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

咚咚咚——

忠武軍節度使門前,突然地響起來敲門聲

咯吱——

“你是哪個?”小心翼翼地開啟門縫,看著眼前這頭戴斗笠的男人,小丫鬟有些害怕,輕聲問道。

“阿彌陀佛,幾日不見,小施主不認識我了?”男人聲音很是溫和,聽上去很舒服。

“原來是圓心大師啊!您怎麼?”斗笠露出一絲縫隙,一張光溜溜的腦袋顯露出來,慈眉善目的臉孔令人記憶猶新。

“無事,貧僧只是個沒有度碟的僧人罷了!只能前來拜訪太夫人!”和尚臉上很淡然,絲毫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而尷尬,或者羞愧。

“太夫人在呢!昨個還唸叨著您,好幾日不見您了呢!”小丫鬟連忙開啟小門,快速地將和尚給拉扯進來,然後才小心翼翼地望了一會兒,這才合上。

“最近不知是怎地,朝廷又開始抓人了……”小丫鬟嘀咕著。

“無事,最近朝廷在查廟,卻查了不少沒度碟的,免不了雞飛狗跳了!”

圓心和尚嘴角露出一絲冷笑,然後搖了搖頭,繼續前行,此時的他,與那些被捉拿的和尚有什麼區別?

“大師,請跟我來——”

不一會兒,圓心大師就被帶到了一處佛堂,其大小合適,幾座菩薩位在其中,數尺長的香火燃燒正旺,整個佛堂中瀰漫著一種別樣的佛味。

“這才是真正的佛堂啊!”圓心仔細看了一眼,嗅了嗅數日未聞的檀香,心中霎時間一片平靜,那些朝廷,師兄,早已經不在心中煩惱。

“圓心大師,您終於來了,多日未見,您卻消瘦了許多!”過了一會兒,一個富態的老人走了進來,她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意,被攙扶著,小步跑來。

“阿彌陀佛,老檀越,貧僧落魄而來,真是太慚愧了!”圓心話雖如此,但臉上卻一片平淡。

“大師說的哪裡話,您能來主持我們小佛堂,是我家的大福氣。”老夫人滿臉的笑容,樂呵呵的笑著。

“您來的正巧,我家二郎剛回來,多虧佛祖保佑,才從淮南回來,您幫他瞧瞧面相,也算安安我的心!”

“您家二郎,是新任忠武軍節度使,趙節度?”圓心淡淡的說道,但心中卻為之一動。

“您也識得我的紅孩兒啊!”老夫人笑得合不攏嘴,“您可得仔細瞧瞧,他整日裡軍中練武,平日裡也不著家,出去一趟,讓我整日提心吊膽!”

“如此,貧僧就為趙節度瞧上一瞧!”

隨後,圓心就被帶到了大廳,幾個膀大腰圓的大漢,身著甲冑,哐啷哐啷的響著,話語中不知談著什麼,笑聲很灑脫。

“二郎啊!”

“阿孃,你怎麼來了?”廳中,一個黑臉大漢連忙跑了過來,將老夫人攙扶著,一臉的恭敬。

“老夫人——”其餘幾人紛紛彎腰行禮,態度很是恭敬。

“好,好,老身前來,打擾到大家了!”

“夫人客氣了——”眾人紛紛不敢。

“各位兄弟今日就到這吧!早些回去休息才是!”黑臉大漢揮了揮手,話語中滿是不可置疑的語氣,但眾人卻極為服帖。

“阿孃,您找孩兒做甚?”矮狀黑漢輕聲問道。

“之前給你說道過,大相國寺的圓心大師,道行高深,平日裡見不到人影,今個來咱家,主持小佛堂,順便給你看看面相!算算福氣,也算我兒一年有幾日功夫無需我擔驚受怕!!”

“孩兒真是慚愧!”黑漢臉色微微發紅,頗有些不好意思。

“大師,受累了!”瞧著眼前這個僧人,大漢臉上帶著微笑,對於老夫人的面子,他也不得不讓幾分。

“將軍好大的福氣!”圓心裝模作樣地觀察了一番,將手中的佛珠轉了轉,感嘆一聲。

“哦?大師此話怎講?”黑臉大漢也是滿臉的驚奇。

“不可說,不可說,將軍此生遇貴人,將來不可限量,如飛龍入海,猛虎歸山,可謂是一帆風順……”

“大師如此一說,兒啊,你肯定會成事的!光耀門楣!”老夫人此時一臉的肯定之色,拍了拍自己的兒子,臉上寫滿了驕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是的,您說的是!”黑臉大漢低聲說著,語氣頗為恭敬。

見此,圓心離開這裡,回到了小佛堂,屬於自己的暗室中,開始進行打坐。

“趙匡胤,忠武軍節度使,禁軍大將,名聲雖然不大,但實力雄厚,剛才那些將軍,想來不凡,且,對吾佛還算崇敬……”

“他手裡的禁軍,可都是驍勇善戰,是不小的力量!”

“不過,他是郭榮最信重的武將,掌握禁軍,不好拉攏啊!”

面對著牆上的佛像,圓心閉目養神,心中卻怎麼也安靜不下來,佛敵在側,對佛教不斷地進行打壓。

這次,乾脆來個釜底抽薪,要求各大寺廟繳稅錢糧,若不是廟中無需繳稅,又有多少人願意投獻田產,舉家侍奉呢?

心思百轉千回,按理說,作為一個僧人,應該六根清淨才對,但前唐武宗滅佛未遠,而近年郭榮歲無武宗殘酷,卻依舊是為‘佛敵’……

面對‘佛敵’又一次對佛教的殘酷“鎮壓”,各大佛寺均不願等死,紛紛出動人手,走街串巷,動員自己的信徒們,為我佛再一次存滅而鬥爭。

佛教如此,儒教自然也難免其難,不過,針對的,是儒教聖人之後——曲阜孔家。

面臨繳稅還是被剝奪世襲官職的選擇,孔家很識時務的交出田產數目,兩稅不敢耽誤,孔廟、孔林皆不能例外。

“歷代以聖人之後,無預庸調,至周顯德中遣使均田,遂抑編戶。”

拿了寺廟和孔府開刀,天下豪紳頓時為之膽顫。由於無法重新均田,利益集團太過於龐大,所以,郭榮選擇了迂迴方式,派遣散騎常侍艾穎等三十四人,分行諸州,均訂田租。

也就是“苗使”,清查土地畝數,按畝收稅,哪個也不能例外。

如此一來,在衣冠楚楚的達官權貴與衣衫襤褸的窮苦百姓之間,郭榮選擇了百姓,鞏固統治。

但,接連失去僧眾,地主,權貴,獲得軍人及百姓,花團錦簇的後周帝國,內部已經極大的撕裂。

利益受阻的豪紳們,默默的舔舐著傷口,伺機尋覓一個新的統治者,來挽回他們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