸的潘崇徹。

“侯爺去哪了?”張維卿好奇地問道。

“去往和陵了。”

潘崇徹勞累道:“昭宗的和陵,本以為多年來無人照看,已經是雜草叢生,誰知道我今日去看,卻是齊齊整整的,想來是有些人提前做好了準備罷了。”

“還真是有心了。”而且,這些年來,向拱為了避嫌,一直是垂拱而治,勳貴們更是貪婪無度,胥吏們也是橫徵暴斂,偌大的洛陽城,被這些水蛭吸食的飽飽的。

來到了留守府,張維卿就見到了風塵僕僕而歸的潘崇徹。

“侯爺去哪了?”張維卿好奇地問道。

“去往和陵了。”

潘崇徹勞累道:“昭宗的和陵,本以為多年來無人照看,已經是雜草叢生,誰知道我今日去看,卻是齊齊整整的,想來是有些人提前做好了準備罷了。”

“還真是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