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二十一章 入徐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二十一章 入徐州

諸葛亮的話,實在有些太過駭人聽聞。

四大諸侯鎮守一方,都是各自領地的至尊,平常更是說一不二。

現在,諸葛亮卻說要挑選出一位統帥,讓四大諸侯都要聽從此人的命令,這簡直是痴心妄想。

須知,以四大諸侯的身份地位,這個世間又有何人,能夠讓他們如此屈尊?

周瑜當即搖頭道:“孔明想法雖好,終究不太現實,試問天下之間,何人有此才能與威望?”

諸葛亮卻是輕搖羽扇,笑著說道:“昔日,管仲折服天下諸侯,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

“樂毅統帥五國聯軍,連下齊國七十餘城,既然先賢有此壯舉,為何我等不可效仿!”

張昭卻是搖頭:“管仲、樂毅何等人傑,能夠得到諸侯信服不以為過。”

“可是如今天下之間,又有何人能夠有此能力,有此威望,得到天下諸侯的信服!”

諸葛亮卻是斂容說道:“亮雖不才,卻覺得自身才能不在管仲、樂毅之下,當得起四國統帥之職。”

此時的諸葛亮,再也沒有了往日的謙遜,反而變得鋒芒畢露。

孫權等人聽聞諸葛亮之言,亦是目瞪口呆,沒想到諸葛亮居然如此大言不慚。

若諸葛亮剛剛來到江東,敢放下這等狂言,定會遭致眾人的口誅筆伐。

然而,諸葛亮在東吳的半年時間,已經充分展露的自身才華,在內政、軍事、雜學、律法之上,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哪怕許多驕傲的江東文武,經過半年相處之後,也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的才華。

不僅如此,關羽的勇武以及白耳兵的精銳,都給孫權等人,留下了一個極其深刻的印象。

諸葛亮之所以蟄伏半年,每日只是與東吳上下閒談,正是為了今日。

故此,當孫權等人聽見諸葛亮的話以後,當即沉默不語。

就孫權個人而言,他對於諸葛亮十分看重。

孫權覺得,如果真能由他統帥諸侯聯軍,將陳旭消滅的話,就算暫時聽命於諸葛亮也未嘗不可。

只不過,縱然孫權有這種想法,曹操、袁譚又豈會自降身份?

周瑜聰慧異常,心念急轉之間,就已經知道了諸葛亮的打算,在震驚之餘亦是慨嘆不已。

哪怕以周瑜的才華,也沒有想到,諸葛亮既然有此等豪情。

只不過,他終究還是搖頭道:“孔明雖然才華橫溢,終究有些名聲不顯,如何能夠得到天下諸侯認可?”

諸葛亮輕聲笑道:“昔日之管仲,為謀生計與鮑叔牙一同經商,卻屢屢虧負,只不過一落魄商人爾。”

“樂毅未曾統帥五國軍隊之前,天下又有何人知其名聲?”

說到這裡,諸葛亮目光灼灼的盯著孫權,而後躬身行禮道:“以吳王之雄才偉略,不可能看不清天下大勢。”

“除了將諸侯實力全部聚集起來以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夠制衡陳文昭?”

“還請吳王三思!”

孫權緊皺眉頭,揹負雙手在屋內來回走動著,過了許久才說道:“此事重大,先生還是先請回去休息。”

“待我召集麾下文武,認真商議一番,再給先生答覆可好?”

見孫權似乎有些意動,而且沒有第一時間拒絕,諸葛亮也不由長長舒了一口氣。

只不過,他還是謹慎的說道:“若吳王果真有此意,切不可大張旗鼓討論此事,只需召集心腹之人商議即可。”

周瑜想到了當初,龐統出其不意襲擊益州的事情,不由眼神閃動,微微向孫權點了點頭。

孫權會意,當即滿口應允。

之後幾日,孫權每日召集東吳心腹,商議諸葛亮所獻之策。

眾人得知諸葛亮的謀劃以後,反應不一。

有些人沉默不語,有些人覺得諸葛亮之言有理,還有些人卻是認為,諸葛亮沒有這等威望。

無論這些人如何討論,訊息終究還是沒有被擴散出去。

這種爭論,也僅僅被限制在東吳上層之中。

經過再三考慮之後,周瑜、魯肅聯合向孫權進言:“若是孔明有能力說服其餘諸侯,此計未嘗不可行。”

“只不過其中詳細事宜,還要等到塵埃落定以後,繼續商談才行。”

孫權深以為然,當即召來諸葛亮,說道:“若是先生能夠說服齊王與燕王,孤亦非不顧大局之人。”

“只是先生又怎能保證,在統帥諸侯聯軍之時,能夠做到不偏不倚,不故意讓東吳士卒送死?”

諸葛亮當即正色道:“縱然亮有幸成為諸侯聯軍統帥,也不可能一人獨攬大權,還需諸侯派人相助才行。”

“更何況,陳文昭不死,亮又豈敢自毀跟腳?此事吳王還請放心。”

孫權聞言微微頷首,道:“既然如此,孤便靜候佳音了。”

耗費半年時間,在東吳展露才華,並且得到了孫權的肯定答覆,諸葛亮第一站之行,可謂是完美收場。

時間緊迫,諸葛亮很快就辭別了孫權,繼續往徐州趕去。

孫權親率江東文武,出城二十裡相送諸葛亮,給足了諸葛亮面子。

孫權此舉,也未嘗不是在給諸葛亮造勢,好讓他在出使徐州的時候,能夠得到曹操的重視。

回到府中以後,周泰對孫權說道:“孔明雖然頗有才華,可妄圖以讓明公都聽從他的調遣,也未免太過狂妄了。”

“若果真如此,明公顏面何存!”

孫權卻是嘆息道:“關中勢大,除非諸侯真正聯合,如何能夠抵擋?”

以前諸侯屢次伐陳,結果每次都是鎩羽而歸,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諸侯並未真正齊心協力。

魯肅聽見周泰的話,卻是搖頭道:“幼平此言差矣,若諸侯都能自降身份,派遣大軍聽從一人調遣,合力消滅關中。”

“不僅不會有損諸侯威名,此舉還能名垂千古,成為一樁美談。”

“我所慮者,乃其餘諸侯,不見得有明公此等心胸,恐怕不會同意諸葛孔明的建議啊。”

魯肅言下之意,也就是說孫權胸懷寬廣,以大局為重。

被魯肅這麼一說,孫權當即面帶笑意。

卻說諸葛亮離開揚州地界,星夜兼程往徐州趕去,尚且沒有抵達徐州首府郯縣,就碰到了曹操麾下騎兵。

“籲!”

一騎快馬奔到諸葛亮前面,騎士勒住韁繩,朗聲問道:“敢問先生,可是楚王麾下左軍師?”

關羽答道:“正是我家軍師!”

騎士急忙滾鞍下馬,拜道:“我家大王等候諸葛先生久矣,特派在下為諸葛先生引路。”

諸葛亮雖然在江東闖下了赫赫威名,卻沒想到名聲已經傳到了徐州,自己一位使者,居然得到了曹操的如此重視。

這感覺,非常好。

此時諸葛亮對於徐州之行,也變得更有信心了。

諸葛亮等人剛剛行走十里路程,忽然看見前面灰塵大作,卻是曹仁率領數百精騎前來迎接。

“敢問來者可是諸葛先生?”

這一次,諸葛亮親自答道:“區區不才,正是在下!”

曹仁亦是滾鞍下馬,拜道:“我家主公等候先生多時,特讓我前來迎接。”

曹仁的舉動,卻是讓諸葛亮有些摸不著頭腦。

前面有人前來相迎,倒也算不了什麼,只不過曹操接二連三派人前來迎接,其中所表露出來的意思,卻也要好好估量一番了。

諸葛亮並不認為,自己有這麼大名聲,值得曹操如此行事。

距離郯縣十里地的位置,曹操正帶領徐州文武,統帥大軍嚴陣以待。

遠遠看去,只見旌旗飄揚,士卒威武,甲冑精良。

夏侯淵看了一眼身旁的曹操,有些不解的問道:“主公,諸葛亮不過是荊州一位軍師罷了,何故要擺出如此大陣仗,前來迎接此人?”

不僅是夏侯淵,其餘曹氏文武亦是疑惑不解。

只有郭嘉等人,眼中卻是露出了睿智的光芒,笑而不語。

曹操眺望遠方,說道:“諸葛孔明出使東吳,在那裡僅僅待了半年時間,幾乎得到所有江東文武的認可。”

“試問一下,爾等誰人有此本領?”

諸將聞言,默然不語。

說到這裡,曹操眼中忽然光芒閃動,道:“我不相信,諸葛孔明此次前來徐州,乃是為了遊山玩水。”

“也許,這將會是一個轉機。”

郭嘉眼中光芒,越來越盛。

自從知道諸葛亮出使東吳,耗費半年時間折服東吳上下以後,郭嘉就感覺渾身上下都在興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實諸葛亮能想到的,郭嘉又何嘗想不到。

只不過,郭嘉只是一位單純的謀士,雖然有心合縱,聚集諸侯所有力量攻陳,卻也力有未逮。

可是諸葛亮的出現,卻讓郭嘉看到了希望。

他也想要看看,這個外號臥龍的荊襄名士,究竟有多大本事。

卻說曹仁引著諸葛亮,一路上態度十分友善、殷勤,眾人往前行軍一段路程,忽然看見前方旌旗遮天蔽日。

又往前前進一小段路程,諸葛亮終於看到了出城迎接的曹操,以及那密密麻麻的徐州軍。

當諸葛亮看到浩浩蕩蕩的曹軍以後,也不由感覺心中驚訝。

他沒有想到,曹操居然會如此給面子,擺下如此大的陣仗,前來迎接自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