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壽春之戰(170)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壽春之戰(170)

“既然袁紹要迷惑曹操,那我就幫他一把,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與袁紹休兵,反應是非常劇烈的,而剛才劉瀾如此憤怒其實也有這個原因,但有些事情他必須要這樣做,就算是忍耐就算是不被人理解他也不會後悔,說白了衝突如何能夠解決眼下的處境,他肯定不會退縮,但他知道就算開戰了,最多也是和袁紹拼個兩敗俱傷,到時候就算奪回了青徐,又能如何,還不是照樣在袁紹與曹操的威脅之下嗎?

那時衝動是衝動了,解氣是解氣了,但是他們的處境卻根本沒有任何改變,那這一仗的意義又在哪裡,付出巨大卻毫無收穫,不管是從戰略還是戰術都是失敗的,但是如果用青徐換來袁曹的戰爭就不同了,劉瀾能夠藉此機會徹底收復整個揚州,而關鍵的是,還能夠從曹袁之間的戰爭中收穫最大的利益,甚至還能不費吹灰之力收回青徐,比起衝動的選擇與袁紹交戰下去,有些時候退一步可能真的會海闊天空。

徐庶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劉瀾這是陪著袁紹演了一出欺騙曹操的大戲,不得不說,為了迷惑曹操,袁本初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了,不然又怎麼能想出這麼一個策略來,如果主公並沒有看出他信中的深意,那豈不是說聯雙方之間的默契豈不是全被曹操知曉了?

搖頭苦笑一聲,徐庶略有些抱怨,道:“主公,下次能不能提前和卑職勾通下,方才著實被嚇壞了。”

“我以為元直已經看出了袁紹那封書信之中的深意。”劉瀾笑著說了起來,其實袁紹那封信的內容已經完全表達出了對聯盟的嚮往,但是袁紹卻又在內容最後說什麼他是不會承認的,最初我也覺得這是怕被曹操知曉真相時他不承認的藉口,但是這話完全可以不用些在書信之中,所以我就猜袁紹是不是想在這件事情上做點什麼文章,可我卻一直看不出來,直到許攸到來之後。

“許攸?”徐庶不明所以,他並沒有覺得許攸到來和這之間有任何的聯絡,更沒看出來許攸與袁紹那句話有著什麼必然的聯絡或者是深意。

“對,許攸乃是曹孟德和袁本初的多年好友,他們之間相交二十年,如果是以往的交戰,袁紹派出許攸聯盟再正常不過,可是在商討聯手對付曹操之際,卻派出了許攸,難道是袁紹對他深信不疑嗎?我最初這樣想,可我卻並不這樣認為,隨後我猛然想到了一件事。”

“什麼?”徐庶被劉瀾勾起了興趣,問道。

劉瀾幾乎要破口就說出蔣幹盜書四個字,但最後卻猛然發現好像這是幾年後的事情,隨即訕笑一聲掩飾尷尬,道:“自然是要借許攸之口,將這裡所發生的一切告訴曹**。”

“原來如此。”下面的事情其實也就非常明白了,或許連袁紹都不知道許攸到底是向著他還是會暗中勾結曹操,但這並不重要,如果他暗中與曹操有聯絡,那麼許攸會徹底矇蔽曹操,而許攸沒有與曹操有任何的聯絡,那也無妨,因為這件事應該不會有什麼人知曉,所以並不怕出兵兗州的訊息被曹操獲取,當然袁紹甚至還擔心訊息有可能會從廣陵處洩露出去,所以袁紹那句不承認,是有多重原因的,但不管目的是哪一個,說白了都是為了迷惑曹操罷了。

徐庶低頭想了片刻,嘆了一聲,道:,“這袁紹現在居然變得如此狡詐了,這事當真滴水不漏,看來曹孟德在開戰伊始要吃大虧了。”徐庶說道這裡,眼中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主公覺得要不要洩露一點訊息出去,讓曹孟德早做些準備,不然他那邊敗的太快,對我們的計劃可就太不利了。”

“當然要提醒曹操,不過不能是我們去提醒,讓袁紹知道了,甚至有可能改變計劃,所以這件事要想個別的法子。”劉瀾想了想,還是贊同了徐庶的建議。

“主公放心,這件事卑職保證做到既隱蔽又不會讓曹操、袁紹知曉是我們洩露出去。”徐庶信誓旦旦的說著,這讓劉瀾多看了他一眼,但並沒有多問,想來也是透過許都的內衛把訊息傳開,至於其它的可能也同樣會有,不過劉瀾向來不穩過程,只問結果,如果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辦不好,那每年在內衛耗費數百萬之具的五銖,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許攸離去,徐庶和劉瀾商量了一番之後也退下了,房間裡只剩下了劉瀾一個人,對於和袁紹的聯盟,劉瀾知道很多人都強烈反對,這不僅僅只是那些武將和徐州的世家官吏,而是從上到下,幾乎所有人都不贊同,在他們眼中袁紹乃是大仇,除之後快都不解恨,更何況還與冀州結盟,但是他成功說服了所有人,這對他來說是一次好的開始。

其實上下一心是非常好的,劉瀾也樂見其成,但是對冀州這一次他知道上下一心更多的都是因為大家的私心,而這無疑是劉瀾以往最希望出現的局面,只是這一回較為特殊一些,不過也無妨,畢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劉瀾已經有點期待起來,當他們拿下九江時,曹袁之間的戰鬥已經如火如荼,雖然劉瀾知道結果,但是從現在這個發展趨勢來看,他根本就看不到曹操能取得最後勝利的可能,在另一個時空中,曹操是在拿下壽春和徐州之後才與袁紹進行的官渡之戰,再加上孫策之死、張繡來投,可以說官渡之戰期間的曹操完全沒有後顧之憂,所以能夠放心大膽的去與袁紹進行戰鬥。

但這個時空,因為自己的出現,曹操不僅沒有拿下壽春更沒有奪取徐州,甚至連張繡都沒有解決,周圍虎視眈眈,時刻都處在危險之中的曹操憑什麼取勝?劉瀾與關羽推演了無數次,毫無疑問,曹操最後都失敗了,就算是火燒烏巢,都沒能幫曹操取得勝利,這才是劉瀾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要讓徐庶去暗示曹操的原因,因為他現在的實力根本就很難抵抗袁紹,兩者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而且因為四周虎視眈眈,曹操敢把周邊的防禦部隊調走嗎?他敢把防禦張繡的李通調走,還是敢把防備徐州的部隊調離,甚至是在譙縣防禦袁術現在防禦自己的部隊調往前線與袁紹作戰呢?

到時候他肯定會顧及,不調兵可能會敗在袁紹之手,調兵則可能會被四周的餓狼們瓜分,前門驅虎,後門迎狼,這才是現在曹操最為尷尬的處境,所以真的要與袁紹作戰,他也肯定會先穩定自己的後方,而唇亡齒寒的道理對身邊這些個諸侯無疑是適用的,最少到時候可以保證這些人不會落進下石,不然他完蛋,所有人都跟著一起完蛋,包括劉瀾自己。

這一點劉瀾當然心知肚明,曹操勝了,劉瀾還有與他一爭長短一較高下的可能,可一旦袁紹勝了,劉瀾除了偏居一隅之外,再也沒有可能逐鹿中原,他開啟了一副兗州地圖,別看他在這個時代沒去過兗州,但是因為內衛的原因,天下十三州的地形幾乎都已經製作成地圖,甚至還有一副偌大的大漢地圖,當然這時期的大漢地圖可無法與後世地圖相比,就是範圍也不過只有十三州,諸如現在的鮮卑、西羌、南蠻之地就更不要提了,根本就沒在他這幅地圖中出現,就算是西域也只是在涼州金城為之。

但這幅地圖會不斷的完善下去,因為這些地方,勢必將是日後內衛主要前往測繪的地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盯著地圖,久久凝視著兗州區域,尤其是白馬這個地方,因為他知道歷史時期曹袁交戰好像就是這一區域,當然這裡是演義內容,真實的情況究竟如何,對於正史官渡之戰並沒有多少瞭解的劉瀾其實並不知曉。

但因為推演,劉瀾對於這一仗的結果心知肚明,甚至看得無比透徹,他實在想不到曹操憑什麼能夠戰勝袁紹,除非後者暴露出了自己的軟肋,而這又是臨時發生,就好像演義中的火燒烏巢,讓曹操反敗為勝,但是現在看不到,最少他替曹操捏著一把汗,在他眼裡,最好的結果顯然是二人在官渡戰場上一直耗著,拖著,不勝不負最好。

可是真要消耗下去,莫說是曹操,就算是自己也真的打一場消耗戰也必敗無疑,以弱勝強的關鍵是什麼,是速戰速決,而不是消耗,也就是說這一仗對於曹操來說最理想的時間點為兩個月到半年,再久那就對曹操非常不利了。

這是劉瀾以他這些年對軍事瞭解給出的方案,雖然對歷史上的官渡之戰用時多久不是很瞭解,但是就他的認識,這一仗的時間沒有耗用太久的時間,就算是時間比較長,但真正決定了戰爭走向的卻還是一場突襲,燒掉了袁紹的烏巢輜重,也就是說如果雙方繼續耗下去,而曹操沒能火燒烏巢的話,那最後獲勝者多半還是袁紹。

烏巢,烏巢!

他的目光瞬間掃向了這一另一時空袁紹屯糧之處,劉瀾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管蝴蝶效應如何改變,都沒有改變淳於瓊貪杯的毛病,那麼不管許攸到底有沒有暗中給曹操獻計,也就是說,只要這個時代淳於瓊如果還能在烏巢屯糧,一旦被曹操知曉之後,他是可要瞬間扭轉戰局,改變戰果,最終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的。

劉瀾瞬間笑了起來,雖然推演的結果是烏巢被燒之後袁紹還取得了勝利,可別忘記推演終歸只是推演,是無情的棋子,而戰場之上卻是鮮活的人,他們會根據一些突發情況而受到影響,並不可能像機器一樣,不管不顧就算是糧草被焚燒之後還能不顧一切的去攻打曹操。

這種可能性有,關羽的攝山營或許能做出來,放手一搏,但已經說過了,這只是推演,並非真實的戰鬥,而要把推演上出現的可能轉換在戰場之上,雖然是可能的,但無疑是非常困難的。

就現在來看,烏巢這件事情需要提早佈局打探清楚,只要能夠確定淳於瓊確實在烏巢看押糧草,那麼劉瀾就能夠把其當做殺手鐧,到時候如果曹操敗得太快,那就可以把訊息透露給曹操。

而至於許攸,就現在他所看到的結果來說,估計這次回去之後袁紹也難容他,劉瀾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是有道理的。不管他到底會不會給曹操送這封書信,袁紹都不會再用他,甚至會乾脆除掉他,把威脅徹底扼殺。

對於袁紹,這些年他的一些表現都被劉瀾看在眼裡,而他是什麼樣的人劉瀾更是無比清楚,當年在討董前線,他差點就被袁紹算計,那個時候他就清楚了袁紹這人,只要對你懷疑了,哪怕最後確定了你是冤枉的,他也不會在用你,更何況還坐實了,那就更不會給你活路,除非許攸跑掉。

所以這一次他認為許攸沒有這個可能,只要他敢對曹操洩露任何訊息,那麼他會立即被袁紹處死,而袁紹則會毫不猶豫的除掉他這位多年的老友,連眉頭都不皺一下,同樣的道理,如果確定了許攸是可要信任的,那他的情況也會和田豐、沮授一樣,徹底被放棄,遠離政治中心。

這個時候的劉瀾確信著許攸已經徹底遠離了冀州的主流,可他卻不知道這卻是許攸離開冀州的開始,一切雖然與歷史不同,卻又冥冥之中好像有著一雙無形的巨手在推動著歷史的車輪,修正著偏離的方向,最終讓車輪重回正軌。

但此刻對劉瀾來說,卻是無法知曉的,有些時候雖然能夠提前知曉答案,但更多時候還是後知後覺,就好像現在他對許攸的結果判斷的結果,只不過卻有忽略掉了另一個時空許攸為何而選擇離開袁紹,雖然不同,卻又殊途同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