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三十章 郭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三十章 郭嘉

冀州,鄴城,州牧府。

袁紹聽完董昭的彙報,臉色無比陰沉。

無論是田豐罵袁紹的那段話,還是陳旭向袁紹提出來的要求,都讓袁紹心中十分惱怒。

文丑聽完董昭的彙報,勃然大怒。

他來到袁紹面前說道:“主公,兀那田豐、陳旭這般無禮。還請主公給我五萬精兵,某必定攻破晉陽,生擒陳旭、田豐。”

有道是,主辱臣死。

文丑剛一說話,顏良、張郃、高覽亦是紛紛上前,強烈要求帶兵攻打幷州。

這些人,能夠成為袁紹屬下的大將,沒有一個是易與之輩。

他們都看出了,自家主公現在不想,也不能與幷州開戰。哪怕現在眾人表露忠心,也不可能被派出去,與幷州軍作戰。

相反,現在不吭聲的話,難保袁紹看到之後,不會心生芥蒂。

所以,一時間,州牧府中變得群雄激憤。

袁紹看到屬下的表現,臉色這才好看了一些。他能夠守喪六年,也是個心機深厚之人。

現在的袁紹,還並不像歷史上那樣,雄踞北方四州,目中無人。

他擺了擺手,說道:“諸位的心意,我都已知曉。然而現在冀州與公孫瓚交戰正酣,不宜再樹立陳旭這個大敵。”

“陳文昭所圖者,無非是想要青州黃巾,以及泰山軍,借道前往幷州。既然如此,直接遂了他的心意便是。”

“待我等擊敗公孫瓚,取了幽州,再與陳文昭交戰不遲!”

諸將聞言,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再吭聲。

就在這個時候,一旁的沮授突然出言說道:“主公,陳文昭與田元皓欺人太甚。”

“主公不若假意答應陳文昭,借道冀州。待青州黃巾,以及泰山軍路過冀州之時,我等再突然出兵,殺散其眾,擄掠百姓,充實冀州人口。”

“如此一來,既能夠削弱陳文昭的實力,也能為主公出一口惡氣,何樂而不為?”

袁紹帳下的謀士聞言,盡皆變色。

他們沒有想到,一向智謀出眾的沮授,居然會出這個昏招。

逢紀第一個出言反對:“不可!若是果真依照沮公與的計策,必定會與幷州不死不休。”

“那個時候,陳文昭傾全州之力,攻伐冀州。若是公孫瓚再聯合陳旭,左右夾攻冀州,則冀州危矣!”

審配亦是說道:“為今之計,當傾盡全力,攻伐公孫瓚,不可再節外生枝。”

郭圖對著沮授反唇相譏道:“當初說要交好陳文昭,預防他與公孫瓚結盟的人是你。現在你卻說,要截殺青州軍與泰山軍,豈不是前後矛盾?”

沮授答道:“此一時,彼一時也!”

“初時與公孫瓚交戰,實為謀奪幽州。然而現在看來,公孫瓚之患,乃是疥癬之癢。並州牧陳旭文昭,才是主公平生大敵。”

“公孫瓚來攻,譴一上將即可阻其於國門之外。而後再聯絡劉幽州,以及烏桓人,攻伐公孫瓚。則公孫瓚的威脅,不攻自破。”

“陳文昭先是收編十幾萬白波軍,使得實力大增。若是再讓百萬青州黃巾,以及五十萬泰山軍進入幷州境內。”

“陳文昭雖然未曾攻城掠地,卻相當於得到了半個州的人口。”

“假使陳文昭再修生養息幾年,以陳文昭之雄才大略,他日冀州將永無寧日!”

“主公若是能夠半路截殺,掠奪人口。縱然只能得到一百萬人口,亦會使得冀州實力大增。”

“屆時,主公可與兗州刺史劉岱,以及東郡太守曹孟德相約,共伐幷州。”

“曹東郡兵臨壺關;主公與劉岱合兵一處,兵出上艾。”

“而後再作書董卓,相約共伐陳文昭,平分幷州。若董卓答應,則幷州三面受敵,必被攻破。”

“董卓不答應,倒也無妨。主公只需聯絡幷州豪族,他們遭受陳文昭欺壓,心中必定心懷怨恨。屆時裡應外合,奪取幷州易如反掌。”

袁紹聽到沮授的話,不禁有些怦然心動。就連審配幾人,亦是有些啞口無言。

好在袁紹,有些優柔寡斷,所以他就把目光,放在了一直不說話的許攸身上。

感受到了袁紹的目光,許攸輕咳了一聲,說道:“公與所言不錯,陳文昭的確是主公平生大敵。”

沮授與逢紀等人不合,許攸卻是中立,從不參加幾人的爭鬥。

沮授聽到許攸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只要許向著他,依照袁紹的性格,很有可能會採納他的計策。

與之相反,審配幾人聞言,卻是臉色有些不大好看。

但是許攸與袁紹,少年時期便為好友。再加上他本人亦是才能出眾之輩,所以幾人也不願意得罪許攸。

對於幾人的神色,許攸盡收眼底,他忽然話鋒一轉,說道:“但是幷州之天險,天下少有。”

“更兼陳文昭帳下兵多將廣,謀士如雨。再加上他自起兵以來,用兵如神,鮮有敗績。”

“若是主公攻伐幷州不利,必定會惹上陳文照這等大敵,豈非得不償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主公若是有信心,一舉攻克幷州,就可以採納公與的計策。若是沒有把握,就當結好陳文昭,先消滅公孫瓚,取了幽州之後,再取青州。”

“屆時,主公擁三州之地,天下又有何人能與主公爭鋒?”

逢紀急忙插嘴道:“子遠所言甚是!幷州荒涼,取之無益。強行攻伐,將得不償失。”

“若是陳文昭尋劉岱報仇,將其殺死。那麼兗州就成了無主之地,主公大可將其納入囊中。”

“兗州雖小,卻是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又豈是幷州這等荒涼之所,能夠相提並論的?”

袁紹聞言,不再猶豫,拔出腰中佩劍,厲聲說道:“我意已決,與陳文昭結盟,而後攻伐公孫瓚。若有人敢再言其他,立斬不饒!”

沮授張了張嘴,終究沒有再說什麼。

他只是在心中暗暗感嘆道:“陳文昭虎狼之徒,主公今日不遏制其發展,日後必定後悔莫及!”

兗州東郡,濮陽城內。

曹操看著手中的書信,吶吶無語。這個時代,現階段的曹操,勢力要比歷史上強上一些。

由於陳旭的蝴蝶效應,荀彧並沒有一開始就投奔袁紹,反而和荀攸一起投奔了曹操。

不然在歷史上,現在的荀彧,還在袁紹帳下效力。

郭嘉、荀攸、荀彧等人傳閱完手中的信件,也都皺起了眉頭。

過了半晌,曹操問道:“對於讓青州黃巾與泰山軍,借道東郡之事,諸位有何見解?”

想了一下,荀攸率先開口:“此必是袁本初,懼怕陳文昭與公孫瓚結盟,這才欲結好陳文昭。”

“他不想這一百多萬人馬,從他的冀州透過,就把主意打到了東郡之上。”

荀彧亦是點頭說道:“我所慮者,恐黃巾軍過東郡之時,陳文昭突然出兵,攻取東郡。果真那樣,則東郡危矣!”

郭嘉卻是搖了搖頭,說道:“東郡四戰之地,陳文昭若是攻取東郡,必定要派重兵把守。以幷州軍現在的實力,恐怕有些力有未逮。”

“我所慮者,陳文昭若是得到一百多萬的人口,幷州必定實力大增。”

“那個時候,陳文昭據幷州,手下兵多將廣;袁本初據冀州,土地富庶,人口眾多。”

“而主公,卻只擁有一郡之地,並且與這兩人接壤。有兩強在側,主公若不迅速擴充實力,則東郡危矣!”

曹操聞言,豁然變色,急忙來到郭嘉面前,問道:“面此危局,奉孝可有良策?”

曹操帳下的其他謀士,也都把目光放在了郭嘉的身上。

郭嘉想了一想,灑然而笑,說道:“主公勿憂,現今正有一個天賜良機,可使主公的實力得到壯大?”

曹操聞言,大喜過望,急忙問道:“是何良機?奉孝速速道來!”

曹操手下雖然謀士如雲,但他卻是最為看重郭嘉。造成這樣的結果,雖然與郭嘉的出眾才能有關。

卻也有另外的兩個緣故。

其一,荀攸、荀彧出身潁川名門,家族實力強大。曹操卻是深知天下的動亂,與那些豪門望族脫不了關係。

所以他從心底裡,對於荀攸、荀彧兩人,心中多少有點戒備。

郭嘉的家世雖然也不錯,但是相比起潁川荀氏,卻是宛如稚雞相比於鸞鳳,根本沒有可比性。

所以曹操用郭嘉,根本不用擔心在他的治下,形成一個龐大的家族勢力。

其二,荀攸、荀彧有名士風範,不僅才能出眾,而且自認品德無暇。反觀郭嘉,為人卻是有些輕浮,毛病也很多。

也許在正常人看來,那些品德無暇之人,一定比那些有很多缺點的人好。

但是對於一方君主來講,他們反而不希望自己的屬下,太過完美無瑕。有時候,殘缺也是一種美。

就如同後世,愛神維納斯的雕像一樣。她雖然沒有雙臂,但是這種殘缺,卻為維納斯增添了一種動人的美態。

相同的道理,屬下有缺點,君主才能夠更好的控制。

對於那些雄才大略的君主來講,不怕手下有缺點,就怕他們太過完美。

至於郭嘉,到底是真的那麼輕浮浪蕩,還是他深謀遠慮,故意自汙以得到曹操的信任,卻是不得而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