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千零七十二章 平定揚州(10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千零七十二章 平定揚州(103)

九江軍要擺脫他們很容易,甚至就在前幾天他們已經走出了數十裡之遠,可最後他們卻突然調頭,正是這個舉動引起了劉瀾的懷疑,只不過那時劉瀾考慮更多的還是九江軍是不是要打算伏擊之類的事情,並沒有往這些方面去想,但隨著他想通一切之後,有點明白九江軍到底是要打算做什麼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現在手裡有幾萬人馬,雖然最精銳的攝山營和近衛重甲軍去了桂陽,但留下來的部隊包括近衛步兵、豫章軍以及徐盛的沛縣軍和陳到在九江募集的士兵,因為是東拼西湊的在一起的部隊,所以他們的戰鬥力無法得到保證,但在最初的時刻,劉瀾肯定不會意識到這些,畢竟就是這些部隊從豫章一路殺到了零陵,對付九江軍綽綽有餘。

可誰能想到江東軍的出現讓劉瀾不得不改變最初的計劃,在這些軍隊裡,除了他交給黃忠指揮的近衛步兵外,戰力最高的也就只有沛縣軍了,而他們在與江東軍交戰時,幾乎是連一點還手的能耐都沒有,至於陳果帶領的那些九江部隊,更是差點全軍覆沒,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想要戰勝九江軍,最有希望的辦法就是以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去進攻九江軍,但前提是要追上他們,但這看上去很難成功。

所以這個時候的九江軍不僅沒有快速離開,而是一直與他們保持著十餘里的距離,一直吊著他們,所以劉瀾判斷這是周瑜在搗鬼,如果他知道周瑜已經去了益州的話,自然就會立即反應過來這是九江軍的詭計,孫策一定就在桂陽,可關鍵是對於九江軍的情況經過建平之戰後沒人能真正知曉,所以劉瀾並不敢太冒險。

當然劉瀾這個時候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派黃忠率領近衛軍追上去與九江軍作戰,雖然會有一定的損失,但是在他身邊的這些部隊裡,眼下能夠與九江軍有一戰之力的部隊也就只有近衛軍了,這是唯一的辦法,現在的劉瀾顧慮重重,看什麼都覺得是九江軍在搞鬼,他可不希望自己被孫策和周瑜欺騙,所以眼下的情況,既然自己如此心懷疑慮,那麼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與他們放手一戰,結果揭曉,真相也就大白了,而如果一直是這樣一個局面,不敢和九江軍決戰,最後的結果一定會非常的糟糕,因為這樣下去你始終都是被動的一方,跟著孫策的節奏走,最後只會越走越遠,一無所獲。

劉瀾決定放手一搏,現在的形式對劉瀾來說非常的不樂觀,以為的劉瀾在任何的戰鬥之中最習慣的做法就是掌握戰場的主動權,當然這與他廣佈的內衛間諜和仕仁在遼東時期訓練出的一支強大的斥候部隊有著極大的原因。

內衛能夠獲知敵軍內部的騎兵,斥候則能夠獲悉敵軍行動動向,正是強大的資訊收集功能使得劉瀾在以往的戰鬥中能夠根據敵軍的作戰部署來制定自己的作戰計劃,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瀾獲得最後的勝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很多時候,不管是內部人士還是外部人士,在驚奇於劉瀾用兵如神的時候,只有劉瀾自己清楚,資訊的收集,以及信鴿等快速傳遞訊息的方式才是保障他們取得最後勝利的不二法門。

如果沒有這些,以往的戰鬥就算能取勝,也一定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可有了強大的資訊收集,所以根據敵軍的部署進行正對性部署,不僅取得了勝利,更是以最小的代價取勝,但是這一回,隨著陳到離開孫策之後,劉瀾就失去了對孫策軍的資訊收集,對於他們的情況更是一無所知,假如這時候陳到還在孫策帳中,那他就能夠知曉孫策的意圖,甚至根本就無須知曉他的意圖,只要知曉他在哪裡就行。

而正是因為眼下的局面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握中,所以劉瀾才會有點沒有底氣,這種感覺就好像以前用慣了金手指,突然不讓使用了,反而不知道該如何指揮了,雖然他們有著兵力上的優勢,但是因為戰鬥力懸殊,所以他之前始終都不敢輕易冒險,但是現在劉瀾決定不再顧慮那麼多了,派黃忠上去,不管能不能留下他們又或者是戰勝九江軍,但最少要探探他們低,瞧瞧孫策到底打著什麼算盤。

對於荊南一戰,或者說把整個對孫策的戰鬥形容成一盤棋局的話,那麼眼下這場戰鬥無疑已經到了收官的階段,也就是劉瀾向來最頭疼的官子階段,對劉瀾這樣的臭棋簍子來說,開具和中盤他沒那麼多顧慮,較為隨性,可到了官子,一步錯可能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所有的優勢都為零。

所以越是到最後的階段,就越要小心謹慎,行百裡者半九十,要取得最後的勝利就絕對不能有任何僥倖的心裡,而劉瀾現在也早已不是年輕衝動喜歡冒險的他,何況本來就已經到了收官階段,那就更要保守和謹慎,所以越是這樣的時刻就越不能出任何意外。

~~~~~~~~~~

劉瀾的目的很明確,對於九江軍和江東軍他根本就不在乎,他在意的就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孫策,只要能活捉他,比把九江軍和江東軍全都消滅了都有意義,反過來如果把九江軍和江東軍全都消滅,而放跑了孫策和周瑜,那對於他來說,這一仗也是失敗的,甚至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所以他給自己部隊下達的命令,不管是最初還是現在,活捉孫策、周瑜不論死活,這就是劉瀾的態度,也是這一仗他的態度,哪怕沒有捉到活口,但也要見到屍體,如果讓他們跑了,後患無窮,以後丹陽絕對沒有好日子可過,以孫家在丹陽的影響力,他相信會有不少世家會用各種方式製造各種麻煩,而且是在他外出作戰的時候,就好像第二次、三次徐州之戰的時候。

九江軍要擺脫他們很容易,甚至就在前幾天他們已經走出了數十裡之遠,可最後他們卻突然調頭,正是這個舉動引起了劉瀾的懷疑,只不過那時劉瀾考慮更多的還是九江軍是不是要打算伏擊之類的事情,並沒有往這些方面去想,但隨著他想通一切之後,有點明白九江軍到底是要打算做什麼了。

他現在手裡有幾萬人馬,雖然最精銳的攝山營和近衛重甲軍去了桂陽,但留下來的部隊包括近衛步兵、豫章軍以及徐盛的沛縣軍和陳到在九江募集的士兵,因為是東拼西湊的在一起的部隊,所以他們的戰鬥力無法得到保證,但在最初的時刻,劉瀾肯定不會意識到這些,畢竟就是這些部隊從豫章一路殺到了零陵,對付九江軍綽綽有餘。

可誰能想到江東軍的出現讓劉瀾不得不改變最初的計劃,在這些軍隊裡,除了他交給黃忠指揮的近衛步兵外,戰力最高的也就只有沛縣軍了,而他們在與江東軍交戰時,幾乎是連一點還手的能耐都沒有,至於陳果帶領的那些九江部隊,更是差點全軍覆沒,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想要戰勝九江軍,最有希望的辦法就是以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去進攻九江軍,但前提是要追上他們,但這看上去很難成功。

所以這個時候的九江軍不僅沒有快速離開,而是一直與他們保持著十餘里的距離,一直吊著他們,所以劉瀾判斷這是周瑜在搗鬼,如果他知道周瑜已經去了益州的話,自然就會立即反應過來這是九江軍的詭計,孫策一定就在桂陽,可關鍵是對於九江軍的情況經過建平之戰後沒人能真正知曉,所以劉瀾並不敢太冒險。

當然劉瀾這個時候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派黃忠率領近衛軍追上去與九江軍作戰,雖然會有一定的損失,但是在他身邊的這些部隊裡,眼下能夠與九江軍有一戰之力的部隊也就只有近衛軍了,這是唯一的辦法,現在的劉瀾顧慮重重,看什麼都覺得是九江軍在搞鬼,他可不希望自己被孫策和周瑜欺騙,所以眼下的情況,既然自己如此心懷疑慮,那麼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與他們放手一戰,結果揭曉,真相也就大白了,而如果一直是這樣一個局面,不敢和九江軍決戰,最後的結果一定會非常的糟糕,因為這樣下去你始終都是被動的一方,跟著孫策的節奏走,最後只會越走越遠,一無所獲。

劉瀾決定放手一搏,現在的形式對劉瀾來說非常的不樂觀,以為的劉瀾在任何的戰鬥之中最習慣的做法就是掌握戰場的主動權,當然這與他廣佈的內衛間諜和仕仁在遼東時期訓練出的一支強大的斥候部隊有著極大的原因。

內衛能夠獲知敵軍內部的騎兵,斥候則能夠獲悉敵軍行動動向,正是強大的資訊收集功能使得劉瀾在以往的戰鬥中能夠根據敵軍的作戰部署來制定自己的作戰計劃,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瀾獲得最後的勝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很多時候,不管是內部人士還是外部人士,在驚奇於劉瀾用兵如神的時候,只有劉瀾自己清楚,資訊的收集,以及信鴿等快速傳遞訊息的方式才是保障他們取得最後勝利的不二法門。

如果沒有這些,以往的戰鬥就算能取勝,也一定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可有了強大的資訊收集,所以根據敵軍的部署進行正對性部署,不僅取得了勝利,更是以最小的代價取勝,但是這一回,隨著陳到離開孫策之後,劉瀾就失去了對孫策軍的資訊收集,對於他們的情況更是一無所知,假如這時候陳到還在孫策帳中,那他就能夠知曉孫策的意圖,甚至根本就無須知曉他的意圖,只要知曉他在哪裡就行。

而正是因為眼下的局面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握中,所以劉瀾才會有點沒有底氣,這種感覺就好像以前用慣了金手指,突然不讓使用了,反而不知道該如何指揮了,雖然他們有著兵力上的優勢,但是因為戰鬥力懸殊,所以他之前始終都不敢輕易冒險,但是現在劉瀾決定不再顧慮那麼多了,派黃忠上去,不管能不能留下他們又或者是戰勝九江軍,但最少要探探他們低,瞧瞧孫策到底打著什麼算盤。

對於荊南一戰,或者說把整個對孫策的戰鬥形容成一盤棋局的話,那麼眼下這場戰鬥無疑已經到了收官的階段,也就是劉瀾向來最頭疼的官子階段,對劉瀾這樣的臭棋簍子來說,開具和中盤他沒那麼多顧慮,較為隨性,可到了官子,一步錯可能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所有的優勢都為零。

所以越是到最後的階段,就越要小心謹慎,行百裡者半九十,要取得最後的勝利就絕對不能有任何僥倖的心裡,而劉瀾現在也早已不是年輕衝動喜歡冒險的他,何況本來就已經到了收官階段,那就更要保守和謹慎,所以越是這樣的時刻就越不能出任何意外。

~~~~~~~~~~

劉瀾的目的很明確,對於九江軍和江東軍他根本就不在乎,他在意的就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孫策,只要能活捉他,比把九江軍和江東軍全都消滅了都有意義,反過來如果把九江軍和江東軍全都消滅,而放跑了孫策和周瑜,那對於他來說,這一仗也是失敗的,甚至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所以他給自己部隊下達的命令,不管是最初還是現在,活捉孫策、周瑜不論死活,這就是劉瀾的態度,也是這一仗他的態度,哪怕沒有捉到活口,但也要見到屍體,如果讓他們跑了,後患無窮,以後丹陽絕對沒有好日子可過,以孫家在丹陽的影響力,他相信會有不少世家會用各種方式製造各種麻煩,而且是在他外出作戰的時候,就好像第二次、三次徐州之戰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