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隋唐之激情神槍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9章 “二換三”達成協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69章 “二換三”達成協議

長孫無忌帶著楊勇的回信到了唐營見到李世民,李世民展開楊勇的回信一看,深感意外。楊勇給他的答覆很明白也很客氣,非常贊同走馬換將,對李世民提出的“二換三”模式也沒加否定,但此“二換三”非彼“二換三”,楊勇只答應用平陽公主和羅成二人換回楊玉凌和玉鏡公主,外加羅松的生母姜氏。

這是李世民沒有料到的,他事先猜到楊勇會提附加條件,但沒想到會附上一個老婦人,並且兩位姓羅的少保只放一個。李世民趕緊把房玄齡和杜如晦找來,二人看完信後,也沉默了良久。

房玄齡道:“殿下,楊勇和李靖這是借走馬換將的同時,給我們下了道絆子,兩位少保他只放一個,還得拿姜氏夫人來換,有離間羅家父子的意思,這實際上是在拆我們的臺。”

李世民點頭。杜如晦補充道:“另外,屬下覺得楊勇還有逼降羅松的打算,他將姜氏夫人換回義軍的大營,這一招跟當年曹孟德逼徐庶投降、拆劉備的臺如出一轍。而且我們必須得答應他,因為楊勇肯定知道,我們不可能放棄救平陽公主,而楊勇風流成性,做事放蕩不羈,他的女人多的是,關鍵時刻他捨棄兩個完全不是難事,而我們卻賭不起,因此這場博弈主動權在他手裡。”

“克明所言極是。只是二位先生,你們說,羅松會投降楊勇嗎?羅家父子會不會因此對我大唐產生二心?孤知道,幽燕王並非逆來順受之人,他能捨得這位王妃嗎?他們夫妻是經歷了磨難,一下子分開了二十餘年,才團圓還沒多久啊。”李世民看看身邊左右全是自己的心腹,沒有羅藝的舊部問道。

房玄齡道:“殿下,屬下聞知羅松其人忠義,除非其母相迫,否則他肯定不會投降楊勇的,因為他的父親和弟弟在唐營,他不會做出自相殘殺之事。至於羅藝和羅成會不會對大唐產生異心就難說了,羅藝父子的為人殿下是瞭解的。不過,屬下覺得,眼下羅藝肯定會答應這件事的。”

杜如晦點頭贊同:“玄齡說得對,殿下,兩個兒子他能救一個算一個,除非他兩個都不想救,那樣他的二王妃孟氏夫人也不會答應的。羅藝跟孟氏夫人在一起生活這麼多年,只生了一個兒子羅成,而他跟姜氏又分開這麼多年,能有多少感情經得起考驗呢?”

李世民點頭同意了楊勇的走馬換將方案,其實這種結果他早幾天就預料到了,但沒想到自己料得這麼準,下面要做的是,他一面將此事上奏他父皇李淵,另外,於情於理,他須得跟羅藝溝通一下。因此,李世民又給楊勇寫了封信,約定十日後按楊勇的意思,在臨邑城外走馬換將,寫好後,仍然讓長孫無忌將此信送給楊勇,走馬換將的方案總算是定下了。

十天時間可不算長,這期間李世民得見羅藝一面,然後須得將姜氏夫人從京師接到山東前線,這都需要時間,只是不知道現在羅藝那邊阻擊蘇定方的人馬戰況如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世民剛要派人打探,報事的小校從外面跑進來了,跪倒磕頭略帶驚慌之色:“報秦王千歲,羅王在武陽東部阻擊蘇定方的人馬失利,已敗回平原縣,羅王身負箭傷,不過沒有性命之憂。”

李世民和房謀杜斷等人一聽,驚愕萬分,儘管他們知道蘇定方和伍天錫的威名,但羅藝也絕非善茬,他憑藉一套蓋世無敵的羅家槍法縱橫草原幾十載,他的燕雲十八騎更是來去如風,勇烈如火,連兇悍殘暴的突厥人都聞風喪膽,然卻對付不了這二將,有道是強將手下無弱兵,看來楊勇手下的“四梁五虎”果然名不虛傳,個個都不好惹呀。

李世民震驚之餘,將營中大事暫時交給長孫無忌和李孝恭負責,他親自帶著房玄齡和杜如晦及一幫親兵衛隊縱馬來到平原看望羅藝。

臨邑離平原縣僅幾十裡地,因此不消半個時辰,李世民便見到了躺在床榻上的羅藝。

羅藝一看李世民帶人親自過來探望,有些受寵若驚,趕緊起身要下床施禮,被李世民搶步過來扶住了,異常關切道:“王兄,自家人不可多禮。小王聞知王兄負傷了,心如火燒,王兄傷得怎麼樣,箭取出來了嗎?”

“多謝殿下掛懷,箭已經取出來了,沒多大事,一點皮肉傷而已,箭上沒毒,已經上過藥了,唉,慚愧呀……”羅藝嘆了口氣,面帶愧色地說出了他這次戰鬥失利的經過。

原來,羅藝帶著燕雲十八騎率領三萬人馬奉命去阻擊蘇定方的人馬,雙方在武陽郡東部遭遇了。羅藝探知,蘇定方與伍天錫並未在一起,首先遭遇的是伍天錫的五千馬隊,而蘇定方的主力基本上大都是步卒尚在二百裡開外,便打算將伍天錫部先吃掉再說。

蘇定方的人馬為什麼分成兩撥,雙方距離為什麼會拉這麼遠呢?羅藝不知道內情。原來,蘇定方和伍天錫也存在將帥不和的問題。這二將奉了楊勇之命,帶領十萬義軍坐鎮落陽,負責河南一帶的防務,還有一個大將張公瑾協助他們。

他們三將之中,主將當然是蘇定方,而伍天錫和張公瑾是副將,張公瑾倒沒什麼,對蘇定方既佩服又讚賞,言聽計從。但伍天錫卻不服蘇定方,儘管蘇定方對伍天錫恭敬有加,視為前輩,遇到什麼事先同伍天錫商量,從不敢缺了禮數。

但伍天錫此人性高氣傲,飛揚跋扈,認為著自己無論是資歷還是武藝都遠在蘇定方之上,現在卻要受蘇定方的管制,那才是個二十剛出頭的小孩蛋子,自己當他的父親都綽綽有餘,憑什麼本將軍要屈居他之下?

帶著這種情緒,伍天錫對蘇定方一向不理不甩,我行我素,蘇定方也感覺到了伍天錫對自己的輕蔑,但他以大局為重,裝作不知,對伍天錫仍然恭敬有加。這次出兵擒王,蘇定方本打算讓伍天錫坐鎮落陽,他和張公瑾帶兵前去擒王,但考慮再三還是讓張公瑾留下了,他和伍天錫統領馬步軍兵五萬五千出發了。

剛出洛陽,伍天錫就撇著嘴向蘇定方提出建議:“大帥,救兵如救火,此去山東千山萬水,我們這樣走太慢了,何年何月才能到達?不如這樣吧,末將領一支騎兵作為先鋒先走一步,大帥帶領步卒墊後。”

蘇定方答應了,給了伍天錫五千馬隊(除了自己的親兵衛隊外,把騎兵全都給他了),並叮囑伍天錫不可離自己的太遠,免得中了唐軍的埋伏。伍天錫嘴上答應得挺好,僅兩日便將蘇定方的主力甩出好幾百裡遠。

蘇定方得悉後,摧動人馬緊趕慢趕,雙方的距離才拉近至二百裡左右,然而此時,他們已經進入到山東的武陽(今天的冠縣一帶)地界,這裡離臨邑也就是三四百裡地了,蘇定方擔心伍天錫貿進有失,一面加緊行軍,一面命人命人騎快馬傳令,讓伍天錫的人馬先停下,可就在此時,伍天錫部還是出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