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平定揚州(4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平定揚州(45)

“孫策那邊的具體情況很難判斷,不能把這麼重要的事情寄託在他的身上,山越那邊要抓緊。”袁紹考慮了片刻,最後還是沒有把賭注都放在孫策的身上。

在他看來,把希望放在孫策身上,肯定是一次愚蠢的決策,所以袁紹寧肯把賭注放在山越人身上,求個運氣也不敢把這麼重要的事情放在孫策身上,就算山越人拒絕了,也還有迴旋的餘地,可如果把一切都押在孫策身上,那一旦孫策再出現九江之戰這種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了的事情,那可就連迴旋的餘地都沒有了。

所以這一次袁紹把精力主要還是放在山越以及許貢和嚴白虎身上,當然了他依然會關注孫策,兩手抓,這樣能更有把握一點。

這時,袁紹又意味深長地看了荀湛一眼,嘆息道:“哎!上次若聽友若之言,開春之後不管其他,繼續南下廣陵就對了。”

這一番話,讓在場很多人都為之一愣,尤其是袁尚,更是不理解,當時不是因為袁術稱帝所以袁紹因為避嫌,更因為曹操需要討伐袁術撤兵,才會讓袁紹放棄了了繼續南下的想法,可是在當時卻有一人極其反對,而那人正是荀湛,可惜因為持與他相同看法的人一個也沒有,所以袁紹才最終放棄繼續南下的想法。

但就最終的結果來看,廣陵一戰不管是一個什麼結果,對他都不會差,首先他們只要南下廣陵,那劉瀾就沒有任何可能分兵壽春,而沒有了劉瀾分兵壽春,曹操和袁術也很難分出勝負,如果他們兩人僵持不下,而他們這邊哪怕最後輸給了劉瀾,都會比現在的結果更好。

可以說現在的結果對袁紹來說是最尷尬的,假如按照荀湛的想法出征,那麼現在整個關東的格局就依然會是四強鼎立,而他背靠四州,是最不害怕這樣一直消耗下去的,所以到時出現的結果一定會是他們把劉瀾徹底拖垮,而曹操和袁術則是兩敗俱傷,換言之依照荀湛設計的情況,只需三年,關東盡在我手中。

但袁紹沒有選擇這樣一個在當時看起來有點讓他陷入輿論漩渦的選擇,而是選了一個置身事外的決定,而這就使得曹操不僅和劉瀾瓜分了壽春,還佔領了河內,威脅到了冀州就等於捏住了他的軟肋,如果說之前任命袁紹為太傅又改為大將軍等一系列挑釁的事情是在突破袁紹的底線,那麼眭固之死無疑是催化劑,導致袁紹徹底下定決心除掉曹操。

可是這個決定容易,但如今天下的局勢卻導致了三方互相牽制,反而比之前四大勢力在時更困難,因為四大勢力的時候,能夠互相牽制,就好像荀湛所說的那樣,四大勢力之中,只有他和曹操可以成為聯盟,而其他二人都沒有這個機會,相對來說更容易一些,而現在三大勢力了,那麼不管誰先出兵,都會如荀湛分析的那樣出現另外兩大勢力聯合的可能。

雖然劉瀾幾次三番保證,可這樣的保證能算得上數?甚至他深信不疑的一點就是劉瀾出兵九江就是為了讓他們儘快與曹操作戰,當然了這一度其實也是他所希望的結果,可是最後呢,看看現在,他依然再為如果限制劉瀾而頭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袁紹這句話說者無心,可聽著就不是那麼個滋味了,不管是郭圖臉色難看,甚至連兒子袁尚都為之一愣,因為很多人都清楚,之前的選擇,都是主官自己的決定,可是他現在卻把這些決定都推到了他們的身上,變成了是其他謀主誤導了他,可以說這種甩鍋是最打擊士氣的,成了都是袁紹英明領導,敗了都是下面的人決策失誤,可想而知,袁紹帳下不團結,多半就是因此而發生的。

但這就是袁紹,他不會在意這些,很多人會說這是袁紹沒情商也會說這是他一根筋,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一點都不維護屬下,但說白了並非如次,更多的情況還是因為他自己成功了。

他能做到今天,雖然有不少人在其中出過力,但不能不說與他自己有這極大的關係,最少他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他做出的決策別人不管如何反對都不會改變,只有失敗了才會,但到現在他還沒有失敗過,或許有不理想的時候,比如說眼下比如說冀州之戰,但最後還不是在他的帶領下又板了回來,事實證明了他的決策才是最正確的。

所以如果不是真碰個頭破血流的話,袁紹或許永遠也不會認識到自己犯下的錯誤,甚至有可能就算真意識到,也只會如以往那樣又找個替罪羔羊。

“孫策那邊的具體情況很難判斷,不能把這麼重要的事情寄託在他的身上,山越那邊要抓緊。”袁紹考慮了片刻,最後還是沒有把賭注都放在孫策的身上。

在他看來,把希望放在孫策身上,肯定是一次愚蠢的決策,所以袁紹寧肯把賭注放在山越人身上,求個運氣也不敢把這麼重要的事情放在孫策身上,就算山越人拒絕了,也還有迴旋的餘地,可如果把一切都押在孫策身上,那一旦孫策再出現九江之戰這種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了的事情,那可就連迴旋的餘地都沒有了。

所以這一次袁紹把精力主要還是放在山越以及許貢和嚴白虎身上,當然了他依然會關注孫策,兩手抓,這樣能更有把握一點。

這時,袁紹又意味深長地看了荀湛一眼,嘆息道:“哎!上次若聽友若之言,開春之後不管其他,繼續南下廣陵就對了。”

這一番話,讓在場很多人都為之一愣,尤其是袁尚,更是不理解,當時不是因為袁術稱帝所以袁紹因為避嫌,更因為曹操需要討伐袁術撤兵,才會讓袁紹放棄了了繼續南下的想法,可是在當時卻有一人極其反對,而那人正是荀湛,可惜因為持與他相同看法的人一個也沒有,所以袁紹才最終放棄繼續南下的想法。

但就最終的結果來看,廣陵一戰不管是一個什麼結果,對他都不會差,首先他們只要南下廣陵,那劉瀾就沒有任何可能分兵壽春,而沒有了劉瀾分兵壽春,曹操和袁術也很難分出勝負,如果他們兩人僵持不下,而他們這邊哪怕最後輸給了劉瀾,都會比現在的結果更好。

可以說現在的結果對袁紹來說是最尷尬的,假如按照荀湛的想法出征,那麼現在整個關東的格局就依然會是四強鼎立,而他背靠四州,是最不害怕這樣一直消耗下去的,所以到時出現的結果一定會是他們把劉瀾徹底拖垮,而曹操和袁術則是兩敗俱傷,換言之依照荀湛設計的情況,只需三年,關東盡在我手中。

但袁紹沒有選擇這樣一個在當時看起來有點讓他陷入輿論漩渦的選擇,而是選了一個置身事外的決定,而這就使得曹操不僅和劉瀾瓜分了壽春,還佔領了河內,威脅到了冀州就等於捏住了他的軟肋,如果說之前任命袁紹為太傅又改為大將軍等一系列挑釁的事情是在突破袁紹的底線,那麼眭固之死無疑是催化劑,導致袁紹徹底下定決心除掉曹操。

可是這個決定容易,但如今天下的局勢卻導致了三方互相牽制,反而比之前四大勢力在時更困難,因為四大勢力的時候,能夠互相牽制,就好像荀湛所說的那樣,四大勢力之中,只有他和曹操可以成為聯盟,而其他二人都沒有這個機會,相對來說更容易一些,而現在三大勢力了,那麼不管誰先出兵,都會如荀湛分析的那樣出現另外兩大勢力聯合的可能。

雖然劉瀾幾次三番保證,可這樣的保證能算得上數?甚至他深信不疑的一點就是劉瀾出兵九江就是為了讓他們儘快與曹操作戰,當然了這一度其實也是他所希望的結果,可是最後呢,看看現在,他依然再為如果限制劉瀾而頭疼。

袁紹這句話說者無心,可聽著就不是那麼個滋味了,不管是郭圖臉色難看,甚至連兒子袁尚都為之一愣,因為很多人都清楚,之前的選擇,都是主官自己的決定,可是他現在卻把這些決定都推到了他們的身上,變成了是其他謀主誤導了他,可以說這種甩鍋是最打擊士氣的,成了都是袁紹英明領導,敗了都是下面的人決策失誤,可想而知,袁紹帳下不團結,多半就是因此而發生的。

但這就是袁紹,他不會在意這些,很多人會說這是袁紹沒情商也會說這是他一根筋,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一點都不維護屬下,但說白了並非如次,更多的情況還是因為他自己成功了。

他能做到今天,雖然有不少人在其中出過力,但不能不說與他自己有這極大的關係,最少他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他做出的決策別人不管如何反對都不會改變,只有失敗了才會,但到現在他還沒有失敗過,或許有不理想的時候,比如說眼下比如說冀州之戰,但最後還不是在他的帶領下又板了回來,事實證明了他的決策才是最正確的。

所以如果不是真碰個頭破血流的話,袁紹或許永遠也不會認識到自己犯下的錯誤,甚至有可能就算真意識到,也只會如以往那樣又找個替罪羔羊。

“孫策那邊的具體情況很難判斷,不能把這麼重要的事情寄託在他的身上,山越那邊要抓緊。”袁紹考慮了片刻,最後還是沒有把賭注都放在孫策的身上。

在他看來,把希望放在孫策身上,肯定是一次愚蠢的決策,所以袁紹寧肯把賭注放在山越人身上,求個運氣也不敢把這麼重要的事情放在孫策身上,就算山越人拒絕了,也還有迴旋的餘地,可如果把一切都押在孫策身上,那一旦孫策再出現九江之戰這種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了的事情,那可就連迴旋的餘地都沒有了。

所以這一次袁紹把精力主要還是放在山越以及許貢和嚴白虎身上,當然了他依然會關注孫策,兩手抓,這樣能更有把握一點。

這時,袁紹又意味深長地看了荀湛一眼,嘆息道:“哎!上次若聽友若之言,開春之後不管其他,繼續南下廣陵就對了。”

這一番話,讓在場很多人都為之一愣,尤其是袁尚,更是不理解,當時不是因為袁術稱帝所以袁紹因為避嫌,更因為曹操需要討伐袁術撤兵,才會讓袁紹放棄了了繼續南下的想法,可是在當時卻有一人極其反對,而那人正是荀湛,可惜因為持與他相同看法的人一個也沒有,所以袁紹才最終放棄繼續南下的想法。

但就最終的結果來看,廣陵一戰不管是一個什麼結果,對他都不會差,首先他們只要南下廣陵,那劉瀾就沒有任何可能分兵壽春,而沒有了劉瀾分兵壽春,曹操和袁術也很難分出勝負,如果他們兩人僵持不下,而他們這邊哪怕最後輸給了劉瀾,都會比現在的結果更好。

可以說現在的結果對袁紹來說是最尷尬的,假如按照荀湛的想法出征,那麼現在整個關東的格局就依然會是四強鼎立,而他背靠四州,是最不害怕這樣一直消耗下去的,所以到時出現的結果一定會是他們把劉瀾徹底拖垮,而曹操和袁術則是兩敗俱傷,換言之依照荀湛設計的情況,只需三年,關東盡在我手中。

但袁紹沒有選擇這樣一個在當時看起來有點讓他陷入輿論漩渦的選擇,而是選了一個置身事外的決定,而這就使得曹操不僅和劉瀾瓜分了壽春,還佔領了河內,威脅到了冀州就等於捏住了他的軟肋,如果說之前任命袁紹為太傅又改為大將軍等一系列挑釁的事情是在突破袁紹的底線,那麼眭固之死無疑是催化劑,導致袁紹徹底下定決心除掉曹操。

可是這個決定容易,但如今天下的局勢卻導致了三方互相牽制,反而比之前四大勢力在時更困難,因為四大勢力的時候,能夠互相牽制,就好像荀湛所說的那樣,四大勢力之中,只有他和曹操可以成為聯盟,而其他二人都沒有這個機會,相對來說更容易一些,而現在三大勢力了,那麼不管誰先出兵,都會如荀湛分析的那樣出現另外兩大勢力聯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