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徐州之戰(30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徐州之戰(306)

袁紹想明白了,為什麼這些人如此支援攻打劉瀾而非曹操,可能他們本身就有著自己的一些私心,或者說就是有私心,冀州是可以繼續向南向中原發展,但前提是先消滅劉瀾,奪取青州,但青州在掌握之後,卻又要出兵徐州,可徐州又能對他們的實力有多少增強?

但是攻打徐州無疑是對所有內部勢力都只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他們更自然會更元直出兵徐州,而不是攻打兗州。

所謂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這個道理看起來好像沒什麼聯絡,可既燃打仗,首先就少不了糧秣,而糧秣如何來,稅收知識一方面,大戶的士族的支援,沒有他們出錢出力他想都不敢想。

既然已經想通了這些事情,那麼他就需要用一個理由和藉口,吃掉黑山軍,然後奪下三河,這才是接下來他眼下更為看重的事情,至於徐州之戰雖然也很重要,可除卻消滅劉瀾這最大的威脅,就現實意義來說不管是對他自己還是對冀州來說能獲得什麼更實際的利益嗎,沒有,可奪取三河,卻對他有著多重意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袁紹已經下定了決心,這一次不論是誰反對,都不能改變他的決心。

~~~~~~~~~~

攝山營大部隊一路向下邳而來,對徐州百姓來說下邳對他們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如果說起彭城,大多數人會想到項羽,那麼說起下邳,則勢必會讓人想到張良。劉瀾初到徐州,不管是見陶謙還是陳珪甚至是張昭以及去糜家祖宅,都見到了一副圖,那就是圯橋進履圖。

說起圯橋進履可謂人盡皆知,但很少人知道,在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後被全國通緝他起身就是躲在了下邳,也才能在下邳遇到了黃石公。

是以在徐州,很多人都習慣掛圯橋進履圖,甚至還影響到了關羽,每一次路過下邳,他都會去瞧一眼圯橋,而如今的圯橋早已變得破敗不堪,如果不是關羽尋訪,甚至連當地的百姓都已忘記了這座坡橋居然還有這等傳奇故事。

但這一回,關羽卻沒有機會前往圯橋了,時間緊,任務重,他需要儘快趕往廣陵,然而就當他要透過下邳的時刻,主公傳來了命令,關羽當即在原地安營紮寨,五萬大軍開始結營。

關羽選擇在泗水邊安營,臨近水源,又造起十餘座望塔,分佈營盤四周,但凡又動靜,都能夠被及時發現,這可最大程度防止夏侯惇突然對其襲擊,在確保了防禦固若金湯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著主公抵達了。

關羽隨後把黃巾三將齊齊召集了起來,給他們各自布置任務,其中對管亥的安排最為特殊,乃是主動去迎劉瀾,這樣招搖過市,其目的說白了就是要往出引夏侯惇,如果夏侯惇真的一句趕到了下邳,那麼此刻沒有誰比關羽更迫切想要與他交鋒。

就算退,那麼能不能在退兵之前擊敗夏侯惇呢?

“將軍放心,如果夏侯惇膽敢襲擊末將,末將定拖到將軍率袁軍抵達。”

對於管亥,關羽還是非常信任的,尤其是他的能耐,更是其他人無法相比擬的,就算是在主公的將軍府中,也是足夠與張頜一較高下的,所以就算他不當著自己的面立下軍令狀,關羽也對他足夠放心,更何況現在還立下軍令狀,那他就更沒有什麼可顧慮的了,現在就等著結果了,如果夏侯惇敢出現的話,那麼就是攝山營大顯神威之時,他甚至都覺得夏侯惇會不會直接敗在管亥之手,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關河可就真的要一戰成名了。

管亥一直都是攝山營第一勇將,當然是不算他,可這也足以說明了攝山營將士心目中管亥的地位到底有多高,每一年的攝山營大比武,都會有資格與管亥過招,可這幾年來卻始終都沒有一人能在他手中走十個回合,說句實話,現如今的管亥,就算是關羽自己,可能都未必能有必勝的把握,最少不會太輕鬆,所以他戰勝曹軍第一猛將夏侯惇的可能性還是蠻大的。

關羽對夏侯惇沒什麼瞭解,唯一一次與他見面還是討董時期前往鄴城討伐匈奴人時有過一面之緣,但也僅此而已,至於他後來在琅琊時大敗太史慈也不能代表什麼,兵力的懸殊再加上都是太史慈本部和琅琊郡兵,對此別說是他了,就連戰敗的太史慈對失利都耿耿於懷,一直向找機會報仇呢,可見關羽的態度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如果劉瀾在的話,那他就絕對不會讓關羽如此部署,最少也會叮囑管亥一番,夏侯惇絕對是被輕視的,以他的能耐絕對能在整個漢末都有一席之地的,能官至大將軍足以說明一切。

關羽派出了管亥,同時又調周倉緊隨其後,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中,如果管亥能夠引出曹操,那麼一切都會變得簡單,如果周倉引出曹操,反而是關羽最想見到的局面,那樣他和管亥就可以同時馳援。

二人領命之後相繼離去,裴元紹則負責營內事宜,佈置巡營事宜,不一會轅門寨門開啟,管亥帶領本部五千人馬去迎劉瀾,待部隊離開一個時辰之後,周倉也率領的本部五千人馬離開大營。

雖然只有一萬人馬,但關羽卻一點都不擔心,現在只需要坐等訊息就成。

袁紹想明白了,為什麼這些人如此支援攻打劉瀾而非曹操,可能他們本身就有著自己的一些私心,或者說就是有私心,冀州是可以繼續向南向中原發展,但前提是先消滅劉瀾,奪取青州,但青州在掌握之後,卻又要出兵徐州,可徐州又能對他們的實力有多少增強?

但是攻打徐州無疑是對所有內部勢力都只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他們更自然會更元直出兵徐州,而不是攻打兗州。

所謂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這個道理看起來好像沒什麼聯絡,可既燃打仗,首先就少不了糧秣,而糧秣如何來,稅收知識一方面,大戶的士族的支援,沒有他們出錢出力他想都不敢想。

既然已經想通了這些事情,那麼他就需要用一個理由和藉口,吃掉黑山軍,然後奪下三河,這才是接下來他眼下更為看重的事情,至於徐州之戰雖然也很重要,可除卻消滅劉瀾這最大的威脅,就現實意義來說不管是對他自己還是對冀州來說能獲得什麼更實際的利益嗎,沒有,可奪取三河,卻對他有著多重意義。

袁紹已經下定了決心,這一次不論是誰反對,都不能改變他的決心。

~~~~~~~~~~

攝山營大部隊一路向下邳而來,對徐州百姓來說下邳對他們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如果說起彭城,大多數人會想到項羽,那麼說起下邳,則勢必會讓人想到張良。劉瀾初到徐州,不管是見陶謙還是陳珪甚至是張昭以及去糜家祖宅,都見到了一副圖,那就是圯橋進履圖。

說起圯橋進履可謂人盡皆知,但很少人知道,在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後被全國通緝他起身就是躲在了下邳,也才能在下邳遇到了黃石公。

是以在徐州,很多人都習慣掛圯橋進履圖,甚至還影響到了關羽,每一次路過下邳,他都會去瞧一眼圯橋,而如今的圯橋早已變得破敗不堪,如果不是關羽尋訪,甚至連當地的百姓都已忘記了這座坡橋居然還有這等傳奇故事。

但這一回,關羽卻沒有機會前往圯橋了,時間緊,任務重,他需要儘快趕往廣陵,然而就當他要透過下邳的時刻,主公傳來了命令,關羽當即在原地安營紮寨,五萬大軍開始結營。

關羽選擇在泗水邊安營,臨近水源,又造起十餘座望塔,分佈營盤四周,但凡又動靜,都能夠被及時發現,這可最大程度防止夏侯惇突然對其襲擊,在確保了防禦固若金湯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著主公抵達了。

關羽隨後把黃巾三將齊齊召集了起來,給他們各自布置任務,其中對管亥的安排最為特殊,乃是主動去迎劉瀾,這樣招搖過市,其目的說白了就是要往出引夏侯惇,如果夏侯惇真的一句趕到了下邳,那麼此刻沒有誰比關羽更迫切想要與他交鋒。

就算退,那麼能不能在退兵之前擊敗夏侯惇呢?

“將軍放心,如果夏侯惇膽敢襲擊末將,末將定拖到將軍率袁軍抵達。”

對於管亥,關羽還是非常信任的,尤其是他的能耐,更是其他人無法相比擬的,就算是在主公的將軍府中,也是足夠與張頜一較高下的,所以就算他不當著自己的面立下軍令狀,關羽也對他足夠放心,更何況現在還立下軍令狀,那他就更沒有什麼可顧慮的了,現在就等著結果了,如果夏侯惇敢出現的話,那麼就是攝山營大顯神威之時,他甚至都覺得夏侯惇會不會直接敗在管亥之手,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關河可就真的要一戰成名了。

管亥一直都是攝山營第一勇將,當然是不算他,可這也足以說明了攝山營將士心目中管亥的地位到底有多高,每一年的攝山營大比武,都會有資格與管亥過招,可這幾年來卻始終都沒有一人能在他手中走十個回合,說句實話,現如今的管亥,就算是關羽自己,可能都未必能有必勝的把握,最少不會太輕鬆,所以他戰勝曹軍第一猛將夏侯惇的可能性還是蠻大的。

關羽對夏侯惇沒什麼瞭解,唯一一次與他見面還是討董時期前往鄴城討伐匈奴人時有過一面之緣,但也僅此而已,至於他後來在琅琊時大敗太史慈也不能代表什麼,兵力的懸殊再加上都是太史慈本部和琅琊郡兵,對此別說是他了,就連戰敗的太史慈對失利都耿耿於懷,一直向找機會報仇呢,可見關羽的態度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如果劉瀾在的話,那他就絕對不會讓關羽如此部署,最少也會叮囑管亥一番,夏侯惇絕對是被輕視的,以他的能耐絕對能在整個漢末都有一席之地的,能官至大將軍足以說明一切。

關羽派出了管亥,同時又調周倉緊隨其後,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中,如果管亥能夠引出曹操,那麼一切都會變得簡單,如果周倉引出曹操,反而是關羽最想見到的局面,那樣他和管亥就可以同時馳援。

二人領命之後相繼離去,裴元紹則負責營內事宜,佈置巡營事宜,不一會轅門寨門開啟,管亥帶領本部五千人馬去迎劉瀾,待部隊離開一個時辰之後,周倉也率領的本部五千人馬離開大營。

雖然只有一萬人馬,但關羽卻一點都不擔心,現在只需要坐等訊息就成。

關羽對夏侯惇沒什麼瞭解,唯一一次與他見面還是討董時期前往鄴城討伐匈奴人時有過一面之緣,但也僅此而已,至於他後來在琅琊時大敗太史慈也不能代表什麼,兵力的懸殊再加上都是太史慈本部和琅琊郡兵,對此別說是他了,就連戰敗的太史慈對失利都耿耿於懷,一直向找機會報仇呢,可見關羽的態度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如果劉瀾在的話,那他就絕對不會讓關羽如此部署,最少也會叮囑管亥一番,夏侯惇絕對是被輕視的,以他的能耐絕對能在整個漢末都有一席之地的,能官至大將軍足以說明一切。

關羽派出了管亥,同時又調周倉緊隨其後,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中,如果管亥能夠引出曹操,那麼一切都會變得簡單,如果周倉引出曹操,反而是關羽最想見到的局面,那樣他和管亥就可以同時馳援。

二人領命之後相繼離去,裴元紹則負責營內事宜,佈置巡營事宜,不一會轅門寨門開啟,管亥帶領本部五千人馬去迎劉瀾,待部隊離開一個時辰之後,周倉也率領的本部五千人馬離開大營。

雖然只有一萬人馬,但關羽卻一點都不擔心,現在只需要坐等訊息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