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隋唐之激情神槍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0章 李建成搬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80章 李建成搬師

李淵被劉弘基帶人救回銅川,軍醫趕緊給他調治傷口,把屁股上的傷口清洗乾淨,上了金創藥,包紮之後,又為李淵檢查了其他部位,發現李淵除了箭傷之外,並無大礙。然而李淵卻一病不起,發高燒,說胡話,時而昏迷,時而清醒。

軍醫說,這是李淵失血過多,征途勞累所致,堅持用藥,休息一些日子就會康復,劉弘基等人這才放心。

當天,裴寂、柴紹、段志玄也回到了銅川。銅川有五千唐軍守城,加上劉弘基押運糧草的兵馬,湊在一起還有一萬人馬。但是他們不敢在銅川呆了,幾個人一商議,必須得立即搬師回京,銅川、蒲州這些地方都不能要了,不日,楊勇必然大軍雲集,這點兵馬根本無法與楊勇的大軍對抗,到時候再想走就不可能了。

但走也得有計劃,他們已經得報,楊勇的人馬就在銅川三十裡外紮營,人數一萬左右。

這些人立即想到,楊勇之所以沒有進兵銅川,是在休整人馬,等待援兵,一兩日內,楊勇必然要兵取銅川,因此他們必須立即撤退,但也須做好斷後工作,這是這兩天被楊勇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所得出來的經驗教訓。

但是一萬人馬還要護駕,再留下兵馬守城斷後,人手太有限了,從銅川到蒲州,再到河內,還有七八百裡的路程,鎮守蒲州的唐軍也不過五千人,兵力有限,任重道遠。

他們商量來商量去,最後裴寂拿出個撤退方案,把糧草、輜重全部留下,讓軍兵帶上乾糧和水輕裝前進,城內不留一兵一卒,虛掩旌旗,棄城而退,這等於給楊勇擺了個座空城計,向李淵彙報之後,病榻上的李淵採納了這個計策。

軍令秘密傳下之後,城中的唐軍可就忙活上了。一直到二更時分,全部準備好了。

軍夥處把飯菜也準備好了,唐軍飽餐戰飯之後,把鍋灶都扔下了。三更時分,一萬唐軍保著李淵悄悄開了北門,披星戴月,連夜棄城而逃。

天亮之後,唐軍順利開到蒲州,蒲州守將帶人出城接駕,李淵等人進了蒲州。他們正欲在蒲州休息半日再行趕路時,戰報傳來,楊勇集合了五萬大軍取下銅川往蒲州方向追來。

李淵和裴寂等人一聽,好懸呢,多虧我們行動得早,如果拖到天亮再行動,就又被義軍咬住不放了。

李淵躺在病榻上立即傳旨,取消休息計劃,仍然決定放棄蒲州,立即退往河內,具體行動細節由裴寂負責。

裴寂領旨後,不敢怠慢,讓城中的五千人馬收東西,仍然在城中密佈旌旗,不留一兵一卒,考慮到這一萬唐軍連夜奔二百餘裡,利用這個時機,讓這一萬人馬趕緊吃些東西,吃飽喝足抓緊時間後休息,恢復體力好趕路。

一個時辰後,一萬五千唐軍棄了蒲州,輕裝前進,保護著李淵急匆匆往河內進發。只要到了河內,他們就徹底安全了,因為河內已經屬於山西地界,用李淵的話說,唐軍就算到家了。

但是從蒲州到河內這段路超過四百裡,沒途不是山就是嶺,還隔著黃河和汾水,總之很難走。

但為了逃命,再難走的路也得走。李淵的人馬離剛開蒲州五十餘裡,楊勇的前鋒部隊就開到了蒲州城下。

前鋒部隊的帶兵主將正是楊玉凌和李婉兒,原來楊勇在銅川城外等了一天,趙四海和羅松相繼帶兵趕到,兵合一處後,連馬隊帶步卒有四萬五千餘人。

楊玉凌和李婉兒奉命帶著一萬騎兵作為前部,楊勇和羅松、趙四海、羅士英、楊一夢等人引剩餘的人馬隨後跟進。

裴寂連著給義軍擺下兩座空城,還著實迷惑了楊玉凌和李婉兒一番,這就是打心裡戰,二美女知道李淵、裴寂、柴紹、段志玄等人都非等閒之輩,剛剛用過空城計,應該不會再用,城中肯定留有兵馬守城。

二美的一萬兵馬皆是騎兵,也缺乏攻城器械,因此他們沒敢擅自攻城,傳令在城外休息,等楊勇的大隊人馬開到城下時,楊勇傳令攻城。

近五萬義軍衝過護城河殺上城頭,大開城門,衝進城中,這才知道,蒲州仍然是一座空城。

“連著給老子擺空城計,真他媽狡猾,還得追!”楊勇怒了,帶著人馬穿城而過,加快行進速度,繼續追李淵的人馬,但這樣就耽擱了一個多時辰,用後世的時間來算,超過三個小時。

裴寂這一計又為唐軍贏得了三個小時的逃跑時間,這三個小時對唐軍來說太寶貴了,讓他們跑出一百多裡,也就是說,楊勇的大軍追出蒲州時,雙方相距離二百十裡左右。

儘管如此,唐軍仍然有壓力,因為前面的路越來越窄,越來越不好走,雙方的距離在快速拉近。

這樣看來,天黑時分,最遲明天天亮時,他們就能被楊勇的人馬追上。無奈之餘,裴寂只有傳令加快行軍速度。其實他們已經很快了,沒法再快了。

這一天,唐軍起早貪黑,又跑出三百裡,人困馬乏,唐軍覺得實在是跑不動了,而這裡離河內還有八十餘裡的路程,而後面楊勇的追兵離他們還有五十裡,這是個相當危險的距離。

裴寂和柴紹一商議,不能再這麼跑了,再這麼跑下去他們到不河內就被楊勇的人馬追上了,必須留下兵馬阻擊一陣,好讓他們的皇帝陛下安全退回幷州。

裴寂決定讓段志玄留下,給他五千唐軍,在汾水附近的密林中設伏,阻擊楊勇的人馬,裴寂和柴紹帶著一萬唐軍繼續護駕逃往河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方案定下來後,奏於李淵,李淵准奏,一萬五千名唐軍在合陽又分兵了。

可是,段志玄領五千人馬在汾水附近的茂林埋伏了一天多也沒見到楊勇追兵的影子,按說楊勇的人馬早該追到了,是不是楊勇知道我們在這裡埋伏,改道追下去了,把我們這些人晾在了這裡?於是派人打探,探馬回來後告訴他,楊勇的人馬於昨天下午放棄追擊收兵回去了。

段志玄頓感蹊蹺,楊勇的人馬追了這麼長時間,眼看要追上了,怎麼半途而廢,無功而返了呢,這可不像是楊勇的作風啊?但很快他知道怎麼回事了,原來北邊的韓城方向來了一支唐軍,有十萬左右,領兵主將不是別人,乃是大唐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段志玄非常高興,太子和齊王帶著這麼多人馬趕來救駕,什麼就都不怕了,難怪楊勇收兵了,他真識時務。如果他回去得晚了,我們還得追殺他呢,可是他們一年前奉旨征討梁師都,怎麼到了汾水了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