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隋唐之激情神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5章 李淵稱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5章 李淵稱帝

李淵父子用了近三年的時間,先打敗了突厥的侵擾,又打垮了突厥扶植的傀儡劉武周,接著又收降了羅家父子,平定了幽燕,震懾了突厥。到大業十一年的春天,其地盤遼闊程度不次於楊勇,用二十一世紀的地圖來說,其領土範圍包括甘肅、寧夏、山西、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西等廣闊的地域。

有了這樣的業績,私下裡李建成、李世民和李秀寧等紛紛勸其老爹稱帝,他們的理由是,大隋朝已完了,何必抱殘守缺?這些年,於公於私,我們老李家也算對得起先帝他們家了。眼下,群雄並起,天朝四分五裂,皇上年幼無知,難當大任,其母後韋妃乃一女流,終究難以服眾。急需一位曠世明主力挽狂瀾,平定天下,這才是天下蒼生之福,這位曠世明主無疑就是父親您,云云。

他們兄妹說了一羅筐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李淵還是晃腦袋,把很富態的大臉往下一沉,一概回絕。兄妹三人懵了,難道老爹真的視功名利祿如糞土?就打算守著這麼個小崽子母子一輩子混下去,生是大隋朝的人,死做大隋朝的鬼?他不想當皇帝?不想皇袍加身,君臨天下?

就連李世民腦子也轉不過彎了,於是偷偷地找房玄齡和杜如晦商談,這二人皆是李世民的心腹謀士,他們之間已經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了。

李世民將下人全部打發出去,問這二人。房玄齡和杜如晦相互看了看,房玄齡一笑道:“公子,你還是不瞭解國公爺啊,國公爺是性情中人,當年跟隨老主南征北戰,東擋西殺,平南陣,滅北齊,為大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大隋建國以後,國公爺更是對楊家的江山社稷忠心耿耿,鞠躬盡瘁,一句話,國公爺是大隋朝的肱骨之臣,對大隋朝有很深的感情。更何況,他跟先帝還是表親,哪有侄子搶姑父江山社稷的道理?因此,國公爺才拒絕稱帝,國公爺高義啊!”

房玄齡一席話,李世民沉默不語,因為房玄齡雖然有意恭維他們父子,但說的卻也是至理明言,李世民想了一下又道:“先生,那就沒有辦法了嗎?”

房玄齡想了想道:“辦法當然是有,比如說只要皇上主動退位讓賢,國家不可一日無君,不管從哪方面論,九五之座寶,非國公爺莫屬啊。”

杜如晦接著道:“此計甚妙,只須造些輿論,皇上年幼,相信皇太后是個聰明人,此事不難。”

李世民深以為然,但接下來心裡咯噔了一下子,這二人太厲害了,能洞察人的心理,我必須得如此這麼辦。於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搖頭拒絕了“房謀杜斷”,然後偷偷地將小舅子長孫無忌叫過來,在耳朵叮囑了一番,長孫無忌連連點頭。

數日之後,皇上莫名其妙地病倒了,數名御醫望聞問切之後,個個頭搖得像撥浪鼓,皇太后看著剛剛九歲的兒子,病入膏肓,哭成了淚人。

這時有人給皇太后出注意,既然連御醫都醫治不了,這必然是怪病,建議她到幷州專珠寺上香許願,皇太后方寸已亂,就答應了,當即帶著宮娥綵女,坐上鳳輦往專珠寺而來。

當皇太后燃上香,虔誠地跪倒地佛像前時,老方丈了塵大師點撥道:“阿彌陀佛,太后,怒小僧直言,皇上這是憂勞成疾,加上受了傷寒,要想保住龍體,只有卸去一切擔子,皇上年幼,肩膀尚弱,還承擔不了一國之重擔。”

皇太后沒有不聰明的,否則,也坐不到這個位置。老方丈的這幾句話,皇太后如夢方醒,回皇宮即刻下詔,讓李淵前去見駕。李淵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到了皇上的病榻前,跪倒磕頭,皇上昏迷不醒,皇太后讓他免禮平身,將皇上退位賦閒之事說了。

李淵深感意外,趕緊往上磕頭攔阻道:“太后不可,淵斗膽進諫,皇上雖然年幼,但乃真命天子,有太后和我們這些老臣傾力相扶,重振大隋指日可待。雖然眼下皇上龍體欠安,但有先帝的庇佑,定然不久就能康復,望陛下和太后收回成命。”

皇太后不一定都是老太太,眼前這位皇太后就是如此,作為九歲孩子的母親,年齡自不會大,能進到宮裡,容貌和資質自然不會差,經老方丈點撥,她早就參透了個中玄機。如今聽了李淵的話心裡發恨,暗道,你裝什麼大瓣蒜?你早就覬覦我兒的皇位了,表面上忠心耿耿,卻暗渡陳倉,這種人太可怕了。我們母子要不這樣做,恐怕就不是病重,連性命都沒了!

但皇太后仍然面帶微笑道:“李愛卿,你敢抗旨嗎?這可是皇上的意思!”

“臣不敢!臣遵旨!”李淵再次磕頭,表面唯唯諾諾,有無能為力的惋惜狀,但心裡早就樂開了花。儘管他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他也不想知道,關鍵是皇上一退位,金殿正中間那把龍椅自己肯定是當仁不讓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皇上誰不想當啊?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再大的英雄,沒有人能抵抗得住這一誘惑的,這也算是人性的弱點吧。為了皇袍加身,君臨天下,機關算盡,拼得你死我活,手足相殘者有之,父子相疑者有之,母子成仇者有之,夫妻反目者有之,別看有的出家了,有的主動讓賢了,這都是爭奪皇權的一種形式或結局。

李淵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真神,他也有七情六慾,他當然也想榮登九五。但他城府極深,在地方割據勢力競相稱帝時,他也有衝動,但沒表現出來。如今那個位置在向他招手,一旦坐上去,他就是真命天子,再也不用向別人磕頭朝拜了,反過來,別人得向他山呼萬歲了,他焉能不高興?!

又一次大朝的時候,皇太后和皇上臨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宣佈,皇上病重,已經不堪治國理政的重任,決定退位賦閒,讓位給文治武功冠絕天下的唐國公李淵。旨意宣讀完,文武百官有吃驚的,有在意料之中的,但都齊聲高呼:“遵旨!”

第二天,楊侑母子搬進了汾陽,正式養病去了。再後來就沒他們母子的訊息。

不久李淵稱帝了,挑了個良辰吉日正式登基,自稱高祖皇帝,改國號為“大唐”,加封竇氏為皇后。這比歷史上記載的大唐王朝整整提前了三年,而且都城也不是在長安,而是幷州(今山西太原),這都是與歷史上唐王朝所不同的,然而,這個大唐最大的不同是與李家父子平分秋色的義勇逍遙王楊勇的存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