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時空倒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李家金銀鋪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章 李家金銀鋪子

和孫婆婆商量好的王凱決定先出去看看,畢竟目前最主要的是要找一個現階段可行的賺錢方法。

在王凱揹著的那個布包袱裡裝著他晚上在路邊小攤上買的小飾品,大多是些不鏽鋼和玻璃制品,裡面也有幾塊人造玉石吊墜,這些將是他在這個時代的第一批商品。

自古以來,首飾就是商品裡的奢侈品,也是最容易賺錢的商品之一。而且這類東西的價值完全是看買的人,同樣的一件東西在不同的地方遇到不同的人,就能賣出完全不相同的價格。

王凱的目標就是孫婆婆口中的“李家金銀鋪”,自己開店現在不用想,所以找個有錢的買家能夠吃下自己的貨才是最重要的。

沿著永定街,就是這條集市所在的街道,走到底就是“李家金銀鋪”所在的瓦濟街了。瓦濟街是雄州城的主要街道,盡頭就是著名的瓦橋關了,可以說沒有雄州城之前就有瓦橋關了。約唐末置此關以防契丹,其時在這關的東北面又連置益津關和淤口關,合稱三關。南依白洋淀北臨拒馬河的瓦橋關在漢族和契丹的戰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後周世宗柴榮花大力氣在此間建城,將這道阻擊契丹的關口加固成銅牆鐵壁,這就是後來的雄州城。

原本的雄州城就是一個大兵營,隨著北宋與遼的時戰時和,後來又成為宋遼貿易的重要地點,就逐漸繁華起來。雖說這幾年宋遼之間一直和平相處,但從全國各地過來的豪商還是謹小慎微的都住到雄州城內。不論是安全程度還是舒適程度,雄州城內總比外面要好的多,這也更加促進了雄州的繁華。

瓦濟街也林林總總的彙集多家金銀鋪,當鋪之類需要大資金的行業,這其中“李家金銀鋪”更是最大的一家,甚至一些州府內的金銀鋪子都沒有這李家的生意做的大。在雄州,李家不只是經營著一家最大的金銀鋪子,其他的行業像當鋪,米行,綢布店等只要是賺錢的生意李家都會插上一腳。

李家本就是河間府的大家族,但真正在雄州發展起來還是李家女婿劉順清任雄州知州以後。劉順清知雄州十年,廣用間諜刺探遼地軍情,成果卓著深得朝廷信任。鎮守雄州期間曾令州民張文削髮為僧,入契丹刺事,並混成遼官,後迴歸北宋並帶來大量遼地情報。

曾有雄州士卒誤入遼地被捉,劉順清修書一封給遼國官員,請求放回被俘士卒。遼國官員不承認說沒有此人,劉順清直接又修書一封“你說沒有?是在某某衛所吧!”遼國官員直接被驚呆了,嚇得趕快將人放回來了。這樣的情報能力足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了,可見劉順清在任上的建樹實在不小。。。。。

本來賣東西到當鋪更合適,可是都快被現代電視劇描述成就是一窩黃世仁的當鋪實在是讓王凱不舒服。而且真到當鋪那就被人看成一個無路可走的落魄子,自己到金銀鋪子更像是做生意。

當看到“李家金銀鋪”幾個描金大字牌匾時,王凱有點好笑,這個時期人們的家族觀念鄉土觀念很重,在現代人看來這名字起的就有點小家子氣了。

門口兩個小廝正在拿抹布擦著兩旁的水牌和番子,看到王凱走來其中一個一溜小跑來到面前:“大爺,裡面請。屋裡生著火爐,暖和著呢!”

“好,你這小子挺機靈,拿去喝茶。”說著賞了那小廝一兩銀子,這賞錢當然不是因為這小廝服務好才給的,而是給自己裝腔作勢呢。雖說自己一個人在這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地方,小心低調很重要,但該高調時還是要高調,只有讓這些一方權勢摸不著自己的低,才能跟他們平等的對話。

就像一個普通人中了五百萬大獎就會引起別人的窺視與惡意,而原本就是富翁的人中的話頂多會讓人罵幾句沒天理,根本就不會起窺視之心。王凱給那小廝賞錢的用意也就是這個意思。

拿到錢的小廝愣住了,他們這些在前面迎客的小廝也就是從機靈點的學徒中選出來的。對於這些半奴隸性質的學徒,多數都是被父母半賣送出去的,只為了家裡能減少一個口糧開支,學徒們在店鋪裡以跟著師傅學手藝的名義工作,也就是管個吃喝。

像他們這樣因為機靈而在外面迎客的每月還會發上百十文零花,在後面做苦力的那些同伴們能吃飽飯就不錯了,很多時候還要捱打捱罵。

沒想到這個身材高大,面容白淨的客人盡然隨手給了自己一兩銀子,在金銀鋪子裡幹活的,銀錢重量上基本一上手就能估個八九不離十。而且看這銀子成色可是比上好的雪花銀還要純淨,如果換普通銀兩的話可能都能換到1兩6錢。

想到這的小廝一個機靈,撲通一下跪在地上“砰砰砰”給王凱磕了幾個響頭。在他那小認知裡只有這樣才能表達自己的謝意,記得小時候過年給長輩們磕頭時他們就會給自己一個銅板。

王凱不是衛道士,也不是人權主義者,更不是偽君子,所以沒有什麼別人一給自己下跪就不舒服的毛病,任由那小廝磕了幾個頭才對他說“起來吧,我有買賣找你們掌櫃的談,你幫我叫來。”

小廝先是把王凱帶到偏廳,然後私自做主將平時掌櫃的用來招待大客戶的上好茶葉沏上,再將火盆搬到王凱的腳邊,這才告退去找大掌櫃。

王凱抽出一根煙在火盆邊點著,然後就喝著茶,抽著煙,烤著火,等著掌櫃的過來。李家金銀鋪子有規矩,大客戶只能大掌櫃去接待。

那小廝跑到後院看見大掌櫃的正喝著茶吃著糕點,忙湊上前去小聲的像大掌櫃稟報,而且他也不敢隱瞞王凱賞他銀子的事情,還要心疼的把銀子遞給大掌櫃,生怕他不給自己了。

本來正考慮事情的許掌櫃,聽到小廝慌慌張張的來稟報有人找自己談買賣還不以為然。可是聽說這客人隨手賞了小廝一兩銀子,再看那成色極好,恐怕是自己見過的最純淨的銀塊,讓他不能不重視。

“小乙,這位客人有沒有說什麼?”

“回大掌櫃的,他過來後就只看小的機靈賞了俺一兩銀子,說給俺喝茶去,還有就是讓俺來找大掌櫃你商量一筆買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哦,給你二兩銀子,你這塊銀子我留著給東家看看。”

“謝謝大掌櫃的。”一句話把原來委屈的像個小媳婦的小廝搞的歡天喜地。

作為李家金銀鋪花重金請來的掌櫃,見識絕對不低。他在想的是這貴客到底是來談什麼買賣,還有這人到底什麼來路。

如果和這銀子有關,對李家金銀鋪子絕對是一大機遇。無論是李家能進到成色這麼好的銀子更或者能自己提煉出這樣的銀子,那時成為大宋第一金銀鋪子也不是不可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