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啟(9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啟(91)

審配告辭離去,既然知曉了袁紹的目的,那也就沒什麼繼續留在鄴城的目的了,其實袁紹就算無法明示給他們,但也能夠暗示一下,這樣他也就不用大老遠在專程跑回來了,不過現在這樣也挺好,起碼明白了袁紹的真實想法,而不是覺得這裡面是因為某些人在使手段,這樣回青州,跟顏良有個交代,對士兵也有個交代,可以耐心去等待。

審配離府,在門房等候袁紹召見的逄紀三人看著他匆匆離去,眯起眼用一種揶揄的語氣道:“信不信,審配直接就去青州了。”

陳震輕笑一聲,他當然明白逄紀這話之中的嘲諷之意,而許攸則沒那麼客氣了,看著審配的背影,他做了一個吐口水的動作,雖然不會真的把口水吐出來,但還是‘呸!’那一聲,卻是都能聽到,回頭對二人,道:“這就是內部不和造成的結果,不然審配會大老遠的跑回來?”

陳震和逄紀都沒有吭聲,其實,逄紀剛才那句話已經得很明白了,不然他也不會專程回鄴城來找大將軍,就在三人討論著審配之時,將軍府中的僕役進了屋,告訴三人大將軍袁紹召見三人,三人起身,跟著他向議事廳走去。

三人在議事廳內見到了袁紹,看著三人的樣子,心事重重,便問道:“你三人一同而來,還真是少見,難道也是為了徐州的戰事?”

當真什麼事都瞞不過主公。陳震剛要話,卻看了一眼旁邊的逄紀,又把話咽回肚子裡,陳震在冀州真要起來,可不算有什麼資歷,再加上逄紀和許攸乃南陽士人的頭面人物,在這些事情上自然比他更清楚該什麼不該什麼,就這城府來,他現在與二人比,還是太淺了,那麼最好就少話。

把這些事情交給二人,二人會處理好的。

袁紹把一切都看在了眼中,搖了搖頭,陳震如果不是和他們南陽士人同流合汙,實話,袁紹還真打算重用他的,可惜,和眼前這兩位在一起,讓他也變得更油了,相比之下,雖然河北士人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在這一卻遠比他們更直率。

在未發家之前,南陽士人確實受到他的信任和依賴,但他很瞭解他們,尤其是逄紀和許攸,尤其是在奪下冀州之後,逄紀更是居功自傲,任性妄為,活脫脫就是一個功高蓋主的權臣,一也不比那麴義差多少。

若是逄紀像麴義那樣手中也掌握兵權的話,那麼他才是會被第一個除掉,所以他才會因此而重用冀州士人,這才是他真正的財富,畢竟要發動冀州上上下下的力量,那就必須要重用冀州士人,可以這是由內自外的。

至於他們之間的明爭暗鬥,袁紹完全是放任的,畢竟他需要有人來幫他遏制河北氏族,可以,他們的存在,不過就是袁紹手中的槍。

逄紀在用眼神阻止了陳震之後,便岔開了話題,道:“剛才卑職來時,看到了審正南,他這次回冀州見了主公之後,就直接回青州了?”

從逄紀剛才的那動作,就明白他此行一定另有目的,此刻見他故意找話,索性就順著他往下,看看他到底有何目的,袁紹頭,道:“嗯,是為了青州戰事專程趕回來的,畢竟前線的戰事對青州之戰開始有了些抵觸情緒,這士氣嘛,士氣易鼓不易洩,這麼一直按兵不動,將士難免會生出一些情況,而他數次傳書回來又都沒得到什麼明確的指令,情急之下,這不就專程從青州趕回來面見與我了。”

逄紀一副徹底醒悟的樣子,道:“那不知道主公對於青州的戰事到底是如何想的,畢竟現在這麼按兵不動,冀州的官員確實會有一些猜測,甚至造成一些誤會,尤其是我軍才與公孫瓚大戰過後,將士整備,百姓思定,可主公又加稅徵糧,派發到了前線,更徵調了數萬民夫將士赴青州,現在我聽,在河間等地,更是怨聲載道,如果主公處理不好青州之戰,恐怕內部真要亂了。”

袁紹自然知道這些事,但遠不像逄紀所言,他這番話甚至可以是危言損聽,不過既然他如此,那也就繼續裝傻,問道:“有這麼嚴重?”

逄紀壓低聲音道:“主公,卑職絕不敢有半句虛言,主公可還記得當年張角,如今冀州便是如此,之所以現在河間、中山兩地尚未動亂,完全是因為兩地百姓仍感念主公過往仁德,然而,假有一日,出現一位張角似人物振臂一呼,只怕冀州立時會有數州與他一道造反。”

這番話,看起來有那麼危言損聽的意思,可是卻正的道了袁紹的內心,因為這番話,也有一個人,不應該是兩個人與他過,那就是沮授和田豐,而他兩人的原因,是希望他不摻和青徐之戰的,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才有了如今這也的局面,眉頭皺成一團,陰沉沉的:“那照你的意思是,是派人去安撫這些郡縣,防止有人居心叵測呢,還是現在撤兵呢?”

以逄紀對袁紹的瞭解,他能忍這麼久,其實就是等著一個發作的機會,而他現在又故意什麼安撫與撤兵,很顯然撤兵就是一個幌子,如果他真建議撤兵,立時就會惹來袁紹暴怒。再,他之所以會以審配為引,白了就是要往青州的事情引,而現在這些,不過是為了讓主公明白青州之戰對現在的冀州來要冒很大的風險,只有讓主公清楚這一,那麼到時候他再趁機把劉瀾主動割讓青州的訊息透露出來,那麼這件事必然是大功一件。

可不這些,不讓主公明白打青州困難的話,反而讓他受到有心人的迷惑,比如審配,他要讓主公支援自己打青州,勢必會把臧霸等人得不堪一擊,如果主公腦子裡都是這樣的想法的話,那麼他出劉瀾要割讓青州來之後的結果,主公的反應必然是覺得劉瀾自知守不住青州所以才會割讓青州,那麼他還能有什麼功勞可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逄紀緩緩頭,道:“主公以冀州起家,據北地三郡,公孫已亡,但兵鋒遲早南下,早奪青州,晚也要奪青州,如果主公尚未出兵,那卑職必然會勸阻主公出兵,然而此時大軍已然南下,三萬大軍,數萬民夫被安置在歷城等縣,現在撤兵,得不償失,可如果現在進兵青州,那麼我軍勢必要與劉瀾決一死戰,以往季我軍與臧霸、劉瀾交手的情況,敗多勝少,如今兵力只三萬,並無多少勝算,如果到時與敵僵持不下,勢必主公就要再派援軍前往,到時候,冀、幽、並三州只怕民怨才是真正沸騰之時,如果那時候,黑山軍再有所行動,不定就真要有人跟著他們來渾水摸魚了,如果大將軍一直不動,那麼劉瀾一旦回軍,那麼主公就要看著曹操和劉瀾相爭,兩虎相爭,雖然我軍漁利,看起來是一舉三得,可別忘了,到時候劉瀾大軍如果真回來,曹操有幾成勝算?更何況以前兩次徐州之戰的情況來看,青州軍劉瀾是絕不可能調動的,他們會一直防禦著我軍,那麼大將軍看起來是一舉三得之策,到時候其實仍舊是舉步維艱的局面。

到時候曹操如果式微,那麼主公必然要全力進攻,或擊青州,或助兗州,或雙管齊下,試問,那時只怕冀州軍士要全部出擊,而更關鍵的卻是主公又要抽調多少民夫押運糧草?

這才是最困難之處,除非曹操會主動對冀州軍提供糧草,但這根本就不可能,兗州經歷呂布之亂,再加上蝗災肆虐,天災**這幾年若不是冀州偶爾對其接濟,曹操早撐不下去了,這其中還有幽州,哪裡雖然出精兵,可從百年前就一直靠著冀州接濟,可以,打下幽州,雖然看起來是消滅了心腹大患,並奪取了幽州的兵員之所,可白了卻又無形之中給冀州增加了不的負擔。

如果到時候真的在這個時候與劉瀾決戰,那麼民生的影響將格外嚴重,這一,雖然劉瀾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是,劉瀾治下控制的州郡,白了也就只有一個遼東需要接濟,其他郡縣,多半都能為劉瀾提供足夠的糧草儲備。

一旦開戰,劉瀾必然比現在的他們更能撐,而冀州百姓,則會因為戰事而導致民不堪逼,如果冀州百姓還能感恩袁紹的仁德,暫且不會造反,可是以幽州彪悍的民風,再加上袁術對他們剛統治了不過半載,民心未附,他們會不會造反?一旦幽州亂了,那麼在遼東的喜歡,必定會加以利用?到時候與劉瀾南北呼應,冀州必有大亂。”

袁紹越聽越心涼,目光死死注視著逄紀,“那你可有辦法化解?”

果主公腦子裡都是這樣的想法的話,那麼他出劉瀾要割讓青州來之後的結果,主公的反應必然是覺得劉瀾自知守不住青州所以才會割讓青州,那麼他還能有什麼功勞可言?

逄紀緩緩頭,道:“主公以冀州起家,據北地三郡,公孫已亡,但兵鋒遲早南下,早奪青州,晚也要奪青州,如果主公尚未出兵,那卑職必然會勸阻主公出兵,然而此時大軍已然南下,三萬大軍,數萬民夫被安置在歷城等縣,現在撤兵,得不償失,可如果現在進兵青州,那麼我軍勢必要與劉瀾決一死戰,以往季我軍與臧霸、劉瀾交手的情況,敗多勝少,如今兵力只三萬,並無多少勝算,如果到時與敵僵持不下,勢必主公就要再派援軍前往,到時候,冀、幽、並三州只怕民怨才是真正沸騰之時,如果那時候,黑山軍再有所行動,不定就真要有人跟著他們來渾水摸魚了,如果大將軍一直不動,那麼劉瀾一旦回軍,那麼主公就要看著曹操和劉瀾相爭,兩虎相爭,雖然我軍漁利,看起來是一舉三得,可別忘了,到時候劉瀾大軍如果真回來,曹操有幾成勝算?更何況以前兩次徐州之戰的情況來看,青州軍劉瀾是絕不可能調動的,他們會一直防禦著我軍,那麼大將軍看起來是一舉三得之策,到時候其實仍舊是舉步維艱的局面。

到時候曹操如果式微,那麼主公必然要全力進攻,或擊青州,或助兗州,或雙管齊下,試問,那時只怕冀州軍士要全部出擊,而更關鍵的卻是主公又要抽調多少民夫押運糧草?

這才是最困難之處,除非曹操會主動對冀州軍提供糧草,但這根本就不可能,兗州經歷呂布之亂,再加上蝗災肆虐,天災**這幾年若不是冀州偶爾對其接濟,曹操早撐不下去了,這其中還有幽州,哪裡雖然出精兵,可從百年前就一直靠著冀州接濟,可以,打下幽州,雖然看起來是消滅了心腹大患,並奪取了幽州的兵員之所,可白了卻又無形之中給冀州增加了不的負擔。

如果到時候真的在這個時候與劉瀾決戰,那麼民生的影響將格外嚴重,這一,雖然劉瀾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是,劉瀾治下控制的州郡,白了也就只有一個遼東需要接濟,其他郡縣,多半都能為劉瀾提供足夠的糧草儲備。

一旦開戰,劉瀾必然比現在的他們更能撐,而冀州百姓,則會因為戰事而導致民不堪逼,如果冀州百姓還能感恩袁紹的仁德,暫且不會造反,可是以幽州彪悍的民風,再加上袁術對他們剛統治了不過半載,民心未附,他們會不會造反?一旦幽州亂了,那麼在遼東的喜歡,必定會加以利用?到時候與劉瀾南北呼應,冀州必有大亂。”

袁紹越聽越心涼,目光死死注視著逄紀,“那你可有辦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