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水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無名小鎮的見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五章 無名小鎮的見聞

聽得雲天彪再次問起,欒廷玉喝了一口酒,嘆了口氣說道:“此事但是說來話長了,當年在西軍我得罪了樞密童貫那老賊,不得已辭了官職,流落江湖,幾經輾轉這才到了梁山泊旁邊的獨龍崗祝家莊擔任槍棒教師,那祝家莊也是魚肉百姓,無惡不作,可是當時的我是窮困潦倒,大英雄掌中槍翻江倒海,也抵擋不住飢寒窮三個字,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啊。”

“萬不得已,這才在祝家莊待了下來,每日裡喝酒練武也是樂得逍遙,有一日梁山泊的一眾好漢攻打獨龍崗,這時為兄第一次見到梁山軍馬的實力,果然名不虛傳,晁蓋等人將梁山義軍統帥的如臂使指,攻無不破,戰無不勝,那一戰,我等大敗,祝家全都被梁山好漢公審處死,而為兄我也是被梁山好漢抓住。”

“那個時候我也想可能這輩子就這樣了吧,心灰意冷,等待著梁山的人將我一刀殺了,也就罷了,可是讓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晁天王如此的大度,仁義無雙,義薄雲天果真是名不虛傳,晁天王以禮相待,邀請我入夥梁山,那個時候我已經是心灰意冷,哪裡還想著這個,放下便拒絕了,但是晁天王依舊沒有殺我,而是擺下酒宴,吃飽喝足之後,將我送出了大營。”

欒廷玉說著,說到這裡頓了頓,給自己倒上了一碗酒,一仰頭喝了個乾淨,擦了擦嘴,然後接著說。

原來亂欒廷玉離開了梁山泊之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就這樣騎在馬上,吃著滷肉,喝著沒有,信馬由韁,走到哪裡就算哪裡,奔波勞碌了一輩子,現在也是好生的逍遙一下。

走來走去,便來到了一個小鎮子,到是不大,看規模人數不超過五百人,進了城,正好欒廷玉身上的乾糧也吃完了,當下牽著馬,找到了一個客棧,進去將馬匹交給小二,讓他好生的照料,在二樓找了一個靠窗戶,視線好的地方坐了下來,這個時候小二滿面堆笑的走了過來,來到了跟前,說道:“這位爺吃點什麼?”

“你們這裡有什麼拿手的?”欒廷玉問了一句。

那小二聽得欒廷玉的問話,當下就收不住了,嘴皮子一碰,說道:“這位爺,您要是這麼問,那我們這裡拿手的可就多了,像什麼山中走獸雲中燕,陸地牛羊海底鮮,那可是應有盡有啊…………”

小二還要往下說,欒廷玉當下給打斷了,說道:“小兄弟嘴皮子倒是挺溜,這樣吧,我也不問了,就把你們這裡拿手的好菜做上四五個,在切一斤滷肉,一壺好酒,銀子少不了你的。”

“嘿嘿,得嘞,客官稍後,小的去去便來。”小二嘿嘿一笑,應了一聲,轉身張羅酒菜去了。

經過了小二這麼一鬧,欒廷玉的心情但是有些好轉,當下給自己倒了一碗茶水,一邊看著外面街道上的景色,一邊喝著茶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過不多時,小二便將酒菜擺了上來,欒廷玉也是有點餓了,當下將茶水放到了一旁,拿起筷子,一口酒,一口菜的吃了起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面前的五六個盤子都空了,欒廷玉也吃飽了,剛要起身付賬,便聽得外面一陣亂亂哄哄的,有人的呼喝聲,也有慘叫的聲音,吵吵嚷嚷。

欒廷玉來到窗戶前,扒著窗戶往外面看去,果然,在大街上,由打東邊來了一隊人馬,打頭前走著的是幾個衙門口的衙役,拿著水火無情棍,驅趕著街道上的行人,一邊大聲的呼喝,只要是有人稍微的走慢了那麼一點,上去就是一棍子,打的人慘叫連連,一時間本來祥和的街道變得雞飛狗跳。

在幾個衙役的後面,是一隊人馬,中間簇擁著一頂轎子,看轎子的樣式就能夠知道坐在轎子裡面的人身份不低。

不同的官品,在轎子的形制型別、帷子的用料顏色等方面都有嚴格的區分。一般的官吏,得用藍呢或綠呢作轎帷,所以有“藍呢官轎”、“綠呢官轎”之稱。另外,轎子按其用途的不同,也有種種不同的名字:皇室王公所用的,稱為輿轎;達官貴人所乘的,叫作官轎;人們娶親所用的那種裝飾華麗的轎子,則稱為花轎。抬轎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間多為二人抬便轎,官員所乘的轎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如清朝規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撫乘“八人抬”,督撫部屬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欽差大臣,乘“八人抬”等。至於皇室貴戚所乘的轎子,則有多到十多人乃至三十多人抬的。

此外,乘轎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規定,處處顯示著封建社會裡森嚴的等級制度。古代轎子的形制上也有規定。例如在清初皇帝后妃乘坐的豪華的輦,親王坐的轎子是銀頂黃蓋紅幃。三品以上大官雖可用銀頂,皂色蓋幃,在京城內四個人抬,出京用八人。四品以下只准乘錫頂、兩人抬的小轎。至於一般的地主豪紳,用黑油齊頭、平頂皂幔的。

而這麼外面的這一頂轎子便是一個縣令的規格,前後兩個人,雖然官不大但是排場不小,看得外面雞飛狗跳的場景欒廷玉重重的嘆了口氣,這還是他當初保的大宋朝廷嗎,一個小小的縣令便是如此的做派可想而知知府,節度使和朝廷的大員是何等的排場。

想當初自己在邊關沙場浴血奮戰,捨生忘死的抵禦外敵,可是呢,後面到處都是貪官汙吏,腐蝕著大宋的這棵擎天巨樹,想到這裡,欒廷玉當下感嘆了一句:“如此官員,如此朝廷難怪天怒人怨,百姓紛紛揭竿起義,亂世將啟啊。”

那個縣令的儀仗隊走了過去,留下的只有遍地的狼藉,樓上的小二這個時候也是走了過來,站在欒廷玉的旁邊,同樣看著外面,好像是自言自語,也好像是在對著欒廷玉說話,說道:“唉,這樣的事情我們都司空見慣了,這個該死的狗官,早晚不得好死,要不是我沒有能力,我早就上梁山入夥替天行道去了,哪裡還在這裡受這些狗官的鳥氣。”

聽到了小二的話,欒廷玉但是有些吃驚,沒想到都離了這麼遠了,還能夠聽到梁山泊的訊息,當下也來了興趣,便將小二請到了座位上,兩個人對面而坐,欒廷玉問道:“方才小二哥說是要去投奔梁山泊,那個梁山泊真的有那麼好嗎?”

“嘿嘿,小的也就是這麼一說,小的手無縛雞之力,只有這一張嘴皮子還算是溜,沒有啥大本事,哪裡能夠入夥梁山,成為梁山好漢。”那個小二嘿嘿一笑,說道。

而後聽了欒廷玉後半句話,又說道:“這位客官可是問對了,這老百姓現在哪個不是說梁山泊好,小的的一個遠方表叔便在梁山泊邊上的一個村洗裡面,那梁山的好漢經常下來,為我那表叔收拾院子,挑水劈柴,到了冬天還下山修繕房屋,贈米贈被,這樣的義軍不早說咱們沒有看見過,便是這中華上上下下又有那個軍隊能夠比得上,現在我們可都是為入夥梁山為榮呢。”

小二說的繪聲繪色的,可是欒廷玉心中卻是翻起了滔天巨浪,自古道得民心者的天下,如今這天下的民心大部分都跑到了梁山那裡去了,在梁山的附近甚至還有只知道梁山好漢而不知道朝廷的地步,長此以往,梁山泊坐大,取代大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