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訪諸葛(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訪諸葛(5)

在場沒誰會留心臺上的姑娘對身邊的諸葛眉來眼去,就算是諸葛也沒有覺,看來不管諸葛智慧群,冠絕荊州,在男女之間的感情問題上畢竟還屬空白,又怎麼可能察覺出一些端倪來?

劉瀾破天荒對諸葛示了示意,大有鼓勵他上場一試的想法,不過諸葛卻沒有同意,這件事上,他確實不想再出什麼風頭,其實在荊州書院這些年來,每一件出風頭的事情諸葛都沒有主觀想去做,都是被迫為之,就好比那龐德公設下的天地九問,也是如此,至於那名實之辯和天人之爭,更是被龐德公趕鴨子上架,最後才拔得頭籌。

但今天這場王霸義利,終於能給其他學子提供一個表現的機會,而且還是在劉瀾面前,這個時候,只有主動放棄,也不可能再去搏風頭。

再這位年輕的學子提出的奶是王霸兼用,這本身就是與諸葛的理念相同,完全沒有去駁他的道理

‘年輕人’的王霸引來不的譁然,甚至被不少儒生爭鋒相對,他不知所謂,甚至是信口開河,遭到了眾人圍攻,然而年輕人雖然以一敵眾,但卻是一也不落下風,反而據理力爭,將他們一個個辯駁的啞口無言,直到此刻,劉瀾才覺諸葛亮對年輕人的歹徒有所變化,他現諸葛的精神為之一震,終於開始認真聆聽起來。

可就在這時,突然就聽得荊州書院門前一道長喝:“荊州牧、徵南將軍到!”隨後就見到一隊隊鐵甲武士湧入書院,劉表一人直入廳內,一眾學子都作揖施禮,劉瀾也躬身施禮,這是在正常不過的,兩人雖然同屬州牧,但劉瀾畢竟是徵西將軍,見禮也該是劉表先,不過劉瀾現在的身份畢竟不同,白龍魚服,與平民無異,拱手作揖之際,就聽得劉瀾對諸葛聲道:“你看,劉荊州到此所謂何來?”

諸葛亮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道:“子雖不及師曠之聰,卻也能聞弦歌而知雅意,劉表此來,必為招賢禮闢!”

劉表在荊州開經立學,愛民養士,但龐德公所立荊州學院卻與劉表所開庠序不同,所以劉表到荊州學院招賢劉瀾是持懷疑態度的,畢竟就劉瀾所知,龐德公門下弟子之中好像就沒一人在荊州出仕。

按道理以劉表與龐德公的關係,確實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過就後世的一些瞭解,劉表曾經數次請他進府,其皆不就,也許正是這樣的原因導致了劉表對龐德公有所不滿,間接導致對於荊州書院弟子也就排除在他的權利範圍之內,當然這都是劉瀾的猜測,這不忍家劉表現在不就出現在荊州書院了?

顯然劉瀾的猜測是有問題的,不然諸葛也不會那麼肯定劉表是來招賢的,以諸葛的性子來看,沒有百分百的可能他可不會如此保證,諸葛亮一生唯謹慎嘛!

不過這就讓劉瀾更好奇了,既然劉表一直在荊州書院選材,為何並沒有什麼出名的人物幫忙呢,難道是因為荊州世家的勢力把持著荊州內政?這樣的情況十有**,就拿諸葛來,他在劉表處與劉備處必然是不同結果,而置於其他幾位名人,出仕曹操也更像是大勢所趨,在劉表處確實沒有啥奔頭,畢竟劉表是以自保為主的,就格局眼光來講人家就不會去幫扶你,更何況劉表還有一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人性多疑忌,這一其實與袁紹差不離了,偏生他還沒有袁紹的野心,更沒有袁紹的實力,能夠保荊州幾十年安定已經是他最大的貢獻和努力了,像荊州書院真正的大才,沒有家族所累,又怎麼可能出仕荊州呢。

不過劉表並沒有進入正廳,而是走向了偏房,所有人都有些詫異,但很快,一道身影的出現劉瀾才算明白了劉表此行的目的了。

蔡瑁,時隔多年兩次再次相見,不過與當年的毛頭子,見到他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樣大為不同,他來到劉瀾面前,很是寒暄一番,看起來一也不陌生,只是他的主動作揖卻再也不像當年了,少了些敬畏,多了些傲氣!

劉瀾心中好笑,這怎麼看都有人得志的感覺,當初遇到的蔡瑁可絕不是這樣的,那時的蔡瑁謙虛極了,所以劉瀾才一直有所懷疑兩人是否是一個人,但現在看起來,當時劉瀾還真是多想了,人嘛,會隨著身份的不同而變化,現在的蔡瑁在荊州那絕對算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荊州他除了給劉表賠笑臉,至於別人還不都是要看他的臉色?

當然了他的大姐蔡芍芬照樣能治得住他,而劉瀾嘛,蔡瑁自然不用看臉色,不用像當年那樣看臉色,也許當年他對自己恭敬,完全是因為蔡芍芬,只不過他如果知道自己和蔡芍芬那啥的話,現在只怕又是另一幅嘴臉了。

不過劉瀾倒也不在乎,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了,今天劉表到荊州書院,可並不是為了招賢,而是為了選擇在這裡與他見面,這個劉表還真是夠可以的,不過想想後世對他多疑猜忌性格的描述,選擇在這裡見面,恐怕算得上是他最好的選擇,能夠避開很多耳目,一些事情就算做了,也能夠瞞天過海。

看來這個劉表也不是什麼傻角色,就好像陶謙一樣,如果把他們真以為是演義之中的人設,那恐怕怎麼死都不知道。

劉瀾和蔡瑁寒暄著,不過怎麼看都像是一場較量,兩人嘴上談笑風生,可眼神卻在空中相會,絲毫不退不避,好像十幾年前弱了劉瀾一頭,今日什麼也要扳回一城,但這樣的表現,別在許褚等人看起來可笑至極,便是諸葛亮看了,都微微搖頭,這簡直就是不自量力,甚至是不知所謂,他是在荊州舉足輕重,乃是二號人物,可二號人物畢竟是二號人物,不是一號人物,你不能跟著一號人物時間久了就以為自己也是一號人物了,這是不知天高地厚。

這不就是狐狸跟著老虎久了最後誤以為自己也是老虎了,最後碰到了別的老虎,一口就被吃掉喪了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諸葛亮心中微微搖頭,一直以來對待蔡瑁還有些好感,現如今,徹底改觀了,至於劉瀾,就更不要多了,主動收回視線,磚頭對許褚等人吩咐,道:“你們留下吧,我區區就來!”

許褚猶豫了一下,還是道:“末將還是隨主公您過去吧。”

劉瀾冷笑一聲,道:“我現在話就這麼沒威信了?連你都敢有意義了?”

“末將不敢!”許褚連忙告罪,可他並沒有覺得這是主公動怒了,明顯是在殺雞儆猴,在這個時候,他哪裡會覺得委屈,甚至心甘情願的當這只雞,面對諸葛和蔡瑁自動轉頭看向他的目光,許褚上演了年度大戲,磕頭如搗蒜,而劉瀾也很有默契地打定主意不去看不去聽,直接轉身就走了,走了老遠,才喝了一聲,道:“滾去沒人的地方磕!”

“末將遵命!”

許褚在近衛軍的攙扶下站了起來,當然不會真的再去磕頭,剛才不過就是一出雙簧,別看磕頭聲音響徹整個大廳,在荊州書院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人都瞅了過來,懷疑著這些人到底是什麼來頭,可最後也沒有一人能打聽出什麼笑道訊息來,至於諸葛,劉瀾這麼重要的身份到了荊州,他怎麼可能傻到去洩露出去,別沒人來問,就算來,也不過會是位劉荊州的故友來訪罷了。

至於從蔡瑁口中打探訊息,就更沒那個資格了,更何況現在蔡瑁還是被劉瀾直接就給戰敗了下來,完全就被劉瀾所擺佈,跟在他屁股後面向正廳的偏廳走去,到了門前,還有侍衛打算攔一下劉瀾,結果後面的蔡瑁一個顏色,齊齊低頭不在話了,劉瀾就這麼大搖大擺,推門直入到廳中

廳內坐著兩人,年長一些的劉表之前他是見過的,而在他旁邊的應該是龐德公,只不過並非是方才在廳中見到的那位老人,剛才他還以為那人是龐德公呢,不然怎麼可能受到如此崇敬,可現在看來,這人如果才是龐德公的話,那剛才那人八成就是諸葛日後的老丈人黃承彥了,怪不得他的反應會那樣,感情壓根就不是荊州書院的人,那樣子完全是因為女兒女扮男裝啊?

在場沒誰會留心臺上的姑娘對身邊的諸葛眉來眼去,就算是諸葛也沒有覺,看來不管諸葛智慧群,冠絕荊州,在男女之間的感情問題上畢竟還屬空白,又怎麼可能察覺出一些端倪來?

劉瀾破天荒對諸葛示了示意,大有鼓勵他上場一試的想法,不過諸葛卻沒有同意,這件事上,他確實不想再出什麼風頭,其實在荊州書院這些年來,每一件出風頭的事情諸葛都沒有主觀想去做,都是被迫為之,就好比那龐德公設下的天地九問,也是如此,至於那名實之辯和天人之爭,更是被龐德公趕鴨子上架,最後才拔得頭籌。

但今天這場王霸義利,終於能給其他學子提供一個表現的機會,而且還是在劉瀾面前,這個時候,只有主動放棄,也不可能再去搏風頭。

再這位年輕的學子提出的奶是王霸兼用,這本身就是與諸葛的理念相同,完全沒有去駁他的道理

‘年輕人’的王霸引來不的譁然,甚至被不少儒生爭鋒相對,他不知所謂,甚至是信口開河,遭到了眾人圍攻,然而年輕人雖然以一敵眾,但卻是一也不落下風,反而據理力爭,將他們一個個辯駁的啞口無言,直到此刻,劉瀾才覺諸葛亮對年輕人的歹徒有所變化,他現諸葛的精神為之一震,終於開始認真聆聽起來。

可就在這時,突然就聽得荊州書院門前一道長喝:“荊州牧、徵南將軍到!”隨後就見到一隊隊鐵甲武士湧入書院,劉表一人直入廳內,一眾學子都作揖施禮,劉瀾也躬身施禮,這是在正常不過的,兩人雖然同屬州牧,但劉瀾畢竟是徵西將軍,見禮也該是劉表先,不過劉瀾現在的身份畢竟不同,白龍魚服,與平民無異,拱手作揖之際,就聽得劉瀾對諸葛聲道:“你看,劉荊州到此所謂何來?”

諸葛亮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道:“子雖不及師曠之聰,卻也能聞弦歌而知雅意,劉表此來,必為招賢禮闢!”

劉表在荊州開經立學,愛民養士,但龐德公所立荊州學院卻與劉表所開庠序不同,所以劉表到荊州學院招賢劉瀾是持懷疑態度的,畢竟就劉瀾所知,龐德公門下弟子之中好像就沒一人在荊州出仕。

按道理以劉表與龐德公的關係,確實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過就後世的一些瞭解,劉表曾經數次請他進府,其皆不就,也許正是這樣的原因導致了劉表對龐德公有所不滿,間接導致對於荊州書院弟子也就排除在他的權利範圍之內,當然這都是劉瀾的猜測,這不忍家劉表現在不就出現在荊州書院了?

顯然劉瀾的猜測是有問題的,不然諸葛也不會那麼肯定劉表是來招賢的,以諸葛的性子來看,沒有百分百的可能他可不會如此保證,諸葛亮一生唯謹慎嘛!

不過這就讓劉瀾更好奇了,既然劉表一直在荊州書院選材,為何並沒有什麼出名的人物幫忙呢,難道是因為荊州世家的勢力把持著荊州內政?這樣的情況十有**,就拿諸葛來,他在劉表處與劉備處必然是不同結果,而置於其他幾位名人,出仕曹操也更像是大勢所趨,在劉表處確實沒有啥奔頭,畢竟劉表是以自保為主的,就格局眼光來講人家就不會去幫扶你,更何況劉表還有一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人性多疑忌,這一其實與袁紹差不離了,偏生他還沒有袁紹的野心,更沒有袁紹的實力,能夠保荊州幾十年安定已經是他最大的貢獻和努力了,像荊州書院真正的大才,沒有家族所累,又怎麼可能出仕荊州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