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汴梁城中的喜怒哀樂自不再提,各大酒樓人滿為患。

中榜的舉子,大宴四方,落榜惡舉子,則只能借酒消愁。

不過,如今乃是建國初年,其他的不論,就是官位特別多,對於人才非常渴望。

舉子按照道理,只能一開始任通判,主薄,等左貳官,但如今,卻可以直任縣令,與那些進士及第出來的不無兩樣。

只是高度被限制,頂多六部尚書,難進政事堂罷了。

進士及第的優勢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舉子的失望,也並沒有那麼誇張,借酒澆愁的場面還是比較少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可以想象,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士及第的優勢會越來越擴張,畢竟官位總是有限的。

進士科之後,就是殿試。

殿試,決定著一甲二甲以及三甲的排名,其中的差距,與進士和舉人一般大,甚至,更為誇張。

一甲,狀元,榜眼和探花。

他們無需考試,就可直接進入翰林院。

二甲,三甲,則需要考試,爭取那二十人的名額,才可進入翰林院,成為儲相。

剩餘的,自然是進行為期兩年觀政,六部九卿衙門,再去地方任職。

二甲跟三甲的差距,恐怕也只有升官的優勢才可比擬,如果二甲跟三甲同時晉升,二甲總是獲取優先權。

官場上,就是一步快,步步快。

殿試,李嘉安排到了五月初九,因為五月初十就是他的生日,萬壽節。

五月初九,倒也合適。

120名進士,魚貫而入,在大殿中,皇帝以及宰相的監視下,進行最重要的殿試。

而殿試,就沒有進士科考的那麼細了,無論是明算明法都沒有,只有一道策論題:

南北已近歸一,唯慮北京(幽州)未復,試論朝廷如何?

這一題可謂是緊密聯系時政。

沒錯,如今南北合一,前唐時期的內陸基本平定,就連北方也開始太平了兩年,人心歸復。

到了這個時候,財政已經開始良好,兵卒也訓練成形,李嘉已經按耐不住心中的計劃,迫切的想要統一天下。

所以,他就以收復北京為題,想要看看這一期的進士們,究竟是什麼想法?

不求有什麼真知灼見,只要有一些新意啟發就行了。

畢竟,沒有從過政的人,都是鍵盤俠,知道的東西還是太少了。

從晌午,直到傍晚的近三個時辰,進士們緊張地坐著,有的抓耳撓腮,有的深思熟慮,但是終究還是動筆。

策論就是這樣,不管怎麼說,桌面上就不能顯出空白,就要滿滿當當的。

李嘉自然也坐不住,他一會兒坐著,一會兒遊蕩著,進士們面對神出鬼沒的皇帝,有的緊張地筆墨浸溼了紙張。

他給進士們又加了一道題目,心理素質考。

最後一個時辰,算是謄抄了,李嘉也沒打算再害人了,就安穩地看著書,陪伴著一百來號人,經歷了一下午。

最後一刻,所有的人都交上答卷。

這一場殿試,讓許多人膽顫心驚,汗流浹背,這壓力還是太大了。

不過,這120份卷子,皇帝並沒有親自閱覽,還是交給了宰相們,只有最後讓皇帝親自劃定的名次罷了。

夜間,幾位宰相親自將文卷呈上,按照從高到低的名次排列的。

而令李嘉驚奇的是,前三名與進士科顛倒了,兩名北人,一名南人。

其他的北人的名次,也不同層次的往上升,最低的,都是六十三名。

仔細觀察,李嘉得出來答桉。

在綜合上,南方人經歷過數次考試,對於考取的流程已經一清二楚,所以無論是明法明算,他們都算是有備而來,而北方人就算知道,想要學習也晚了。

而策論,卻不考那些東西,只是考慮他們的見識,面對北方的威脅,這些北方進士,自然比南方清楚許多。

要知道,在前些年,契丹入寇河北也是經常的事情。

所以,一甲中,北人兩名,二甲中,北人五名,可以說名次大大提升。

李嘉樂意這般,他沒有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本來還在準備違心的提升本人的名次,不曾想,自己出的題目反倒是水到渠成。

審閱一番之後,李嘉把狀元給了原來的榜眼,探花不變。

如此,南人就成了狀元,榜眼和探花就成了北人。

如果不改換一下的話,怎麼顯示皇帝的恩德?

垂拱而治,可不是什麼好詞。

殿試圓滿的結束,李嘉也是頗為欣慰。

在夜間的喜宴上,皇帝親臨現場,與進士們一同享受著美好時光,敬酒,飲酒,作詩,一套流程下來,眾人都開懷大笑。

對於這等場面,李嘉怎能不作一些賞賜?

所以,他對於一甲的三人,直接每人賜予駿馬,作為獎勵,希望其文武雙全。

而二甲與三甲,則一視同仁,獎勵特地製作的玉佩,君子如玉,希望他們在官場上如玉般純潔無瑕。

至於書籍,那更是理所應當的。

大唐疏議,以及史記,漢書,後漢書,滿滿的一籮筐。

到了第二日,五月初十,新進的進士們,則有幸參與關於皇帝的生日大朝——二十八歲生日。

過完就是二十九了。

感慨一句時間真快,不知不覺他已經做了十年的皇帝了,這本書已經寫了兩百二十三萬字……

看到近二十位子女一同祝賀,李嘉欣喜異常。

最大的長子,已經快十歲了。

飲酒宴舞自不再提。

一大早醒來,李嘉頭疼不已,昨夜不知道戰了幾人,人太多,數不清了。

他只記得,滿臉都是奈子,太讓人舒服了。

而且,唐朝的制度,讓人太舒服了,初一、十五才上朝,他不必和明清皇帝那般苦逼,天天上早朝。

飲了醒酒湯,躺了一會兒,李嘉這才緩過來,問道:“什麼時辰了?”

“午時一刻了!”皇后周穎兒笑著說道:“妾身做了雞湯,陛下昨夜勞煩了吧,快補補。”

“補?我需要補?”

李嘉笑了,你這是在懷疑我的實力,他端起雞湯,直接飲下去,然而嘴上卻不服輸:“昨日皇后若在話,你就不會這樣說了,恐怕如今聲音都是沙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