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亂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經濟侵略(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 經濟侵略(1)

三月初三古歷清明節原意為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後因上墓之寒食節與清明節相接世人就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從此清明節也就成了上墳掃墓、祭奠亡靈的節日。

貞觀三年三月初三冀州府洺州永濟渠邊。天空陰沉沉的思念和悲哀化作的愁雲慘霧經久不散。成千上萬的民眾聚集在沿河兩岸所有的人都面帶悲慼向著北方燒紙上香。不論男女老幼人們哭泣著輕聲呼喚親人的名字虔誠地招喚著他們的亡靈企盼他們能夠魂歸故鄉。

永濟渠的河面上在一艘畫舫的船頭有兩名身擁錦裘的男子肅然而立。其中一人二十出頭面容黑瘦正是冀州的實際統治者————趙王李元霸而另一人則是李元霸前生今世的老師薛道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元霸抬手指向沿河兩岸的民眾“老師這些都是北援陣亡將士的家屬!”

薛道衡重重地吸了一口氣他希望寒冬臘月的冰冷空氣能刺激自己被悲傷壓抑的心靈使自己不再被悲傷侵擾。薛道衡雖然與李元霸同從後世來到這時代但是他一直是以文學大師的身份在這時代生存他並沒有像李元霸一樣經過無數的征戰殺戮因此他不能將生死看淡。人世間的生離死別始終都是這位詩人心中悲傷的源泉!……他已經被現場的悲痛氣氛感染也被眼前這一幕深深震撼!

冷冷的空氣湧入胸腔這驟來的刺激使的薛師身軀不由一顫。“元霸你就直說吧需要我做些什麼?”

此次李元霸以盪舟喝花酒為由將薛師騙來就是想利用眼前這祭拜活動激起薛師那文人特有的豐富情感讓一貫偷奸作懶的薛道衡為冀州作出貢獻。因此雖然被薛師看穿了自己別有用心可是李元霸並沒有感到絲毫慚愧。他搓搓手再揉揉被凍得有些麻木的鼻子直言說道:“老師你在前生就是一位學術界知名的歷史學家。你對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都頗有研究而且據學生在前生的觀察老師對一些野史、以及古時科技明之類的都比較感興趣知之甚詳。因此……”

“行了行了”薛道衡打斷李元霸的話“你是要我將一些時代的東西在這時代搞出來吧?”

李元霸拍拍薛師的肩膀讚道:“老師好厲害!剛一開口就被老師猜到學生的意圖老師不愧是知一曉十、通天曉地……”

“好了!”薛道衡喝止了李元霸的馬屁“給我一個理由!”

李元霸再次抬起手來指向岸邊。“老師他們之所以痛失親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冀州不夠強大!要是咱們有了先進的科技冀州就會強大起來……若是冀州強大有誰敢輕易招惹咱們?又哪來這麼多百姓痛失親人?……”雖然這理由明顯有些牽強但此時薛道衡已經被陣亡將士親人們的悲情感染只覺李元霸言之有理而且是大大的有理。當下薛道衡一反平時的懶散模樣慨然說道:“好!元霸我答應你……我定要盡我所能讓冀州強盛起來!”

……

此後薛師果然遵守諾言他一直傾盡全力為冀州的展作著貢獻。

其時因大唐已經平定了周邊大部分的割據勢力唐廷眾多的高官顯貴都覺得天下大局已定於是便開始重視起“精神生活”來。這些顯貴們一致認為茶性高潔清雅稱讚茶為瑞草魁、瓊蕊漿宣揚品茗有助於修身養性甚至還能羽化成仙。在他們的帶動下飲茶的習俗逐漸普及到了民間民眾對茶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逐漸達到了“茶為食物無異米鹽”的地步。不過他們飲茶的方式卻太過原始……人們將採製的茶葉放入水中煮沸飲時將茶葉一同咀嚼下嚥。李元霸在知曉這些事情之後便敏銳地認識到利用後世製茶方法製出的散茶一定能憑藉其爽心的清香和悅目的色彩領導中原、乃至世界茶飲文化新潮流其中必將會有巨大的利潤於是李元霸將研製散茶的任務交給了薛道衡。

薛師確實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歷史學家史上的好多雜學書論他都記憶在心。在研製茶葉的過程中就充分體現出了薛師學問的淵博……6羽《茶經》全書三卷十節七千多字薛師竟然大多記得!不過《茶經》中並沒有後世散茶製法薛師窮盡腦力自明代羅廩的《茶解》中找到了原始製法。在以此法指導實際研製的過程中薛師和工匠們透過不同加工方法總結出了與後世炒青綠茶製法非常相似的工藝:高溫殺青、揉捻、復炒、烘焙至幹。並從不酵、半酵到全酵一系列不同酵程式所引起的茶葉內質變化中探索到了一些規律從而使茶葉從鮮葉到原料透過不同的製造工藝製成了各類色、香、味、形品質特徵不同的茶類有綠茶、黃茶、黑茶、紅茶四大類。

同時冀州的製茶技術雖然已經相當成熟但由於製茶機械簡陋茶葉大批量生產受到了限制。於是在李元霸的授意下薛師將明代宋應星編撰的《天工開物》憶出並手抄成冊然後交由冀州官方印刷局印刷了六冊秘密放給了冀州制造局的幾名高階工匠。《天工開物》一書重視實踐全書以描寫生產過程、介紹技術要點為主絕少空議論。間或有議論時也是言簡意駭精闢之至。那幾名工匠本就是技藝拔尖的能工巧匠在見識了《天工開物》這一全面反映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書籍之後工匠們茅塞頓開諸多奇思妙想不斷湧現致使李元霸和薛道衡對人民群眾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感嘆不已!

之後在冀州官方的大力支持下各類用於工、農業的新型機械相繼被制造局工匠研製出來而制茶業也由小規模的手工作業展到各道工序機械化。從此除了少數名貴茶葉仍由手工加工外絕大多數茶葉的加工均採用了機械化生產。此時大規模的茶葉生產作坊逐漸在茶樹種植較多的江淮地區出現為了有效的控制這一極可能成為冀州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產業李元霸召集冀州三部十二司的官員將冀州各郡的行政區域再作劃分在合併江淮地區之後冀州之前的四郡五十二縣不變增加了江南一郡共十九個縣至此冀州全境共有五郡七十一縣。雖然冀州的轄地大增但四大軍區的構架並沒有改變只將江南郡劃歸冀南軍區治轄另各軍區統領有所變更。

**********************

兩年後唐貞觀五年五月。

冀州刺史府中有一個小小的人工湖泊碧綠的湖面飄著玲瓏雪白的水蓮花。一座曲折長廊自小湖上橫過其中段正值湖心之處建有一座涼亭小亭雕欄玉砌精緻非常。趙王李元霸與政務部總管凌敬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談論著一幹侍衛在長廊兩端嚴密把守。

凌敬一手習慣性的扶著白瓷茶碗一手隨意放在面前的石桌上。如今冀州的官員無論大、小在李元霸面前都是非常隨意這與李元霸歷年來的“刻意縱容”關係甚大。

凌敬道:“王爺年前大唐朝廷遣出的大型商隊攜帶大量絲綢、瓷器等商品經長安由敦煌出陽關西行沿著崑崙山麓過蔥嶺西達大月氏、安息、條氏最後到達王爺曾提過的羅馬帝國現在商隊已經返回還帶回了一些稀奇的東西。”

“哦!”李元霸道:“李世民走通‘絲綢之路’了?”

自從冀州利用散茶壟斷了中原的茶葉生意後冀州的經濟就得到了飛躍展。一年之中冀州出成品散茶達八百萬馱得稅二十餘萬貫。其時在中原三個錢就可買米一斗這二十幾萬貫錢可是一個天文數字相當於大唐全國的總歲收可以說天下銀財滾滾湧向冀州。

李元霸在大力展冀州的同時也在想方設法限制大唐的展。李元霸對‘唐’這個中華歷史上少有的盛世終究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或許可以把它叫做“大中華情結”吧?……以前李元霸為了生存與李世民作戰可現在生存有了保障李元霸再也不願意對這個讓無數後世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國度施以戰亂。但是一山終究難容二虎畢竟唐廷的存在對冀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李元霸也不能對其置之不理。因此李元霸選擇了一個可以讓他略覺心安、同時也是可以避免血腥殺戮的辦法:利用冀州如今已經非常強大的軍力威逼唐廷在將冀州的各類商品傾銷到中原的同時動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封鎖、控制唐廷的對外貿易。李元霸要掌握大唐的經濟命脈兵不刃血拿下大唐!

周邊的一些國家在冀州的強勢下斷絕了同大唐的商務來往隨著冀州悄然的經濟侵略大唐的經濟逐漸被冀州左右。冀州不論官方還是民間的商人在大唐境內都設有無數的商務機構他們在大肆銷售冀州商品的同時也大量採購大唐境內的物資。現今大到唐國的進出口貿易小到大唐百姓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冀州。長此以往只怕大唐舉國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冀州的控制最終導致亡國。李世民在一年前認識到了這一點他積極努力地尋求著出路。在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考察論證之後李世民決定以冀州控制不力的西方作為突破口沿著西漢時張騫開闢的商道與西方國家進行商業貿易擺脫冀州對其的經濟控制。李世民的確很有戰略眼光李元霸明知有這條“絲綢古道”的存在可其與冀州間隔著千萬裡冀州一時之間卻也無法去控制它。

“絲綢之路?”凌敬疑惑不解問道:“敢問王爺為何將之稱為‘絲綢之路’?”

李元霸微微一笑道:“唐廷透過此道將大量絲綢售與西人那不是‘絲綢之路’是什麼?”

凌敬聽罷心中卻是不以為然:那不也可以叫作“茶葉之路”、“瓷器之路”?心中雖然嘀咕可凌敬嘴裡還是說道:“果然有理!”

李元霸道:“李世民如此而為也算是一條出路只是……嘿嘿!他恐怕不會想到我有一條比他那‘6地絲綢之路’更為便捷、運營成本更低的‘海上絲綢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