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隋唐之激情神槍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5章一箭取饒州(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95章一箭取饒州(下)

楊勇一這箭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因為這一箭不但射得超級遠,還射得超級準。饒州城牆至少有三丈高,城牆外面是寬寬的護城河,而楊勇是在護城河對岸的兵將之中發出的這一箭。這個距離少說得有一百六十步,一般的弓箭只能望塵莫及。

楊勇這一箭不要說楚軍震驚,連義軍將士也深感意外,楊勇身邊的眾美女和叱吒風雲的大將們,也都驚得瞠目結舌,這麼遠距離,竟然一矢中的,我們王爺真乃神人也!

餘長青一死,驚傻了楚王林士弘和鐵鍬大將趙四海,繼而趙四海大喊:“快,保護皇上!”……城頭上一陣大亂。

“射得好!王爺好箭法!王爺神箭無敵!”……義軍將士聲威大振。

楊勇一看時機成熟,用寶弓一指饒州城,大喝一聲:“弟兄們,衝,拿下饒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聲令下如山倒,早就做好攻城準備的義軍將士如潮水般洶湧而出,他們衝過護城河,排山倒海般壓向城牆。與此同時,楊玉凌、南宮賽花、玉鏡公主、李婉兒、羅士英、公冶長、侯君集等這些步下功夫出色的大將請示過楊勇之後,也下馬各執刀槍加入攻城死士的隊伍中,這幾隻猛虎先登陷陣,帶頭爬梯攻城,義軍的士氣本來就高,這下就顯得更加銳不可擋了。

與義軍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楚軍士氣本來就低落,楊勇這一箭又令城頭出現了混亂,那些大將們只顧保護皇上下城了,指揮不力,楚軍人心惶惶,因此,義軍一個衝鋒就殺上了城頭,雙方在城上展開了白刃格鬥。

不說楊玉凌、南宮賽花、玉鏡公主、李婉兒、羅士英、公冶長、侯君集等人勇猛無敵,義軍將士個個奮勇,楚軍抵擋不住,扔下一地死屍狼狽而逃。

楊玉凌、南宮賽花、公冶長和侯君集四將殺下城頭,趕散守城的兵將開啟了城門。楊勇大喜,帶著兵將縱馬抖槍殺了進去,數萬人馬如決堤的洪水,可勁兒往裡灌。

到了城中楚軍就更擋不住了,楊勇左邊是大將羅松,林文遠,公冶長等,右邊是皂袍大將尉遲恭,銀棍將張家祥,以及孫成、張瑞祥、康錦宇、楊國文等,白玉、碧兒、珠兒等美女不離楊勇的身邊左右,這些人一字排開衝在最前面,後面是無數的義軍將士墊底,殺得楚軍橫屍遍地,狼奔豕突。

林士弘一看大勢已去,饒州守不住了,率領趙四海、“兩大刀”、“七大槊”等將士殺開一條血路,棄城而逃。這樣楊勇僅以傷亡幾千人馬的微小代價輕而易舉地攻下了饒州城。

如果概括一下,這一段書叫楊勇得寶弓,驚世三箭鎮江南,第一箭射下了兩隻鷹,第二箭射死天池水怪,取得九子蓮花,第三箭射死餘長青,輕取饒州。

得下饒州之後,楊勇傳令出榜安民,嚴肅軍紀,不許殺戮俘虜,不許擅入民宅,然後命人搶救傷員,清掃戰場,掩埋屍體,撫卹傷亡將士,按功行賞,犒賞三軍,整編俘虜。

由於戰後瑣碎事宜繁多,楊勇在饒州休整了三天。這三天楊勇的義軍數量又有所增加,連收編的俘虜加上各地奉命趕到的勤王之師,義軍人馬超過十二萬。

這時有人來報,楚王林士弘帶著殘兵敗將,逃奔豫章去了。

楊勇和徐茂公一商議,豫章是林士弘的老巢,不能孤軍深入,否則有可能戰線過長陷入楚軍的包圍之中。現在楚國南部廣大地區群龍無首,正是攻城佔地的好時機。於是他們決定兵分兩路,一面向南推南,擴大戰果,多佔地盤;一面向西進軍,追殲林士弘的殘部,不給他以喘息之機。

商議之後,楊勇令徐茂公引五萬人馬南下,這五萬人馬全由陸軍組成,隨軍大將由尉遲恭,公冶長,林文遠,侯君集等,剩下七萬人馬包括三萬水師由楊勇親自統領,繼續向西推進。

一個月後,楊勇的人馬陳兵豫章城外。這一個月,義軍戰果頗豐,連克鷹潭、吉安、撫州、豐城等軍事重鎮,接連佔領了鄱陽郡和豫章郡的十幾個郡縣。與此同時,徐茂公那路人馬的捷報傳來,那路人馬也是攻無不取,勢如破竹,連克了南平、贛州、梅州,兵鋒直指番禹。

豫章即今天的江西南昌。這一個月來,楊勇的義軍像滾雪球,越打人馬越多,打到豫章城下時,楊勇的這支人馬又超過了十萬。

豫章是楚國的首府,楊勇知道這是一場硬仗,林士弘肯定在這裡跟自己決一死戰,他沒有退路了,再往後退就退到鄱陽湖裡了,而西邊則蕭梁的地盤。

楊勇心理上就做好了攻堅城、打惡戰的準備,離城幾里,先找有利地形紮下營寨,然後召集眾將商議攻取豫章之策。

大將張家祥施禮道:“王爺,豫章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們仍然採取以前的打法,先討敵罵陣,他們要不敢出戰,就直接攻城,末將不才願打頭陣。”

楊勇笑著把軍用地圖拿出來了,“張將軍,豫章可不是饒州,這是林士弘的巢穴,而且眼前的豫章並非孤城一座,附近還有幾個據點,都有楚軍重兵防守。如果我們猛攻豫章,西南邊的高安、東北的景山和鄱陽(鄱陽縣)肯定會發兵來救,到時候我們幾面受敵,就會陷入困境。”

“王爺,那就先攻克這幾個據點,末將不才,願意打頭陣,您就分兵布將吧。”張家祥立功心切,有些迫不及待。

“本王正有此意。”楊勇點頭,第一支令,楊勇命大將羅松領精兵一萬攻取高安,孫成為副將協助;第二支令,楊勇命女將楊玉凌和引軍一萬攻取景山,李婉兒為副將協助;第三支令,楊命南宮賽花引軍一萬攻取鄱陽,羅士英為副將協助;第四支令,讓白玉、廖勇、珠兒和碧兒帶三萬水軍走贛江,做好打從水上攻擊豫章的準備,楊勇引剩餘的四萬人馬攻打豫章。

五路大軍分派完了,沒派到張家祥的頭上,張家祥心中不悅。

楊勇看出來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張兄,英雄何愁沒有用武之地?眼前豫章是一場硬仗,隨本王一同出擊,保管讓你大顯身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