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壽春之戰(190)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壽春之戰(190)

有些事情,我出面也沒用,可他是天子,只要以他的名義出面,那就事半功倍,眯著眼睛的曹操伸了個攔腰,非常舒服的說道,如果就憑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那他身邊聚集的這些文武最少又一半人不會來,更不要說直接從袁紹和劉瀾處挖人了,說白了這都是天子的面子,他們可以不給我面子,卻不會不給漢室不給天子面子,尤其是在天子的徵辟之下,武人能夠抵擋天子徵召的誘惑冷冷笑了兩聲,道:"我敢保證,只要以天子的名義下達徵辟的命令,張紘一定會像**、孔融一樣毫不猶豫的留在許都,就算劉瀾派人把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他都不會離開。"

郭嘉顯然是無法理解這些人的,但卻也知曉曹操說的不錯,或者說在他身邊有太多忠誠於漢室的人了,當然同樣似他認為漢室不可再扶的人也有不少,可是在這些人的心裡,雖然嘴上如此說,可在心底裡其實還是希望漢室再次復興。

漢室王朝,已經是一個符號,一個深耕於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符號,四百年的大漢王朝沒有人希望他就這樣倒下,尤其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但在這些人裡,沒有郭嘉,對郭嘉來說漢室興衰跟他沒有半點關係。

他的眼中只有曹司空,只有主公曹操,自己與其休慼相關,他可有不在乎漢室,卻不能不在乎司空,而司空要更好,那首先就要保證漢室變好,這其實已經走進了死衚衕,可是卻可以變通,比如主公始終掌握著大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從現在看來,主公沒有要放權的意思,也沒有會主動歸權天子的想法,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護著說明眼人都明白,漢獻帝並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這也是為何荀彧必須要藉助司空之手來匡扶漢室的原因,一旦司空放棄了,那麼漢室江山,也就完了。

~~~~~~~

在郭嘉和曹操算計的時候,鬥蛐蛐的獻帝卻一直熬到日落,他回到內宮,與皇后伏壽一起吃了些夜食,現如今他身邊沒有人能商量,只有和皇后商議,可皇后畢竟也只是十六歲的少女,雖然因為天子的原因而暗恨曹操,可真要對付曹操的話,也只能暗中向父親求援,可是他每一次給父親的家書卻石沉大海,沒有任何訊息。

所以他才會讓史阿去見國丈,一來是試試史阿二來嘛則是探探國丈的態度,把四下的丫鬟太監都打發走,直到四下無人之後,天子才小聲說起了這些天發生的事情,當伏壽聽到今日荀彧與曹操先後前來的一幕之後,明眸骨碌碌直轉,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天子,輕聲在他耳邊道:"聖上,這些時日您難道沒有看出,荀令君和曹司空好像..."

都說一入侯門深似海,可他卻清楚他和天子現在所處的環境有多危險,雖然她在後宮還感覺不到,可是每日都聽天子對曹操強勢的哭訴,尤其是他種種欺君的行為更是讓他氣憤不已,而且因為後宮內發生的一些事情,讓他更是感受到了周圍遍佈曹操的眼線。

他也根本就不避諱,更不怕他知曉宮中到處都是他的眼線,這樣的情況讓他恐怖,可漢獻帝卻不敢告訴他,其實曹**起董卓已經非常剋制了,比起董卓在後宮的所作所為,同樣好色的曹操最少沒去動皇室和賓妃,雖然這些話他也羞於啟齒,可是想到這些他還是會咬牙切齒,就算董卓已被伏誅,可史侯,太皇太后的死,對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極大的創傷,至今未能痊癒!

他們的仇得報,而現在他想要開創新時代,匡扶漢王朝,就必須要走一條新路,要向光武帝那樣,掃平四合,少年天子意氣風發,可敗在他面前的困難卻讓又他一籌莫展,但是當他聽到皇后伏壽莫名其妙的這番話後,卻出神了,好半晌,才幽幽的用只有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道,"壽兒,你的話倒提醒了朕,曹操今日才回許都,卻沒有與荀彧聯袂而來,相反卻是前後而來,而且朕還看到二人當時的表現,可以確定荀彧根本就不知道曹操返回許都,這件事可就太又意思了,你說曹操為什麼連回許都這麼重要的事情都不事先告訴他留在許都的看家尚書令呢?"

"臣妾看不明,還請聖上不吝賜教。"

"據我看,這荀彧與曹操可能並不是一夥的!"獻帝說著自己的猜測,尤其是在史阿的問題上,最是透著蹊蹺,就這一點來說,其實已經很說明問題了,要不然為什麼荀彧不安排曹操的親信,反而安排了王虎奔的弟子呢?

"聖上英明,但妾以為還是莫去冒險,相反聖上還是要先試探一番荀彧,如果當真能為我所用,何不在行當年借呂殺董之策?"

"不錯,以荀彧如今在許都的實力,絕非當年呂布可比,若其當真願匡扶漢室,替朕誅除漢賊曹氏..."獻帝沒有繼續往下說,但他的手掌卻緊緊攥著,已經充分說明了他此刻的心情,自從許田之後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誅除曹氏,可曹氏勢大,所以在他的心中已經養成了任何事情都藏在心底,絕對不輕易說出去,哪怕他是自己的心腹,哪怕她是枕邊人。

常年的傀儡生活讓他極度缺乏安全感,這也讓他養成了不相信任何人的性格,雖然他也知道這世上除了伏壽,或許沒有任何人值得他去相信了,但是每每到了關鍵的時刻,他就下意識的退縮,甚至是有所保留。

但這些伏壽卻並不知曉,在他的眼裡,天子很溫柔也很體貼,但是他的膽子卻太小了,幾乎每日都會驚醒,都會夢到曹操像董卓那樣賜已被毒酒給他,他不想做質帝,更不像做少帝,伏壽每一次都在勸說他,然而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又一次曹操直闖後宮,伏壽讓他前去質問,可獻帝居然依舊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還哀求著自己去見曹操。

對伏壽來說,從小所思所想,自己的夫君一定得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真豪傑,可是他卻萬萬沒想到漢天子居然會如此懦弱,居然會被自己的臣子嚇成這樣,居然連見都不敢去見他一面,還要自己一個婦道人家當面訓斥他,最後將他轟出了後宮,而他回去之時,卻發現天子居然在門邊,偷偷探出了一個腦袋,直看到曹操轉身離開好久,才敢出來,還一副惶恐不安的樣子小聲問,道:"曹司空怎麼走了?"

她都快氣死了,萬萬沒想到他會如此窩囊,剛才那一刻當他站在曹操面前,當他大勝斥責曹操亂闖內宮的時候,他是多麼的害怕,又是多麼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夠出現並站在自己的面前將她護下,可是最後他沒有等來,反而是他如同男人一樣罵走了曹操!

他有些生氣的數落天子,可天子居然反過來怪他,怪他居然罵走了司空,如果把他惹怒了,他也要跟著倒黴,甚至可能會被曹操害死!

伏壽從來沒有那一天那般委屈,他默默落下了眼淚,可是天子卻不依不饒,對他狂吼不停,不依不饒,這一刻他覺得在自己面前的天子好像又變成了大丈夫,完全沒有了見到曹操時膽小如鼠的模樣。

可是這一刻,她什麼都知曉了,獻帝的軟弱正是透過這一點徹底表現了出來,因為他的表兄和天子一樣,欺軟怕硬!他們沒有什麼本事,對外人膽小如鼠,可對關心自己的父母妻兒如同盜匪,輕則辱罵,重則拳打。

可是他們也只敢去傷害自己身邊人,只敢傷害正在關心他的人,而對於外人,他們只會躲起來!

伏壽非常失望,可他又非常同情天子,因為他同樣知曉,比起從小被寵溺的表兄,天子的成長環境卻是完全不一樣,他要在董卓、李催、郭汜以及曹操這些豺狼的注視下存活,他不可能也沒有膽量去對他們吼,去對他們施以拳腳。

正是因為隨時都處在危險的環境之下,最終才養成了現在這樣的一個性格,弱弱膽小,遇事沒有解決的能力,只想著如何才能少一事。

所以自那以後,伏壽不斷的在鍛鍊著他,最少也要讓他變得大膽起來,而現如今的情況看起來要好了許多,可是這一切畢竟都是在他的強迫之下,獻帝是否真的能有所改變,那還要靠他自己。

而從此刻來判斷,獻帝居然還想到獻帝接下來的話居然又是希望由自己的父親出面,這不是害伏家嗎?

她雖然知道自從進宮之後,伏家便於漢室休慼相關,可是在董承被貶之後伏家已經成為天子僅有的外援,這個時候,尤其是曹操返回許都之後,伏家又怎能輕易出面,事情一旦敗露,那伏家必受牽連,到那時天子可不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反之如果獻帝親自出馬,那他見荀彧的機會可就要比自己父親親自去見荀彧多得多,也更為隱蔽,而且要讓荀彧真的對曹操下手也不是父親一兩句話就能成功,最少得要讓荀彧瞭解天子的決心,更要讓他看到天子是有能力匡扶漢室的,只有在堅定了荀彧之心,那麼才有可能讓荀彧徹底導向自己,不然的話,荀彧為了自保,最後只能是出賣伏家!

"婦道人家懂啥!朕出面,身邊這麼多的耳目,如何能瞞得過曹操,一旦事情敗露,那曹操如何能饒得過自己?反之讓國丈去密會荀彧,只要隱蔽,是完全有可能瞞過曹操的!"不管伏壽怎麼勸,獻帝就是堅持己見,甚至連伏壽接下來要說的話都懶得聽,甚至最後更是氣呼呼的一甩衣袖直接走了。

伏壽本來想說,史阿一事,能夠瞞天過海,就已經說明在內宮雖然曹操的耳目眾多,但要瞞過曹操是完全有可能的,天子只要願意,可以在任何地方借政務來試探荀彧,而自董承被貶之後,曹操加大了對伏家的監視,自己連番求援的書信,父親連回應都沒有,這足以說明現在父親自身難保,可是這些話,他連說都沒有說出來,獻帝便離開了。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伏壽別提多委屈,別提多傷心,其實之前他問自己,伏壽就有很多話想要說,但最後還是沒說,反而說出什麼請天子不吝賜教,難道她真的看不透嗎?並非如此,她只是希望由天子自己說出來罷了。

因為他透過獻帝對荀彧的表現來看,完全可以得出荀彧和曹操並非一心,甚至荀彧在暗中做了不少對漢室有利的事情來,而且這些事情無一例外都是瞞著曹操,私下做的,畢竟在如今的許都城內,能有這樣能力的人也就荀彧一個人了,他的許可權非常大,大到可以跳過曹操下達一些命令,而曹操卻又不會去怪罪他,這樣的人要拉攏,很容易,但那是在天子拉攏的前提下,而不是什麼外戚更不是自己的父親。

荀彧還沒有傻到聽了父親的話就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反叛曹操,然而這番話,獻帝聽不到,伏壽流著眼淚,咬著嘴唇,可他卻沒有哭出聲來,堅強的女子,只是默默流著眼淚,比之每天對他哭訴的獻帝,更像個男人!

可是獻帝此刻,卻猶在生氣,氣伏壽不識大體,勸伏壽為了伏家要斷送大漢天下,氣伏壽頭髮長見識短,一旦自己去見荀彧的事情一旦敗露,曹操必定不會容自己,把他害死是必然的結局,到時候另立宗親為帝,甚至是篡了皇位!

伏壽,你這樣做,對你有甚麼好處?難道你就只想著你們伏家不成!

伏壽如果知道此刻獻帝會這樣誤會自己,一定會已死來證明自己,這哪裡是在為了他們伏家,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漢室為了他的夫君,他的真龍天子!

可就算這樣,就算受盡了委屈,此刻流著眼淚默默擦拭的伏壽,最終還是找出了紙筆,又寫了一封書信給父親,讓他找機會與荀彧見上一面,效仿王允借呂布之手除董卓。

可最終的結果能如何,伏壽知道,連衣帶詔父親都沒摻和,更何況是這件事情?就更沒可能了。

只能再去勸勸天子,一旦父親拒絕,他不出面,也就無人出面了,總不能讓自己這個婦道人家去見荀彧吧?

她甚至覺得,天子十有**會同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