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徐州之戰(160)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徐州之戰(160)

不出意料,後錢所部朝著東武而來,第二日一早探得訊息的張飛立即升帳,對接下來的作戰進行部署。說是升帳,其實就是在東武城的縣令府議事廳裡,縣是小縣,議事廳也不算大,本來一人一張跪墊換成了兩人坐的木枰。

大小將領三十餘員滿滿當當坐滿了議事廳,雖然不少人在低聲交流,但議論聲幾乎聽不到,畢竟情況大家心裡都清楚是個什麼情況,也不用打聽,所以更多的還是表情嚴肅的盤算著接下來的作戰事宜,或是目光裡充滿了期待,等著待會兒能夠被張將軍當眾點將。

張萍與宗寇分別在左右首位落座,如果比資歷的話,二人並不算最高的,最少比起隨張飛一同投軍的燕將十八騎那可差了太遠,而且就職位來說,也都不過是偏將裨將,按照徐州的規矩,其實是分不出高低的,可要按張飛的規矩,那就簡單了,雖然燕將十八騎是張飛的心腹,但下首這兩人卻是他最為依賴的左膀右臂,很多事情,他需要和二人相商,所以此時的二人也是唯一使用跪墊的將領,沒有去和其他將領合用木枰,就這一點就看得出二人在張飛帳下的地位。

當然這還不說張萍和宗寇本就出劉瀾的近衛營,從劉瀾身邊來的人,還都當過親兵與副統領,這就如同是皇差,當然最關鍵的是二人也沒有眼高於頂那個勁,平易近人不說,有時候還在張飛動怒時保全幾人,所以也很少有人和他二人去爭這個寵。

“各位將軍都來了。”隨著一道在熟悉不過的大笑聲過後,傳來了張飛的聲音,從側門進入議事廳的一刻,眾人一同起身施禮。張飛還帶著幾許酒氣,看樣子像是剛睡醒不就,暈暈乎乎坐下之後示意大家免禮落座道:“剛才斥候來報,後錢部朝東武而來,預計三天之後抵達。”

昨天飲酒之時,張萍可是親耳從張飛口中聽到了他的一些判斷,尤其是對敵軍抵達的時間更是直言最快會在三天之後抵達,而現在看樣子後錢匪軍要比張將軍預料的晚到一天,這會給他們更多的準備時間,當然更多的還是對於張飛飲酒的一次改觀。

看樣子准許張飛飲酒,也許正是主公知道他不會耽誤事,不然的話,一般人還真不會像主公這樣有這個膽量,不然一旦張將軍出現偏差,那可真的要出大事故了。

張萍忽然意識到了什麼,忙收回心思,再看張飛,他並沒有繼續往下說,而是一直盯著眾將。這樣升帳對張飛已經不陌生,但還有諸多不足,或者說他正在透過自己的記憶去模仿以前劉瀾在升帳時的表現。

說實話對張飛來說,升帳議事與作戰比較的話,顯然前者更為困難,最簡單的道理,戰場作戰只要直接領兵廝殺就行,可升帳的時候,你需要開口說話,需要對作戰進行佈置,更要在戰前進行動員。

如果是鬥嘴說些玩笑話,那保準沒幾個人能比張飛更能說,可在這樣正式的場合下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可就遠沒那麼容易了,好在他有現成的樣板可以模仿,也許最初照貓畫虎,但到了今天,那也是有模有樣了。

在一早準備好的地圖之上,張飛進行了一番部署,其實這些部署在抵達東武縣時就已經把各自的職責都劃分好了,可畢竟還有幾天的時間,不到最後誰又能知道誰會打頭陣,對付這樣的一支匪軍,到了後備那就等於再沒有任何機會。

大家都翹首以盼,都等著把握最後的機會,能夠親自擊退敵軍。

這時候沒人再說話了,連喘息的聲音都沒有,都在等待著張飛下達最後的命令,張飛一直觀察著眾將的表現,許久之後,帶著酒氣,說:“這件事情,我還是交給宗將軍來負責,具體如何部署,你給眾將說說吧。”

這樣的情況不陌生,在張飛帳前,很多時候宗寇更像是作戰的制定者,當然他永遠也不可能取代主心骨。宗寇站起身,不管是以前跟隨劉瀾的時候還是跟隨張飛的時候,他都參與過劉瀾的升帳議事,但受限於環境,這裡不會有沙盤,也不會有幾仗長的巨幅地圖,所以這幾天他做的一件事,就是查探周圍地形,繪製東武的巨幅地圖,但畢竟時間有限,雖然此刻地圖只完成了一半,但在宗寇的要求下,大致的部署環境還是描繪的十分清晰。

而此刻當他拿出地圖的一刻,才能夠清楚的把他的部署準確的傳遞下去,這次在兵力的部署上,他們有一萬人,並不多,畢竟是進入青州,不可能把部隊都帶過來,但一萬人對付後錢匪兵也足夠了。

最初這一仗本來是打算直接短兵相接和他們正面對決的,可最後這個決定被宗寇推翻了,要設下埋伏,打匪兵一個措手不及,這樣一來勝算會更大,但是對於張飛來說,這樣的作戰方式確實有些不讓他滿意,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正規軍,對付匪兵還用這樣的小算計,那也太調士氣了。

但最後還是在宗寇以穩為主的建議下,張飛被迫妥協,畢竟他們這也是在陌生之地進行戰鬥,就算是正規軍作戰可對地形並不是太過熟悉,一旦發生什麼意外,很可能無法進行補救,所以只能用這樣求穩的辦法來保證首先這一仗可以大獲全勝。

而宗寇對於此次作戰計劃的十分明確,兩軍埋伏在官路兩旁,張飛親自帶兵部下方陣阻截前路,到時候只要匪兵進入埋伏圈,那麼必敗無疑。

至於諸將擔心的會不會預留後備的考慮,根本就沒有,宗寇把所有部隊都派上了場,這一仗就是要一戰勝之。

各個將領的埋伏地點在地圖之上已經分配的十分清晰了,在會議結束之後,他們被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自己的埋伏點去查探,雖然這些地點這幾天宗寇都走了一遍,可以確保安全,但畢竟具體如何隱藏才合適,這些還需要這些將領實地檢視,所以他們在離開縣令府之後,紛紛前往埋伏點,對於周圍的情況有了一個清晰的瞭解。

因為已經是秋季,官道兩旁想要埋伏,失去了密林的掩護,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只能另想一些辦法來隱藏蹤跡,而宗寇則會同張飛正面阻截後錢,所以他一早就準備好了鹿角等障礙物,當然更重要的還是箭矢,如果可以的話,甚至他還想能夠臨時建造一些床弩,新式床弩並沒有帶過來,可找些工匠,做一些老式床弩,殺傷力也一定很大。

而對於他所處的正面防禦,宗寇有著十足的信心,雖然沒有設計幾道防線,但他們想要突破,絕無可能,就算後錢有三頭六臂也休想。

從宗寇的部署來看,他對這一次有著十足的把握,其實在諸將眼中,不過就是一幫匪兵,還真不在話下,這些人之中,有多少人討伐過黃巾,又有多少人參加過與白波賊的戰鬥,所以對於匪兵的那點戰鬥力心中都有數,就算他們與這些匪兵不一樣,可也強不了多少。

坦率的講,沒人會考慮後勤部隊他們構成什麼威脅,可越是這個時候,宗寇越清楚越是帶有這樣的情緒,就越需要冷靜,驕兵必敗,後錢能在東萊有今天的情況,絕不可能是易於之輩,小心駛得萬年船,絕不能因為大意而導致功敗垂成。

其實,在宗寇看來,這件事最好的解決辦法,也是他一直不明白的一點,就是在現今的情況之下,為什麼不拉攏後錢,把他變成自己人,如果有了他,那對付冀州軍不是如虎添翼嗎?

可這樣的考慮,劉瀾也不是沒有過,最初劉瀾認為後錢很快就會在牟平被消滅,所以他不會去想這樣的事情,但隨著後錢一直南下甚至想要引冀州軍到徐州,知道了這個訊息之後,劉瀾再想拉攏他,其實也沒有了可能。

而且有過詔安後錢的經歷,劉瀾對此人有了一些瞭解,此人雖然目不識丁,但野心頗大,雖然這和傳統意義上的匪寇一樣,都有著稱王稱霸的夢,但是他卻又有著一些不同,那就是他只是想在東萊做一個土皇帝。

至於之後會不會野心膨脹也去爭奪天下那是後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能降而再判,就說明劉瀾給他的這些官職是不可能留下他的心的,而他被詔安,也完全是因為窮途末路下的無奈選擇,這與那些東胡、西羌、南蠻、東夷的情況十分相似,大兵到則降,大兵走則叛。

對於他劉瀾還可能與他進行聯盟嗎,一旦他提出承認他東萊王的要求,劉瀾是答應不答應?

他要是個縣令郡守,答應也就答應了,到時候反悔就是了,可到了現在這個位置,有些承諾不可能輕易答應,傳出去名聲不好,到了他這個地位,其實愛惜羽毛比什麼都重要,這可不僅僅是民間對他評價如何那麼簡單,更在於人才的投靠。

其實這個時代,名望比什麼都重要,劉瀾對此太清楚了,當年他當縣令、郡守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就算現在名震天下了又是一個什麼情況?

當年他就算有一些野心,可都不敢說出來,還得藏著掖著,而現在劉瀾有了這個資格,他的野心和他的戰略目標,對帳下直言不諱,這就是最大的不同,當然推翻漢室這些話可還不能說,也不敢亂講,不然那就是自己找死。

諸將都相繼離開了,酒雖然醒了,但還頭疼的張飛也不願多留,還得回去好好休息,宗寇雖然還想與他進行交流,但直接被他拒絕了,有什麼話明天說。

其實該說的早就商量好了,對於宗寇張飛又放心,甩手掌櫃自然要擋起來,對此宗寇也沒有任何辦法,誰讓他的主將是張飛這樣的人呢,但他也清楚,也在九江之戰時見識過張飛的厲害,清楚這更多還是因為後錢匪軍不值一提,不然的話以張飛對此戰的渴望,早就自己規劃和部署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便過去了三天,斥候偃旗息鼓也不敢在進行偵查了,而部隊則在昨天夜裡進入到各自的伏擊點進行埋伏,現在就要耐心等待敵軍抵達,到時候一萬人馬同時殺出,那浩大的氣勢,只怕直接就把匪兵嚇傻了。

他們的部署很隱蔽,就算敵軍派出斥候偵查,也只會查探到張飛那不過兩千來人的正面部隊,而他們則穿著郡國兵的衣衫,完全就是包圍家園的樣子,這樣的訊息後枋早就得知,對他們這樣的情況,這一路而來也不是沒有遇到過,不過更多的都是望風而逃,就算有抵抗也是守城,在城樓之上進行抵抗,似東武縣這些郡國兵的情況還真的少見,不過也不願在乎,幾千人,那還不是分分鐘就消滅?

雖然他帶來的主隊也就兩千人,可省下這八千人就算毫無戰鬥力,可人海戰術一擁而上,東武的郡國兵還不是個死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想著回頭對兵將說道:“兄弟們,東武縣的縣令和郡國兵既然這麼不識相,那我們就給他們一點厲害,殺光他們,劫掠東武!在東武搶到的一切不管是財務還是女人,統統都歸私人所有!”

“後枋將軍萬歲!”

上萬名匪兵振臂高呼,對他們來說,這一路雖然也搶了些郡縣,不過都是那些對他們進行了抵抗的郡縣,凡是開城投降的,都是秋毫無犯,可抵抗的縣城,那可就慘了,不僅大肆搶奪,更是殺人無數,血流成河。

可正因為嘗過了甜頭,他們這一路過來,都盼著這些郡縣們進行抵禦,這樣一來他們就有了劫掠的藉口,而東武縣則給了他們劫掠的機會。

看著士兵們如此高昂的士氣,後枋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從他們的吶喊聲中,他確信,沒有任何人能阻擋他們的步伐,在金錢與美女的誘惑之下,東武的郡國兵們很快就將變成一具具死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