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平定揚州(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平定揚州(3)

周泰恰逢其時的到來讓程普之前作出的所有努力都變為零,而此時就算程普要逃,也失去了機會,在水軍連弩的射擊下,程普很快便跌落馬下,而周泰更是沒給他任何機會,朝他殺奔而去。

落馬的程普被摔得天旋地轉,可當他發現周泰朝他殺來的一刻,連滾帶爬就朝遠方逃去,跌跌撞撞跑了兩步,就聽得身後傳來周泰的長嘯聲:“程普,哪裡跑!”

周泰虎吼一聲,舉起鋼槊,向其急衝而去,眼見著他越來越近,再跑下去那就是將自己的後背全部暴露給周泰,停了下來,舞動鐵戟蛇矛,回身殺向周泰,面對騎在馬上朝他衝鋒而來的周泰,程普自然清楚接下來對他意味著什麼,如果兩人之前的交鋒是奇虎相當的話,那麼現在一切都發生了改變,沒有了坐騎的程普必須要承受周泰藉助戰馬的一擊,而藉助爆發力的周泰則是程普如何也不可能抵擋的。

“我和你拼了!”程普此刻除了瘋狂大喝外也實在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了,既然結果註定了都一樣,那何不放手一搏,或許能夠拼出一線生機,想到這裡,程普沒有任何猶豫,揮動鐵戟蛇矛朝周泰殺了過去。

“程普,去死吧!”周泰挺著鋼槊朝程普衝鋒過去,一擊致命,在強大的衝擊力下,程普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一槊直入心腹,穿腸而過在坐騎巨大的衝擊力下,程普不斷後退,最後更是飛了起來。

雖然程普並沒有第一時間斷氣,可在巨大的衝擊之下,程普面容上的痛苦之色幾乎讓他整個臉龐扭曲,而他的雙手更是在空中不斷掙扎,而隨著鮮血快速飛灑流逝,生機也在消失,不一會就看到他掙扎的幅度變得越來越小,到最後周泰甚至已經很難分辨程普到底是肌肉痙攣還是抽搐,而這一切其實只是眨眼時間,隨後就看到他的臉色變成煞白之色,而眼珠正不停向上翻著,當整個眼眶只剩下眼白的那一刻,痙攣現象才消失,而隨之消失的則是程普最後的那一口生氣。

程普就這樣死去,極其屈辱的死在了周泰的手中,而咋消滅了眼下的九江軍後,秣陵水軍開始凱旋,朝九江城返回。而隨著丁奉返回,帶來取勝的訊息之後,九江城裡的幾人終可以安心了,當然這一仗對於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可真要說這一仗勝利的意義到底有多大,只怕幾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就好像始終都有人在問,這一仗我們到底是勝了還是敗了,如果從戰役的角度來看,這一仗肯定是勝了,可如果從劉瀾整個九江戰略來說,這一仗完全沒有達到主公的預期,尤其是讓心腹大患孫策逃走,這使得劉瀾不得不親自前來九江,進行第二階段戰役。

秣陵議事廳內,劉瀾招來了軍師徐庶以及陳宮和關羽,三人的相繼抵達,關鍵還是研究接下來的作戰計劃,長沙城,這絕對是眼下劉瀾和所有人都無法繞過的難題,當然他們幾人也都清楚,對於長沙,劉表多少有點借刀殺人的意思,而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他們如果在長沙城下付出單價奪取城池後又當如何,畢竟到時很可能會面對一個極其頭疼的事情,那就是要面對劉表可能的討回,或者說劉表一定會討回長沙,是拒絕還是接受?

所以在進行第二階段戰役之前,有些事情是必須要提前想好或者是早作準備的,畢竟到時候人家討回,那肯定是要給的,就算拖也拖不了多久,除非劉瀾自己去打交州,只要和劉表合作,還長沙那必然是商討的重中之重。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孫策並沒有前往長沙,而是直接朝著交州而去,但就如陳宮所言,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面對這樣的困局,幾人好像都不怎麼在意,畢竟孫策才是關鍵,之後平定揚州才是關鍵,至於交州長沙,最少現在都不重要,所以現在想這些,倒不如把心思先集中在孫策頭上,徹底消滅了孫策,再去想其他事情。

在軍事上,劉瀾很多時候都是獨斷專行的,但在這件事情上,他變得猶豫起來,其實很多人心裡都明白,今非昔比,如果以前他們不害怕任何失敗,就算敗了也無妨,可是現在隨著天下的局勢漸漸明朗,任何的失利都不是他們能承受的,所以現在不管是走出哪一步,勢必都得小心謹慎,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用劉瀾的話說,那就是時代不同了!

所以今天,劉瀾並沒有想過自己再次一言而決,而是想聽聽許褚陳宮以及關羽三人的看法,當劉瀾說出了只要拿下了長沙,不管是不是會與劉表聯合出兵交州,只要劉表討要,一定會歸還是一刻,徐庶和陳宮都露出了吃驚的表情,有這個必要嗎?二人不解,劉瀾如果不是對荊州有想法的話,為什麼會刻意把魯肅安排在九江呢,如果拿下長沙這不就是千載難逢進入荊州的機會?

徐庶立刻起身,發表自己的看法,道:“或許主公只是想借道消滅孫策,但末將以為,此正是我軍拿下荊州的絕佳時機,我軍完全可行假道伐虢之計,以荊州的軍力,必然不是我軍的實力,不出三月,定能蕩平荊州!”

徐庶的心思很簡單,從最初派簡雍到冀州聯絡的那一刻,徐庶就是這一想法,至今沒有改變過,用他的話說,如果錯過了這樣的絕佳時機,那不僅是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流水啊,之後可能也會失去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對他們現在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損失。

所在這件事情上,他的想法就是假道伐虢,就是要借消滅孫策的良機奪取荊州,這樣一來,不管最後袁紹和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他們都有與之抗衡的資本,如果袁紹勝,則與曹操取得聯系,夾擊袁紹,相反曹操若勝則與馬騰、袁紹取得聯系,夾擊曹操,這樣一來不出五年,他們就能真正崛起,成功超越袁紹,那時候進入中原蕩平天下亦非難事。

“主公,元直所言正是啊,若我軍現在不把握良機,相反把目光投在交州這等不毛之地,實乃捨本逐末,到時就算拿下交州,對我軍的實力也並沒有多大的裨益,相反我軍仍然會在幾大諸侯勢力的夾縫之中,一旦任何諸侯與劉表取得聯合,來犯我揚州,那我們之前所有的努力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現在的情況,很明顯是袁紹刻意為之,他就是要把我們困在揚州,用揚州來把我們囚困住,而他則可以放手與曹操一戰奪取中原,袁紹的目的可以說是非常明確的,從他對曹操宣戰的那一刻起就在這上面算計著我們,而我們如果要找突破口,不管是徐州還是豫州,現在都不是最佳場所,所以眼下只有荊州。

而現在又出現了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完全可以借打孫策的假象出兵荊州,劉表到時也不會阻止,這樣我們一定可以在最初的作戰中取得快速進軍荊州的效果,然後再施以雷霆一擊,只要能夠一舉拿下江夏,則荊南盡在我軍掌握之中,屆時將軍可令周泰、蔣欽奪取江夏水軍並第一時間北上,繞擊蔡甸,從背後給予荊州致命一擊,必能一戰而勝。

至於為何選擇蔡甸,這是因為劉瀾前一次前往荊州徐庶所觀察的結果,當然還有一點是因為內衛收集的情報,所以說他們對荊州佈防的情況非常瞭解,江夏是劉表極為看重的要地,這裡囤聚了荊州水軍三分之二的兵力與艦船,所以要打荊州,江夏首當其衝,而荊州的步兵也是一南一北,北防‘張繡’或者更準確一點是曹操,而南防交州當然準確一點說是張羨,以前他還在東門派了不到一萬人,當然那是為了防備袁術,雖然隨著袁術覆沒,但這一萬人並沒有被撤走,只不過是從防備袁術現在變為防備他們罷了。

正是因為對荊州防禦情況的瞭解,知道他和劉璋關係不錯,所以始終沒有對西面投入太多兵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拿下江夏,不管從何處派兵,都不可能避開荊州的步兵,如果被拖延甚至是耽擱,也就失去突襲的目的了,但如果是繞道蔡甸,從背後襲擊荊州,那這一路將無比暢通,可能當他們到達襄陽,荊州步兵都沒有反應,而那時不管是關羽的攝山營還是黃忠那邊的部隊,都有實力拿下襄陽,並將守軍徹底消滅,到時候就算荊州部隊反應過來,也已經晚了,形式大好,我們那時再派支援部隊過去,荊州也就徹底到了我軍的控制之中。

這計劃是真的讓劉瀾心動,而隨著他的沉默,議事廳內瞬間變得靜悄悄落針可聞,沒人說話,甚至連呼吸都非常細聲,目光炯炯,都等著劉瀾做出最終決斷,而隨著過去的時間越來越久,三人都知道結果很快就會有,隨之三人的呼吸也變得越來越沉重,都在等著劉瀾做出最後的抉擇,也就是下一秒,劉瀾最終還是拒絕了這樣的誘惑,倒不是他沒有這樣的想法,而是一旦做出這樣的決定,就意味著要承擔其後的各種風險,雖然計劃很好,但任何環節出現意外,那奔襲襄陽的部隊可能就會全軍覆沒,而這還不說江夏的黃祖也不是什麼易於之輩,在後世,黃祖還真沒多少名聲,可是現實中的黃祖那絕對是當世數得上來的名將,而不管是劉表鉅額的投入,還是黃祖在江夏經營數十年的積累,數萬雄兵想要拿下江夏,哪會只是一次突襲就能成功的,不然的話以張羨的野心與實力,這麼多年他可能一直按兵不動?

正是因為有這一原因,所以劉瀾根本就不敢想什麼偷襲江夏,只怕最後他這點家底都得折在江夏,倒不是劉瀾怕了黃祖,而是黃祖的實力就排在那裡,而這還只是劉表亮的名片,真正可怕的是荊州的那些氏族的定力支援,而這些才是無形的力量,只要有這些力量存在,別說是偷襲,就是三五倍的兵力正面進攻,都不可能在黃祖面前討到好,所以劉瀾是絕不敢冒險,更不會衝動,況且,此時他的重心還是揚州,是曹操和袁紹,比起多一個敵人,他現在需要的盟友,一旦連劉表都得罪了,那劉瀾以後的日子,就更苦了。

他一句吃盡了這樣的苦頭,再也不想再出現孤立無援的情形了,甚至劉瀾還無比懷念當初公孫瓚活著的那一時期,有他在風口浪尖頂著,劉瀾做什麼時期都輕鬆,可以說那是劉瀾最舒服的痛快的時期了。

而現在好不容易又有這麼一個盟友,這要是失去了,那得是多大的損失,之後別說想趁火打劫袁紹和曹操了,只怕要應付劉表就夠他喝一壺的了。

劉表包括他所在的荊州,在整個漢末時期雖然一直沒有什麼輝煌的作戰事蹟,但是就他現在收集的情報來看,荊州的戰鬥潛力是非常恐怖的,從他與交戰連番作戰就能夠看得出來,其作戰動員之恐怖,遠比此時的自己強百倍。

到時候就算他們能防住劉表,那也會被劉表一直拖住,就好像另一個時空的孫家與劉表那樣,多少年來背負著仇恨的孫氏兄弟始終拿黃祖無能為力,正是比他們更清楚認識江夏與荊州的實力,劉瀾才最終做出放棄趁機奪取荊州的計劃,而與劉表合力攻打交州,反而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僅不需要劉瀾分重兵攻打交州,還能讓他騰出手坐看中原局勢,這可比他攻打荊州獲取利益多得多。

所以當徐庶的計劃再一次被否決之後,其他二人也知道荊州短時間內很難了,只能想如何攻打孫策,或者說如何在荊南消滅孫策,最不濟也要把他趕往交戰,至於益州,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逃到哪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