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青州之戰(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青州之戰(7)

臨淄古稱營丘,因臨淄河,更名臨淄,自姜太公起,一直為齊國都城,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

攤開地圖的臧霸剛了這麼一句,昌豨便沒了耐心,催促起來,道:“宣高,這些你知道就行,你該我們將這些,還不如現在大軍就開拔赴臨淄,所謂兵貴神,出奇制勝,大家好是這個理兒吧?”

“用兵可不就是講一個兵貴神,出奇制勝嘛!”臧霸笑著指著肚子,道:“可你卻忘了,兵法裡還有一句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還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Ww』W. XS⒉②2.”

孫觀斜眼憋了昌豨一眼,想笑沒笑出來,可吳敦、尹禮就沒顧忌那麼多了,笑出了聲,一時間昌豨臉上神色一陣青一陣後,尷尬急了。偏生他這樣的粗人,好不容易聽來這麼幾句,再讓他想些搬回臉面的話來那可比登天都難,索性打了個哈哈,化解尷尬,道:“哈哈,我剛才那就是順口這麼一,陣前佈陣向來都是宣高你佈置,我嘛,就負責上陣殺敵!”

“話不能這麼,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如何對付冀州軍,還需要各位兄弟與我一同參贊一二才是。”臧霸看著地圖齊國臨淄的位置,道:“其實老昌之前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打仗嘛,就得趁早,不然三軍士氣一洩,這杖也就不好打了,可糧草孔融才剛備齊,就等著裝車,咱們要是就這麼一出,萬一出個什麼差池,到時乾糧耗盡,那可就有全軍覆沒之險啊。”

“宣高的不錯,不過最好還是催一催王修,不然籌備糧草的時間越久,那訊息走漏的可能就會越大,到時候若被文丑得知,只怕同樣會有全軍覆沒的可能。”孫觀不無擔憂的道,而這又何嘗不是臧霸的擔憂呢。只不過他並沒有出來罷了,一直在心中憋著。

唉,原以為孔融答應的爽快,能夠當下就帶兵進入齊國。可沒想到啊他還是太嫩了,人家只不過是嘴上的大義凜然,將糧草籌備妥當了,可多久籌備妥當?這人家能不耍貓膩,和這些文人比。自己還是太嫩了,沒那些個花花腸子,還真以為和孔融各取所需,所以就能同仇敵愾了,只怪自己太年輕了啊。

“哈哈,宣高啊,我可是聽到你我的壞話了。”正在這時,王修大笑著進入臧霸大帳之中。後者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是他下了王修來見不必阻攔的命令,不然他這主帳可不是他王修想來就能來的。

“叔治此來。定是有好消息了?”看著一臉春風得意的王修,臧霸瞬間明白過來他到此的目的了,不由脫口而出:“難不成糧草已經準備妥當了?”

“可不是?而且不僅妥當了,第一批已經開拔了,怎麼樣宣高,這件事上我與孔太守可沒你的那麼壞吧?”這一句話算得上是王修在位他自己與孔融正名了,不然兩人指不定就真要在臧霸心中成了那老奸巨猾的陰險人了。

“是,是,是我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我也只領你王叔治的情。至於那孔融嘛,呵呵,還是算了吧,我臧某人也不是傻子。能看得出來,今次全因王修你兩面斡旋,不然的話也不會這麼順利。”

這句話可就有些誅心了,如果這北海郡守並非是孔融這般謙謙君子主政的話,那臧霸這句話一出口,那自己這條命只怕就不保了。好在是陶使君啊,當然他也並沒有怪臧霸,以他對其的瞭解,這可不是他刻意如此的,反而是在真心話罷了。

當即王修轉移話題,道:“宣高,今次前往齊國,你可有了計較了?”

“已經有了計較。”臧霸臉上有些猶豫,很糾結,好半晌,才突然道:“我打算分兵。”

王修他也帶過兵,一聽到分兵二字,臉上立時露出了擔憂之色,可他卻分明現帳內其餘幾人好似都不擔心,這就證明了他們必然是一早就知道的,可為什麼他們沒有勸服他呢,只怕是臧霸一定是想出了萬全之策,不然他們也不會這麼無條件支援他。下意識的:“宣高,分兵可是兵家大忌啊,難不成你已經有了破敵良策,所以才會分別?”

“是不是良策我也不敢,但我認為分兵是眼下最佳的選擇。”臧霸看著淄水,道:“我們現在出兵,必然會與文丑半路相遇,所以我打算分少半主力走淄水,直抵臨淄城下,迫使袁譚招文丑回援!”這些話臧霸連孫觀幾人也沒有,而之前他之所以猶豫也是再考慮王修是否可以信任,不然的話他的作戰計劃一旦洩露,那派往臨淄的奇兵很可能將全軍覆沒,但他最後還是選擇了信任王修,擰著眉盯著地圖,道:“叔治,你覺得分別之後勝算能有幾成?”

“此計實乃兇險之策,但若成功必然會收穫奇效。”王修只給出了這麼一句評語,實在是不敢提什麼建議,更不敢去暢想戰果,以他看來,分兵之後最多只有三處的勝算,而不分兵卻足有半數的機會,如果是他指揮此戰的話,以他的性子,王修可以保證,他一定會願選擇與文丑死戰一場,也絕不會去冒如此大的風險,要知道就他現在這五萬人馬就算全派去攻打臨淄這樣的大都市勝算都不高,更何況是分兵之後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臧霸的本意只是迫使袁譚召回文丑,他好趁機痛打落水狗,可是在臨淄這樣大都市中的袁譚除非真被逼到萬不得已的境地.,否則他是不會被嚇到召回文丑。

可臧霸卻十分篤定,只要奇兵一到,袁譚必定會召回文丑,這就是所謂的圍魏救趙,既然明知這一仗冀州軍的軟肋在哪,就算是冒再大的風險,臧霸都要一試。

王修看了眼面色堅定的臧霸,嘆了口氣,“既然宣高已經拿定主意,我某也就不再多什麼了,在此祝宣高你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那就多承叔治你的吉言了。臧霸出爽朗的笑聲來,這一仗就是要挑著袁譚這位紈絝公子哥打。可以本戰的勝敗,都寄予其一人之手。

和文丑硬拼從來不是臧霸的意願,討不到任何好處不,還會陷入到纏鬥泥潭中。反而就不如從袁譚頭上下手,逼他撤兵來的更實在。

王修好像琢磨明白了臧霸的心理,不能他的想法不對,只是這確實符合目前北海的處境,也明臧霸確實有著出常人的勇氣。膽魄驚人。但畢竟這件事關係到北海全境的安危,他需要稍微提醒提醒他,讓他心一為妙。

不過看來,他的話是多餘了。

在指揮打仗之上,身為行家的臧霸更有言權,既然他已經下定了主意,就不會再去聽別人所謂的善意提醒,因為他一早就把可能生的危險與不可預知的可能都考慮在內了,所以他現在要考慮的根本就不是這件事的可行性有多少,而是如何才能更好的規避風險。

“好了諸位。既然糧草已經開始押送,那咱們也就早些準備,明日一早出兵齊國!”

“諾!”

幾人施禮過後,便紛紛離開了。

王修還有很多話要,壓根就沒打算離開,見此情形,臧霸索性把他請到內帳之中,讓伙伕弄些酒水飯菜,索性邊吃邊談,倒也隨性的緊。

在內帳之中。王修倒也隨意起來,不像在大帳中那般隨性,在臧霸斟酒之際,他再次問出了心中的疑惑。便如之前四人一般,為何如此篤定袁譚在奇兵突然出現之後會召回文丑。

臧霸只是神秘一笑,了句是有高人指便不在多,這話一出,王修就更困惑了,高人指?卻又是哪位高人?在這北海境內能指臧霸者屈指可數。一時之間,王修卻如何也理不出任何頭緒出來。

“是劉瀾。”在向王修敬酒之際,臧霸出了答案,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恐怕周邊也確實沒人比劉瀾更瞭解冀州軍的情況了。

“劉瀾乃當世名將,如果是他的提議,這杖不僅要打,還要狠狠的打。”

臧霸神情一連變換,這就是名人效應,同樣是一件事,出他口諸般質疑,可一旦他改口乃是受劉瀾這當世名將指,態度立馬一百八十度變化,將樽中美酒一飲而盡,乃道:“他並沒有指我如何與冀州軍作戰,怎麼與冀州軍作戰,只是從性格指揮作戰方面對敵將做了一個分析,正因如此,我才制定了走淄水,襲袁譚的作戰計劃。”

“宣高啊宣高。”王修苦笑一聲,被他給算計了:“此戰從始至終孔郡守與某就完全信任著宣高你,完全不是因為劉瀾是否面授機宜!”

“我明白。”臧霸不以為意,道:“但有些時候,要服孔太守全力以赴支援我在前線與冀州軍交戰,只有我還不行,可如果這一仗牽扯到劉瀾,哪怕只是因為他提出過些許建議,那孔郡守就必然會全力支持我。”

王修眼前一亮,還真沒想到臧霸也有如此心計,道:“看來宣高還是心有顧慮啊。”

“行軍作戰容不得半馬虎,待某前往齊國之後,北海之事還需要叔治你多多費心,不管出現任何流言蜚語……”

“宣高放心,有某在你只管安心前線戰事就好。”

“另外,如果劇縣一旦出現冀州軍,不管他們是否攻城,都務必要死守到底,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可棄城而去。”臧霸最後還是叮囑了一句可能會生的情況,那就是在袁譚要求文丑回兵之後,他很可能做出的幾種可能,但究竟是他全軍回師,還是派兵回援甚至是出兵奇襲劇縣都不是沒有可能,但不到那個節骨眼上,臧霸還不敢保證文丑到底會做出如何選擇,但他卻必須將可能生的情況提前做好防範。

“好的,我到時必定會親臨劇縣城樓,堅守城池,更會服孔太守,絕不輕易乞降更不會棄城的。”

“如此,那就最好不過了。”

~~~~~~~~~~~~~~~

與臧霸分別之後王修前去見了孔融,典雅臥室之內,兩人低聲交談著,而在當孔融得知臧霸受到劉瀾指之後,立時笑逐顏開:“哈哈,德然啊,乃當世名將,不僅智勇雙全,更是料敵先機,怪不得這臧霸敢如此大膽呢,我就著後面一定有高人指,你看嘛,果不其然,現在仔細想想,這般大膽的行事風格,可不是與劉瀾用兵如出一轍嘛,這樣一來啊,我也就能安心了。”一臉病容的孔融之前連話都不利落,可在聽劉瀾之後,那叫個口若懸河啊,這一還真出乎王修的意料,他可從未想過劉瀾在他的心中有如此高的評價,會對其這般讚不絕口。

王修雙手一攤,苦笑道:“沒想到郡守會對劉瀾有如此高的評價,這可當真稀罕啊。“這話如果是出自武人之手,他一也不會奇怪,可出自孔融這樣的大儒之口,那可就太罕見了。

“叔治老弟啊,你來北海比較晚,並未與劉瀾有過交集,劉瀾雖然是吏出身,可他卻乃毛詩大家劉元起之後,文學造詣可一不比指揮打仗差多少,我以前只以為他對毛詩有獨特見地,不想啊居然連我孔門古文都有獨特見解,這才讓我對他另眼相看。“

“不會吧?”能得到古文大家的孔融誇讚在《古文》有獨特見地者,那可不會是簡單之輩:“難不成這劉瀾還當真是生而知之者?”

“若未親眼見過,我也不相信這世上當真有生而知之者。”

“這世上,能人何其多也。”

“不不不,這世上也只有劉瀾這麼一位全才了。”

王修接過話頭,道:“還有一人,兗州的曹孟德,某曾與其有過一面之緣,其絕不比劉瀾差分毫。”

孔融搖了搖頭,一臉不屑,道:“不過是宦黨之後罷了,不足一提。”

現在都什麼年月了,沒想到孔郡守居然還拿這事,王修苦笑一聲,沒接話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