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徐州之戰(21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徐州之戰(218)

各有各的盤算,各有各的心思,有趙雲在,最少可以保證曹操不會輕易殺到徐州城下,所以劉瀾更關注文丑的動態,但好消息卻一件件傳來,尤其是夏侯惇、高覽追擊周倉到了良城,這裡是距離下邳很近,徐州城很遠,甚至可以說徐州已經變得非常安全了,就算文丑想要調轉矛頭來進攻,也要有近五六天的時間,而他則可以用不到三天時間,從容撤出徐州。

現在的徐州,說白了就是一座空城,雖然張承、陳應統帥了一萬多徐州步兵再加上郡國兵,能湊兩萬多人,可這兩萬來人又能有什麼作用,守城肯定是沒什麼希望了,可要是護送一些人員轉移的南下甚至是離開的話,還是很簡單的。

而隨著劉瀾這次從鹽城回來,他首要做的就是大規模轉移,諸如陳宮徐庶以及陳登陳珪父子等重要人員,他的初衷完全是出於安全考慮,就像他與關羽所預估的那樣,一旦文丑追擊可能會發生什麼,這樣的事情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

而現在的徐州,劉瀾還有什麼害怕失去的?除了人才就只有人口了,雖然人口轉移了些,但並不多,而人才,隨著治所遷移,真正留在徐州城內的人才並不多,只是在轉移陳登時,他有一個對方很方便的藉口,就是方便給予他治療,所以必須要返回秣陵。

而陳宮,藉口也都找好了,為此劉瀾甚至不惜將他從徐州都督府調到末將將軍府,可陳宮的堅持讓他不得不放棄這樣的決定,就如他說的那樣,這個時候不好轉移太多的人員,否則容易引起內部的恐慌與不安情緒。

這一點之前因為張承和陳應兩個毛頭小子舉措不當已經造成了不小的風波,雖然及時整改城內很快平靜下來,可一旦這麼大範圍的離開,很可能會導致城內人人自危,對於徐州城內的安定絕不會起到積極作用。

陳宮不是是儀,是儀離開不離開,城內無人關心,可陳登與陳宮相繼離開,不管藉口如何完美,都會讓人懷疑,尤其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所以真正離開的人並不多,但也都做好了準備,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首先就hi棄徐州南下下邳,再從下邳轉廣陵。

到了廣陵,其實劉瀾也就無須再留在徐州了,之後的作戰會是什麼情況,不清楚,只能靠關羽和趙雲他們自己了,如果反敗為勝,那收回徐州指日可待,如果沒能取得理想結果,二人可能會出現不小的麻煩,不過他相信,不管是關羽還是趙雲,真要發生他所擔心的情況,也應該可以把部隊安全帶回到廣陵。

在這裡,將會上演徐州最後一戰,其實如果真退到了廣陵,這一仗劉瀾反而沒什麼可期待的了,也沒什麼繼續戰鬥下去的必要,到時候就算勝了,也會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大可直接在琅琊甚至是琰城與敵硬碰硬就是了,沒必要非選在廣陵。

劉瀾能想到這些,其實已經坐蹙了最終的決定,真到了那個時候,就是真正退到廣陵的一刻,一個人在屋外仰望星空,他的目光十分復雜,顯然明月並沒有真正吸引他,他的心緒一直在想著這些問題,甚至是未來。

他不敢去想勝利的事情,本身想擊敗袁紹和曹操就很困難,這個時候更是如此,當然雖然比較悲觀,但也不是沒有勝算,只是他習慣凡事往最壞的結果去想,而撤到了秣陵抵達了南方之後,他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嗎?

部隊如果還在,這個可能是存在的,而主力被消滅,那他就徹底失去了翻身的可能,所以這才是劉瀾真正不願與曹袁在廣陵最終決戰的原因,曹操和他比起來,是耗不過他的,可自己與袁術比的情況,卻何嘗不是曹操與自己比呢,他耗不過袁紹,如果能百分百保證可以勝利,那他也就沒什麼好怕的了,可不能啊,面對著有風險存在的事情,他就只能先考慮保存實力。

主力還在,他就有機會反攻徐州,一年不行就五年,不管最終能不能奪回徐州,但最少是有機會的,希望還在,可如果去硬拼,冀州的人口和錢糧,可以將袁紹損失很快補回來,而他則沒這個可能,甚至還會因為主力損失過多去招募新軍,可他這些主力部隊,都是三五年甚至十幾年的老兵,而新招募來的新軍,能有什麼效果?

“雲長啊,你的計劃風險太大了,你確定要執行嗎?”明月之上,好像出現了關羽的面容,微眯著眼睛,劉瀾對他喃喃自語,自然是不會有任何回應的,可關羽的回應卻響徹開來:末將有信心,迫使文丑回軍救援!”

當時的關羽信心堅定不移,他能夠感受到關羽那一刻心中如同被人點燃了火苗一樣,也正是因為看到了他的迫切與希望,劉瀾才最終決定執行關羽的計劃,可現在看樣子,情況遠比預料中的出入太多了。

但唯一不變的卻是文丑果真追到良城,希望就在眼前,現在就要看他能不能如其所說,把文丑給招回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夫君。”就在這時,一道女子黃鸝一般的動人聲音在耳邊響起,走路無風,甚至讓劉瀾都察覺不到的女子除了趙雨還能有誰,在他話起的一刻,他手中所拿著的外套一件給劉瀾披在了身上,畢竟已經入冬,雖然徐州城的動機遠無法與遼東幽州相提並論,但同樣寒冷,尤其是這一早一晚,是真夠寒冷的。

但劉瀾終歸是北方漢子,徐州的冷對他來說還真不算什麼,就好像遼東的春天一樣,就這樣侍立在漢風中,只覺得身體突然一暖,劉瀾這才發現了她。

~~~~~~~~~

與此同時,已經安營紮寨的高覽收到了文丑撤退的命令,突如其來的軍情讓他憂心忡忡,這個時候撤退絕不是明智的選擇,首先關羽既然開啟城,就說明這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中,那麼他們回師同樣在他的部署之下,到時候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他已經能夠想到,既然如此危險,現在撤軍影響實在太大了,他絕對要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

於是就在當夜,高覽決定親自返回琰城去見文丑,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想到了一個大膽的主意,最少可以化解此刻開城之危,那就是奔襲徐州,如果開城是他們的後路,那徐州城對於關羽和攝山營的意義恐怕遠比開城對他們的意義更大,所以不管能不能拿下徐州城,這都是化解開城之危的最佳選擇。

首先能夠擺脫敵人對他們的擺佈,不然他們只要敢返回開城,自此之後就處處都會受制於人,可能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而攻打徐州,則是他認為改變現在局面的最好選擇,能夠讓他們化被動為主動。

劉瀾不是喜歡圍魏救趙的戲碼嘛,這一次他倒要看看劉瀾和關羽的反應,徐州城被圍,管不管,不管他們正好破城,然後與曹操合兵一處,管則圍城打援,讓關羽進他們的口袋。

不得不說,與劉瀾的對決,從來就沒有那麼簡單,不僅要鬥勇還要鬥智,這樣全方位的較量,是他們與其他對手交鋒時從未有過的,場內場外都需要儘可能的防備,而文丑顯然在對劉瀾作戰時,如意意氣用事,或者說他本來就不是一名合適的主將,當然這些話他並不方便說,可不等於他不會在心中給文丑一個評價。

就好像現在的情況,如果是合格的指揮官,就絕不可能像文丑這樣做出這樣一個不顧大局的決定來,甚至都已經怕到了連與自己商量的想法都沒有,直接就下達軍令,從這一點上看來,恐怕與他自己內心深處對劉瀾的恐懼有幾許關聯。

雖然劉瀾的手段高明,可這些陰謀詭計的手段只要看透徹了,也就沒有什麼了,畢竟只是陰謀,既然是陰謀那真相就會被掩蓋在假象之下,現在劉瀾最害怕什麼,答案顯而易見,如果說關羽留在徐州,那他們還真要小心一點,可關羽如果當真在開城,那麼徐州現在完全是空虛不設防的狀態,那為什麼還要錯過這樣的機會,而去追繳關羽呢?

高覽連夜返回琰城,並在這件事情上與文丑據理力爭,這時候的二人各執一詞,高覽想要化被動為主動,掌握戰場先機,而文丑做出這樣的決定並不是沒有想到這一的想法,而是因為這本來就很冒險,如果這期間發生任何不可抗的因素,可能造成他們非但攻不下徐州城而後路又被關羽截斷的可能,到時候他們這十多萬部隊可就都被困在了徐州。

如果這是在冀州,他們怎麼樣都能活下來,可這裡是徐州啊,關羽們怎麼都能活下去,可他們不能。

兩人僵持不下,各執己見,最後高覽提議等夏侯惇返回,由他來這位第三方做決定,但卻又被文丑拒絕,眼見這樣僵持不下,高覽只好放出狠話,是絕不會隨其返回開城的,說完他便直接離開,並在回營之後向冀州傳書彙報這裡發生的一切。

而文丑何嘗沒有把這一切向上稟報,並要求大將軍將其調走。

兩人之前也許只是一些細小並不算什麼的矛盾,可這一次,因為對戰局看待不同則徹底破裂,至於二人誰的決定更正確,可能只有袁紹才能做出決定,當然這個決定最終會使得徐州戰局變成什麼樣子那是後話,但最少就算是袁紹看到了二人這兩份書信之後,對於各執一詞的二人也很難說出到底誰對誰錯。

二人都有道理,如果就風險來說,文丑的決定顯然更安全,可就收穫來說,高覽的決定又可以大豐收,當然豐收意味著危險,安全意味毫無收穫,這就要看他的智慧了,當然袁紹的之後不僅僅要用在如何來做出抉擇,更需要讓關心以及破裂的二人同心協力,而這才是真正考驗袁紹智慧的關鍵。

高覽不在厲害文丑的部署,浩浩蕩蕩前去與夏侯惇匯合,並與他商議對策,此時此刻,如果夏侯惇站在了文丑那邊,那高覽可就真的變成了孤家寡人,接下來將如何他不知曉,但好在夏侯惇作為曹操帳中第一大將,對局勢的判斷還是十分到位的,最少就判斷徐州軍撤退這一點,顯然他比自己和文丑都更有敏銳的嗅覺,如果不是他的話,可能現在聽到關羽在開城的訊息時,都不會去相信。

夏侯惇證實了對手絕非關羽,同時也支援文丑攻打徐州城與曹操匯合的決定,這才是奪取徐州的關鍵,而反觀良城的徐州軍則不再重要,他們離開之後,這裡的徐州部隊會如何雖然不清楚,可如果在他們抵達徐州城後,恐怕這裡的徐州軍就不得不做出與關羽一樣的選擇。

就像高覽說的那樣,一切會讓他們變得主動起來。所以二人商議之後,便即帶領部隊直接向西北方向行軍而去,直撲徐州城。

二人都是那種當機立斷的將領,沒有任何的拖拖拉拉,二人這樣一做,反倒讓文丑陷於被動之中,回師開城擔心被關羽伏擊,與高覽夏侯惇匯合,面子上又掛不住,就這麼一直在琰城待著,想瞧瞧看局勢的變化。

可那邊廂高夔催的緊,眼見著一天天的告急文書,他又不能坐視不理,就在猶豫著是不是該出兵之時,高覽和夏侯惇則帶領著近四萬多人的部隊向徐州城浩浩蕩蕩奔赴而來。

高覽與夏侯惇的聯軍旌旗招展,刀矛如林,聲勢浩大的部隊如同長龍一樣,看不到尾,這不是二人第一次聯合作戰,二人曾經在徐州戰場之上有過合作,但那一回卻是各自統帥的部曲與臧霸交鋒,像這樣合兵一處共同對敵還是頭一回,但二人都相信,他們會合作愉快,因為他們和此刻的文丑其實是一樣的,也沒有什麼退路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