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開局殺隋文帝祭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朝堂紛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朝堂紛爭

梅山大營的一處營房,這裡已經臨時被改成了審訊室。一把烙鐵正插在火盆當中,火盆當中搖曳著猶如幽冥煉獄一般的火光。

“張寶如,梅府管事,七歲被賣到了梅府,如今已經到梅府三十餘年,算的上是梅府老人了啊!”麻叔謀朝著被綁縛在行刑架上的中年男子問道。

張寶如被綁在行刑架上,整個人心中忐忑,時不時的會有一聲聲慘叫從周圍的營帳當中傳來。張寶如知道,定然是梅府的其餘人,正在遭受酷刑。

張寶如一言不發,他此時害怕極了,他知道,也許要不了多久,這塊烙鐵就會按在他的身上。

“主動說?還是上一遍刑罰之後,你在說?”幽幽的火光映在麻叔謀的臉上,麻叔謀的聲音聽在張寶如的耳中,格外的陰森恐怖。

“我說!”

“我說!”

“老爺命我們挑撥百姓,將梅山大營圍起來,不讓你們去勘測河道。但是,今日的暴亂和我們真沒關係,老爺的命令僅僅只是圍住你們!”張寶如帶著哭腔說道。

麻叔謀心想,我當然知道今天的暴亂和你們沒關係,這壓根就是我自己安排的。但是,你這小子,不懂得人情事故啊!老子想聽什麼,難道你不知道嗎?

“來人,給他長長記性,讓他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麻叔謀揮了揮手,示意手下兵丁用刑。

在這個年代,刑訊逼供乃是最好用的手段。別說是這種暴亂的大罪,便是平時縣衙偷雞摸狗的小事,也時常以刑訊逼供的方式結案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以這麼說吧,刑訊逼供那是常用的辦案手段,也是最有效的辦案手段。

“別,別......”

“別用刑,別用刑......”

“我說,你讓我說什麼,我都說還不行嗎?”張寶如哭喪著臉說道。

他僅僅只是被賣到梅府的一個撲人,混了三十年混成了一個管事。一個僕人,即便是做了三十年還是僕人,他對於梅府並沒有什麼忠誠可言。

在這種生死面前,自然還是保全自己的性命為主。

“這樣才對嗎!反正最後都是要說的,何必要受皮肉之苦呢?”

“既然你願意如實交代,那我便給你提醒提醒。梅縣梅氏膽大包天,對於修建運河之事心存不瞞。非但不願意按照河圖遷徙,而且挑撥百姓意圖造反。”

“今日,你們便是奉了梅氏之命,帶領百姓衝擊大營,想要殺了本官!”

“這件事本官不怎麼瞭解,大抵就是這麼個經過了,至於其中細節,可就得你自個完善了!”麻叔謀語氣淡定的說道。

“完了啊!”

“梅氏完了!”

管事心中如此想到,麻叔謀給梅氏扣上了一個造反的帽子,顯然是要將梅氏斬盡殺絕啊!

不過,這個時候死道友不死貧道,張寶如也知道,自己是抗不下這等事情的,既然如此,何苦給梅氏陪葬。

按照麻叔謀給出的大綱,張寶如思量一番之後,將其中的細節完善了一番,完善一番之後,簽字畫押算是認下了這件事。

與此同時,其餘的審訊都在繼續。

所有被擒住的梅府家丁,全部分開審訊,如同張寶如這般願意將髒水潑到梅氏身上的,全部錄下口供之後簽字畫押,關押在大營當中。

偶爾有一些對梅氏忠心耿耿的家丁,全部都被死亡了。

什麼叫做被死亡呢?就是一刀斬了,然後將其死亡原因歸根到鎮壓叛亂的時候被軍隊鎮殺。

審訊完這些家丁之後,麻叔謀又從百姓當中選出代表人物,開始讓他們指認領頭之人。

百姓們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只知道是梅氏的人起的頭,他們是跟著梅氏的人前來大營鬧事的。

至於鬧事鬧到什麼程度,怎麼鬧,這些百姓可是完全不清楚。

不過,這樣已經夠了,有了張寶如這些梅府家丁的口供,在加上百姓們的指認,這盆髒水已經結結實實的潑在了梅氏的身上,他們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麻大人,所有口供記錄都在這裡了,這官司就是打到金鑾殿上,也是咱們佔理!”負責審訊的官員將手中的卷宗遞給麻叔謀,有些興奮的說道。

這些負責審訊的官員,都是關隴八大家的人,而梅氏乃是江左士族的人。今日,正是要殺雞給猴看,好好震懾江左士族。

“集結兵丁,帶上硬弩強攻,今日本大人要將梅氏上下抓來伏法!”麻叔謀一副正氣凌然的樣子。

還真別說,麻叔謀雖然是關隴門閥的人,但是這小子還真是個人才。這盆髒水潑的可謂是天衣無縫,任由誰來也找不到一絲的破綻。

可以這麼說吧,這梅氏已經被麻叔謀吃定了,即便是江左士族和五姓七望想保,也絕對保不下來。

沒多時,梅花大營除了留下百餘人看守這些參與暴亂的百姓之外,其餘人全部朝著梅縣奔去。

這三千全副武裝的將士直奔梅縣城內,立刻引起了城中百姓的騷亂。

梅縣不過只有一個千人隊的守城兵丁,而且也多數都是一些吊兒郎當,戰鬥力匱乏的老弱。

梅縣可是很多年,都沒有見過這種全副武裝精銳士兵進城了。

城裡百姓都知道,今個有沿河道的百姓到梅山大營鬧事去了,這些人顯然就是梅山大營的兵丁。莫非,這些鬧事的人,當真將事情給鬧大了。

這些當兵的進城了,定然是衝著梅氏來的,梅氏暗中派人攛掇百姓包圍梅山大營,這在梅縣並非什麼秘密。

梅氏的目的,和那些沿河百姓的目的是一樣的,他們都希望運河能夠改道。

梅氏不遠遷移自己的祖墳和祖宅,沿河百姓可不想遷移家園。這些百姓也不是傻子,他們之所以跟著梅氏的人去鬧事,本就是覺得天塌下來有高個的頂著。

毫無疑問,梅氏相對來說就是高個的,真鬧出了大事,朝廷也是先收拾梅氏。

而梅氏的想法則是法不擇眾,他們上面有人保著,只要事情不鬧大,就傷不了梅氏的根基。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麻叔謀這廝一出手,就要把梅氏往死裡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