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徐州之戰(10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徐州之戰(104)

趙雲此行從杼秋入梁國,一路向虞縣而來,趙雲此行就帶了五千龍騎軍來,為了行動迅速,畢竟是深入敵境,迅速和達成目的是關鍵,但此行的在目的達成前的安全卻更為重要,如果這一路的行程一旦被發覺的話,那麼他們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趙雲此行必須要確保安全,一路西來,他們只能走一些小路,儘可能的讓自身變得安全,甚至為了安全曉行夜宿。

而現在他們就在碭山宿營,休息了一個早晨,直到日落之後,大家相繼起來,吃著夜食,喂著戰馬,準備繼續行軍。

趙雲帶著一副地圖,這裡詳細標註了從豐縣到虞縣的數條路徑,有三條官道,同樣還有無數條小路,但是這些路徑趙雲都沒有選擇,而是選了一條荒無人煙的山路,他相信這條路絕對安全,沒有人煙,肯定不會被發現。

趙雲收起土地,站起身來,下令道:“整軍,準備行軍!”

一路快速透過碭山,繼續向西,仍然是走著一片無人區,一路平安抵達虞縣,這裡會不會有低軍的糧草,趙雲無法判斷,雖然他也想著如果在路上安排些斥候也許能夠察覺一些蛛絲馬跡,但可惜,始終沒有訊息。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趙雲只能選擇強攻,敢在蕭縣發覺他們的行蹤之前殺入城內,找到他們的糧倉,如果有屯糧則焚之,如果沒有則做出劫掠的表現來迷惑敵人,然後儘快向北進入濟陰郡,襲擊單父縣。

而且速度一定得快,不然的話周圍郡縣一旦得知訊息,再想襲擊縣城的難度就沒那麼容易了。

一直如履薄冰的趙雲在當夜抵達虞縣,開始耐心等待,只等第二日虞縣城門開啟的一刻,便會第一時間發起進攻,這一夜很難熬,但黎明卻有很快到來,就在朝陽高升不久之際,虞縣城門在轟隆聲中開啟,百姓開始出入城樓。

也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趙雲翻身上馬,舞動龍膽槍,一夾馬腹,率領身後的三千龍騎軍向虞縣殺來。

騎兵出現的一刻,虞縣守軍反應相當迅速,然而就在他們想要關閉城門的一霎那,突然城內城外瞬間發起了突然的襲擊,原來趙雲一早就安排了士兵扮裝百姓喬莊入城,他們第一時間殺向了兩旁守城軍卒。

其實為了能夠順利,這些人根本就沒有攜帶武器,只能赤手空拳與敵交手,好在他們都是最為精銳的士兵,而這些守軍則是郡國兵,並沒有多少戰鬥力,雖然如此,可他們手中的兵刃仍然是一大危險,不過在龍騎軍突然襲擊之下,還不等他們做出任何反應,就已經被奪取手中兵器,甚至有幾人直接就被扭斷了脖子而亡。

從對手手中獲取武器,然後在瘋狂殺戮,越來越多的士兵獲取武器,一瞬間,龍騎軍就在城樓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甚至有些藝高膽大的士兵,已經想著城樓上殺去,可以說這個時候的虞縣守軍,別說關閉城門了,就是想放下吊橋都沒有機會。

一戰定乾坤。

趙雲的計劃成功了,隨著龍騎軍的到來,無比輕鬆的殺入了城內,這一切雖然都在他的計劃之中,但是如此輕鬆還是讓趙雲心頭一沉,太容易了,如果這裡真的是敵軍的屯糧點,那麼守軍絕不可能如此不堪一擊。

他們肯定會被正規軍取代。

趙雲與龍騎軍衝入城中,轟隆的馬蹄聲響徹四方。

然而當他們正在剿滅城門前的守軍的一刻,突然從城中殺來一支曹軍,看他們的穿著打扮,顯然都是正規的兗州軍,人數雖然少些就兩千人,但是趙雲卻因此而精神大振。

突然出現的曹軍,說明了什麼,會不會是因為曹軍的精銳部隊較少,所以只在虞縣留了這兩千人,這些人看護輜重雖然會顯得人手不足,但因為是後方的緣故,其實並沒有那麼明顯,而且還有些多餘。

但是一旦真的遇到襲擊的話,像現在這樣的情況,這兩千人顯然就不值一提了,根本就不可能當下龍騎軍,更別說將龍騎軍趕出虞縣。

龍騎軍很快與敵軍交手,但是有一點趙雲絕對忽略了,那就是他們現在所處在城內,四周空間較為狹小,所以留給騎兵能夠發揮的空間並不多,一番交戰,那種一擊就將曹軍擊潰的情形並沒有出現,反而還使得兩軍陷入到了激烈的交鋒之中。

雙方在這一刻展開了慘烈的大混戰,刀來劍往,但是龍騎軍雖然有地形的劣勢,但是他們在近身肉搏時並不會懼怕任何對手,雖然短時間受阻,但是曹軍士兵還是早晚之事。

尤其是當趙雲親自殺來的一刻,更是如此,星眸一轉,便發現了這支曹軍的都尉正在左右砍殺,表現得威猛異常,趙雲當即便朝他重來。

可憐曹軍都尉全身心都在抵擋著龍騎軍,待其發現趙雲殺來,根本就沒能做出任何反應,就看到龍膽槍已經朝他刺來,下一刻只聽哧的一聲,插入了他的胸腹之中,與此同時長槍又快速抽回,趙雲又繼續向前衝去。

一切都在電光火石間完成,曹軍都尉連哼都沒哼一聲,被倒地而亡,而繼續向前衝殺的趙雲則高喊一聲:“儘快結束戰鬥!”

趙雲的心思來的這些軍官們當然清楚,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找到敵軍的屯糧點,儘快解決敵軍,才好在城內搜尋:“殺啊!”

龍騎軍士兵大吼一聲,向敵軍殺去,很快他們便無法繼續支援,迅速崩潰,當他們開始四散逃跑之後,趙雲沒有下令繼續追擊,反而是在城內開始搜尋。

將城中搜了一個遍,結果卻發現糧倉有很多,可根本就沒有什麼屯糧點,甚至其中很多糧倉都是空空如野,看著這一幕,趙雲知道自己撲空了,曹軍和袁術軍有十萬之眾,這裡就算是屯糧點,沒有安排屯糧所,那也應該用這些糧倉啊,可現在這一幕,已經說明一切了,只能下令對虞縣進行劫掠之後,繼續向北而行。

其實趙雲最開始想著劫掠虞縣來迷惑曹操,不過最後關頭他後悔了,畢竟現在時間最重要,他們襲擊虞縣的訊息應該會很快傳遍四周,甚至到曹操耳中,而他們的蹤跡也很暴露,如果這時候再去裝什麼劫掠完全沒有意義,而且極有可能適得其反。

欲蓋擬彰,可能更容易被曹操甚至屯糧所察覺到他們的意圖,到時候反而更困難了,所以他決定乾脆放棄劫掠,直接以最快的速度向北面並不太遠的單父縣而去,只要夠迅速,那麼以他們的行軍速度,絕對會在單父縣收到訊息前破城。

一天一夜趙雲率領龍騎軍連續行軍,這對龍騎軍來說如同家常便飯一樣,唯一要擔心的則是戰馬。

與以往長途奔襲不同,他們此行為了隱蔽和安全並沒有挽雙馬,所以一匹坐騎長途奔襲這麼長的時間和距離,還是讓人擔憂的,但趙雲顧不了那麼多了,他必須要趕在單父縣做出反應前抵達。

終於在戰馬開始口吐白沫時,他們進入單父縣,這個時候趙雲終於傳達了休息的命令,接下來,他們要養足精神,然後對單父縣發起破城之戰。

在大家開始休息的時候,趙雲又掏出了另一幅濟陰郡的地圖,盯著上面標註的單父縣放心,這裡的地形十分詳盡的呈現在地圖之上,這一切都要歸功與主公和翼德,討董之後主公一路返回徐州,從徐州到平原,而這一路之上,可以說所走的幾個郡的山川地理盡數被他和翼德將軍畫在地圖之中,不然的話,他們此行也不會如此順利。

不過對於這一次攻打單父縣,趙雲還是有些猶豫的,雖然他想故技重施,可就是有些擔憂,怕被敵人識破,因為這個時候他並不能確定單父縣是否已經知道他們的存在。所以他會更為顧慮一些,或者說這一戰他要制定幾個不同的預案,一旦某一個環節計劃出現疏漏,也不至於功敗垂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雲的作戰方案很快制定好了,接下來他們除了休息,就是在入夜之後要迅速靠近單父縣,當然在此之後他們需要耐心地等待,先看看單父縣的反應,第二日是否會城門開啟。

一切都在按照著趙雲的計劃進行著,然而第二日卻出現了意外,因為城門並沒有開啟,而且城內的守軍也顯得比虞縣更為謹慎,他們在城樓之上,不斷四下眺望,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趙雲看著這般景象,他只得,他們的訊息單父縣已經知曉了,或者說這裡就是真正的屯糧點,早已出於高度戒備之中。

趙雲不敢冒險,一旦付出大代價攻下成來,可如果繼續撲空的話,那麼這些犧牲將變得毫無意義,所以他只能耐心等待時機出現。

單父縣,春秋時為魯國單父邑。秦置單父縣,屬碭郡。西漢單父縣屬山陽郡。東漢單父縣改屬濟陰郡。

這裡的地理並不算多麼出眾,但絕對的不為人矚目,趙雲敢說,如果他要選一處屯糧點,那麼單父縣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太不起眼了,可同樣因為他不起眼,所以極有可能會成為最矚目的那一個。

趙雲不敢冒險,因為他害怕這裡根本就是一個圈套,雖然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何會冒出這樣的念頭,也許這只是他的多慮吧。

每一次大戰來臨之前,這樣的情況會反覆出現,各種狐疑各種猜忌各種擔憂,趙雲也不知道自己現在到底是這麼了,大戰開始前會冒出這麼多的想法,甚至連自己都不開森信任自己,也許完全是因為今夜悽風冷雨的原因吧,這樣的天氣讓他對這一仗有種不祥的預感,畢竟戰爭的偶然性太多了。

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現在的他和從前太不一樣了,少了一些拼勁,多了一些顧慮,發現領兵越久就越顧慮重重,再也沒有了當年的闖勁,這可不是因為如今他名聲在外,相反,他覺得自己並沒有任何改變,只是他更懂得該小心,不能去冒那些不必要的風險。

趙雲抓緊時間休息,不去想這些問題,只會讓他更加困擾,索性不如休息等待天雷,第二日天剛放亮,趙雲便醒來,稍作洗漱之後,便開始遠遠地眺望單父縣的情況,昨夜悽風冷雨,原本以為今天的情況一定不會好,沒想到太陽一出來,天氣晴好,對一切好像又充滿了希望。

就在趙雲盯著單父縣的一刻,遠在徐州的劉瀾卻在睡夢之中被一條來自冀州的訊息吵醒,他披著衣衫,在趙雨的服侍下檢視信中內容,眉頭越來越皺。

冀州開始有所異動,這樣的調動可不比以往,雖然還無法確定敵軍是否會出兵,但是劉瀾隱隱猜到袁紹要有動作了,他等不及了,這符合他的性格,如果他能保持耐心的話,那麼現在也不會是這樣一個局面。

可以說顏良的死,就是因為袁紹的性格所致,試問如果袁紹能夠保持耐心足夠的耐心,那麼顏良也就不會那麼急著來犯琅琊,而袁紹如果急功近利,那麼他帳下的將領勢必會投其所好,想儘可能的有所表現。

這是相互的,上層影響下層,更何況,袁紹如果能夠保持耐心的話,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就好像討董的時候,他如果能按耐住自己的野心,不去搞什麼另立天子,那麼即便董卓也不是沒有可能,如果不是因為他要另立天子,那麼討董聯軍也不會土本瓦解,所以說他還是太著急了,假如這一切換在即便董卓之後,以他的聲望,到時候就算另立天子,到時候怕是敢反對他的也只有袁術一人。

而這一回,袁紹其實同樣保持耐心的話,那麼何止是收取青州這麼簡單,就算是奪下整個中原都不是難事,但可惜,他沒能保持耐心,原本這一次劉瀾以為他學聰明了,不過看起來,他還是有些太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