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亂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揚威海外(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章 揚威海外(2)

由於冀州經濟的高度達冀州造船業經過六、七年的展出現了一個鼎盛時期鐵釘釘連法、船模造船技術和水密隔艙等技術已經在大型海船上廣泛使用。而位於冀東郡的東萊船塢就是冀州造船業中將這些先進科技揮到極致的佼佼者。

東萊船塢屬冀州官方所有因此規模極其龐大。在冀州官方的操作下舟車監先後在東萊設立了三個規模龐大的官營造船作坊三個作坊全劃歸東萊船塢作坊裡的所有工匠一律編制有專門的檔案。而且官府還規定東萊船塢建造船艦所需的松木、楠木均由軍隊與地方政府共同出力、出資採購運送。如此運作現今東萊船塢一年至多可造千噸級大海船八十艘、六百噸級海船一百艘。

東萊船塢不但產量高而且製造的船隻一向以噸位大、質量好、設施先進著稱。該船塢出產的海船上運用了諸多先進的科技。如將底艙隔成多個密閉小艙這樣就算船艙區域性漏水也不會波及到整艘船大大增大了航行的安全性;又如安裝了既能提高船艦航行效率又能減少人員配置的長櫓……諸如此類的科技革新舉不勝舉。那些來往在冀州、大唐和波斯之間的阿拉伯商人們尤其喜歡冀州商船稱“東方冀州的海船特別巨大能抗風浪當可暢行無阻至波斯灣。”但同時阿拉伯商人們也不無遺憾的說:“只可惜冀州船隻的噸位太大不能直接進入幼拉底河口……”

不管阿拉伯商人稱讚也好遺憾也好他們最多只能購買到冀州普通船塢製造的小噸位海船。至於東萊船塢建造的千噸級大海船阿拉伯人只能看著眼紅即便他們有錢也是絕對搞不到的。從建塢至今東萊船塢出產的千噸級大海船總共不過五十艘除去遠洋艦隊配備四艘也只剩下了四十六艘而這四十六艘鉅艦正是趙王為開闢海外殖民地準備的。

就在三個月前這四十六艘長四十二丈、寬十八丈的鉅艦已經起航開始履行它們的歷史使命。千噸鉅艦與五十八艘六百噸級各類海船組成了新的冀州遠洋艦隊艦隊載著一萬八千多人馬和大批的絲綢、茶葉、瓷器、漆器以及金屬制品駛向馬來半島。

前次由三十二艘大型海船組成的遠洋艦隊就已經把途經的諸國震撼此次共一百零四艘大型海船組成的龐大艦隊立時就讓那些國家把冀州當作了神話。畢竟組建一支龐大的遠洋艦隊需要各方面的物質保障。如建造大型艦船所需的巨大物力、人力以及維持艦隊執行的鉅額開支。此外建造大型艦船對建造者的科技和工藝要求都非常高就如沿途經過的這些國家暫不論它們有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來建造千噸海船且看它們的子民還在依靠獨木舟之類的小型船舟進行近海捕漁從這一點就可以肯定這些國家的科技水平是遠遠達不到造大型海船的要求的。因此在這科技和生產力都相對落後的古代社會裡一支龐大的遠洋艦隊實際上代表著一種強大的實力。

被強烈震撼的諸國國君對趙王李元霸表達了無比的敬意。沿途不斷有得到訊息的各國國王、貴族在近海航線上等候拜訪趙王請求趙王的尊駕能夠前往自己的國家移步踏上自己的國土哪怕只有一個時辰。

雖然天竺那邊的事情等待自己去處理但是李元霸與隨行的官員商議後認為艦隊在沿途立威也很重要。這些國家很可能從此之後就會成為冀州的附屬國而它們延續不斷的朝貢行為將帶動其國內的商人來到冀州進行貿易。而冀州有當今世上最先進的生產力在瓷器、絲綢等手工業品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當可長期保持對海外貿易的吸引力如此可形成一個宏大的、以“納貢”為名義的貿易體系這將會為冀州帶來不盡的商機和無窮的財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基於這個理念李元霸沒有拒絕諸國的邀請他熱情地向各國國君贈送禮物並向他們表示願意與其建立和展友好的關係。同時也請他們參觀龐大的艦船並讓他們感受冀州武器的威力。如此而為有不少小國當即表示歸附對這些願意歸附的國家趙王便賜予其國君誥命銀印以及各級官員的冠服和其它禮物。

原定在天竺開展的官方貿易在此時也因勢成為了遠洋航行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艦隊遠洋的冀州商人在冀州官員和當地官方的主持下與當地商人進行交易,這些貿易只有少數是以黃金或白銀進行大多數的還是以貨易貨。雙方的商人遵循著平等自願等價交換的準則,這也成為了未來的大趙國進行國際貿易的基本原則而海外官方貿易也就從此成為了冀州擴大海外貿易的一條重要途徑。

……

一月份正好趕上了東北季風時節冀州艦隊一路順風而行眼看不日就要到達馬來半島。此時艦隊遵循著遠洋艦隊的老路駛離了海岸線直插淡馬錫群島。

想起沿途那些國君的臣服李元霸覺得很有成就感。但作為一個擁有未來見識的人他隨即就很自然的聯想到了某些國家在後世歷史中對待中華的嘴臉。

在後世的一段歷史裡西班牙人為了謀求利益在菲律賓從事對華貿易全面依賴華商從漳州進貨到馬尼拉因此引來大批華人定居馬尼拉。但中國人有自己的儒教文化很難為天主教所吸收於是他們就變成像西班牙本土的猶太人……只在經濟上對西班牙有用除此之外只剩下了威脅。最終因為菲律賓的華人人口比西班牙人還多使的西班牙人寢食難安。結果就在明末生了兩次大屠殺。16o3年那次把兩萬華僑全消滅。但不到三十年華人移民又6續從福建來到展成一個三萬人的社群。至1639年第二次大屠殺時西班牙人又殺掉兩萬華僑。

對這些相當於生在中華大門前的慘案明廷漠不關心。而174o年荷蘭人在爪窪的巴塔維亞亦對華僑進行屠殺。此時已經是清代的乾隆盛世也不見乾隆老兒有何反應。

祖國的不聞不問使得遠離祖國的中國人迫不得已採取了寄人籬下式的生存方式。他們夾在白人統治者和當地的土著之間在耗盡精血為統治者服務的同時卻又被土著們憎恨他們把當地的經濟展起來但對自己的命運卻無法控制。

這是為什麼?這是他們的祖國為了種種原因已經把他們拋棄了……可即便如此這些有根卻等同無根的人們他們在被異族殺戮的時候還總是向著祖國的方向倒下!

李元霸想到那些華僑在某些國家的遭遇不覺有些心疼也有些心寒。假若在將來冀州移民來到這些國家後若是冀州的利益與移民的生命、尊嚴起了衝突的時候自己會選擇那一邊呢?……為王者究竟該如何?或者何為王道?

這問題讓李元霸非常難受同時也為日後大趙國強行同化諸多附屬國種下了前因。

是夜情緒有些低落的李元霸久久不能入睡忽然間竟念及前生與友在海邊觀望日出那朝陽的瑰麗他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或許朝陽的勃勃生氣可以讓我振奮一些吧!”

此時艦隊已駛入遠海這幾日都不會再有俗務相擾。累了好幾年難得有閒李元霸決定第二日早起觀海上日出連帶著懷念一下前生瑣事。

次日李元霸早早起了床信步走下船樓來到了甲板上。

海上朝霧薄而朦朧。

此處已屬赤道無風帶全年風平浪靜的日子很多。就在這清晨的靜謐中大海輕輕湧動著波浪平日裡波濤洶湧的大海在此時竟然帶著那麼一些溫柔。在遠洋途中見慣了險風惡浪的李元霸乍見平靜祥和的海洋忽然現平靜的大海顯示與人的是深邃的內涵深不可測它就如同安忍不動的大地人們在它面前只有讚美和臣服;而暴怒的大海只知道彰顯力量它竭力把其所有的力量都展示與人。在這力量的威懾下懦弱的人會屈服但更多的人會與之相抗……趙王李元霸悟:原來深思靜慮安忍不動方是王者之道!

一時之間李元霸覺得心情無比舒暢因為他在王者路途上的探索有了方向。李元霸迎著海風向著已經鍍上了一層紅暈的天邊張開了雙臂他用力的呼吸著那海風帶來的清爽的、卻略夾有鹹潤的空氣。

天邊一輪橙紅的朝陽在不斷的升騰中變為了金色而海面那輕湧的波濤也披上了一層金光此時的大海成為了一片絢麗的金色海洋!……心念靈動之間一聲長嘯自李元霸口中出嘯聲驚動天地!

金光普照李元霸全身心投入其中。

“阿彌陀佛!”在船尾靜心思悟的玄奘被李元霸一聲長嘯引來正好看到了沐浴在金色光輝中的趙王。

此時此景正合“拋卻身心現法王前程何必問行藏;若能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佛光普照!玄奘心中一震:

天下眾生人人本都具有一顆明亮的寶珠只是由於妄念造作日夜追逐於名韁利鎖讓本自清淨無瑕的明珠蒙上了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從此便生活在漫漫長夜的無明之中。若能得機緣巧合磨去古鏡苔痕還我神珠明光不但自己能見諸法寶相草木山河也將因此而蒙受光明!

此時李元霸因朝陽而覺繼而全身心投入到對朝陽、對大海、對天地自然的感悟中正是機緣來到!

玄奘暗贊:“我佛慈悲!”

然而就在此時海面無中生有忽起一個大浪。李元霸一驚面上光輝一黯回覆初見朝陽時的深邃內斂狀態玄奘眼中所見的佛光頓失!

玄奘觀其景嘆:“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思似密藏!……可惜此相雖好但至多只是帝王之相!世間少了一人成佛!……可嘆人間自此得了一位不世帝王!”

李元霸正因驟起的巨浪驚擾而心潮起伏的時候身後一聲佛號響起:“南無阿彌陀佛!……趙王爺可有心事?”

李元霸不用回頭就知道誰來了此僧乃李元霸在前生今世都極為厭惡的一個禿驢……即使他學富五車儀態瀟灑。

此僧從小立志要將佛學揚光大他聽說冀州百姓過得富裕祥和便從大唐來到冀州宣揚佛法。儘管李元霸對他感覺不好可不得不承認此僧的此舉非常有見識。冀州人在物質上富裕了但在精神生活上卻很貧乏這也是被趙王所忽略的。因此佛教在冀州很快就得到了普及而這個年輕的禿驢也很快就大紅大紫起來成為了除趙王、趙王妃以外最受冀州民眾尊敬的人。

此僧亦是個不知足的人或可以說是好學。在聽說趙王要遠洋西行的訊息後他便求見了趙王要求同往天竺以求得佛法精義。此僧好歹算是冀州名流李元霸卻也不好駁他只得帶他遠洋。

見李元霸對自己不大理睬玄奘也不生氣只是微笑著說:“趙王爺世間諸般煩惱皆由心起亦因心滅……”

“停!”即使剛才那空靈的感覺讓李元霸對佛祖有了一絲親近但他仍是毫不留情面地阻止了這位佛祖弟子的說教。“若任由這禿驢講下去自己豈不成了他徒弟……他徒弟?”李元霸似是想到了什麼。看看自己黑瘦的身體李元霸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僧人打著響指高唱“on1yyou”間或僧人猛回頭嘴裡衝自己召喚:“走!天竺!”

李元霸禁不住低聲罵道:“呸!老子可不願意作那被壓迫的孫悟空!”

玄奘並不在意李元霸的無禮。他看了李元霸一眼笑容不變自顧頌道:“無始以來心體自淨由起煩惱染故名染煩惱非心無始本性故立客名……”

李元霸此時方深刻體會到悟空對蒼蠅的憎恨忍無可忍之下李元霸決定一勞永逸封住這廝的嘴!

“大師”李元霸指著桅杆上隨風飄揚的冀州金龍旗“此乃風動還是旗動?”

此語出自六祖慧能在廣州時的一個典故慧能還有十來年才能出生李元霸且厚顏借來用用。

玄奘聽聞之下不由得深深看了李元霸一眼。沉吟良久玄奘對正在得意的李元霸道:“王爺此非旗動亦非風動仁者心動。”

李元霸大吃一驚:唐僧啊唐僧大唐高僧!你果然厲害!

吃驚之餘李元霸看見玄奘那高深的模樣禁不住想起西遊記裡三打白骨精那一出:孫悟空為了救這廝三打白骨精卻被這廝故作高深祭起緊箍咒折磨了一番。在前生時每每見到此情節李元霸就要咒罵這廝的仗勢欺人和食古不化。此時真人版就在眼前李元霸決定為那齊天大聖出口怨氣。

當下李元霸道:“有一南方蠻夷拜見一和尚。蠻夷道:‘不求餘物唯求作佛。’和尚道:‘你是南人為蠻夷怎能作佛?’……大師蠻夷怎解?”

玄奘眉毛一動已知趙王刻意在與自己演論佛法。玄奘本就歡喜佛法難得在此有“精通”佛法之人與自己演論當下玄奘精神一振道:“眾生平等皆有佛性!”

李元霸嘿嘿一笑道:“好!不過比起本王這一解大師可就差了那麼一丁點!……蠻夷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蠻夷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哈哈哈!”李元霸大笑。

玄奘駭然:“好解!好悟性!”可旋即玄奘又大為疑惑:“趙王即是如此悟性怎地適才大好機緣竟無法徹悟終致墮入帝王之道?……”玄奘抬頭看看天搖搖頭“天意難測我終究是修為尚淺不能知曉我佛深意!阿彌陀佛!前路遙遙吾將終其身求索佛道!”

李元霸斜斜撇了玄奘一眼稟著“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原則李元霸還要給玄奘重重一擊讓他日後都不要在自己面前嗡嗡亂叫。

“大師本王還作得一偈頌今日一併送與你吧!……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總算李元霸尚有一絲良心沒有再借用慧能的心血而是用上了慧能那死對頭神秀和尚的偈語。

即便如此此時還沒有接觸到天竺高深佛法的玄奘也是目瞪口呆。

李元霸看看沉默中的玄奘他忍不住仰天大笑。“自從第一次殺戮多少年了!難得今日如此放縱輕薄一番”這位肩負著冀州民生民計的年輕王爺如是想到“……如此戲弄這廝只不知西天的如來佛祖、觀音姐姐會否怪罪於我?……”

“哈!哈!哈!哈!”

這天清晨艦隊的旗艦“擎天”號上傳出了趙王狂妄的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