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一諾必達最新章節列表 > 《青年報》報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青年報》報導《》

原標題:用文字書寫溫情!這位在滬武漢籍網路作家為快遞員群體寫書

2020-03-03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酈亮

上海扶持文化企業20條的細則中明確提出,將對網絡文學提出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透過舉辦現實主義網絡文學徵文大賽等一系列賽事,積極引導和促進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的創作。記者瞭解到,這場抗疫戰鬥的很多感人故事激發了網路作家創作的慾望,在閱文集團發起的“我們的力量”抗疫徵文大賽中,已有1.2萬網路作家參與,上線作品4000多部。上海武漢籍網路作家“夢風”就是其中一員。

【抗“疫”讓人深切感受到人間真情】

這幾天,很多讀者都在追看一部抗疫題材網絡小說《一諾必達》。這部寫抗疫一線快遞員無私奉獻精神的網絡小說,目前已更新8萬字,而在作者“夢風”的計劃中,這部小說最終將有25萬字,大概在4月初完成。

“夢風”雖在上海生活,卻是一位武漢籍網路作家。他告訴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往年他都會回湖北過年,今年因為妻子即將孕產,所以成了留在上海過年的湖北人中的一員。

“夢風”的妻子是湖北黃岡人,夫妻二人在湖北有很多親人,也因此,身在上海的“夢風”一直心繫故鄉。“夢風”的妻子臨產在即,在這種特殊時期生產,也讓“夢風”心裡有些沒底。不過一切都比想象的平順,妻子是年初一入院生產的,年初四“夢風”就陪著妻子回到了家。雖然防護舉措比平時嚴格得多,但一切都有條不紊,堅守崗位的醫護人員還是那樣認真熱情。所以當陪產的“夢風”看到小女兒出世,他感動了。他見識了這座城市臨危不亂和精細化管理的水準,也深知在這背後,是很多普通人的默默堅守和付出。

居家抗疫的日子裡,居委會和物業瞭解到了“夢風”一家的特殊情況,給予了他們特別的照顧。門衛師傅經常將快遞直接送到他們家,敲一敲門就走了,“夢風”甚至連保安師傅的臉都沒有看清楚。對於像“夢風”這樣的異鄉人來說,大疫之下能在上海受到如此精細的關照,這讓他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

“夢風”在一家快遞公司管理層工作,他每天會聽到很多疫情之下快遞員運送物資的故事,這都是關於堅忍、善意的故事。“夢風”每天都被感動著。他決定寫一部網絡小說來記錄這些故事。

【一邊當奶爸一邊寫作,挑戰前所未有】

閱文集團這次發起的“我們的力量”主題徵文大賽,就是向網路作家徵集那些充滿力量的平凡身影背後的“戰疫”故事。百感交集的“夢風”第一時間向編輯提交了大綱,2月14日開始了《一諾必達》的創作。

《一諾必達》寫的是一個快遞員放棄休假,、為武漢抗疫前線運送緊急物資的故事。“夢風”選擇寫快遞行業的抗疫是很自然的,因為他本身就是其中一分子。但是真正開始寫,“夢風”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就是家庭,2月14日正式動筆之時,小女兒還未滿月,因為疫情,原先請好的月嫂也來不了了,“夢風”就只能奶爸月嫂作者一肩挑,有時一手抱著嬰兒,一手拿著手機寫小說。

更大的挑戰還來自於網絡小說本身。“夢風”寫《一諾必達》是參考了電影《生死時速》的結構,25萬字的故事發生在12個小時內。但問題是,快遞員送急需物資到武漢雖然很英勇,但卻並不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最多一兩萬字就可以寫完。如何將各種情節穿插進去,讓整個故事飽滿起來,這是“夢風”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因為疫情還在繼續,每天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發生,所以“夢風”創作素材很豐富。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由於疫情管控,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深夜下班沒有交通工具可坐,於是就有幾個快遞小哥主動接送,用白天送快遞的助動車送醫護人員回家。這個故事讓“夢風”很震撼,他知道自己所在快遞公司的很多快遞員也會做出這樣的壯舉,他們本來就是善良而溫情的一群人。“夢風”將這個故事寫進了自己的小說。

【網路作家應有人文關懷的能力】

“夢風”本科學的是汽車造型設計,後來在香港大學讀了工商管理碩士,2008年他來到上海,在快遞公司負責投資方面的事務。但是“夢風”從小就喜歡寫作,他的網絡文學之路甚至於可以追溯到2002年,當時他就已在部落格上連載小說了。

在“夢風”看來,人文關懷的能力是相互的。就像這一次抗疫,“夢風”一家人在上海受到了照顧,所以他也就想著如何去付出與報答。他動用了同學關係,從日本和加拿大買了幾千只口罩送往抗疫前線,還捐了一些錢。他從來沒像現在這樣深切感到自己與其他人命運與共。作為一個網路作家,他也知道自己真正的人文關懷還可以用寫作表達。

在此之前,“夢風”已經寫了150萬字小說。原本計劃最近開寫一部關於陸家嘴金融區投資人的網絡小說,但疫情發生之後,那些普通人的真情實感,那些雖然微不足道卻極其偉大的故事,觸動了“夢風”,讓他深切地體會到了一個作家的職責所在。他毅然停下手上的工作,來寫這一部抗疫小說《一諾必達》。

在小說裡,“夢風”寫了故鄉武漢的很多風土人情,使用了大量武漢方言,甚至小說所有配角的名字都用武漢地名來取。那份對於故土的牽絆,也只有在寫作的時候才體會得如此深切。“夢風”寫得很快,他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去讓正在抗疫的人們讀到,讓他們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一種充滿支援和鼓勵的氛圍。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酈亮

編輯:梁文靜

來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時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