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9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92)

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曹操認識到了這一點,在對曹操時,便從之前的無條件支援變為拉攏,甚至在曹操與呂布兗州交鋒最困難的時候,袁紹選擇的也只是讓他到冀州來。

兗州之亂,在演義中是張邈與呂布的一次聯合對付曹操,但現實卻是張邈等人與袁紹的一次撕破麵皮行為,因為兩人之間的恩怨,而曹操又是袁紹在兗州的極大話事人之一,所以張邈無不擔憂著曹操會在袁紹的壓力之下最終會除掉自己,正是在這樣的不安之中,張邈動手了。

兗州之變,雖然損失最大的是曹操,但當時的曹操對兗州的真正控制範圍也就是許都陳留一帶,可因兗州的變故,袁紹幾乎放棄了對兗州的控制,但曹操的堅持,最終透過自己的努力扭轉了戰局,更是把握住了這一真空期,成功掌握兗州。

袁紹吃了啞巴虧,這時候想都不要去想還能先收回兗州的控制權,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前他任命的那些兗州的郡守大多都被呂布所害,還活著的經過兗州之戰又往往轉向了曹操,所以與其說是袁紹沒有再收回兗州的控制權,倒不如說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了對兗州的話語權,更不可能再指揮的動曹操。

其實曹操在陳留時,袁紹就已經很難對他進行控制,就拿殺張邈這件事來說,袁紹幾次三番讓他除掉張邈,可曹操都扛了下來,拒不執行,更何況這個時候,就更不會受他操控了,畢竟是辛辛苦苦多下來的兗州,怎麼可能拱手讓人?

可以說這個時期的曹操算是徹底羽翼豐滿了,不用再看袁紹的臉色行事,但這時候其實兩人並沒有撕破麵皮,正是接獻帝後對他的太尉任命,算是徹底讓二人面合神離。

不過曹操也很識趣,很快示弱並說好話,化解了這一次矛盾,不過在曹操心裡,顯然袁紹一直都是最大的威脅。

只不過他現在還沒有那個實力與他抗衡,所以他在迎接獻帝之後做了一件事情,或者說是一早就做的事情,就是擴大屯田範圍,軍屯民屯雙管齊下。

曹操心裡十分清楚,以他現在的實力想要脫穎而出,除了並不可少的強大軍事實力之外,就是後勤補給這一塊了。

尤其是在兗州經歷如此大的動盪之後,不說與最大的勢力袁紹抗衡,就是想有一天能與近鄰劉瀾抗衡,沒有足夠的糧草充足的兵員也是做夢。所以他在兗州開始了大生產運到,大規模的屯田,甚至連夏侯惇都去屯田。

按照曹操的計劃,他要最少建設四支到五支屯田部隊,但顯然最後部隊大範圍的削減下來雖然糧食的產量增加了,但部隊的數量卻減少了,問題的關鍵,還是人口太少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點,則是袁紹所無須考慮的,就拿平原一郡,雖然經過黃巾之亂後,平原人口銳減,但是袁紹根本無須遷徙冀州百姓,平原仍能成為他的糧倉,很關鍵的一點就在於冀州的人口足夠,平原相對來說,收到的稅賦初時可有可無,正因如此,所以在土地充裕的前提下,袁紹才能用五年時間讓平原恢復生機。

而兗州想要恢復這樣的鎮痛,顯然就沒那麼容易了,畢竟與呂布一戰的創傷太傷了,他畢竟做不到似袁紹那也可以減免平原稅賦的決定,所以光靠軍屯只是解燃眉之急,想要讓兗州恢復,每個幾年時間,根本做不到。

徐州大戰還沒開啟之際,大量冀州部隊從冀州南下開始在平原集結,由春轉夏,數十萬人的空前盛況,城外的部隊一眼望不到邊,很快百姓家的孩子和大人紛紛跑去軍營看熱鬧,但這樣的景象,只持續了幾天,新鮮勁一過,百姓們又恢復了以往生活。

駐紮的部隊並沒有要離開的意思,沒人知曉他們還會在平原停留多久,直到這一日,一隊騎兵突然到來,打破了平原久違的寧靜。

兩面大旗,昭示著來者的身份與地位,不是別人正是文丑和高覽,而二人來到平原的第一件事情,並不是去城外軍營視察,而是先來與拜平原相的山頭,順便敲了敲平陽城的情況。

要瞭解部隊,其實先看城鎮,城鎮中如果百姓罵聲一片,那麼這部隊肯定沒少禍害百姓,畢竟是袁紹的兵,不管是不是愛民如子,最少都要表現出這個樣子,上有所好嘛。

不過看起來平原郡的情況還是很不錯的,其實在來的路上看到道路兩旁一望無際的麥田就能知曉一二,要是真有部隊禍害百姓的情況發生,不說麥田荒蕪吧,最少雜草肯定叢生,很好,很不錯。

而到了城內,他們專門去了市集看了看,一派熱鬧繁榮景象,這才調頭拜訪郡守,其實他早就聽到信了,可惜去堵大部隊去了,哪知道他二人繞道來了市集,見到這位郡守之後略作交流之後,二人便出城入了軍營之中。

郡守已經準備好了住宿的地方,是在城內準備的一間大宅,給二人做將軍府用的,不過被他二人婉拒了,他們到這可不是來享受的,而是帶著任務而來,現在要去見見軍營裡的各位將領們了。

與郡守告別之後,二人來到軍營,大家翹首以盼的二人終於到了,每個人心目中都在想著一件事情,這次二人到來,會不會出征,為顏良將軍報仇。

可以說顏良之死,並不是由上而下的激動,而是由下而上的群情激奮,幾十萬冀州士兵都在請願為顏良報仇,這麼大的聲勢,袁紹自然不能無視,如果不是沮授的話,在這麼大的壓力之下,他也不會差一點就妥協了,。

不過現在好了,他已經把該說的都告訴了文丑和高覽二人了,接下來要該如何安撫部隊,就是他兩人的問題了,不過按照袁紹的計劃,最少在秋季之前是不許渡過黃河的,或者說在徐州沒有最新的戰況之前,是不能輕舉妄動的。

吃過虧的袁紹明白,這個時候他的冀州軍如果一旦南下,那麼勢必會引起曹操和劉瀾的注意,到時候二人本應該發生的大決戰可能會因此而作罷,甚至劉瀾還會因此而再一次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

這一回他要做的就是要讓劉瀾分身乏術,當他和曹操激戰正酣之時,冀州軍突然南下,不給劉瀾和曹操任何反應的時間,到那個時候,一切主動權就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了。

對他來說,這是最好的結果,也是最理想的結果,而之前每一次,他都過早把自己暴露給對方,就好像顏良,他在明處,而劉瀾的部隊卻可以放在暗處,就這樣,殺了他一個措手不及,而這一回他要在暗處,殺劉瀾一個措手不及。

吃一塹長一智,不僅僅是袁紹,包括沮授也一樣,其實很多事情,沮授想到了,但是他能做的微乎其微,因為他只是參謀,說好聽點最多不過就是軍師,對作戰部署有資格說上話,可對指揮作戰他卻望塵莫及,都是由領軍的將軍們負責,如果說他能隨軍,也許情況會好一些,可偏生他要坐鎮鄴城,所以很多事情只能靠這些將領們。

而對於老交情的高覽,沮授是深信不疑的,至於文丑,只要二人能夠和平共處,那麼這些都不會是麻煩,更何況袁紹如此珍而重之的交代二人這些事情,二人應該不會再出什麼亂子,最少不會違背命令直接就殺過黃河去。

在大帳,文丑和高覽見到了軍中各位將領,算是第一次見面,對於他們來說,文丑和高覽都不陌生,但是對於文丑和高覽,顯然這些將領們還是持著一些懷疑態度的,畢竟在幽州之戰中,兩人一直在南面與劉瀾交手,而且是相繼落敗在劉瀾手中,而他們可是在幽州大獲全勝,把公孫瓚打的潰不成軍。

顏良將軍繼位麴義,他們不說什麼,可二人到來,不說無法服眾吧,最少是不太信任的,所以很多人在見禮過後,開口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什麼時候南下入青州,為顏良將軍報仇。

高覽的臉色瞬間就變了,但是文丑卻變得格外痛苦,這是二人最大的差異,你可以說這完全是因為文丑與顏良的私交更好,他比任何人都更迫切的想要替顏良報仇,但他現在沒這個能力,所以大帳內立時出現了這樣的情景,文丑紅著眼眶,惡狠狠說著為顏良將軍報仇,而高覽則接過話頭說,現在時機未到,大家冷靜。

兩人完全不同的態度,出現的分歧可以說在意料之中,但不得不說,他二人的一唱一和,卻決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少這樣的一番表態,讓大家都明白了,仇要報,雖然這更像是託詞,可總比之前連一點回應都沒有強吧。

顏良很明白的告訴所有人,我們要為顏良將軍保持,但是現在還不是進入青州的時機,我們要保持,但首先要有合適的時機出現,不然我們就算去了青州,沒有任何戰略意義,那麼就算勝利了,也是為了他人做嫁衣,這樣的情況不僅不會替顏良將軍報仇,反而還會讓他死不瞑目。

如果說以前冀州軍麴義的威望最大,經過清洗之後顏良的聲望最隆,只要牽涉到為顏良報仇,大家雖然急,但都願意等待時機出現。

畢竟戰爭,困難重重,首先要做的就是萬無一失,準備充足,就好像幽州之戰,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最後他們也不可能獲得勝利,而這一次,文丑和高覽說得很清楚,我們這回不僅要為顏良將軍保持,而且還要完全吞併徐州,消滅劉瀾,這一次與幽州一戰完全一樣,所以大家千萬要耐心,要相信大將軍。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明白了為何袁紹遲遲沒有回應,原來是打算與劉瀾不死不休了,那麼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自然不可能貿然行動,必然是要把前期準備做到萬無一失之後,再出兵,而且最終還要吞併徐州,那麼就不僅僅只是去徐州打一仗那麼簡單,光是對於後勤的補給就需要設定不知道多少方案,這一點很多人都清楚,幽州之戰,看起來他們的糧道是從東平郡走泉州,可是這只是五條補給線的其中一條,是擺在明面上的,就是為了吸引幽州騎兵,真正的運輸隊,則從故安等其他幾個方向而來,可謂是萬無一失。

立時,所有將領們都連聲道:“兩位將軍不用解釋了,末將們都明白了,對大將軍而言,與劉瀾的戰爭不會輕啟,只要一開,那麼就必須要贏。”

他們都清楚,大批量的物資在他們沒到平原就開始運輸而來,曹軍有一段時間停了下來,可是最近又開始運輸而來,那時候就奇怪這裡邊一點有問題,現在可以確認無誤了。

“大家能理解最好,現在的劉瀾和曹操正在沛縣交戰,而我們只要一直保持耐心,等到兩家殺得難捨難分之際,根本無暇顧及我們的時候,我們屠殺渡過黃河殺向徐州,到時候劉瀾必敗無疑!

“原來如此。”眾人大笑起來,終於知曉了兩位將軍的意思了。

高覽對眾人道:“這可不是我們二人的主意,而是大將軍的意思,他已經做出了決定,我們也只是來具體施行罷了,這一回能否成功,就看我們了,我希望待徐州之戰後,我能為在座有功將士請功!”

對於他們來說,上戰場就是為了豐厚受攻,很多人在幽州之戰是極為鬱悶的,畢竟油水撈得並不多,看著別人盆滿缽滿的奉賞,能不動心,正是因為這樣的不甘心,他們才迫切的想要去徐州,現在好了,只要能確定要打徐州,那麼就可以耐心等待,不僅可以立功,同樣還能為顏良將軍報仇,一舉多得,這才是最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