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諸天從霍元甲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六零回 選擇和決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六零回 選擇和決定

說起來,飛碟唱片跟滾石還真是頗有淵源,飛碟的兩位創立者,本就是因為經營理念不合,而從滾石離開的。

之所以取名叫飛碟,就是為了影射滾石——“地有滾石,天有飛碟”之意,這個命名也是出自著名廣告人、音樂製作人、攝影師楊立德。

去年,飛碟推出的新人蘇芮首張同名專輯獲得了極大成功,銷量突破百萬張。

說起來這其中也有運氣成分,因為同年的一部新一城的黃老怪三天時間創作出來劇本的電影“搭錯車”上映後,票房大爆。

而因為按照影片中的設定,女主角最後成為了當紅歌星,所以片中需要她“演唱”不少歌曲,於是蘇芮便成為了那個“聲替”。

隨著電影的熱映,裡面的歌曲自然也有了很高的流傳度,帶動了這張原聲專輯的熱賣。

專輯中作為電影原聲“酒幹倘賣無”和“一樣的月光”都成為其經典代表作,後者還在國語歌曲排行榜上蟬聯九周。

同時,這張專輯也是第一張在內地出版發行的彎彎專輯,和電影一樣在內地都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也讓蘇芮開始紅遍兩岸三地。

經此一次,飛碟開始迅速躋身為島內一流的唱片公司,他們也再接再厲,繼續在蘇芮身上下重注。

今年1月,給她發行了專輯《暮然回首》,蟬聯彎彎“流行歌曲暢銷排行榜”11周。

9月發行專輯《塵緣》,然後於香港紅堪體育館舉行了2場個人演唱會。

連蘇芮自己都笑稱“感覺今年一年基本都是在錄音棚裡度過的”……

但是女歌手方面有了蘇芮,他們還需要一個男歌手,不然難免顯得深一腳淺一腳,不好走路。

而且男女歌手面臨的市場不一樣,一家唱片公司如果想要打下紮實的根基,那就兩面都要照顧到。

很顯然,此時的李勇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裡。

這少婦是飛碟唱片此時的音樂總監,名叫王藝嵐。(虛擬人物,不要較真)

她的音樂素養一般,主要是在經營和眼光方面,她對自己的眼光很有自信,堅信李勇能夠成才。

在餐廳裡一邊吃著飯,她跟李勇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至於隔壁桌,正好坐的就是滾石唱片的那位製作人,也是島內的著名音樂人。

他本來倒未必會這麼緊追著李勇,不是不看重,主要是這樣很容易給人造成壓力。

尤其是年輕人,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但是眼見著王藝嵐將李勇拉來了,他又很擔心李勇會被拉攏。

作為老對手,他很清楚王藝嵐的能力,她很有親和力,也很會把控談話的節奏,不知不覺可能就會讓人被他牽著鼻子走。

當初蘇芮一開始也不是飛碟唱片的,被她就這麼“忽悠”了過來,這其中除了她的說服力,其實也體現了她的眼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同樣地,和“搭錯車”的合作也是如此,因為當時時間太緊張了,眾所周知此時港島電影的拍攝都是追求速度。

這部電影劇本都是三天內完成的,拍攝上自然也是越快越好,那麼同樣地在原聲音樂上肯定也必須要趕時間。

很多唱片公司就因為這一點,與之失之交臂,那時候也沒人想到這電影會賣這麼好,原聲帶會這麼暢銷。

這一次也是由於王藝嵐的堅持,還有她的眼光。

經過這件事業內已經沒有人會小看她,何況現在相對於他,王藝嵐對李勇來說還有一個優勢。

她是個女人,還是個很漂亮的大姐姐,這對李勇這樣的小年輕會極具殺傷力。

要是一不小心讓他魂都被勾過去,那人就八成定在飛碟了。

其實李勇此時對他來說也只是一個潛力股,真要被其他人搶走也沒辦法,但他一定不要是飛碟。

尤其是他先前當著那麼多的人邀請李勇加入滾石,轉頭他加入飛碟的話,那他以後還怎麼混?

不過在他緊張擔憂的時候,王藝嵐其實心裡也很納悶。

她的確是有想過要利用自己的外貌優勢,畢竟已經被他佔據了先機,而且滾石的名頭也的確大,在現在的新公司裡隱隱有帶頭大哥的地位。

自己必須要速戰速決,用一頓飯就確定下來他的心意,才能稍微放心些。

之後再隨機應變,看滾石等其他公司的條件再應對。

但現在對面的李勇雖然也沒少看她,但更像是帶著比較成熟的、純欣賞的眼光,而不是少年郎的色與魂授。

這可不是她想要的效果,於是在閒扯了半天,而且飯也吃得差不多了之後,她決定進入正題了,“李勇啊,你對你的未來,有沒有什麼規劃?”

“未來啊,先回家裡,然後準備畢業和考試的事情,等到這邊確定好了,我再來參加決賽……嗯,這就是短期裡面的計劃了。”

我是問你規劃,而不是這種“鬼話”。

王藝嵐越來越覺得,這個少年不是外表看起來的那麼稚嫩。

他絕對是故意的!

“李勇,我就坦白說了吧。我很希望你能夠加入我們飛碟唱片,我覺得你有潛力,而我們也有幫你兌現潛力的能力,蘇芮的例子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雖然你跟她型別不同,但是有些東西是相通的。而且透過她,我們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你身上肯定會更加輕車熟路。

“我剛剛在臺下看過了你的表演,然後也稍微問了一下,有認得你的人,他們說你在試唱會的時候,也是颱風非常好。

“雖然你的唱功比較一般,但我覺得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你有更大的優點,比如你的颱風、你的創作能力——那首歌是你自己創作的沒錯吧?”

李勇點了點頭,“嗯,以前閒著沒事寫了不少歌。”

王藝嵐眼前一亮,臉上笑意更濃了,“我沒記錯的話,你是淡江藝術學校的是吧,在學校裡學的是樂器?”

就那嗓子那唱功,她反正不會相信是學唱歌的。

李勇道:“我們學校算是綜合性的藝術高中,所以都有學,不過我的專業考試是鋼琴,之前透過了演奏家的測評考試。”

因為這個,所以他現在屬於“特長生”,文化課正常發揮,那島內的大學隨便選。

“哦?”

不只是王藝嵐感到驚訝,旁邊的滾石唱片代表也感覺吃驚不已。

演奏家誒!

島內才多少鋼琴演奏家?

關鍵是他才多少歲?

現在讀高中,最多也就不超過十七歲吧?

十七歲的鋼琴演奏家,怎麼他們沒聽到訊息?

不過想一想又釋然了,古典音樂圈跟他們流行音樂圈就是兩個圈子,雖然他們偶爾也會去那裡尋找人才,但現在是民歌鼎盛的時代。

誰會去關注鋼琴的事情?

何況演奏家其實也有區分,李勇估計還處於“見習”或是實習的階段,但能考上就是本事,能力沒問題,以後只要積累資歷就行了。

以他的年紀,這更不會是問題。

(為了劇情方便編的,別跟我較真這個,畢竟我又不學琴,也不清楚彎彎的鋼琴評級是怎麼樣的)

想到這裡,兩人看向李昭的眼神不由更加炙熱了。

當然他們對於演奏家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雖然覺得很厲害,但行業不同只能是不明覺厲。

但是這個身份可以用來發揮的地方,卻是他們最重視的。

主要有兩點,第一點自然就是營銷了,想一想一個歌手其實還是鋼琴演奏家,普通人聽到會覺得“哇,好厲害好高大上”,這就是一個噱頭了,一下子就能夠吸引人注意。

對於新人歌手來說,能夠第一炮打響名頭很重要,噱頭和吸引人的點越多越好。

其二,則是這足以說明李勇的古典樂造詣不俗,而他又有著創作功底,在紮實的古典基礎上,他的作品自然更受人期待。

其實對於李勇,兩人心裡面還有一個共同的鎖定點,也是讓他們相信他一定能成功的原因,那就是他的顏值。

這年頭還沒有什麼所謂的“偶像”的概念,但是其實公司包裝明星的時候,臉肯定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彎彎的公司在這方面尤其擅長,像是現在才十歲的“小旋風”,以後唱歌和拍戲雖然也留下了一些作品,但最為人稱道的不就是他的青春活力和那張“不老童顏”麼。

明明在歌手和演員方面的建樹都比不過同期的許多天王巨星,為什麼還能那麼火,靠的不就是那張臉麼?

還有後來新世紀以後的飛輪海就更誇張了,車禍現場其實不叫車禍現場,那是人家正常發揮,哪次發揮好了可能才叫做“車禍”。

但就靠著顏值包裝,硬生生闖出名頭大火特火。

現在雖然沒有後來那麼誇張,畢竟島內的娛樂產業也是逐漸進步發展的。

但有著一張帥臉,對於一個歌手來講不管放在什麼時候、放在哪裡都是個好事情。

到時候出個寫真估計都能增加一波專輯的銷量,演唱會也肯定會吸引一大批顏粉。

只要李勇自己願意,他們可以立即把他打造成八十年代的“小旋風”。

也就是現在真正的MV風潮還未出現,那得等到82年MJ的戰慄MV出現之後,才會帶起一陣風潮,要不然李勇直接拿著一把吉他、坐在椅子上對著話筒彈唱幾分鐘的歌曲錄下來。

這樣地MV估計也會吸引不少小女生,因為只看臉就行了。

當然了,藝人藝人,是有才藝的人,所以要火其實也不一定要長得好看才行,但是一定要有特點,哪怕是醜的有特點,要有辨識度,讓人見了就印象深刻的。

看看這個年代的明星,有哪一個不是有記憶點的?看了基本就難忘,而容易忘記的,當然也不會在這個時代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

現在還不是後來整容大行其道的時代,雖然肯定免不了有什麼開雙眼皮、矯正牙齒之類地,或者是,美白,哦對了,還有所謂“美黑”的,但這些放在那個時代只能算是“微整”。

而在這裡這些動過刀的可都會成為一個明星的黑歷史,在現在都是要被炒作“醜聞”的。

像是“豆豆”邱女神在港姐競選的時候,就因為下巴動過結果掉了名次,這還只是因為被撞到怕留疤術後的修復微整,可見這年代的苛刻。

哪裡像是後來,到網上你說誰誰誰一句“整容怪”、“換頭怪”都有一大堆所謂理智路人來跟你理論?

的確,整容本身是很私人的事情,但如果一個人靠著整容之後的形象來獲利,那其實整容就變成了一個社會性的課題,因為這很容易會造成一種錯誤的觀念。

“我整容了就會變得受歡迎,就能賺大錢……”

是不是這樣另說,但是風氣肯定是敗壞了。

爸媽把你帶來這個世界,等你二十多歲以後你爸媽都不認識你的臉了,這很值得驕傲麼?

這個世界對容貌的攻擊是一個需要去除的頑疾,但去除容貌焦慮的方式絕對不是透過整容。

閒話休提,書歸正傳。

李勇當然是故意說這些話,就是為了來增添自己的籌碼。

其實他已經決定了要選擇加入哪家公司,等到決賽後立刻就可以簽約,現在稍微透露一下其實也沒有關係,當然肯定要在另一家沒有在的時候。

基於“未來”的眼光來看,這兩家公司其實都不錯,尤其是飛碟唱片,在今後彎彎本土音樂市場上幾乎可以算得上是“霸主”級別地位,所以李勇心裡的選項是滾石唱片。

在三十年後,彎彎本土的音樂唱片公司大多已經被國外的大廠滲透,也就只有滾石還在堅守。

不過這並非是李勇選擇他們的真正原因,而是因為這家公司現在和將來會有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這幾位“縱貫線”大佬,當然另一位詹鎮嶽(不是)也在,這或許是他們往後會組縱貫線的緣起?

還有諸如二百五的兩倍、演過楊過楚留香的小齊、情歌王子張信哲這些人,都會在將來陸續加入滾石。

光光是這個歌手資源就足夠李勇更偏向於他們了,雖然不是他的青春,畢竟他是九零後,但年紀越大越愛聽這些人的歌。

所以……嗯,就當是來追星吧。

而且滾石畢竟有先頭優勢,從那個製作人能夠擔任金韻獎的評審就能看出來,他們的人脈關系也不俗。

而李勇其實只需要一個能夠一飛沖天的平臺,至於之後還會不會在這個平臺一直呆下去還不知道呢,當然還是要選一個當下更好的選擇。

不過一直到和那兩人分開了,李勇也依然沒有公開自己心裡的這個選擇。

因為他覺得,之後或許還會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