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隋唐之激情神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章 靠山王遠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章 靠山王遠征

這時,承啟官送來一封奏摺,是遼西郡守拆人騎快馬送來的,值班太監接過來,轉身來到龍椅近前,彎腰低頭,雙手高高舉起奏摺呈室楊廣近前。

楊廣探手拿過來,將奏摺開啟觀看。文武百官不知道所奏何事,但一聽說是遼西郡守李光祖送來的,知道肯定是邊關的大事,難道高麗又要起兵造反?

就見楊廣看著看著,不禁勃然大怒,把奏摺一摔,罵道:“高麗小國,安敢如此挑釁,竟敢勾結突厥,以修築工事為名屯兵遼西邊境,命李光祖主動出擊,漢王和幽燕王派兵墊後,三路大軍,把他們趕回遼河以北!”

楊勇一看,嗬,看不出來,這楊廣雖然昏庸,還真有幾分脾氣。高麗挑釁,哦,我可學過這段歷史,大隋朝跟高麗開過幾次仗,但高麗雖小,印象中大隋朝卻沒勝過一次,太恥辱了!今天一看,這昏君倒有幾分英雄氣概。

楊勇正想著的時候,昌平王邱瑞跪倒磕頭:“陛下息怒,跟高麗開仗尚須慎重。”

楊廣一聽眼睛就瞪起來了:“哦?愛卿何出此言?當年,父王在時,何等的威武?高麗和突厥只有乖乖臣服的份。如今朕剛登基,他們便想造次,欺朕不敢用兵乎?”

邱瑞繼續施禮道:“陛下,高麗雖小,但突厥強大,貿然對之用兵突厥肯定乘虛而入。而且對高麗用兵,戰線過長,兵源和糧草很難接濟,陛下還記得五年前先皇對高麗一戰乎?恕老臣直言,那次戰爭雖然高麗臣服了,但實質是我們敗了。眼下,老臣認為只要高麗不先出兵犯境,不宜對之動兵,應該休息生息,內修兵甲,待時機成熟,對高麗一戰可成。望陛下三思。”

忠孝王伍建章和大司馬丁彥平也出班跪倒:“陛下,昌平王所言有理,望陛下三思。”

“好吧。”楊廣一看,這三個人不贊成出兵高麗,而且說得頭頭是道,他想了想說,“不出兵也可以,但我們也必須加強戰備,令幽燕王羅藝為李光祖增兵,密切關注他們的動靜,一旦他們犯境,全力痛擊!”

“遵旨。”殿頭官答應一聲,命人擬旨去了。

這時楊廣又說:“眾位愛卿,高麗雖小,但民風強悍,跟突厥一樣,時常犯我邊境。因此東北的防禦必須加強,然而事實上,遼河一帶,遠離京師,地形複雜,地廣人稀,我們防禦力量比較薄弱,朕對此事早就想過,為縱貫南北,意開一河,南起餘杭,北至琢郡,各位愛卿,朕意如何呀?”

楊勇一聽,這就要開鑿京杭大運河了?關於這條大河的功過是非,歷朝歷代,爭論不休,就是今天還有餘波。記得有位史學家寫過一首詩: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瀾通波。若無水殿楊州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開鑿京杭大運河可是大事,老子得聽聽究竟怎麼回事?

楊廣說完,金殿上沉默了半分鐘,唐國公李淵出班跪倒:“陛下,微臣認為天下初定,當休養生息,不宜大興土木。勞民財傷,國之大忌也。據微臣所知,建東都、修長城,當地民眾頗有微辭,望陛下三思。”

楊廣聽了不悅。

楊勇一看吃了一驚,我*日,這就是未來的唐高祖哇,果然有天子之見,按照歷史的發展,十四年後,天下就是他們父子的了?說不定,他們父子已經暗中積蓄力量了吧,要不等楊林這老頭走後,老子去抱他們李家父子的大腿?

據說李淵跟楊廣還是老表,沾親帶故的,應該能罩著自己,免得被那昏君和奸賊害死了。

楊勇剛想到這裡,又推翻了自己,不成,現在這大隋朝,論勢力除了楊廣之外,沒有比靠山王楊林的勢力大的了,楊林都罩不住自己,何況一個唐國公啊?

算了,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既然穿越來到這亂世,又有激情神槍系統相伴,老子怎麼就不能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呢?難道這江山就只能是他們楊家坐罷李家坐,老子就不能爭一爭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勇這一得瑟,不由得多看了李淵幾眼,只見這李淵約四十歲的樣子,長得心寬體胖的,方面大耳,二眸子炯炯有神,可謂是儀表不俗,相貌堂堂。

楊勇看著看著,不由得吸了一口氣。我*日,這難道就是那些風水相師們所說的帝王之相?老子可得記住他,說不定今後,他們父子就是老子的勁敵!

正在楊勇胡思亂想的時候,忠孝王伍建章再次出班跪倒奏道:“陛下,唐公所言至理明言,再說,自古以來,江海河都是天然形成的,就是當年的大禹也是修河,豈敢妄自開河呀?”

伍建章這樣一說,楊廣的臉色更不好看了,心說,怎麼老有人跟我唱對臺戲呢?皇叔倔強,他不在又換成你們兩個了?你們就不能順著我說嗎?特別是你老伍頭,拿大禹跟我比,我在你眼中就那麼差?大禹就那麼好?難道他比老子多條胳膊還是多條腿?他不就治過水嗎?老子現在君臨天下了,別說治水,治人,治什麼都可以!

宇文化及一看是時候了,趕緊出班跪倒奏道:“陛下聖明,微臣認為開河是應天時、順民意之壯舉,北方少雨乾旱,南方多雨易澇,開河能促進北方農經發展,此乃順天時也;眼下高麗和突厥勾結,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我們不能被動挨打,應該積極備戰,讓當地民眾安居樂業。開河後,如有戰事水陸可同時進兵,糧草從此無憂,此乃順民意也。陛下雄才偉略,豈是一些鼠目寸光之人所能領悟得了的?”

宇文化及說到這裡,楊廣已經眉開眼笑了。

“宇文丞相,你說誰鼠目寸光,把話說明白些?”李淵反唇相譏。

“宇文化及,我看你是老奸臣滑!”忠孝王伍建章生性耿直,聽了宇文化及之言,不由得咆哮了。

楊勇一看,我*日,爭論得蠻激烈的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妨老子也發表一下言論。

“好了好了!”楊勇剛想開口,楊廣把臉一虎,“各位愛卿,此事就這麼定了,此河必開,萬無更改之理。宇文愛卿,朕命你為開河總督辦,傳旨,沿途官員籌集錢糧,招募民工,即日開工,不得有誤!”

“遵旨。”宇文化及瞟了李淵和伍建章一眼,趾高氣揚地歸班了。唐國公和忠孝王也不敢多說,只好歸班站好。

這時,值班太監宣佈退朝了。楊廣把龍袍一抖,由宮女太監陪著奔內宮去了。

楊勇回到王府,僕人都來侍候。有牽馬的,有抬槍的,楊勇特別叮囑,一定要把這大槍放好,這可是寶貝,八寶駝龍槍來之不易啊!

到了自己屋裡,有人打來洗臉水,遞過手巾板,楊勇洗了把臉,坐下來回憶著今天上殿的事,可謂是有驚有險啊!單挑宇文成都,好懸沒把命扔了,這得感謝楊林和公冶大哥。不過因禍得福,還得條大槍,收穫更大的是,跟李淵、李密、丁彥平、伍建章等超級牛人同殿稱臣,難得呀!

這時,公冶長從外面進來了,楊勇趕緊起身相迎,公冶長要施禮,楊勇一把攔住他:“大哥,你我弟兄之間不可多禮,救命之恩,當小弟給你施禮才是。”

感動公冶長差點哭了:“兄弟,愚兄只是舉手之勞,何足掛齒,王爺有請。”

楊勇和公冶長來到靠山王的屋裡,楊林讓下人全都出去,關上門三個人坐下,楊林看了楊勇一眼笑逐顏開地說:“勇兒,今天的表現為父非常滿意,沒想到勇兒如此勇猛。看來老夫以前錯怪你了,你被貶這些年並沒有失意消沉,武功不退反而猛增,你是個有心人,父王為你高興,我大隋又多了一員虎將,大隋當興啊!”

“父王謬讚了,孩兒有何德能敢在父王面稱勇阿。”楊勇趕緊謙虛道,引來了楊林一陣舒心的大笑,震得屋裡起迴音。

楊林收斂笑容轉到了正題上:“勇兒,你也知道,為父要遠征登州了。本想把你帶在身邊,讓為國建功立業,奈何你身為鎮殿將軍也走不開。留下也好,我已修書兩封,給忠孝王伍建章和唐國公李淵,這兩個人都隨我,心性耿直,國之棟樑,在朝堂有什麼事你可找他們,不必拘束。

另外,我把公冶將軍留下,伴你左右,府上有事,你們倆就商議著辦吧。後天,為父就拔營起寨了。我們父子要分開一段時日了,父王不在的這些天,你要勤於練功,慎言少事,好自為之吧……”

楊林說到裡,可能觸及了傷感的神經,虎目之中溼潤了。

楊勇知道楊林放心不下自己,想得真周到,也深受感動,趕緊施禮道:“父王儘管放心,孩子謹記。此去征途遙遙,要多注意身體,願父王早日奏凱搬師。”

三日後,靠山王楊林起大兵三十萬浩浩蕩蕩離開大興城。煬帝楊廣率領文武百官親自備御酒相送,楊勇和公冶長騎馬一直送出京城,楊勇站在高坡上一看好不壯觀呢!

兵到一萬無邊無沿,兵到十萬扯地連天。三十萬大軍旗幡飄揚,遮天蔽日,當兵的列隊整齊,披堅執銳,個個精神抖擻,真可謂刀槍似麥穗,劍戟似麻林。

楊勇看著看著,心裡不禁感慨萬分,老子什麼時候能有一支這樣的隊伍啊?別了靠山王,今日起我們父子緣分已盡,再見面時興許是仇敵。莫怪是勇兒無情,而是暴君楊廣荒淫無度,無論何時晚輩都感念你的恩德和忠勇。但是為了能活命,為了大隋的黎民蒼生,恕晚輩不能重蹈歷史的覆轍,感謝你這些天對晚輩的關照呵護,靠山王再見!

楊勇和公冶長站在那裡盯著楊林的隊伍出神,直到征塵消失在視線之中了,二人方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