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八章 諸侯會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八章 諸侯會盟

田豐仍舊激動的說著:“主公,無論是皇宮兵禍,還是董卓帶兵進京,亦或是董卓廢立漢帝,都對漢室的威信,有著致命的打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漢室既然衰微,天下必將大亂。我黃巾軍待在山中隱忍數年,終於到了我們大展身手的時刻了。”

過了幾年,程昱仍然不顯老態。相反,由於這幾年來,他一直過得非常充實,所以顯得更加年輕。

程昱一邊捋著自己的鬍鬚,一邊點頭表示同意。

“終於要來了嗎?”

聽完田豐的話,陳旭有些期待,也有些彷徨。

感嘆了一下,陳旭對著兩人說道:“對於眼下情形,不知兩位軍師有何建議?”

這一次,是程昱開的口:“天下雖然亂象已顯,漢室根基仍未動搖。我黃巾軍若是現在起事,仍舊勢單力孤。”

“況且現在將近年關,天寒地,也不適合出兵。所以依我之計,我等只需整頓兵馬,並且密切關注朝中動向即可。”

聽聞程昱的話,陳旭點了點頭。

據他所知,之後的幾年,先是諸侯討董。討董失敗以後,才開始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直到那個時候,漢室的威信,才真正被踐踏的體無完膚。

他繼續把目光放在了田豐身上,用眼神向他詢問。

田豐亦是微微一笑,開口說道:“主公,仲德所言甚是。我等現在只需靜觀其變即可。”

“如今將近年關,也是時候召集諸將回山寨慶祝一番了。值此良機,主公也可以將這個訊息告知諸將。”

“他們聽到這個訊息以後,一定會非常高興。”

看著田豐臉上莫名的笑意,陳旭心中一動,也是哈哈大笑起來。

黃巾軍蟄伏三年,雖然現在看似蒸蒸日上,勢力也是越來越大。但是陳旭卻是知道,有不少人希望能夠建功立業。

若是黃巾軍一直龜縮在山中,許多將領心中必定會有些失望。長此以往,難保他們不會升起其他的心思。

畢竟,沒有人願意一直龜縮在山中,一輩子背負著反賊的罪名。

陳旭當初預言天下必將大亂,但是三年下來,雖然四處都有叛亂,但是很快都被漢室平定了。這就使得很多將領,看不到天下大亂的希望。

但是現在,若將洛陽發生的事情都告訴他們。陳旭相信,哪怕是再愚鈍的人,也知道亂象已起。

天氣有些寒冷,陳旭的手剛剛被陳婷尿溼,洗完之後還沒來得急擦乾,就急匆匆的跑了出來。

感受到手中的涼意,陳旭搓了搓手,對田豐、程昱說道:“兩位軍師,咱們還是坐在火盆旁邊取暖吧。”

話畢,陳旭就搬著一個凳子,來到了火盆旁邊。

這幾年來,陳旭讓木匠們做了不少凳子、傢俱之類的東西,一開始賣到外面賺了不少錢。

而且由於山中運輸不方便,東西還賣得比較貴。

但是這個時候卻沒有什麼專利,所以很快就有人仿製這些東西。到了後來,黃巾軍就再也賣不出去東西了。

但是椅子、凳子,以及各種傢俱的出現,卻是大大改變了黃巾軍中風俗習慣。

然而在田豐看來,跪坐可以養氣,能夠對一個人的精神與毅力進行考驗。

所以他認為,那些靠奇淫技巧製造出來的東西,終究是上不了檯面。平常裡,他也非常不屑坐這些東西。

但是今天,他也太過高興了,所以也就沒有在意這些。

與田豐相反,程昱對於這些東西並沒有過多的排斥。他是一個務實的人,這些東西能夠讓生活變得更加簡單,他就能夠接受。

北方的冬天本就非常冷,再加上他們處於山中,就更加覺得寒冷。兩人坐在椅子上,把手放到火盆上面烤火,這才感覺身上暖烘烘的。

陳旭突然說道:“元皓,你說橋公也被何進召回京城?”

前世,他只知道董卓與丁原被召回京城,從未聽說過橋瑁也帶兵進京。

橋氏一家對他有大恩,雖然陳旭投奔黃巾以後,兩者就斷了聯絡。但是陳旭對於他們的恩情,卻是一直沒有忘卻。

橋瑁處理政務,管理地方倒是不錯,但是行軍打仗,他卻不可能是董卓的對手。若是貿然與董卓為敵,下場絕對好不到哪裡去。

所以聽到了橋瑁的訊息,陳旭不由關心的詢問了起來。

田豐知道自家主公重情重義,就回答說道:“橋公被召集回京,聽聞何進被殺,丁原身死的訊息以後,就帶兵回到了東郡。”

聽到橋瑁回去的訊息,陳旭不由舒了一口氣。

一直沉默的程昱,忽然說道:“袁本初費盡心思策劃除去十常侍,卻不想到了最後,徒為董仲穎添做嫁衣。”

“我聽斥候回報,袁本初在董仲穎準備廢立少帝之事,極力反對,而後逃出洛陽。”

“董卓懼怕袁氏勢力龐大,卻不敢追究袁本初忤逆他,反而封袁紹勃海太守,封邟鄉侯。又任命袁術為後將軍,曹操為驍騎校尉。”

“董卓暴虐,袁公路害怕董卓,跑到南陽。”

“曹孟德刺殺董卓失敗,畏罪潛逃,現在不知蹤跡。”

說到這裡,程昱嘆息道:“袁氏兄弟雖然出身顯赫,卻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反觀曹孟德,此人雖然為宦官之後,卻不想有此膽略,他日必成主公大敵。”

田豐卻是搖頭說道:“曹孟德雖然不錯,但是出身畢竟不好。想要得到士族的認同,卻是非常困難。”

“反觀袁本初,聲勢顯赫,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他本人更是虛懷若谷,喜好結交天下豪傑。”

“朝堂之上,面對董卓兇威,眾人盡皆緘默,唯有袁本初仗義執言。如此人物,當得起‘豪傑’二字。”

“所以我認為,相比起曹孟德,袁本初才是主公日後大敵。”

程昱繼續反駁道:“非也,非也。董卓進京伊始,陣腳未立,有人向袁本初建議,趁早剪除董卓。”

“但是袁本初優柔寡斷,猶豫不動,導致釀成大禍。以我觀之,那****在朝堂仗義執言,一定是惱羞成怒。相比起曹孟德,袁本初仍是相差甚遠。”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各執己見。

陳旭呆立一旁,聽著兩人的爭論,不由在心中暗暗感嘆:“看來日後程昱投奔曹操,田豐投奔袁紹,並非沒有緣由啊。”

兩人說的話,各有各的道理。這個時候,曹操尚未展露出雄主之風,袁紹的性格弱點也沒有完全暴露出來。

這個時候的天下形勢,仍舊混沌不清。很多有才華的士人,都是在討伐董卓完畢以後,才開始選擇陣營。

……

諸將在過年的時候,被陳旭召集回到主寨,都以為是慶祝過年。但是當他們聽聞洛陽發生的事情以後,都是大驚失色,而後表情各異。

似趙雲、夏侯蘭等人,臉色複雜。大漢幾百年的威望,早已深入民心。

他們雖然投奔陳旭,但是對於這個曾經強盛無比的帝國,仍舊你有些感情。現在聽說大漢落到這個地步,心中都有些慼慼。

至於湯陳、趙煌、江武以及原黃巾軍諸將,他們卻是欣喜異常。

這些人對於大漢可沒有什麼感情,大漢的動盪,就意味著黃巾軍復起的機會出現了。機會來臨,也代表著他們能夠建功立業了。

毫無疑問,洛陽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說是驚天動地。哪怕愚鈍如典韋、陳虎,也嗅到了山雨欲來的味道。

陳旭舉起酒杯,對著眾人一揚手,說道:“今日過後,諸將回到寨之中,當要厲兵秣馬,隨時準備接受調遣。同意者,還請滿飲此杯!”

諸將聞言,都是一口氣將杯中的酒喝完,而後大聲說道:“我等謹遵主公將令!”

宴會過後,諸將自己回到山寨之事不提,陳旭也開始著手準備一應事務,保證能夠隨時帶領軍隊下山。

中平六年就這樣過去了,到了中平七年二月,各地的訊息再次傳到山寨之中。

陳旭召集田豐、程昱議事,他們看到黃巾軍收集的情報,都是覺得不可思議。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天下可以說得上是風起雲湧。

去年十二月,董卓為了拉攏其他勢力,任命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東平張邈為陳留太守。

不管是袁紹、袁術,還是曹操,都被董卓封官,極力拉攏過。

但是這些人並不領情,先是袁紹逃到渤海,徵召兵馬,隨時準備作戰。

而後曹操刺殺董卓未遂,逃回陳留,散盡家財,在己吾起兵。

東郡太守橋瑁,更是偽作京師三公的書信給個州郡,陳述董卓的罪惡,號召起兵。

到了今年年初,袁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河內,冀州牧韓馥留鄴,給其軍糧。

豫州刺史孔伷屯潁川,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邈弟廣陵太守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曹操俱屯酸棗,後將軍袁術屯魯陽。

諸侯紛紛響應,推舉袁紹為盟主,準備起兵攻打董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