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張遼中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三章 張遼中伏

好不容易才擺脫了平民、黃巾賊的身份,與潁川陳氏、東武陽陳氏的合併,更是令文昭躋身於士族行列。

假如此時的文昭,果真不顧一切的大量分發書籍,一定會將那些有深厚底蘊的世族,推向他的對立方。

當然,也可能有不少一心為公的名士,會贊成這種做法,陳旭也能夠得到天下寒士的認同。

然而,得到與失去的相比起來,短時間內卻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沒有來到漢末,陳旭從來不敢想象世家們龐大的能量。

就是因為他沒有一個好的出生,這才花費了比別人更大的努力,才擁有了今日的一切。

其中的一下艱辛,又有何人知曉?

考慮再三以後,陳旭終究沒有大規模普及教育,也沒有公佈被改進的造紙術,以及活字印刷術。

現在的陳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藉助世家的能量。公佈這些,打破世家壟斷知識的時機,尚未成熟。

普及教育,其實就相當於一次史無前例的革命。自古以來,想要改革都會遇到極其強大的阻力。

哪怕是那些大統一的王朝,都有許許多多因為改革,而觸犯了某些權貴的利益,導致功虧一簣的事蹟。

更何況,現在的陳旭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諸侯。有些事情,並不是現在的他所能觸及的。一旦稍有不慎,都可能會惹禍上身。

發明活字印刷好麼?好!

普及教育好麼?好!

相信絕大多數人,被問及這兩個問題的時候,都會這麼回答。然而,知道答案是一件事情,但是他們卻不想自己的利益被觸及。

正如戰國時期的秦國一樣,當時的秦國貧窮、落後、而又野蠻。

秦孝公與商鞅為了強國富民,進行了一系列的變法,觸動了秦國老士族的利益。

雖然事實證明,商鞅之法乃富國強民之法,但是那些秦國的舊貴族,仍舊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停阻撓新法的實行。

甚至在秦孝公去世以後,逼死了商鞅、廢除新法,讓秦孝公與商鞅一生的心血,都付諸東流。

若非秦惠文王乃一代雄主,最終全部消滅老貴族,重新使用新法,恐怕也就不會有橫掃六國的大秦了。

那些秦國的老貴族,他們真的不知道秦國新法,對於國家、百姓的好處嗎?絕對知道!

還是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趨,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他們的利益得到了衝擊,自然會與商鞅成為死敵。

假如文昭真的大肆印刷書籍,打破世族、豪強對於知識的壟斷。他所遭受的阻撓,甚至會遠遠超過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

這種事情所產生的嚴重後果,絕非現在的陳旭所能承受的。

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漸進,並不能一蹴而就。要麼透過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以春雨潤無聲的方式,慢慢實行。

要麼就只能等到天下統一,待陳旭徹底掌控國家的軍政大權以後,以雷霆手段強行實施。

削弱世家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歷史上曹魏王朝的覆滅,未嘗沒有因為打壓世家,提拔寒門的緣故。

文昭拜託陳紀幫忙,找到了一些德高望重的名士,準備在蒲坂東郊建立起一個書院。

這個書院,不僅要培養陳氏集團的下一代,還會接納不少聰慧的寒門子弟。對於那些寒門子弟,書院更是無償提供書籍。

以前沒有印刷術,所有的書都是手抄本,書籍異常珍貴。那些寒門之人,根本不可能擁有書籍。

文昭雖然暫時不可能普及教育,卻可以先培養一批寒門士子,為後來早作打算。

這一日,陳旭難得有了空閒的時間,在家中閱讀張角遺留下來的‘太平要術’。

‘太平要術’又名‘太平清領書’,是東漢原始道教重要經典。原書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

其卷帙浩繁,內容龐雜。

大抵以奉天法道,順應陰陽五行為宗旨,廣述治世之道,倫理之則,以及長壽成仙、治病養生、通神占驗之術。

其說自成體系,以順天地之法,治政修身,達於天下太平為主旨。有代表下層民眾反對統治者恃強凌弱,主張自食其力,周窮救急的思想。

雖然在文昭看來,其中的內容與很多地方,都有些誇大其詞,乃是無稽之談。不少主張也顯得有些太過理想化,在現實中絕對不可能實現。

然而見識過張裕的本事之後,他才覺得《周易》、占卜之類,倒也並非全都無稽之談。

每當閒暇之時,他都會拿出‘太平要術’,細細閱讀。

不得不說,文昭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每次看這些書卷都會覺得昏昏欲睡。

文昭正捧著幾卷書打盹,忽然聽見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猛然睜開眼睛,文昭卻發現陳靜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阿靜何事如此慌張?”

陳靜說道:“大兄,文遠帶領的參狼羌與白馬羌爆發衝突,卻不想白馬羌聯合西涼馬騰,在望曲谷埋伏文遠。”

“參狼羌騎兵損失大半,文遠亦是身受重傷。”

“啪嗒!”

手中的書卷掉在地上,文昭上前幾步,緊緊抓住陳靜的肩膀,失聲叫道:“此事當真?”

狠狠點了點頭,陳靜答道:“當真!”

原來涼州一直是馬騰、韓遂的勢力範圍,羌人對於這兩個人也素來非常敬服。

張遼的出現,卻是打破了涼州的平衡。短短兩年時間,他已經在涼州闖下了赫赫威名,被人送上了‘******’的綽號。

羌人對於狼這種動物又敬又怕,將狼認為圖騰。張遼能夠得到這個綽號,他在羌人之中的地位如何,可想而知。

馬騰、韓遂也知道張遼乃是陳旭手下大將,他們懾於陳旭的強大,這才一直沒有打壓張遼。

不僅如此,他們還派遣使者交好張遼,希望能夠和平共處。

特別是文昭大破袁術,而後以幾封詔書攪動天下,聲威更是如日中天。

最為主要的是,現在馬騰正與韓遂反目成仇,昔日的兩兄弟征戰不休。在這個關鍵時刻,沒有人相信,馬騰居然敢主動襲擊張遼。

張遼也是這麼認為的,若非如此,以他的才能也不會遭受埋伏了。

文昭聽聞愛將張遼重傷,當即勃然大怒,大罵道:“吾沒有起兵攻打涼州,卻不想馬騰那廝居然敢率先攻打文遠。此次吾定要盡起大軍,掃平整個涼州!”

如今正是剛剛秋收完畢,糧草充足,士卒士氣高昂。陳旭早就想要攻打涼州,打造一個穩固的後方,只不過一直苦無藉口。

這一次馬騰突然領兵埋伏張遼,卻是讓陳旭看到了一個出兵的契機。

發過怒氣之後,文昭再次擔憂的問道:“文遠的傷勢要不要緊?”

陳靜答道:“並無生命危險。”

聽到這裡之後,文昭才常常舒了一長口氣。他叫來了一些親兵,讓他們召集文武前去大將軍府議事。

而後,文昭就帶著陳靜往大將軍府中趕去。一路之上,他才瞭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參狼羌與白馬羌相鄰,兩者以前一直相安無事。

然而,隨著張遼的橫空出世,他帶領參狼羌不停掠奪其他部落的物資、人口,壯大參狼羌的實力。

參狼羌壯大以後,自然要擴張地盤。而與參狼羌相鄰的白馬羌,也自然是首當其衝了。

白馬羌不願意讓出地盤,於是就和參狼羌爆發了戰爭。

參狼羌的新任首領,早就想要消滅鄰近的白馬羌,奈何白馬羌實力不弱,他也沒有絕對把握。

但是如今有了張遼,部落實力也擴張了不少,參狼羌首領自然是野心勃勃。他對於這場戰爭,亦是期待已久。

不得不說,有智勇雙全的張文遠,再加上彪悍善戰的參狼羌騎兵。一開始的戰事,完全是一面倒的局勢。

張遼率領參狼羌,連續五次大敗白馬羌。將他們一直從涼州武都郡的最西部,驅趕到了隴西郡。

卻不想,張遼領兵追到武都郡、隴西郡、以及西域,這三個位置交界處望曲谷的時候,遭受到了馬騰軍的埋伏,險些全軍覆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馬騰軍的領軍主將,正是勇冠三軍的馬超。而張遼本人,也是被馬超打傷的。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馬騰聽聞自己的兒子馬超,領兵埋伏張遼等人,差點殺死張遼以後,頓時大驚失色。

他急忙讓人召來馬超,對他破口大罵道:“吾正與韓文約交戰,並未佔據上風,你為何要去主動攻打張文遠?”

“你可知,那張文遠乃是大將軍的部將。若大將軍發怒,興大軍進入涼州,卻該如何是好?”

馬超被劈頭蓋臉罵了一頓,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他聽見馬騰的話以後,更是一頭霧水。

“什麼伏擊張文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馬騰聞言更怒,大聲罵道:“怎麼回事?你做的事情你還不知道麼?我往常如何交到你的,大丈夫生於天地將,作了就應該承認!”

馬超眼中閃過一道怒火,拳頭緊緊握住,終究還是沒有發作。

他毫不避退的盯著馬騰,說道:“如果沒有其他事情,我這就先回軍營了。韓遂麾下的閻行,很快就會領兵過來。”

“這一次,我一定要一雪前恥!”

話畢,馬超不待馬騰答應,就大步走出了營帳,帶領一隊親兵騎著戰馬揚長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