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亂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大戰消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八章 大戰消弭

遠在長安的李淵得到東突厥退兵的戰報後並無喜悅之情。似勝實敗啊!唐軍以四萬將士的陣亡卻只換得東突厥退兵這對兵乏將少的唐軍來說實是一場大敗!

再從李靖傳來的密報中得知此戰的詳細情況後李淵更是氣得手足麻渾身顫抖。“好個孽障!枉我將領兵重任寄在你肩上還指望你能繼承我大業沒想到你卻是個心胸狹隘、剛愎自用的廢物朽木啊朽木!”李淵臉色蒼白無力地靠坐在椅上。

自從走上反隋之路李淵就已考慮到了將來的傳嗣。

李建成有著身為長子的天然優勢而且人也聰明說起行軍打仗、治民理國來頭頭是道很是讓李淵心喜;老二李世民從小聰慧踏實、待人誠懇自有大將風範並且手下頗有一些能人猛將只可惜他心機過深不太合李淵心意;而四子李元霸從小師從李淵老友紫陽真人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只是對人以心相交為人也太過霸道做事不留餘地不是為君之才。李淵思來想去還是只有長子李建成最為合適。因此舉凡遇到大事李淵就會儘量讓李建成參與甚至許他親為。此次領軍救援朔方也是李淵有意讓李建成歷練只沒想到李建成初次主持大型戰役就暴露了自身的諸多致命缺點今次如無李元霸率部拼死相搏只怕朔方唐軍要落個全軍覆沒!細想來直讓李淵傷心氣急。

“唉!看來我應另做打算只盼世民吾兒能人如其名世民世民濟世安民啊!”

扼守潼關的李世民萬萬想不到父親李淵大業未成反而先有了易儲的念頭。此時他正在和柴紹商議怎樣阻截那一十八路識破楊廣詭計殺出揚州的反王。

十八路反王奉詔齊聚揚州演武奪魁經過長達兩個月的搏殺死傷將士無數。最終北平王羅藝之子羅成槍挑四十二將一舉奪得魁。可就在羅成要去取那傳國玉璽之時眾反王卻在無意間現校場內埋有大量火藥就待引爆。眾反王立時明白了楊廣的企圖於是齊齊殺出揚州直往關中逃來。只是這中間可苦了李元霸那結義兄長————白御王的大元帥雄闊海!為救眾反王出城他孤身托起了城門口的千斤閘在眾人脫困之後他卻因力乏被隋軍輕易擒獲!

十八路反王在演武奪魁之時損兵折將而其大多又是草莽之輩幾十萬兵馬沒有統一的指揮猶如一盤散沙因此在五萬隋軍的追擊下反王大軍根本組織不起有力的反擊只會一路倉皇逃竄。

面對倉惶而來的幾十萬反軍李世民認為十八路反王雖然在人馬數量上佔了優勢可他們並無統一的號令一旦大戰起來這十八路人馬還不如一支幾萬人的精練部隊。李世民提議伏兵紫金山打他個措手不及力爭一舉擊潰十八路反王。柴紹對此表示認同兩人在一番商議之後決定一邊飛騎向長安求援一邊調集尚留駐在河東郡的八萬唐軍準備設伏潼關城外紫金山。

李淵接到潼關急報覺得兒子和女婿的想法甚好。此時東突厥剛剛退兵短時期內不會復返而西突厥又與唐軍修好唐軍此時暫無後顧無憂。正應該趁此機會一舉剷除十八路反王同時把恭帝推出壓制楊廣中原自可盡歸關中。到時候隨便尋個藉口滅了江都政權還怕大好河山不隨李姓?竊國的**使得李淵顧不上體諒李元霸大戰後身心的疲憊一道軍令把李元霸招回長安著他領兵三萬急赴潼關相助李世民。

就在唐軍緊急部署準備滅反王而得天下之際天下形勢卻又起了變化。

眾反王殺出揚州之後宇文述聞得自己所獻計策失敗一心害怕楊廣怪罪整天提心吊膽。他本已是年老體弱重病在身怎經得起如此驚恐。沒幾天工夫這個大隋第一奸臣終於在恐懼中死去。而其子宇文化及見大隋氣數已盡與弟弟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動兵變率兵進入江都宮縊死了煬帝楊廣殺盡皇家宗室意欲自立為帝。而本已逃出甚遠的眾反王得了江都大亂的訊息全都停下了逃跑的勢頭眾人合計一番竟又舉兵殺返揚州要奪取傳國玉璽分了大隋天下!

楊廣一死大隋實質上的君王已經沒有了本來就分崩離析的中原大地陷入了更大的混亂和分裂之中。天下百姓和各方勢力開始憧憬和覓尋著一統天下的真龍天子這越來越激烈的動亂或許就是黎明到來前的黑暗吧!

李元霸已可看清楚潼關城樓上唐軍的紅白雙色大旗而城上守兵早就通報了李世民此時李世民和柴紹也已來到城樓上觀望。柴紹興奮地向李世民指點道:“二哥喏那中軍大旗下的黑袍小將就是元霸啦認不出來了吧?嗨!旁邊那個拿斧頭的叫程咬金是個直性子人咦?有程咬金在怎麼不見王伯當?”

聽著柴紹興高采烈的介紹李世民也微笑著。自己這個四弟小時侯還肯親近自己只是近十年不見了不知他又是如何心性?不過他的勇武善戰到是耳聞頗多還有他統領的風旅聽說也是一支強悍的部隊據說那閒來無事做的知機子又在編排英雄譜自己的這位四弟很可能就是譜上第一人且不管他長大了還親不親近自己就是衝著這些自己也得和他多多親近。

一念至此李世民轉身吩咐:“大開城門我要出城迎接趙王!”

秋月如鏡趙國公府內好生安寧。王曉蓉坐在後花園的青石凳上潔白的手指輕輕撫弄著一枚玉佩。夜空中那皎潔的月光灑在玉佩上照出滴落在玉佩上的一粒晶瑩淚珠。

秋風習習已自帶著一絲涼意。丫鬟思雪捧著一件秋衣來到王曉蓉身邊。為曉蓉披上衣服思雪輕聲道:“小姐你又在想趙國公了?”

王曉蓉低下了頭沒有說話手兒握緊了玉佩。“小姐要不咱們去找他?”王曉蓉猛地抬起頭來黯淡的眼睛一亮但隨即她又埋下頭去。許久王曉蓉低聲說道:“還是算了吧!他要心裡真有我不論我在不在他身邊他都會念著我……他心裡要是沒有我找到他也是沒用”又是一滴淚珠落在了王曉蓉緊握玉佩的手背上。“小姐你每日裡這樣冥思苦想會把身子想出毛病的……趙國公也真是的既然與小姐定下了親事不若就一併把婚事辦了這麼拖拉也……”王曉蓉插口打斷思雪的話說道:“思雪這也怪不得他。他是英雄英雄就該去平定天下、開疆拓土。誰讓我喜歡上他呢?既然喜歡上了英雄就得承受分離、等待的苦楚……”

自從得知哥哥陣亡之後王曉蓉就成熟了許多。她考慮事情再不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她開始知道為別人著想。

“思雪啊你想念過一個人嗎?”“想過啊!”“哪是什麼滋味?”“好想他回家……嗯還有餓!”“餓!?”“是啊!婢子母親死的早小時候家裡全是爹爹做飯每天婢子都要盼著他早點回家……但是爹爹要種地做活常常都是在婢子餓得眼冒金星的時候爹爹才會回家。”“啊!你原來說的是……”

十八路反王有感當初一盤散沙被隋兵追得灰頭土面的狼狽模樣於是一致推舉了勢力最強的瓦崗軍領李密作大元帥統一提調各路人馬。一番休整之後眾反王收拾起散亂兵馬五十萬大軍氣勢洶洶殺往江都。

此時江都政局不穩人心散亂。宇文化及聞得十八路反王合兵五十萬殺來心中大驚。當下宇文化及傾盡江都三十萬軍隊遣了弟弟宇文士及領兵守城而自己收拾了金銀珠寶連夜棄城奔逃。奸臣世家豈有笨兒男?眾反王一到城下宇文士及就開城投降。得知宇文化及已逃心繫傳國玉璽李密親自帶了兩萬人馬追趕宇文化及。好容易在第二日黃昏時候追著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只帶有一千親衛怎敵得李密兩萬人馬。大殺一陣後宇文化及被誅傳國玉璽也為李密所得。

李密得了玉璽連忙趕回江都就要獨吞玉璽領瓦崗軍返回滎陽郡登基稱帝。不料李密得了玉璽的訊息敗露其餘十七路反王自是不會讓李密獨吞這個本就鬆散的聯盟一下子就起了內訌。瓦崗軍雖然在十八路義軍中勢力最強可也禁不起十七路人馬的合圍攻擊混戰中瓦崗軍潰敗李密攜玉璽狼狽而逃十七路反王緊追其後!

李密與幾名隨從打馬狂奔。李密在馬上心思電轉:“一時計劃不周竟落的如此下場如今天下之大何處才是我容身之地啊?”抬眼望去前方隱約是潼關城樓沒料到慌不擇路間李密竟往關中逃來。

自從得了各路反王殺返江都的訊息本已緊張備戰的潼關眾將都輕鬆下來。李世民照常每日裡練兵、閒時賑濟一下貧民。而柴紹則和因痛失搭擋而被李元霸準了十天假調理心情的咬金走到了一起。兩人整日價飲酒尋歡只可惜程咬金不懂詩詞歌賦不然柴紹會更加快樂。

李元霸和尉遲恭一起也是每日操練兵馬。自從朔方一戰李元霸再次深深感到了一支強大軍隊的重要所以他在勤練兵馬的同時也考慮在自己率領的三萬騎步兵中挑選出一部分精銳來壯大風旅。在稟告李淵認可之後李元霸與尉遲恭就忙上了挑選將領壯大風旅的事項。

風旅軍營中。

“雲光知不知道我升官了?”羅士信裂開大嘴笑著故意問向身邊的虎衛軍中隊長魏雲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知道!……全風旅都知道你老羅現在是豹衛軍的統領了!”魏雲光沒好氣地答道“要不要給你找個鑼再配個鼓去營中熱鬧熱鬧?”

“嘿嘿!那倒是不用了明日訓練小將軍就會把豹衛軍交給我了……”

“就是如此?”

“怎麼這些都還把你羨慕不死啊?”

“什麼?羨慕死?你以為咱家是沒見過世面的小兵啊?……告訴你……”靠近羅士信身邊魏雲光故作神秘地小聲說道:“知道小將軍要組建近衛軍不?那可是風旅中的精銳啊!嘿嘿!……咱家就要調去近衛軍了!”

“近衛軍?……不知道!咱家只知道現在比你職位高了哈哈哈!”羅士信放聲大笑。

魏雲光也帶著笑意望著大笑中的羅士信兩人雖然平日裡都在較勁可越是較勁兩人交情就越好魏雲光突然升起了一股衝動“老羅咱倆結拜成兄弟可好?”這突兀的一句話著實讓羅士信愣了一愣但隨即他歡喜道:“好!……好啊!咱家就喜歡你和我較勁時的豪爽勁朔方一戰之後我就想過了就怕你不願意害我丟面子……現在可好走!咱們起香堂去!”

兩人歡天喜地相攜而去。

這日李元霸正與尉遲恭、程咬金以及新上任的豹衛軍統領羅士信率領著擴編之後的風旅在城外紫金山下練兵。此時風旅兵力已達九千其中有九百精銳組成了風旅近衛軍嫡屬李元霸統領而三衛中每衛亦增至六個大隊共二千七百名士兵。至此風旅全軍有將士共九千人有戰馬一萬三千多匹除每騎標準配置馬槊、戰刀之外更配有新近才製出的單弓弩這在戰馬、武器都相對緊缺的唐軍之中算得上是一支裝備豪華的騎兵部隊了。這其中還多虧李世民他為了拉攏李元霸和風旅把朝廷撥給河東駐軍的一部分戰馬和武器都劃給了風旅。

就在風旅大軍訓練正烈時遠處隱隱傳來龐大騎隊賓士之聲。

“難道是十八路反王取了江都又殺過來了?”李元霸心中驚道。此時尉遲恭策馬來到李元霸身邊皺眉說道:“小將軍情形不妙啊!看空中揚起的塵土再感覺這地上傳來的震動來的怕不有幾十萬大軍啊!情勢不明咱們還是退回城中吧?”

李元霸點頭應允他可不想這九千精銳還沒成軍就先戰死。“曹章!傳令下去全軍迅集結退回潼關城內!豹、狼兩衛軍當頭虎衛軍與近衛軍押後!”

風旅大軍得令後迅集結後撤。此時在隊伍尾端負責殿後的李元霸與尉遲恭已見到遠遠的有幾騎狂奔而來而其後幾里處揚起滾滾煙塵正是那大軍在追趕。

“媽的!幾十萬大軍追擊幾人真他媽浪費!”見到如此浪費軍力平時並不多話的尉遲恭忍不住罵出聲來。

尉遲恭卻不知道這幾十萬大軍是由十七路反王的兵馬組成這些個反王心繫李密身上的傳國玉璽誰也不肯讓別人獨自追擊如此只好一個都不落下了!

倉促之間風旅大軍撤退起來不如那單騎逃命的來得快懷揣著玉璽亡命奔逃的李密及其隨從已將追上押後的虎衛軍、近衛軍。此時就聽得其中有人高聲叫道:“前方可是唐軍?……咦!尉遲恭……是你嗎?嗨!黑碳頭快救我等一命!”尉遲恭聽得這熟悉的聲音大是訝異連忙勒住馬兒循聲看去“呀!原來是你!”尉遲恭欣喜若狂一張黑臉因興奮已有些紅。“世勣!真的是你啊!”

李元霸聽得一楞:“世勣?瓦崗軍中的智多星徐世勣那麼這幾人當中應該有李密在吧?”李元霸可不能把尉遲恭一人丟下他也勒住馬兒來到尉遲恭身旁。

“尉遲!沒想到在這裡遇見你嗨!閒話就不說了你現在可是在唐軍中?快領得我等幾人入城一避!”

尉遲恭面現難色只把目光投向了李元霸。聰明如徐世勣一下就明白了這位瘦弱小將才是主事的人。徐世勣連忙向李元霸拱手一禮說道:“在下瓦崗徐世勣尚求小將軍容我等入城避禍!”

李元霸還施一禮望望遠處苦笑著說道:“只怕我放你等入城也來不及了!”

就在幾句話間追兵先鋒距此已不足三、四裡。在場的都是久經沙場之人俱都心中明白:此時就算逃至城下且不論風旅的九千人馬能不能在一時半會兒進入城中只怕潼關城守兵在瞭望到反王大軍來臨之後就會緊閉城門眾人進城已經沒有多大希望……在非己方大軍壓境之際誰人敢隨意開啟城門?即使城下有自己的軍隊!

李元霸轉過頭對尉遲恭說道:“尉遲統領你迅領虎衛軍列陣!曹章傳令命前行的豹、狼二衛軍後隊變前隊就地佈陣!並遣快馬返城通報秦國公請求馳援。”

眼見這位瘦弱小將臨危不亂兀自鎮定自若地排兵佈陣徐世勣看得暗暗點頭“難怪尉遲黑子會聽他號令果然是位將才!”……的確李元霸在經過幾次浴血奮戰之後開始成熟起來。他在血戰中看了太多的生命逝去“生何歡死何懼如是而已!”李元霸此時已經漠視生死或者說是對生死麻木了……“及吾無身吾何懼只有?”他對沙場浴血再也無所畏懼“泰山崩於前而不驚猛虎嘯於後而不凜!”他已經具備了成為不世英豪的基本素質!

尉遲恭與曹章得令退下李元霸拱手對徐世勣說道:“徐將軍你即是尉遲將軍的朋友我就不能不幫你你們就待在我軍中只要我不戰死你等也定可保全性命!”這可不是李元霸頭腦熱要揚助人為樂的無私精神:此時雖然反王大軍只為追捕李密而來與唐軍並無多大干係。可誰又知道反王大軍會不會趁勢拿下潼關呢?要知唐軍佔了關中可是招了好些反王的嫉恨啊!眼見兩軍相接已是避不可避何不給徐世勣留個好印象作他個順水人情?……人才難得這徐世勣可是李元霸心目中風旅參謀總長的最佳人選呢!

徐世勣聽得李元霸所言將詢問的眼神投向了身邊一個白麵黑鬚的中年漢子那漢子面現遲疑神色。看徐世勣對此人的態度李元霸已確認此人應該就是李密!那漢子思量一下開口對李元霸說道:“如此就謝過小將軍了!不過……小將軍既然有心救得我等幾人不若就讓我等就此離去?”說罷漢子滿是希冀地望向李元霸。

“你的意思是讓我風旅為你擋住追兵諸位先行離去?”李元霸微笑著問道。那漢子見李元霸面帶微笑似乎並無惡意當下厚著臉皮點頭應是。李元霸將頭轉過問向其餘幾人:“諸位的意思呢?”其餘幾人面上露出慚愧之色徐世勣更是把頭低下。

李元霸掃視幾人一眼臉色陡然一變“李密!你也太無恥了罷!”那漢子大吃一驚“你怎知道我是李密!”漢子的手伸向腰間劍柄。眼見李密意圖不軌“唰唰”聲響中幾支風旅近衛軍的馬槊已經抵在李密身上。

就在此時反王大軍前隊已在幾百步外。李元霸冷笑一聲吩咐道:“將他們解至後方看押起來……”衝著徐世勣一抱拳“徐將軍委屈你了!”徐世勣心中慚愧無言以對。

李元霸扭轉馬頭迎上反王大軍。

羅成看見前方有唐軍攔路更有一員小將迎上前來賓士在眾反王大軍之前的羅成連忙撤出銀槍戒備。待得來到近前羅成卻是愕然:此員小將竟是久別不見的李元霸!

李元霸看見羅成也是一楞隨即又喜畢竟兩人也算得上患難之交了。兩人相視一笑李元霸道:“羅大哥別來無恙?”要按李家和秦瓊的關係李元霸應該叫羅成叔叔可面對比自己只大一、兩歲的羅成李元霸實在叫不出“叔叔”二字。

羅成也不計較李元霸叫他大哥他笑道:“還好!不知小兄弟在此作甚?”

李元霸微笑道:“閒時練練兵唄!不知秦叔可在軍中?”

羅成答道:“表兄現今身在幽州……哦!我家姑母來年九月可是六十大壽兄弟到時可得到啊!”

李元霸笑道:“好啊一定到一定到!”

兩人在這裡聊得高興兩人身後的將士可是莫名其妙。眾將士還以為要大戰一場誰知道兩個主帥一會兒兄弟、哥哥一會兒叔叔、姑母地聊起了家常。

李元霸、羅成二人好似在閒聊家常其實是各有打算。

李元霸只盼拖得時間等二哥援軍到來而羅成此時卻是不想出頭與唐軍為敵:現在李淵風頭正勁全天下也沒有哪家勢力會隨隨便便的就和唐軍樹敵。現今擺明李密不是逃無蹤影就是被唐軍保護起來了羅成才不會傻得去向李元霸追問李密下落……只要一問就免不了與唐軍正面衝突這只怕是其他反王樂於見到的吧!……憑什麼羅家軍要做出頭鳥?

就在兩人的對話越來越沒營養的時候潼關的馳援大軍與反王大軍都已經到了。

此時反王大軍雖有壓倒性的兵力卻是一盤散沙而且多數大將都在揚州比武中戰死各個實力大減。此時面對不甚強大的唐軍眾反王心中所想與羅成一樣沒有人願意搶先出頭。甚至就連其中與唐軍有奪城之恨的梁師都也不例外……梁師都可不是笨蛋他心中明白此時叫陣只怕沒人願意幫助自己“蚌鶴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他還是懂的。

各懷鬼胎的眾反王們權衡利弊最終決定放棄玉璽因此唐軍此時雖然只有幾萬兵馬卻也沒有哪位反王前去招惹。

李元霸自也不會去招惹他們……只要有幾家反王聯手出頭只怕唐軍今日也不易取勝。雙方俱無戰意此種情形下自然是大家坐下吃個包子飲杯茶就散夥。當然臨走時為了表表英雄氣概梁師都怎麼著也得丟下幾句狠話只不過也無多大創意至多不過是“丟你老母”、“仆街”之類。(據某人調研梁師都很可能祖籍是廣東。)

一場大戰戲劇化的消弭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