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截教玄龜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回 聞仲忠言諫 準提阻李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九回 聞仲忠言諫 準提阻李泰

聞仲在聞得紂王無道之時,便召集文武百臣進宮面聖。聞仲在那商朝之中位居人極,乃是紂王先祖下臣,先王與紂王的帝師。就是紂王見到聞仲也得行那弟子之禮。

次日,聞仲率領文武百官敲響午門前震龍鼓。那隨侍進的鹿臺之中謂語紂王道:“老太師回朝,現下在那午門前擊鼓,請陛下駕臨大殿。”紂王一聽頓時失了陣腳,只因這紂王年少之時拜入聞仲門下,聞仲卻不管他是皇子一樣嚴教深行。紂王內心之中對那聞仲懼怕至極。那一旁的妲己也曾在那後宮之中聞得太師威名,不因其他只是畏懼聞仲的眉上第三只眼。此眼陰陽之色,可辨忠奸,知人跟腳。妲己懼怕那聞仲知曉自己身份,故與那紂王道:“既然太師請君王上殿,大王還是進殿已敘君臣之情吧。”

無奈紂王上得金殿,與那聞仲言道:“太師遠徑北海,登涉艱苦,鞍馬勞心,運籌無暇。欣然奏捷,其功不小。”

聞仲上前道:“所託君王之福,臣幸不辱命耗時15年將那北海之事安然解決。”

“太師功勞甚大。”

“陛下臣離朝之日曾與那首相商榮,亞相比幹,司天監太師杜元銑等一眾老臣相送,怎麼今日不曾見?”聞仲故作疑問道,紂王無語。

卻在這時那不知死活的費仲上前言道:“太師不知,那首相商榮與那亞相比幹等一眾大成具不過是奸臣賊子,不尊陛下號令已被陛下施以極刑。”

聞仲不識費仲言道:“你是何人?我與陛下言談輪不到你插嘴。”

費仲道:“我乃是上大夫費仲。”

聞仲已天眼看之不由的大怒道:“奸臣賊子竟然在這金殿之上蠱惑我主,來人啊,還不快將此賊子給我拖出去斬了。”

那尤渾倒是在一旁看不下去道:“太師著實的大膽,這朝堂之上乃是吾王為主,太師豈可在那朝堂之上竄使君權。端不當人子。”

太師一聽大樂言道:“你又是何人?”“我乃是上大夫尤渾。”

“原來是你兩個賊臣,表裡弄權,互相迴護。”聞仲趨步上前一拳將那尤渾打下丹墀,滾至大殿之位。謂語一旁門士道:“爾等還在那裡幹什麼還不快將這兩人拉出去五馬分屍。”那殿中侍衛對著兩人最是痛恨,上前將二人扭送出去將要五馬分屍。

那紂王卻是見得寵信的下臣將要被斬,不由得上前好言與那聞仲言道:“太師,雖然費、尤二人冒犯太師,但罪不至死還請太師繞過二人性命。”那聞仲一聽上前跪到:“陛下臣受那先王所託,輔佐陛下已是二十餘年,雖不曾盡心之至,但也是任勞任怨。如今聞得陛下竟然近淫酒,親奸倭,忘恩愛,殺子嗣自剪其後。此皆無道之君所行,自取滅亡之禍。臣貢陛下痛改前非,行仁與義,速遠小人,日近君子。庶幾社稷奠安,萬民欽服、天心效數順,國祚靈長,風和雨順,天下享承平之福矣。臣帶罪冒犯天顏,條陳開列於後:笫一件拆鹿臺,安民心不亂。第二件廢炮烙,使諫臣盡忠。第叄件填蠆盆,宮患自安。第四件填酒池,拔肉林,掩諸侯謗議。第五件貶妲己,別立正宮,自無蠱惑。第六件斬費仲、尤渾,快人心以警不肖。第七件開倉廩,賑民饑饉。第八件遣使命,招安東南。第九件訪遺賢於山澤。第十件大開言路,使天下無壅塞之蔽。望陛下恩准。”

紂王一聽卻是久久不語,只因那諫言之中有那三樣紂王捨不得。便是殺妲己誅費仲、尤渾和拆鹿臺。聞仲見紂王久久不語卻是上前再過言道:陛下此事還請陛下務必答應。那紂王言道:這十事之中孤王只答應七事,剩餘三事則是餘後再說。

聞仲問道:“是哪三事?”“就是第一件,第五件,第六件。”“萬萬不可,此三件乃是十惡的源泉,不可。”“朕心意已定,太師不必多言。”言罷紂王轉身進入宮闈之中,聞仲想要阻攔卻是並未追趕。

那紂王回到後宮之中也是甚是惱怒,妲己上前問道:“陛下可是與太師慪氣?”紂王言道:“太師剛才在那金殿之上教訓孤王,讓孤王顏面喪失。”妲己卻是故作賢婦勸解道:“陛下莫要與太師慪氣,太師也是為了成湯社稷為重。”紂王聞之心稍安,將那妲己摟在懷中道:“還是御妻賢惠。”妲己卻是裝作小女子之態將那紂王沉浸美色之中,一時之間濃情妾意紅粉宮闈。

那聞仲在那朝歌之中帶有數日卻是聞得那四方諸侯叛亂,東海姜氏餘孽平靈王造反直逼朝歌。那紂王聞得此事卻是大為高興,因為有了此事將那聞仲遣去平亂不在面前攪擾,心中甚是清潔。第二日那紂王便下旨命那聞仲前去東海平亂,聞仲卻是稍作思索嘆息一聲接下旨喻。命家丁將那武成王黃飛虎叫來吩咐他道:“如我離京,這朝歌便交予你來看管,今後若是有甚不平之事,理當直諫;不可鉗口結舌,非人臣愛國之心。”黃飛虎言道:“太師教誨,莫將當從之。”此日聞仲便率二十萬大軍向那東海之境平亂。

卻說那東海之境與那李泰碧波島相去不遠,就在那東海興兵叛亂之時。碧波島上卻是來了一人,李泰卻是在那人來至不久之後察覺島中有異趕了過來,見到那人倒是大吃一驚。原來此人便是那西方教二教主準提道人。那準提道人在那碧波島上四處欣賞風景倒是愜意的很。李泰不敢失了分寸上前與那準提道人稽首拜禮道:“見過準提聖人,不知聖人法駕,還請聖人勿怪。”

準提見李泰行禮卻是點頭道:“道友此地風景煞是迷人,到叫貧道留戀忘返啊。”“聖人過講了,不知聖人道此有何賜教?”反正他來準沒有好事,不過還需問上一問。“無它,貧道此次來只不過相與道友見解一下道術?”那準提倒是說的臉部紅心不跳的,但卻讓李泰一驚。什麼自己沒有聽錯吧,聖人想與我見討一下道術,這真是青天地裡打雷頭一回。“聖人說笑了,弟子怎敢與聖人言道,倒是讓聖人笑話了。”對於自己李泰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

準提笑道:“無妨道祖相傳三千大道,眾生自有自己之道,貧道只不過是先行一步而已。道友莫要謙虛,已道友之資質想來與那大道之期不遠已。”不遠已?笑話,這最後一步乃一個人不是走了上千萬,上億年之久還是了了無期。李泰卻是心中十分的詫異,這準提道人不會無端的到此與我講這些的吧。於是心中不由得掐算,那東海之事卻是已然明了於心。準提到不曾隱瞞李泰,見到李泰已然心中有數笑言道:“道友莫要再燃那紅塵之事,紅塵之事自有定論。怎樣?不知道友可否坐下聽我講道。”李泰卻是並未回答,心中不斷的盤算怎樣從那準提手中逃脫,只不過島中還有一眾弟子在,就算自己能夠逃出準提手中,恐怕那島中弟子與那生靈就要遭準提毒手。思量良久之後,無奈李泰向那準提道人稽首道:“還請聖人賜教了。”這樣的結果準提早已知曉道:“道友倒是有慧根。”於是與那李泰席地而坐闡述天道至理。

西方大法自有妙處,要不然怎麼會成就兩位聖人之尊。不過現在西方教還不是以後的佛教,教義尚未圓滿。那李泰乃是後來之人對於後世之中佛教之事,還是有所涉略。無想就是那一點點的提醒竟然讓那準提猶如醍醐灌頂一般,準提在聽的那李泰之言後,心中著實的大奇,什麼三豎三橫佛?過去、未來、現世佛,中央佛境等無不是驚訝萬分。本來以為以自己聖人之尊來攔截一小輩失了身份,想不到竟有這般奇遇。這玄元看來真有大能,莫非與我佛教有緣要不人尤其會知道這些?準提心中雖然大奇,但是還是沒有顯於臉上。

那李泰在聞得準提講道之後又是一番體悟,道家最高的目的要達到“順其自然,渾渾沉沉,朦朦朧朧,如嬰兒之狀態”。意思說一個人對外在的什麼都不加以思考,不加以瞭解,渾渾沉沉的樣子,也像嬰兒一樣,就算得道的。因剛出生的小孩對外在的幾乎沒有反應,道家修的方法也要歸到這樣的自然,就說明證到道的時候。這樣跟佛教的說法就有差別了,他們要濛濛肬朧之狀態,嬰兒之狀態,那我們佛教要“明心見性,開發智慧”,要我們心地越來越明,智慧越來越開發;要達到無所不知,無所不覺的意境;要證到三種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智慧;要證到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境界;要轉八識成四智:即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的圓滿智慧。使智慧越來越開發,所以說跟道家的朦朧狀態是相反的。他們要越來越愚昧,像嬰兒之狀態,對外在的沒有產生反應。

李泰乃是修於玄門正宗的上清截教弟子,西方教雖然被三清稱為旁門左道。其意都是為了達到與天道無一的境界。李泰與那準提一番話語,不知道過了何年月?李泰只是覺得自己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以那上清之法為主西方之法為輔修煉自己的道。周身之上一會青光大盛,一會金光潛伏。慢慢的那青光慢慢的吞併佛光不斷地相容轉化。見李泰這般,準提也是稍作驚訝,看著那李泰心中有那說不出的感覺,是惜才,是嫉妒,還是無奈。想不到東方之中帶有人傑,就這一個小小的玄元就有這般資質,看來我的想法不會有錯。見到李泰這般那準提更是堅定了,利用這次封神之戰將那劫中之人渡回西方振興大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良久李泰清醒過來。卻是道行打進。見那準提在一旁著笑看著自己不免起身相拜謝過準提道人。“謝過聖人。”準提言道:“這只不過是你自己的一番機遇與我確實無大關係。盡然如此我便不再久留。”卻說準提將要轉身隱入虛空卻被李泰叫住。“聖人慢行,弟子有一事相詢。”

“偶,不知道友有何疑問?”準提好奇的停住腳步。

“聖人為了西方大教也算是煞費苦心,就是聖人這份心令玄元不得不敬佩。不過聖人可曾想到此行可有什麼後果?”“嗯,道友以為呢?”雖然準提臉上並沒有什麼顯示,那內心之中卻是驚駭,想不到自己這番行為教李泰看的這般清楚,是否將他打殺在此以免壞了自己大事。準提想到這裡不由得將那七寶妙樹提在手中。李泰卻是不管與那準提道:“聖人放心,只不過天道如此,弟子亦不會干涉太多,只不過是盡弟子之職責而已。弟子在此疑問就是聖人要渡那紅塵客難道不怕極樂之境染上紅塵麼?”

聽道李泰這般言語,那準提倒是愣了愣。這些事自己並沒有想到,卻是被那大教大興之事興奮過了頭。略加思索後準提與那李泰稽首道:“謝過道友擔心,貧道亦不過是與道友一般盡那職責之事,以後之事還需再做定奪。再說進的我西方可享極樂,滾滾紅塵沾染不得。”言罷那準提道人已是不見蹤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