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壽春之戰(12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壽春之戰(127)

文丑的態度讓楊弘非常忐忑,雖然他來之前就已經想到了各自可能,但是這樣一個情況還是多少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文丑模稜兩可的態度其實是最讓人難熬,你說他同意吧,可那個態度不就是拒絕嗎,可要說他拒絕了吧,可卻又沒有明確表態。

返回廂房的路上,楊弘一直在揣測文丑這樣一個反應的原因,他必須要明白文丑那一瞬間到底是怎麼想的,但這顯然很困難,可是文丑這樣一個反應太難免太過異常了些,很快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一些細節,比如說文丑表現出來的反應是極度不正常的,畢竟他這是給出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建議,可文丑的反應,怎麼看都不像是在拒絕同時也沒有興趣聽下去,這說明了什麼?

一霎那,楊弘心頭冒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文丑這哪裡是沒有興趣瞭解這件事,他這是在掩藏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啊,或許冀州早就開始對廣陵做出準備了,只是一直在暗中進行者,可自己突然的前來,卻直接把冀州的計劃給說了出來,這個時候文丑會這麼想?

他首先肯定以為是自己聽到了什麼風聲,但是他的表現並沒有吃驚或者害怕,這說明這件事就算是在冀州也一定是極度機密的事情,所以肯定不會出現洩漏訊息這一情況,那麼他隨即出現的這個反應就一點都不奇怪了,反正再正常不過,為什麼,因為攻打廣陵如果是冀州最高機密的話,那麼這個時候文丑就只能以這樣的態度來反應,不承認也不否認。

只要這樣,像他才會不再這件事情上繼續糾纏下去,而文丑也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這件事不被洩露出去,畢竟他不管是承認還是拒絕了,可都會被外人所知,用徐州城內百姓的話說,打從陶謙時期,刺史府內就沒有秘密。

這可非常的怕人了,但是他明白這不是因為有人吃裡扒外,而是就好像大將軍府,盯著的眼睛太多了,所以府內有任何事情發生,都會被第一時間傳到坊間,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而他和楊弘之間的這番交談,也會有這樣的可能性,所以他必須要以安全為主,絕不能發生任何的差池。

而楊弘在想通了這一切之後,接下來的一切也就變得簡單了,因為他清楚,文丑如果當真對廣陵感興趣的話,他應該會來見自己,或者說會找一個恰當的時間來與他談這件事,可是自此之後近五天的時間過去了,文丑那邊卻毫無反應,這讓楊弘懷疑起來,難道是自己猜錯了?

楊弘咧了咧嘴,如果他真的從一開始就猜錯了的話,那麼這件事也就不用在保任何希望了,不會有任何結果,也不會有任何希望,他甚至打算直接讓人去驛館去見那信使,讓他回去吧,廬江這件事他一句無能為力了。

可是就當他派人過去的一刻,突然,文丑派人過來了,而且還是帶了東西來,當他看到文丑送來的東西是搔杖的一刻,他沉默了。

搔杖也稱如意,不過這一支卻是玉如意,這文丑看樣子又在在跟他賣關子,只是這玉如意又有何用意呢?搔杖也就是如意,一般是用來撓癢的物品,可是文丑卻賜予此物給他,肯定不會是讓他拿來撓癢,而是另有用。

“難道。”楊弘瞬間想到了一種可能,立即笑了起來,看來廬江的事情有戲,而站在邊上的親兵則不知該走還是留,尷尬的說:“長史,那卑職現在還去驛館嗎?”

“不用了。”楊弘笑了笑,“文丑既然送來了如意,那就說明他要就廬江的事情和他進行商議,既然有的談,那也就不必急著讓信使返回廬江了。”

果不其然,次日一早,文丑便帶了一隊親兵來見楊弘,命人將廂房團團圍住,齊齊站在五丈開外,沒有他的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

兩人已經相當熟悉了,而文丑如此大張旗鼓,還不得讓人靠近,說明今日他們之間的對話非常隱蔽,絕對不允許洩露出去,那以他這些時日的猜測來看,那麼一切都指向了他最初的猜測,冀州對廣陵用兵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過想想也是冀州的主力現在都在徐州,如果冀州真的要出兵攻打曹操的話,也絕對不會從徐州出兵,道理很簡單,距離太遠了,一旦出現任何意外,都將鞭長莫及,最有可能的選擇,還是從冀州出兵,這樣距離冀州更近,選擇性更大。

可是冀州軍並沒有離開徐州,而是一直在冀州駐紮著,這就充分證明了楊弘的判斷,再加上另外一點原因,也是楊弘敢確定自己猜測的關鍵一點,那就是因為曹操和呂布在兗州爭奪之戰中,被極大的破壞,不僅是人口的銳減,更是土地的荒蕪,可謂是赤地千里,對於冀州來說,奪取兗州很關鍵,但並非刻不容緩。

而且一旦拿下兗州和豫州之後,袁紹繼續進攻的步伐很可能將會停止,他首先需要話大力氣扶持兗州,比如說開墾荒地,比如說修葺房屋,用幾年時間來恢復兗州的生機,這將是一個漫長的工程,當然他也可以不選擇做這些,可是兗州和豫州畢竟是負擔啊,攻打廣陵如果獲得的是實際利益,那攻打兗州豫州將無半點好處可言,當然這是指利益,但如果能夠控制獻帝,那肯定要比高覽更有意義。

但就對手來講,劉瀾和曹操,就如他說的那樣,現在不趁機解決劉瀾,那可能就真的給了他喘息的時間,等拿下了兗州和豫州再去解決他,可就太難了。

文丑進了屋,兩人幾乎沒有客套,直奔主題,這絕對符合文丑的性格,而現在他面對的才是真正的文丑,至於五天前那個,他更像袁術或者是曹操,而非文丑,只是他話一出口,就讓楊弘傻眼了,因為與他分析的結果大為不同,甚至可以說他從一開始就做出的論斷完全就是錯誤的,冀州雖然有想過攻打廣陵,但是現在大將軍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兗州,而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河內之戰,對此袁紹將曹操攻打河內的舉動視作為對他的嚴重挑釁,所以攻打兗州已經被提上了日程。

“既然冀州已經明確了接下來的目標,那將軍為什麼還來見卑職呢,甚至還專程給卑職送來這玉如意,這又是何意呢?”楊弘有足夠的理由去懷疑,當然他不是懷疑文丑說了假話,而是懷疑他另有原因,不然的話他完全可以按照袁紹的決定去做,籌備攻打兗州就好了,還來見自己幹什麼,所以這一切都足以說明這裡面一定另有隱情。

“文將軍,實不相瞞,在看到這柄玉如意的一刻,我就深信不疑的相信將軍您是想攻打廣陵的,只是在事關全局的問題前,你只能無條件的服從冀州的決議,所以您晾了我五天,但是最好卻又坐不住,因為攻打廣陵更符合冀州的利益,所以您現在才會來見我,想聽聽我的看法,是嗎?”

文丑微微一笑,看起來是承認,或者說是預設了他的說法,但是他卻什麼都沒有表態,在這件事情上,文丑再一次佔據了上風,或者說從他來見自己的那一刻起,主動權就一直在自己的手中攥著,這與派兵前往廬江一樣,看起來他是說服了自己,但說白了是文丑故意賣了一個破綻,讓他對自己的猜測深信不疑,甚至是堅定不移的相信袁紹的真正目的就是傳國玉璽,但是他的聰明卻成為了文丑擺佈他的工具,而在這件事情上,文丑又故技重施,因為文丑其實只晾了他三天,第四天已經派人給他送來了玉如意,這就是說在昨日他就已經徹底想通了,而在這件事情上,如果當真是冀州是大將軍袁紹的決定,他無條件選擇執行的話,他是不會來見楊弘的,因為沒有任何意義,最後進攻兗州就好了,可是他現在來見他,說白了是他自己更希望攻打廣陵。

在這件事情上他和冀州是有著極大的分歧的,可是想要說服現在對曹操惱羞成怒的袁紹改變計劃又非輕而易舉,所以當他聽到了楊弘對他說的那番話後,他一直在考慮著一件事,那就是或許這個楊弘能夠幫到他,讓大將軍改變初衷。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在五天之後才會來見楊弘的原因,也是他為何會來見楊弘的原因,因為他自己更願意出兵廣陵,用楊弘的話說,現在正是劉瀾最孱弱的時刻,如果這個時候不要了他的命,那等兗州之戰結束再與劉瀾交戰,結果就很難揣測了。

“你的建議我仔細想過,說的很好,分析的也很透徹,可是這些話我聽到沒有用,必須要讓大將軍也聽到,不僅讓他聽到,更要讓他清楚現在出兵廣陵的必要性,不然的話,你對我說這些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一點你能明白嗎?”

“這個……我……”楊弘一下子說不出話來,他好像明白了文丑的為難之處在哪裡了,要說服文丑很容易,可要改變冀州卻非常困難,似袁術這樣的大將,不可能輕易做出一個決定,如果做出決定,一定是經過多番討論之後的結果,而要改變袁紹與多位謀主一同商議的結果,可想而知這件事有多困難,怪不得文丑會是當日那樣的一個反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件事是很困難,可是既然將軍今日來見我,那麼首先將軍是認為卑職所言有幾分道理的,還有,將軍之前說大將軍出兵兗州,更多是因為曹操攻打了河內,熱鬧了大將軍,可也同時說明了,這本來就是他在氣頭上做出的決議,既然是在如此情形下做出的決定,那說句冒犯的話,大將軍在這件事情上實在是有些草率和魯莽了,試問現在如果大將軍當真要對兗州用兵,那麼劉瀾難道會袖手旁觀嗎?現在所佔領的徐北與青州到時候當真能擋下劉瀾的反擊嗎?那個時候大將軍可就不是單獨與曹操作戰,而是同時與曹操和劉瀾交戰,試問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大將軍的勝算有多少?”

兩成還是三成?毫無勝算可言,相比文將軍也想到了這一點,甚至是看到了這其中的危險,我覺得文將軍此時有必要提醒大將軍,絕對不能貿然對兗州用兵,除非徹底消滅劉瀾甚至是將劉瀾趕到丹陽。

“你說的不錯。”文丑點點頭,道:“不過這封傳給冀州的書信,還請楊先生代筆,文某乃一介武夫,動拳頭的本事要強過筆桿子,而先生不同,相信您一定能把這各種厲害完全轉述給我家主公,只有如此,出兵廣陵才有可能。

“好,卑職一定會盡全力的。”

“去吩咐廚房做幾個菜抬一罈好酒過來,今日我要和楊先生不醉不歸。”因為請舉例較遠,文丑在屋內喊了一聲去沒有任何反應,這才想起來怎麼回事,起身開啟房門,對親兵喊道。

之後的交談,二人也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可言了,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二人都非常注意,不會輕易說出廣陵或者是兗州這些關鍵詞,反而直接用曹操和劉瀾來代替,畢竟這個時候因為有著壽春之戰,就算當真隔牆有耳,恐怕也認為他們說的是這裡的戰局,而不會想到出兵廣陵和兗州。

所以二人在交談的時候也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了,而在楊弘的親自執筆和文丑在旁的不時提醒之下,一篇讓二人都非常滿意的文書便寫就了,文丑在楊弘吹乾墨跡之後再次看了一遍,確認無誤之後交給了親兵,立即送往冀州。

而這時,酒肉菜餚也準備完畢,二人可以開懷暢飲了,這時候,兩人心態的變化,也能夠暢快飲酒,如果是見面之前,可能二人都不會有這樣的心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