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壽春之戰(10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壽春之戰(104)

曹操奪取河內郡雖然袁紹表面看上去平平淡淡,好像無所謂,可在他內心他將曹操這一舉動當做了徹底決裂的挑釁,而在另一個時空中,這件事幾乎可以視作官渡之戰的導火索,但現在,袁紹卻只能忍耐。

這一次曹操的挑釁遠比太尉那一次更刺激他,他恨不得立即就出兵剿滅曹操敢動河內,這完全就是當著全天下人扇了自己一耳光,奇恥大辱,袁紹如何能忍?

忍不了,但必須忍,要等壽春一戰結束,更要做好與曹操最終決戰的準備,這一次要一鼓作氣,徹底解決曹操,而以他現在的實力,軍需糧草必須籌備妥當,不打無準備之仗。

可就是這樣,在內部都會出現反對的聲音,尤其是田豐老兒,關於攻打曹操,他的那套說辭袁紹已經聽的太多了,老調常談。

雖然他逐漸蠶食的想法可以確保萬無一失,但袁紹等不及也等不了,如果是他獨自面對劉瀾,或許袁紹會忍,採取這樣的方式,可是對曹操也選擇如此保守的方式,意義何在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瀾徐州一敗,已經沒有與他們正面抗衡的能力,現在就剩下個曹操,實力相差又是如此懸殊,那麼是一鼓作氣更好還是保守點更好?

袁紹如果再年輕個幾十歲,那他一定選擇保守,但是現在他已經等不及了,他要給兒子留下的可不是半壁江山,而是整個天下,如今只要擊敗了曹操,趁勢在拿下劉瀾,這個天下就是他的,再也沒有能夠與他抗衡的勢力。

所以這是他急於求成的原因所在,而且他現在的實力實在想不到曹操憑什麼能夠戰勝他。

和幾位謀主經過多次的推演,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曹操必敗,哪怕劉瀾出兵,也沒用,只是讓他擊敗曹操的時間推後,但結果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

現在,一切都已經開始準備,他希望最快能在明年可以出兵,這個速度,已經是相當晚了,如果按照他的設想,入秋之後就可以出兵,但因為袁術的原因,只能推後。

袁紹心中暗暗嘆息一聲,他這個弟弟,愚蠢無比,如果沒有稱帝,那麼接下來他們徹底消滅了劉瀾,下一步就是曹操,一切將變得無比簡單,可是他卻把局勢攪和成了一鍋粥。

他聽到有人說過這或許是袁術想亂中取利,渾水摸魚,可最後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說他愚蠢,袁紹都覺得是抬舉他了。

不僅沒有讓自己有發展的時間,反而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釘,哪裡還有什麼未來可言,簡直就是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揮退了袁尚,袁紹自己一個人在書房門,有時候想想他當天子,真的是很可笑,他就這麼迷戀那個位置,一天都不願等?

或許真像並沒有像他想的這樣,但有一點是他肯定沒有為長遠考慮,或許他已經清楚他這個實力,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可能,自暴自棄才最終稱帝,就算敗了,他也是放過幾天天子的,是坐上了那個位子的人。

這是虛榮心作祟?不是為了像世人證明什麼,而且對自己的一次挑釁,他坐上過天子的寶座,而你袁紹呢?

難道就只敢廢立?

然而在他心裡,一直瞧不起甚至看不上的庶子現在卻變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或許這是他稱帝之前所沒想到的吧。

還把一家老小都送到了鄴城,如果他的兒子們爭鬥是讓他做出救袁術的決定,那麼看到他們一家老小風塵僕僕得趕到鄴城的一個,袁紹看到他們的樣子時,是真的令人心酸,也更讓他堅定救下兄弟的想法,哪怕只是讓他安度晚年也好啊。

同父異母的兄弟,袁紹如何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他成為俘虜或是戰死沙場,不管如何,就算這一次他沒能出兵壽春成功,他也一定會想方設法把他接到鄴城,讓他可以安度晚年。

書房內,袁紹開啟了最新的文書,從徐州而來,他上下翻看,很快從中找到了一張軍報,軍報上面記錄著一些徐州的事訊息,但現在更多的則是說一些壽春之戰的情況。

快速開啟,一道道噩耗便接連進入眼瞼,壽春的情況和他預料的一樣,徹底沒有了希望,袁術必敗無疑,沒有人能救她,如果張勳不敗,或許還真有反敗為勝的希望,但是現在一切都成了泡影,張勳敗了他們就算進入壽春又能又什麼意義呢?

同時與劉瀾曹操二人開戰,這個險他不敢冒,首先沒有必勝的把握,其次就算能贏,付出的代價也一定非常大,得不償失,試問連文丑這樣的好戰分子都不建議出兵壽春了,可見現在壽春的情況多危急。

只能希望袁術自求多福了,這個時候袁紹沒有繼續往下看軍報,而且開始手書一封給袁術的書信,希望他能夠早做決斷,前來鄴城。

書信寫完之後,袁紹當即命人將書信傳遞出去,這才又繼續往下看,這封軍的報訊息都是半個月前,而從得到訊息到文丑得知,這個時間很難判斷,所以這個半個月的時間,說的只是從徐州發出軍報到鄴城的時間,而這半個月的時間,壽春又會發生些什麼,是很難第一時間得知的。

通訊實在太不便利,太不暢通了而袁紹說句實話,他是世家子弟,家學乃易經,對軍事說句實話很一般,但是他並不沒有這個自知之明,並不覺得自己這個能力一般,反而他還常拿自己與劉瀾以及曹操比較,覺得當世能和他一較長短也就只有這兩人了,剩下的人都不被他放在眼裡。

無自知之明,但卻想著自己主導一切並取得勝利,而現在壽春必敗無疑了,那麼他能夠做些什麼呢?

就算無法力挽狂瀾,可最少也要把袁術給接回來啊,袁紹嘆了口氣,雖然袁紹一直強調讓他到鄴城養老,可別忘了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他怎麼去?

現在他可是天下人的眼中釘,明著來不行,得考慮明著接他來鄴城的影響,那就只能暗中進行,可暗中進行又談何容易?

這件事,必須得找一些人來商議,而這個時候他能想到的只有幾個人,不是沮授也不是田豐,而是逄紀。

逄紀是他早期倚重的謀主,也是謀得冀州的功臣,對於他,袁紹當即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沒有什麼可拐彎抹角的。

對此,在下首一直認真聆聽的逄紀大為吃驚,這個時候大將軍居然還想著保袁術,這太奇怪了,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啊,畢竟袁術就算死,世人包括袁家上下也沒人會對大將軍進行任何指摘,見死不救更說不上,可他為何還會如此急切呢?

在鄴城,或許很多人都對袁紹有所瞭解,但顯然這些人裡一定有逄紀,這件事絕對沒有表面看上去這樣簡單,他甚至覺得袁紹的真正目的就是傳國玉璽。

大將軍想要獲得傳國玉璽幹什麼?

想到這裡的逄紀眼中閃過一絲少見的亮色,心中深吸了一口大氣,主公難道也想代漢?

主公尊漢是毫無疑問的,在跟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曾改變,就算是董卓時期,主公也只是另立劉虞為帝,這些都說明,他是沒有稱帝代漢之心的,可是在迎接獻帝之時,他的舉動卻暴露出了他的野心,只不過那個時候他是不願受到漢獻帝的掣肘,但是今時今日,或許是袁術稱帝給了他極大的刺激,同時也讓他看清了現實,他雖然已經有了稱帝之心,但是在沒有絕對把握之前他並不敢做這樣冒險的事情,比起不顧一切代價的袁術,主公更為冷靜,但冷靜的同時他也在為那一天做著準備,首先一點最重要的就是傳國玉璽。

只有拿到傳國玉璽,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名正言順,而現在傳國玉璽就在袁術手中,如果不把他接到鄴城,而是任由他的死活不管,最後傳國玉璽極有可能就會落在曹操或者劉瀾的手中。

這事是他覺得忍受不了的,所以他才會這麼急著要讓自己想個辦法能夠在袁術徹底敗亡的時候安全的把他接到鄴城。

逄紀明白了主公真正的深意,和這一切背後的目的,接下來就是他開動腦筋的時刻,但是這件事不僅僅只有他們一方想做就能做成的,還要看袁術的態度,如果他那裡不願意離開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那不管他這裡想出什麼好主意,都無濟於事。

這件事還得提前與袁術取得聯系,看看他的想法,聽聽他的態度,只要他願意來鄴城,那麼他們想什麼辦法,他都會配合,接他來鄴城也就容易,可如果他不願意來鄴城,那麼就算拿著刀子也帶不走他。

很快,在書房中的袁紹便發出了第二道文書,只不過寫一封有些不同,乃是寫給袁術的家信。

曹軍主力整軍以後,向壽春而來,一行連著行軍五日,眼瞅著就進入了平阿縣內,原本想著要繼續行軍,可是就在部隊連日趕路確實非常幸苦,異常疲憊,這個時候,最好還是在城外修整一天,明日再趕路前往壽春最好。

就在部隊準備休息的一刻,身邊的夏侯惇突然指向遠方:“司空,你看。”

曹操抬頭看去,只見南方天際黑雲滾滾,好像世界末日一般,暗無天日,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黑雲正朝著他們這邊移動著。

黑雲滾滾,意味著什麼曹操自然知曉,只是他從未見過如此天光,但可以肯定的一點,這是一場大雨,而且雨勢一定不會小,立即傳令道:“所有人放棄原地休息,立即啟程,進入平阿!”

“傳令三軍,加速行軍,進入平阿修整!”

命令很快被傳達,部隊以最快的速度理解完畢,並飛快朝著平阿而去,這個時候,其實根本就無需什麼太多的催促,士兵們又不傻,這個時候可不是現場,和敵人爭時間,而是跟黑雲爭,跑得快在大雨下來前能進入平阿則能躲過一場暴雨,而跑不過黑雲,那肯定就被雨截下,最後被淋成什麼樣,那就不知道嘍。

是避雨還是淋雨,曹軍上下都知道該如何選擇,所以也就沒有什麼人去在意他們到底是賣力行軍還是偷懶。

不用他下令,五千騎兵紛紛抽打戰馬,奮力疾奔,在茫茫無邊的大漠戈壁上,這支五千人的騎兵在大自然面前顯得無比渺小,在他們二十幾裡外,天色漆黑如墨,一場撼天動地的沙塵暴正向他們撲來。

以前都說夏侯淵的部隊行軍速度快,今天才知道,哪有什麼快慢之分,速度都一樣,只不過看誰去賣命罷了,這一點夏侯淵更為看重所以他能夠指揮部隊飛快行軍。

可今天,三軍上下幾乎個個都是夏侯淵部的速度,沒有一個是慢的,原本還有兩三裡的路程按理說以他們這個規模,不走幾個時辰,根本別想抵達平阿,可今日他們連一個時辰都沒用,就全抵達了。

動力十足,部隊開始進入城內避雨,而營房一切剛分配完畢不久,一場如豆子一樣的大雨便落了下來。

電閃雷鳴,一瞬間四周便變得漆黑一片,這樣的大暴雨曹操已經很多年沒有遇到了,在議事廳門前看著屋外。

“這麼急的驟雨,來的快,去的也快,待會回去都好生休息一夜,我們明天繼續趕路。”曹操對諸將說道。

“諾。”眾人應諾一聲,他們已經連著趕路兩天一夜了找你消滅張勳之後,便連夜趕路返回壽春,以免夜長夢多,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而事實證明曹操多慮了,可是他們還是沒有躲過連日的行軍,還好有這場春雨,真的是幫了大忙了,今天終於能夠好生休息一晚了。

眾人跟著曹操一起欣賞著春雨,而心裡卻是各自想著各自的事情,雖然他們現在做的是一樣的事情,可是心中每個人所思所想卻都不同,就好像曹操,他現在所想的就是想要儘快抵達壽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