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

日本公卿時代,平安京一聲令下,全日本六十餘郡國,各大貴族莊園,大量的武士匯聚與平安京,共同防禦來自於唐國的大軍。

而就在此時,金山、濟州島的地方,已經開始預備動員了。

濟州島作為大唐的養馬地,騎兵的培訓的之地,所有擁兵並不多,只有五千有餘,泰半還是馬伕,所以只能支援了兩千人。

金山城,原本屬於日本的九州島,如今改名金山島,融合了島上兩三萬倭人,再從遼東、高麗,遷移而來了大量的漢人、渤海人,總人口已經超過了十萬,正在向二十萬進發。

挖掘菱刈金礦,耗費萬人,為了鎮壓礦工,以及維護秩序,所以金山城的軍隊,超過了兩萬,包括近萬人的巡檢,巡捕等。

得益於金礦的提煉,以及中轉貿易的盛行,金山城發展迅速,成為大唐在東北亞的支柱。

張印科舉失利,回到金山後,受到金山城的僱傭,成為知縣,而在少府寺中,卻是海外司的郎中,屬於六品官。

雖然官位很高,但卻有它的局限性:只能在少府寺中升遷。

而少府寺卿,也不過是從三品,哪有做進士的前途好,侍郎尚書,水到渠成,宰相也能期許一二。

更關鍵是,他只能算是皇帝的私臣,更是矮上一瞅。

金山城新設八縣,他所在的,乃是北向縣,寓意是金山城北面,左邊環海,右邊大山,是個很好的耕地大縣。

據說隨著金山城人口的增多,其必然向北遷移,離開這片南部山區,嚮往田地平原較多的地界。

“張知縣,張知縣——”在待在帶著人夯實城牆時,從南方道路上,奔跑來一個騎兵,氣喘吁吁。

“何事?”張印也不擺什麼架子,他這個知縣,縣城都沒有,手底下就是一片村莊。

“城主有令,由於日本國僭越尊號,妄圖抵抗王師,所以金山城各縣,須調撥糧草。”

騎兵給出了公文,張印點點頭,然後說道:“三千石?”

“如今縣城的錢糧都用來修城,還需幾日才能募集。”

“城主言語只有十日內到就成了。”騎兵認真說道,然後轉身離去。

“與日本國動兵?”

張印沉思起來,通商多年,他自然曉得日本國的情形,國君正值壯年,君賢臣明,又有上百萬的丁口,十數萬兵馬還是有的,朝廷能打敗嗎?

“就算失利,只有海龍軍在,日本人就到不了金山島,我操這份心幹嘛?”

張印啞然失笑,去過長沙,遊歷過江南,他對於朝廷自然信心十足,倭國自然不是其對手,甚至,在他看來,僅憑藉金山島的兵馬,就能征服倭國。

“來人,召集各地甲長、里長,到了為朝廷和聖人盡力的時候了——”

正如其所言一般的金山城胥吏官員大規模湧動,喊著一句口號:“為陛下效力——”

這幾年來,為了上萬礦工的糧食,金山島大規模的進行開墾,建設甲、裡,村落,如今糧食已然自給自足,甚至還可以提供給濟州島養馬。

而金山島又不同於其他州縣,只屬於少府寺管轄,理論上算是皇帝的私人田莊,效力自然快速,不到三天時間,一萬訓練有素的大軍就募集完畢。

隨即,十天時間,就籌措好五萬石糧食,足夠兩萬大軍,並海龍軍,食用兩三個月。

其效率,是極為驚人的。

等到周奎帶領一萬御營的兵卒們來到金山城時,已然是營寨林立,糧草充沛,甚至還準備了許多的斗笠。

“倭國陰雨連綿,極類江南,除了斗笠外,我還預備了木屐,薑湯,等,以備不時之需。”

周奎一上岸,就被金山城主迎接而來,他卻直接選擇巡視營寨,見到堆積如山的糧草物資,不由得極為滿意。

“金山城所做的事,咱是親眼所見,甚是滿意。”

“不過,城主,你並不是為我們做事,且不要為那些錢糧還不滿,這次打敗日本,那四國島也要被拿下,到時候還不是由你們少府寺管轄?朝廷哪能照顧的過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周奎語重心長地說道。

大軍出征,金山城就是後方,糧草大營,萬不可出現任何事,不然軍隊就出事了,所以,他這個子爵,招討使,反而要安撫金山城。

“下官哪能這般不懂事?”金山城主連連搖頭,發自內心地笑道:“這是少府上下應該做的,況且,若是大軍出征得力,某提供糧秣,也算有功才是。”

“這般就好!”周奎放下心來,只要後方穩固,他就沒什麼了擔心的。

大軍休息了兩日,補足糧草輜重,然後就出發,征討那逆賊倭國朝廷而去。

六月末的東京,隨著各地的夏糧的彙集,顯得格外的熱鬧,糧食是商業的基礎,整個大宋朝堂,也因為夏糧的輸入,輕緩了不少。

“陛下,如今淮南日漸恢復,提供的賦稅也在與日俱增,想必用不了兩年,朝廷就能存在許多餘糧了。”

趙普微微一笑,對著身著紅袍的趙匡胤,輕聲言語道。

“哎,若不是俺今年開春有些冒進,忽略了契丹人,導致功虧一簣,想必明年就能扭轉了,戶部也能寬裕許多。”

趙匡胤搖搖頭,有些自責,然後又開懷道:“聽聞那南國,近些時日也不消停,竟然勞師遠徵,去往那萬里之外的倭國征討,若是大敗而還,那就好了。”

“那南國國主,年輕氣盛,一向窮兵黷武,無年不戰,得虧是那南方富庶之地,不然早就民怨沸騰,盜賊四起了。”

“陛下所言甚是!”趙普讚歎了一句,然後又言語道:“只要咱們府庫充盈一些,就可揮師南下,解救黎民百姓。”

“至於倭國,微臣聽聞,其國數百萬之眾,雖然土地貧瘠,但好歹也是一大國,唐國沒那麼容易將其打敗,若是年復一年,其國庫必然不堪重負。”

“希望如此!”趙匡胤一臉期待道:“希望倭國就如同隋唐之時的高句麗一般,流盡南國最後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