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徐州之戰(21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徐州之戰(214)

關羽的堅持,讓劉瀾忍不住笑了起來,關羽這個人認死理,認定了的事情,就算劉瀾自己,都不大可能改變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為了找胡金錠,一找就是幾十年,之間劉瀾給他說了多少媒都被拒絕,如果不是碰上一個更愛鑽牛角尖的張子研,只怕關羽現在還是單身一人。

從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關羽的為人,而他要求劉瀾離開,其實在這件事情上,劉瀾是有自己的小盤絲的,就是希望在關羽離開之後,他來指揮琰城撤退的事宜,可現在看起來關羽可能猜到了自己的小心思,如果自己不退的話,可能他還真的不會考慮出兵的事情。

他搖著頭,只好妥協,他也清楚關羽會在這件事情上如此計較的關鍵,原因還在甄姜哪裡,再加上劉瀾現在身份不同,所以他的表現才會顯得如此激動,如果劉瀾有個好歹,那影響實在是太大了,這樣的事情,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發生。

“既然這樣,我這就回徐州。”

劉瀾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變得有些有些嚴肅起來,看向關羽,道:“雲長,這件事我依你,現在就返回徐州,可接下來的徐州之戰你也要務必小心,我不求你戰之能勝,但最少要保證不敗,最不濟我們還可以渡江前往秣陵,所以這一仗你不要壓力太大,什麼樣的結果我都能接受。”

劉瀾這次出現在琰城,雖然是慰問三軍,可說白了其實是給關羽減壓來的,全天下人都知道這一仗的重要性,關羽自然也很清楚,一旦失敗,意味著什麼他比誰都清楚,這個時候整個徐州的重擔都背在他一人身上,雖然現在看起來,關羽好像泰然自若,沒有一旦壓力,可這些又怎麼可能只是表面所看上去的那樣呢?

就像劉瀾所說的那樣,急著讓他回去,當真只有這幾點原因那麼簡單嗎?肯定不會,不然的話,關羽又怎麼可能會以不出兵來威脅他,這事就算他又那些個理由,其實還是無法解釋的,那麼就只能有一個可能,就是現在關羽雖然對徐州之戰看上去信誓旦旦,可他心底裡其實也沒底。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留著劉瀾在琰城,就會變得極度危險,他是絕不可能允許劉瀾置身於危險之中的,也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關羽才會以拒絕出兵來要挾劉瀾返回徐州,所以劉瀾這才給他露個底。

雖然這種情況之下說這些話對戰鬥不會起到任何積極作用,反而還有讓將領們萌生其他想法,可是劉瀾明白,不能讓關羽繼續揹負這樣的壓力作戰了,而能給他解壓的方式只能從他口中告訴他,這一仗其實遠沒有看起來那麼重要。

這番話如果是對別人說的話,可能他會認為劉瀾這是在寬慰他,可關羽,他們相識多年,他對自己的分出瞭解,他也清楚劉瀾向來就是這樣的人,對於人他無比看重,反而是郡縣則很一般,所以在說出這番話後,也算是對關羽交個底,給他解決所有的後顧之憂,接下來的徐州之戰希望他能放手去幹,不管什麼結果他都能接受。

劉瀾說完,就按中盯著關羽,觀察他的反應,見他的反應並不是很強烈,劉瀾又繼續說道:“好了,你就儘快準備吧,明天我陪你去軍營走走,下午就離開。”

“諾。”關羽施禮道。

~~~~~~~~~~~~~~~~~~~~~~~~

三天後關羽率領徐州軍主力北上琅琊,為了避開耳目,部隊偽裝前行,並成功迷惑了文丑中路部隊,待躲過文丑之後,隨即合兵一處,主力加速北上開城。

而在關羽北上的同時,青州軍開始出現異動,造成琰城主力部隊將要向徐州繼續南撤之假象,大量軍糧物資一車車頻頻被運送到徐州,文丑收到這一訊息之後,當即向左右高覽與夏侯惇傳書,要求二人務必加快行軍速度,在關羽南撤之前將徐州軍主力聚殲在琰城。

在當天休息之時,高覽收到了文丑的軍令,對於關羽即將難逃的訊息,高覽持著懷疑態度,雖然文丑懷疑這是因為劉瀾還沒有下定決心與其交戰,甚至可能因為某些原因,關羽並沒有實力與己交鋒,對於這樣的情況出現,文丑絕不能允許關羽的攝山營繼續南下,畢竟是深入徐州作戰,關羽退得越後,對於攝山營就越有利。

不想出現任何偏差的文丑,自然不能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一旦真讓徐州主力一直南撤,那他們的戰線就會一直延長,這麼長的補給線將是十分致命的,反之如果能夠在琰城與關羽作戰,不論勝負,最少不用去太多考慮補給線的情況。

可文丑的命令再穿到高覽手中之後,他卻有些看不懂劉瀾和關羽到底想要幹什麼了,難不成劉瀾又想像以前他敗退東莞那樣故技重施嗎?現在的情況容不得他不這樣想,那時的情況和現在何等相似,同樣的一路撤退,一直逃到了東莞,結果卻突然反擊,導致他的部隊大敗而回。

他盯著地圖,有些擔憂,雖然與文丑擔心的點不同,但是他顯然更害怕一直追擊造成的不良後果,當然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劉瀾真的要放棄徐州,不過這個可能性並不大,所以對於文丑的命令,高覽是持謹慎態度的。

高覽抬頭看來眼帳下的幾員偏將,見他們同樣沉思不語,高覽也沒有再去詢問,對於他們有什麼樣的想法,高覽雖然很想知曉,可他輕蹙,這幾人都是謹慎的性格,絕不會輕易做出結論。

“我知道大家都無法判斷劉瀾的真實意圖,不敢輕易做出判斷,但有一點我敢肯定,劉瀾是絕不可能主動放棄徐州撤回秣陵的,所以關羽現在南撤的意圖實在讓人不解,可消琰城的糧草成車成車源源不斷向徐州運輸,這幾乎坐實了他們撤退的事實,大家都來說說看,關羽這是要做什麼,還是這本身就是一個假象,他是要讓我們誤以為他要南撤,放鬆警惕,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高覽在想著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但有一點必須要說那就是關羽退的太讓人想不通了,而這也是劉瀾在臨走之時和關羽探討來的結果,最初是想戰鬥,留下周倉起到迷惑對手的效果,可一旦真的和文丑作戰的話,想要撤退容易,可安全撤離卻並不容易。

所以劉瀾才提出了另一個設想,就是直接撤退,反正他們從琅琊退到了琰城,再撤退也沒什麼不可以的,文丑他們未必會考慮那麼多,而如果假撤退的話,會出現很多因素,首先逃跑時會不會被發現馬腳,其次文丑若一路追擊長驅直入抵達徐州又當如何?

太多因素存在,讓關羽也不敢去冒險,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主動撤離才成為了關鍵。

這樣一來,文丑就算到了琰城,最少是不會貿然南下的,從他們這一次出兵一來的表現,小心翼翼,又怎麼肯能再犯輕兵冒進的風險,而這就給了關羽創造了機會,可以趁著他們在琰城休整慶功之際,拿下開城,截斷其後路,逼迫文丑回師北上。

當然文丑是會選擇三路大軍同時返回還是只回師一路,這就要看關羽在開城鬧出的動靜有多大了,無比要讓高夔知曉是攝山營主力部隊來了,只要證實了這一點,那文丑勢必不敢只要求一部返回。

當然夏侯惇與文丑乃聯軍,他會不會看出他們的意圖先不說,但最少他會不會聽從文丑的命令返回開城卻是一大未知數,如果他不聽令,那麼黃忠就必須要主動尋找高覽的主力所在,而不能一味死等。

而夏侯惇如果同意返回開城,那麼就必須要做好協調,同意要尋找高覽的部隊主攻,因為夏侯惇的部隊一是難打,二則無法起到戰略意義,畢竟他乃曹操的部將,文丑會不會救援,一旦不管他的死活,那麼黃忠就失去了所有的意義,徐州之戰也就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可一旦消滅甚至是擊敗了高覽的部隊後,就不一樣了,等於斷了文丑一臂,在與其交戰,勝算就變得更大了,而到了那個時候,再去攻打夏侯惇,個個擊破的目的才算是真正達成了。

“而這一系列的計劃,關鍵點就是開城,只要開城危險,最少文丑和夏侯惇都睡不安穩,所以他二人是必定會北上解圍的,反觀夏侯惇,則是變數最大的一股部隊了,雖然他的部隊人數不多也就不到兩萬人,可這兩萬人卻是兗州真正的精銳,甚至可以說是精銳之中的精銳。

曹操和劉瀾曾經在解決靈帝時期有過對部隊組成的一番探索,精兵強將是劉瀾所看重的的方式,而曹操其實也是這樣一個想法,部隊人數多與少其實並不重要,關鍵還在與部隊的戰鬥力.

而一名精銳,可能十多名普通士兵都無法預知相提並論,就好像是黃巾軍那樣,看起來聲勢浩大,動輒幾萬幾十萬人馬,可遇上皇甫嵩和北軍還不是很快就被消滅,也正是在這之後,曹操組建部隊的適合,往往都會從中挑選身強體壯的士兵,而夏侯惇的部隊則是從這些士兵中挑選出最為英雄的士兵。

這兩萬人並不容易對付,雖然人數不多,卻也是一塊燙手山芋,看著是香,可誰張口去吃勢必會被燙到嘴,所以制定計劃時,這才有了先從高覽下手,再去對付夏侯惇,只要把文丑的兩臂全都砍了下來,到時候再對付文丑,那還不簡單?

~~~~~~~~~~

留給周倉的時間並不多,但其實琰城的物資,早在關羽與劉瀾制定好計劃之後就開始悄悄向徐州運輸了,而這些時間運輸的物資,其實已經是琰城縣內極少的一部分了,完全就是為了造一個假象引冀州軍上當。

冀州軍當然上當了,不管是文丑還是高覽,再加上夏侯惇,一時間三路大軍齊頭並進,浩浩蕩蕩開赴而來,三路勢力的部隊約有七萬餘人,這還是因為管統被調到了東萊為郡守,而所佔的郡縣又都派出部隊控制,所以說冀州軍雖然號稱十萬大軍,但真正南下徐州的部隊其實只有七萬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七萬人,也許很多人都不以為然,甚至包括他自己,他太清楚這些情況了,這都是對外號稱,因為他也習慣這樣,誇大部隊人數以此來震懾敵人,可真實真實的部隊人數有可能連三四萬都沒有。

就當文丑孤軍深入琰城的一刻,關羽率領攝山軍主力部隊進入到了琅琊郡內,一進入琅琊關羽就不在隱蔽,大張旗鼓向開城殺來,訊息瞬間傳到了開城,聞訊的高覽急忙緊閉城門,將部隊集中起來,準備死守開城。

而關羽則率領部隊對開城進行了圍城,沒有什麼圍三缺一,而是黑壓壓直接將開城圍了一個水洩不通,不給他留下任何的逃生之路,開城城內守軍不過一萬,關羽只要願意的話,同時攻城能夠輕鬆破城,但他並沒有這樣做。

這一仗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文丑調動文丑,然後尋機殲滅高覽所部。

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中,現在關羽就等著文丑得知他在開城後返回了,而此時守城的高夔同樣是這個打算,他沒想到,本來是沒差一樁,沒想到最後變成了這個樣子,開城隨時可能被攻破,而他的救命稻草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返回。

文丑和高覽是他現在的救命稻草,他心裡急切希望能儘快見到二人,可又罵著二人愚蠢,一路追著關羽,結果人家殺到開城了,他們卻還被矇在鼓裡,在琰城慶功犒賞三軍,真是一幫廢物。

高夔一想到這些,就氣得火冒三丈,可偏生想活命還要靠這二人前來救援,他在收到發現徐州部隊之後就不簡單給文丑高覽傳書求援,尤其是在見到關羽本人之後,更是連傳了三道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