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武俠門派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八章 跟碧秀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五十八章 跟碧秀心“**”

ps: 標題被遮蔽的兩字是“雙”、、“修”

第四百五十八章跟碧秀心“雙修”

碧秀心雖然良善,仁愛為懷,但也不是初出茅廬的雛兒,相反身為靜齋仙子,自有一番不俗的城府,對沈明鏡這個新一代“邪帝”多少有些警惕,暗暗小心,須知兩人合力運功療傷,很有可能暗施諸般手段,暗中加害。

魔門可不缺少此類陰損手段。

但是,她與嶽山多年相交,儘管沒有一星半點的男女之情,卻也視為友人,希望能治癒他。

心中一動,碧秀心已是做出了決定,同意出手。

這一點正是碧秀心脫離慈航靜齋的緣故,她是靜齋仙子,卻又不是合格的靜齋仙子,換做是師妃暄的話,很可能就會拒絕了。不過,這也是她耳聞過前兩代“邪帝”為人,以及對“道心種魔大法”有一定瞭解的緣故。

道心種魔大法由魔入道,由道入魔,很容易改變一個人的心性,向雨田的師兄正是很好的例子,向雨田自己也是在修煉了種魔大法後,大異於尋常魔門弟子,反而是心懷善念,其師墨夷明曾輔佐石趙政權的漢族大將冉閔奪取帝位,更遣使聯絡東晉,希望雙方能聯手共驅胡虜。

這兩代邪帝的良好印象,無疑也給沈明鏡這個名義上的邪帝傳人加了不少分。當然,墨夷明和向雨田並不能跟沈明鏡混淆,碧秀心還是十分清楚的。自留三分餘力警戒,但出於對劍典的自信,碧秀心也不相信沈明鏡能做出何等出格的事情。

在短暫的商榷後,決定由嶽山盤膝而坐,沈明鏡從其前胸灌入魔種之力,碧秀心則是從嶽山的後背輸送劍典真氣,二力交匯,在沈明鏡的引導之下,激發嶽山體內的生機。

在此之前,沈明鏡第一個目的終於達到了。

嶽山取出了“換日大法”。交給沈明鏡參考。希冀能多三分把握。

換日大法是霸刀嶽山敗給天刀宋缺後,用霸刀刀法和一名天竺修行僧換來的武功。

嶽山捨去了其原本的天竺名稱,改取叫換日大法,其中“日”隱指大日如來。也就是與大日如來互換之意。心法裡“破而後立、敗而後成”的口訣令岳山對這套武學寄望甚深。本希冀藉此恢復功力,但多年來仍一無所成。

換日大法的口訣在於:“既從一念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滅滅生機起”。修練方式可分為“六合成就修行”,循序漸進的透過修煉氣、脈、輪,把生命的潛力發揮出來,與天地合一,奪天地之造化。

其中“氣、脈、輪”指的是五氣、三脈、七輪,乃天竺的內功修練系統。五氣是命根、上行、平、遍行和下行五氣,指的是內氣外氣行經三脈七輪的途徑。三脈是中、左、右三脈,中脈由海底至頭頂,以脊髓連線,等若中土的督脈,左、右二脈均起自睪丸宮,與中脈平行,貫通七輪。七輪等若中土的竅穴,由上而下是頂輪、眉間輪、喉輪、心輪、臍輪、生殖輪和海底輪,最後的海底輪即中土的會陰穴。

這種截然不同於中原武功的體系,於沈明鏡而言也是十分新鮮,但他卻沒有自廢武功去參悟《換日大法》,來個破而後立的念頭,但不妨礙他效仿徐子陵,單純悟出換日大法的些許奧妙,融入到己身武功中。

在系統速成下,他幾乎是直接領悟了換日大法,到了這一步,他直接把自己參悟所得,傳授給嶽山,便可令其逐漸痊癒,但好不容易設了一個局,豈能錯過,自是隱瞞了已經領悟換日大法的秘密,而是口稱又所悟,治癒嶽山的把握又多了三分。

“嶽山前輩,兩股真氣在你體內交匯衝撞,或許有些痛楚,切記要忍住,不可妄動。”說著,他又不忘向祝美仙交代道,“若是你爹有異動,記得死死按住他。”

瞧著沈明鏡一臉認真的神情,祝美仙微微一愣,心道:“難道他真要治好爹的傷勢……呸,那老東西才不是我爹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在想什麼呢?我可警告你,千萬不要趁機偷襲碧仙子,否則死的,可不是她一人。”反倒是沈明鏡有些不大相信的打量著沈明鏡。

祝美仙頓時氣得跳腳,咬牙切齒道:“你這是什麼眼神,難道我祝美仙在你心中便是這般不堪的卑鄙小人嗎!”

沈明鏡翻了一個白眼,沒有回答,但心底裡還真有幾分不信任,儘管祝美仙截然不同與祝玉妍那麼無情陰狠,但也不是善茬,尤其在這個時期。

但事實上,得知身世真相的祝美仙已經開始在變化,尤其還在失身後,說來也是古怪,修煉天魔功的女子在動情前,大多是無情無義,陰狠毒辣,動情後,便像是天上雲彩,有無法體會到的溫柔。

他也再不廢話,與嶽山、碧秀心各自盤膝坐下,開始運功療傷。

甫一運功,他的魔種便是在劇顫,受到碧秀心的劍典仙胎影響,二者便像是天生的歡喜冤家,又愛又恨,相互吸引,又相愛相殺,也幸虧碧秀心早已失去了“劍心通明”的心境,否則單是這一次的接觸,便會立刻從“劍心通明”的境界上滑落,現在她早就跌落至“心有靈犀”的境界了,頗為光棍,沒什麼可以再失去了。

“終於等到這個機會了。”沈明鏡心中暗喜,他之所以大費周章,甚至不去理會那異象所在的機緣,先行治療嶽山的傷勢,一則是並無奪寶的信心,畢竟巴蜀一帶是獨尊堡和川幫的地盤,論及實力,無論“武林判官”謝暉,還是“槍王”範卓。都有不輸於祝美仙的實力,再加上麾下高手,委實爭不過,二則是生怕錯過了這個機會,碧秀心和嶽山就此遠遁,有了一次被沈明鏡找上門的經驗後,刻意隱藏,只怕再難尋見。

故而,他要利用這個機會,先行把此處的好處獲得在手。甚至拼一把。從碧秀心身上獲得好處!

整個療傷過程,以他為主,也就是說,如今連帶著碧秀心的劍典真氣。也是在他的魔種引導之下。就如衣衫半解的弱女子。還不是任由他宰割,但他只要有任何出格行徑,嶽山無法覺察。卻是逃不過碧秀心的七竅玲瓏心。

慈航劍典與道心種魔大法一樣神秘莫測,有精神層次的玄妙力量,所以沈明鏡不好胡亂,眼下唯有以魔種代替耳目,仔細觀測劍典真氣,從中悟出《慈航劍典》。

當然,他也不是毫無作為,一邊在運轉真氣,治癒嶽山的身軀,同時由魔種之力與劍典真氣交匯相融,催生開來的奇妙力量亦是反饋彼此,助長功力。

這其實就是一種淺嘗輒止的雙修,只不過沒有吃果果的身體接觸,而是男女雙方透過嶽山這一媒介來互通有無,陰陽雙修,參悟生死奧妙。

縱然如此,沈明鏡和碧秀心亦是有種靈肉合一,水乳*交融的感覺,二者神魂彷彿結合在了一起,難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沈明鏡也就罷了,碧秀心可就臉紅心跳,“心有靈犀”的境界本就不如“劍心通明”那麼透徹冷靜,無悲無喜,更是大受影響,也多虧了她的功力猶勝沈明鏡一籌,否則怕是早就心靈失守,淪為沈明鏡的愛妾。

這一點正是道心種魔大法的高明之處,與慈航劍典相輔相成。慈航靜齋的傳人,單憑自己,問鼎天道幾乎難如登天,便是創出劍典的地尼也不得不參考道心種魔大法,何況後世門徒,唯有秦夢瑤一人借韓柏的種魔大法破入死關正是最好的證明。

相比起來,師妃暄這應該算是驚才絕豔的仙子,天賦資質未必在秦夢瑤、端木菱等人之下,偏偏是遇到了徐子陵等人,於她的劍典毫無益處,反而有害,年近百歲,甚至還不如年紀輕輕的小徒兒來得境界更高。

這正是少了與魔為伍的仙緣,才導致平庸。

相比起來,碧秀心雖然有了石之軒這一魔緣,可惜“不死印法”已是完整的理論,自成體系,難與外道相容,加上碧秀心功力遠遠不如,研讀之後溘然長逝。

功力交匯間,碧秀心有一種說不出的愉悅感覺,這是與石之軒在一起從未有過的奇異感覺,也是她生平初逢,玄妙莫測,與魔為伍,不但沒有功力倒退,反而是讓她有一種再度把握到“劍心通明”境界的感覺。

沈明鏡何嘗不是,種魔大法本就不是普通的魔功,修煉到最後,更是超凡脫俗,猶如仙佛,不同於魔門的陰邪狠戾,死氣沉沉,反而是生生死死,隨心所欲,千變萬化,功力不斷向上推進,達到第四篇“結魔第四”的極致,如若此刻置之死地,衝擊“魔劫第五”之境,十拿九穩,當可功成。

只是他不願妄動,一旦衝擊魔劫,短期內休想復功,遂是一顆心沉浸在對《慈航劍典》的推演中,終於,一篇功法從腦海中逐漸浮現出來,單純從看碧秀心如何施展劍典絕技,跟與之靈肉合一,真氣相融,本就有天壤之別,推演起來有如神助。

這一刻,沈明鏡身上逐漸是升起了一股浩然仙氣,勃勃生機,令人心顫,但僅僅一瞬,便是消失殆盡,即便是一旁最是悠閒的祝美仙也只是奇怪的看了一眼沈明鏡,碧秀心和嶽山都全神貫注在自己的事情上,更沒能覺察了。

“慈航劍典,心有靈犀!”沈明鏡心中默唸了一句,大喜過望,藉助此局,直接獲得了“心有靈犀”的劍典境界,目的已是達到,不過人總是不知滿足,尤其是與碧秀心靈肉合一後,他難免有些貪戀,登時得隴望蜀,再生貪念。(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