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壽春之戰(140)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壽春之戰(140)

人心隔肚皮,更何況利益遠大於所謂的知己與朋友,最後曹操袁紹還不是反目了,所以說啊,現在看起來鐵板一塊的曹袁,只是表面上看去的樣子,真正的情況如何,到底有沒有裂紋,只有敲一敲打一打才知曉。

都說冀州勢力盤根錯節,結構復雜,可曹操內部的情況,只多不少,但有一點卻是袁紹永遠也比不了曹操的,在前者眼裡,這世上誰都不可信,誰都會被他懷疑,雖然他的一貫的態度是用人要疑,疑人也用,甚至成為了他引以為傲的用人的原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是他的性格造成的原因,反觀曹操,說句實話讓他頭疼的事情可要比袁紹更多,畢竟除了曹操帳下的氏族,還有朝官,雖然都在這司空府為官,可以地域自然就劃分了這麼幾波人,好在這些人能夠一致對外,不然曹操只會更頭疼。

對此曹操也不會太理會,這本來就是權術的一種,兩撥人鬥就鬥吧,他自己掌握這個度就好了,更何況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郭嘉,用他自己的話就是人嫌狗不待見的,雖然位置夠高,可哪頭都不願意搭理,這樣反而讓曹操更安心,有他在不管兩邊的如何爭如何鬥,曹操只是作為參考來處置,最後決定一件事情的關鍵,最終卻是和郭嘉拍板。

而除了司空府屬官和朝官之外,其實還有一股勢力正在崛起,那就是宗親家族勢力,曹操一直都深深明白一件事,他能有今天,家族居功至偉,雖然他的家族很難與袁家相提並論,但如果沒有家族,他也很難有今日的成就,畢竟這世上像劉瀾這樣只靠著外姓人能有今日成就者也就他這麼一個,用曹操的話說,如果把他和劉瀾互換一下的話,他可未必能有在劉瀾現在的成就。

駐紮在亭裡的曹操並不知曉如今廬江發生的情況,甚至因為廬江之戰,把他反而困住了,雖然他有幾次都想就這麼先回許都,但郭嘉的話都不斷在提醒他,不能盲目,如果把壽春就這樣白白讓給劉瀾,那他所有的付出,願意何在呢?

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他做不來,更何況因為一些其他原因,退了被劉瀾佔了許都,那以後想再奪回壽春,那就太難了,雖然壽春不似關中巴蜀,也不似江東冀州,都有著天然屏障,但一開始不奪下廬江,反而想著日後從劉瀾口中奪食,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而且拿下壽春和廣陵,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拿不下這兩處,不僅是抵禦和人口,關鍵是曹操可以不用在安排大量的士兵進行防禦,他能夠徹底把分散的部隊集中起來,曹軍只要一旦徹底集結,那麼陌生是袁紹,就算是劉瀾,都有一戰的可能。

曹操最初在亭裡駐紮,但隨著第一波斥候傳回來廬江黯然無恙的訊息之後,再加上陰雨連綿,曹操又返回了平阿,現在他等待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徐州軍退兵,現在沒有什麼事比這件事更讓他關心的了,用他的分析來說,雖然劉瀾現在拍了將近四五萬人在廬江攻打紀靈,但這麼長時間都沒有結果,再加上桃花汛的適時出現,徐州軍距離退兵已經不遠了。,

曹操在郭嘉的建議下,大手一揮,部隊再次返回平阿,他們這個亭距離平阿也不遠,既然是以打探訊息為主,那麼何不在城內打探,總好過在這已經逃荒空無一人的破亭裡駐紮強吧。

部隊從啟程到返回平阿,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在第二日清楚十分,部隊已經開始陸續進入城中,再次返回平阿,曹操還是下意識的抬頭望了一眼不遠處的縣城城樓,這樣的一座小城,如果不是因為要防禦自己,壽春根本就不會在乎他的城牆有多高有多厚,畢竟是不入流或者說是壽春最末流的一座小縣,沒必要花這個冤枉錢,可是因為曹操的原因,當時的張勳來到平阿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重修葺平阿的所有防禦措施,雖然只是小縣,但也因為張勳的特殊原因,讓平阿徹底煥然一新。

而事實也證明了一點,張勳是真的把平阿打造成了一座堅固堡壘,大型的守城器械,甚至還囤積了眾多的石滾木,聽說平阿周邊的幾里之內的樹林都被砍伐殆盡,以前除了大戶人家不需要賣柴禾以買為主,而小民小戶都是自己背,現在好了,平阿的情況和雒陽差不多了,甚至還使得平阿拾柴禾的人變得越來越多,而柴禾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畢竟要到幾里之外打柴,辛苦成本總要增加的。

穿過城門,進入城內,曹操又回到了熟悉的縣令府,這次突然反回平阿,帳下很多人都不確定曹操的態度,是要撤了,還是長久駐紮,陸續有人打探訊息,但最後卻是在疑惑中被打發了回去,反悔到了軍營,沒有獲得任何答案。

鬥魚這些打探訊息之人,都是沒腦子的那種,也不想想這麼可能從典韋的口中獲得些什麼內幕的訊息呢,要打聽到縣令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有一個處,是一定也是唯一能夠打探出內幕消息的,那就是郭嘉。

這些人與那些前往縣令府之人完全不一樣,他們都算得上是曹公的幕僚和智囊了,但這訊息想打探也沒那麼容易,就算是荀攸,也是無功而返,可是在整個曹軍營中,唯獨有一個人卻在郭嘉面前有著非常重的分量,那就是朱靈。

當他親自來拜會郭嘉的一刻,那些吃了閉門羹的齊齊瞠目結舌瞧著他被恭敬的請入了臥室之戰,剛進了中堂,郭嘉已經迎了上來,笑道:“朱將軍,你這算是稀客了,怎麼今日找我也是來打探訊息?”

兩人是多年好友,在冀州就是知己,如今則是莫逆之交,如果是別人,郭嘉絕不會搭理,但是他,不管從哪個角度,都不會怠慢。

朱靈和郭嘉交流了下接下來可能發生的猜測,畢竟是能夠在袁紹最風光的時刻選擇離開袁紹投奔的曹操,這樣有眼光、魄力和勇氣的男人,一開口差不多已經把司空的決定都猜了出來,郭嘉雖然沒有承認,但也沒有否認,這讓朱靈立時精神一震,他制定自己猜中了,這次來就是簡簡單單的一次調整,不離開也不會貿然下壽春。

朱靈點點頭,反應不是很強烈,但眼睛卻比之前更有神采些,畢竟是武將,從任何角度出發,他都更希望能夠去壽春,能夠到前線作戰,而他來之前,其實他更害怕的是就這樣回去,那什麼希望都沒有了,日後再下壽春,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而且還有一個更為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匡亭一戰,那時候的朱靈正奉袁紹之命率軍協助曹操攻打袁術,雖然最終取得了對袁術的大勝,但同時也讓袁術的主力逃走,這也成為了他心裡的一根刺,直到今日都耿耿於懷。

雖然他沒有受到陳發,但也因為這件事後續帶的壓力,讓他萌生了最終留在許都的決定,那時做出這樣的決定,在很多人眼裡是愚蠢甚至是不明智的選擇,甚至時至今日,這樣的說法也甚囂塵上,可是紀靈卻不這樣認為,甚至還讓他變得更有動力。

因為擔子重了,以前在冀州,他高不成低不就,不上不下,但是現在在曹軍,他的地位非常重要,沒有他,曹操與呂布之間的兗州時間只會更久,不會那麼快結束,但這還不足以讓他居功自傲,因為他的實力還沒有達到這個資本。

曹氏宗族子弟之中,能人輩出,更何況還與曹公乃宗族兄弟甚至是子侄,論能力請疏遠近,他都比不了,就算暫且不論宗親,那在外姓武將之中,能人也是如同過江之鯽一般,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最初朱靈也是眼高於頂,誰都不服,可用兵鬥將一番下來,他身上的那點傲慢與自信早就沒有了,沒這個能力也沒那個資格,所以他現在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

定位清楚,但並不等於沒有上進心,所以他平日裡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這一點說與郭嘉有相似之處吧,也算有那麼一點,但他卻少了郭嘉的那份豁達,所以郭嘉時常會開導這位與他一同來自冀州的密友。

但今日郭嘉沒有,畢竟有些事情不是機密,他可有透露一些資訊,可有些事情就不能說的太明白了,最後還得靠他,別說他知道武人們都憋著這口氣呢,軍中想大展身手的人多了,但必須以全域性為重,任何個人都沒用,所以最後到底如何,耐心等待就是了,與其來這裡打探訊息,還不如希望劉瀾能打下廬江來得實在,那個時候不想出兵都不行。

“我明白了!”

郭嘉眼中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朱靈很有能力,但是他的毛病卻是毛躁沉不住氣,說白了他這樣子完全和那種莽夫沒多少區別,這樣的將領肯定是會吃大虧的,所以郭嘉以前每次在他離開的時候都會送他一些小禮物,而今日也一樣,卻是一副弈棋。

沉心靜氣,是朱靈最需要做的,以前郭嘉覺得自己這位老友的毛病更多出在讀書少上所以每次離開都會精心挑選一些書籍送給他,但是後來卻發現,這樣做的意義好像並不大,他並沒有多少改變,之後朱靈再來,郭嘉就不送他什麼書籍了,而是在自家後院的人工小湖垂釣,養其性。

別說這垂釣還真是楊耐心的法子,最開始朱靈表現還不錯,新鮮嘛,可自此他卻再也沒有來府上見過他,一度讓他以為憑空消失了,沒過多久郭嘉知曉了真相,也就打消了這樣的念頭,但是卻又送了他一副墨寶,練練字也是不錯的選擇,可結果依舊一樣,沒有任何改變。

為了改變朱靈郭嘉煞費苦心,用他的話說,他堂堂軍師祭酒,如果連朱靈都給他校正不過來,那他不就成了笑話了,自此算是和他拗上了,雖然主力一直說他徒勞,最終無功,可是朱靈卻不知道,他現在已經比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了,只不過這些變化都是潛移默化的,他自己並沒有多少察覺,但身邊的人明顯能感覺到他的人或者說他的氣質已經大為不同。

而如今郭嘉依然保持著送他物件的習慣,而今日卻是弈棋,甚至還專門為他簡單寫了一些關於弈棋基礎的常識,讓他自己去琢磨,弈棋對他的影響郭嘉自認會是非常巨大的,畢竟弈棋本來就暗藏兵法,只要他用心一定會愛上,甚至痴迷,而更為關鍵的是,博弈對他的心性同樣有著不小的提升,養心靜氣,為了朱靈郭嘉真的可以說用心良苦了,甚至有的適合連曹操都笑著打趣他,如果你把用在朱靈身上的手段用在自己身上,你在坊間的風評可能就不是陳平而是張良了。

那主公豈不是就有了兩位子房?郭嘉玩笑了一句,曹操卻大笑著那我才求之不得,但可惜這世上或者說人就是這樣,能嚴格要求別人,卻很難做到嚴格要求自己,當他不斷指出別人的錯誤,並不斷的要求別人該這樣該那樣的時候,自己卻一點都做不到。

這樣的人比比皆是,畢竟這世上哪有那麼多聖人,可是對於曹操來講,他對郭嘉的要求就不會像郭嘉對朱靈那樣了,二人的身份決定了這一切,朱靈乃武將,他的魯莽不僅會為自己帶來災難,更會害死成千上萬的士兵,而郭嘉雖為軍師,手中握著生死之人更多,可是他終歸只是軍師,沒有軍權,就算出謀劃策,最後決定方向了還是曹操,對他的要求,也就沒那麼嚴格,非要讓他變成像荀那樣的人,如果郭嘉都刻板了,那也是一種遺憾甚至會無趣。

當然曹操也有嚴苛的對郭嘉要求,比如他會不時提醒郭嘉少喝些酒找些女人,身體才是關鍵,但可惜他這一句話的分量最多也只是三天罷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