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七十二章 爭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七十二章 爭功

逢紀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如果鄧艾一直保持著兩萬騎兵的戰鬥力,逢紀絕對不敢貿然領兵過來。

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是逢紀先屯兵廣陽,與薊縣成為掎角之勢,而後招收幽州其餘郡縣兵馬,並且讓廣陽太守據城死守。

如此一來,縱然鄧艾麾下有兩萬騎兵,也不能攻破幽州首府薊縣,更不能逼死逢紀。

只不過鄧艾下令殺馬,做出一幅彈盡糧絕的假象,逢紀又欺負鄧艾年輕,這才意圖建功立業。

不曾想鄧艾雖然年輕,卻也不是好相與之輩,反而抓住了這個契機,不僅將薊縣攻下,還把逢紀帶來的兵馬全殲。

就連逢紀本人,也自刎於陣前。

對於鄧艾而言,這是一場完美的勝利。

“阿艾,張遼將軍領兵五萬攻克班氏,而後率領大軍一路東進,由於許多郡兵被逢紀帶走,各個縣城望風而降。”

“到了現在,整個代郡已經改換旗幟,張遼將軍正在整頓兵馬,準備攻打上谷郡。”

湯陳闖了進來,臉上滿是喜色,鄧艾、趙煌二人聞言,亦是大喜過望。

事實上,張遼一直都是詐死。

當初太史慈雖然朝著張遼射了一箭,只不過卻被張遼用右手抓住,再加上張遼胸前有鎧甲,根本沒有被射死。

鄧艾當時正是發現了張遼詐死,在戰場上才會有那種反應,若不是張遼忽然說了一句話,事情可能就穿幫了。

及至後來,鄧艾以埋葬張遼屍首為藉口,讓張遼帶著自己親兵消失,他自己後來也消失了。

可相比起張遼,鄧艾有些名聲不顯,縱然消失的有些莫名其妙,也不會惹人懷疑。

只不過,在此之前陳旭就給張遼下達命令,讓他有機會在戰場上詐死,日後秘密潛回幷州,出其不意拿下整個幽州。

張遼乃是陳旭麾下有名有姓的上將,如果不詐死而忽然消失的話,一定會引起聯軍方面的懷疑。

當然,周瑜的那場突襲,張遼的確兵敗了,營寨之內兵馬幾乎傷亡殆盡。

可張遼並沒有為此一蹶不振,反而將計就計詐死脫離聯軍視線,而後秘密潛回雁門郡。

事實上,雁門郡內至少就聚集了五萬兵馬,張遼打出來的旗幟根本沒錯,卻故意讓士卒們少在軍營走動,而且故意讓袁軍斥候發現異常。

袁軍斥候,偵查到許多值得懷疑的地方以後,就認定幷州軍乃是在虛張聲勢。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張遼將這種兵法運用得淋漓盡致。

就在這個時候,鄧艾突襲廣陽郡的訊息傳到了逢紀耳中,逢紀以為鄧艾是為了擾亂幽州,迫使袁譚領兵回援。

逢紀為了穩定幽州,就率領大量兵馬離開,並且幾乎將代郡兵馬抽調一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遼將兵五萬,非常輕易就攻下了班氏,至於其他縣城更是傳檄而定,張遼一戰而拿下代郡,至此幽州西部門戶開啟。

趙煌激動地說道:“阿艾,既然張遼將軍已經出兵,準備攻打上谷郡,我等何不發兵相助張遼將軍,東西夾擊上谷?”

上谷郡位於代郡和廣陽郡之間,如果張遼、鄧艾一同發兵攻打,上谷郡旦夕可破。

鄧艾沉吟半晌,卻是堅定的搖了搖頭。

走到地圖旁邊,鄧艾指著三個郡城,說道:“整個幽州,只有這三個郡城最為富庶,人口最多。”

鄧艾指著的三個郡城,就是廣陽郡、涿郡以及漁陽郡,這三個郡城由西南向東北連成一片,其中以涿郡最為靠近南方。

鄧艾將手指移到了涿郡上面,說道:“涿郡乃是冀州北部門戶,又是整個幽州最富庶的郡城。”

“我等出其不意消滅逢紀,短期內冀州那邊還不見得能夠發反應過來,可是再拖延一段時間,必有冀州兵馬進入涿郡。”

“若是現在攻入涿郡,冀州兵馬肯定反應不及。”

“如此以來,既能拿下整個幽州最富庶的郡城,又能切斷幽州和冀州的聯絡。”

“那個時候,只要我們能夠守住漁陽,則整個幽州都會從此易主。”

鄧艾眼中,散發出灼熱的光芒,幾乎能夠將地圖融化。

趙煌卻是心中一驚,道:“現在廣陽郡初克,附近縣城還沒有拿下,貿然率領大軍攻入漁陽,恐怕有所不妥。”

鄧艾卻是說道:“薊縣被克,廣陽太守戰死,廣陽郡其餘縣城不足為慮。”

說到這裡,鄧艾神秘一笑,道:“爾等放出謠言,就說袁譚在關中兵敗身死,秦王一戰而破諸侯聯軍。”

“再勒令各個縣城縣令投降,如若不然,城破之日雞犬不留,守城將領誅連九族!”

聽到了鄧艾如此殺氣騰騰的話,趙煌不由心中一驚,然後領命而去。

安次乃是廣陽郡最南邊的縣城,佔地面積極為廣闊,人口也是極多,這裡一直都是一個肥缺。

只不過,安次縣令今日卻是臉帶驚慌之色。

“明廷,坊間都在傳聞,主公在關中已經被秦王所破,境內百姓人心慌慌。”

“那鄧艾已經下達了最後通牒,若是我等再不投降,城破之日就會雞犬不留,就連我等的所有親族,也會被誅殺殆盡!”

縣尉語氣中帶著驚恐之色,現在已經有些六神無主。

廣陽太守戰死,逢紀兵敗自刎的訊息早就傳了過來,那個時候安次縣令都感覺頭暈目眩,知道幽州要變天了。

只不說,他乃是袁家臣子,這才一直堅持住沒有投降。

可是當袁譚兵敗身亡的謠言漫天飛舞的時候,安次縣令卻是有些動搖了。

鄧艾隨後下達的最後通牒,就好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得安次縣令終於下定決心投降。

畢竟,安次縣令也有自己的家族,更不可能因為自己的抵抗,而帶著境內百姓一起陪葬。

雖說他並不十分確信,如果自己頑抗到底,城破之日鄧艾真的會屠城滅族,可是安次縣令卻賭不起。

更何況,現在境內人心惶惶,縣中官吏早有投降之心,若是縣令執意頑抗,恐怕會被下屬摘掉頭顱,將其獻給鄧艾以保全自身。

所以思量再三,安次縣令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他對著縣尉說道:“現在冀州、幽州兵力空虛,張遼領兵十萬攻下代郡,鄧艾領兵五萬攻入廣陽郡,不知汝可有退敵之法。”

張遼麾下雖然只有五萬兵馬,卻一路多豎旗幟,詐稱十萬。

至於鄧艾,麾下雖然只有兩萬騎兵,可是收編了大幾千降卒,又抓了一些精壯充人數之後,也有三萬之眾。

鄧艾也是廣豎旗幟,號稱五萬精兵,威勢甚眾。

故此,安次縣令才會說張遼起兵十萬,鄧艾統兵五萬,好給縣尉造成壓力。

不曾想,縣尉也有投降之心,當即說道:“縣中只有千餘兵馬,如何擋得住幷州數十萬虎狼之師?以我之見,降為上策。”

縣令聞言暗喜,表面卻仍舊說道:“幷州軍雖然勢大,奈何我乃袁氏臣子,如何能夠行此不忠之事?”

縣尉本來想要先勸諫縣令投降,勸說不成再將其殺掉獻出城池,可是聽見縣令這麼說話,當即心中一喜,知道有戲。

縣尉急忙說道:“話雖如此,然而若我等執意頑抗,城破之日,滿城百姓豈不都會化為亡魂?”

“相比起滿城百姓性命,一人之罵名又算得了什麼?還望明廷為百姓計,開城納降吧!”

縣令久久不語,而後嘆道:“非我不忠於主公,奈何天命如此,我又不忍滿城百姓為我陪葬,也只能獻出城池了。”

鄧艾的一系列動作,果真使得廣陽郡各個縣城望風而降,只有安次一直沒有動靜。

鄧艾大怒,令趙煌守薊縣,他自己卻帶領大軍殺奔安次,只不過大軍尚未抵達安次境內,就得到了安次縣令投降的文書。

鄧艾聞言大喜,當即讓安次縣令復領原職,而後調轉兵鋒殺入涿郡。

與此同時,攻下整個代郡的張遼,安頓好了郡內事務以後,當即馬不停蹄領兵攻打上谷郡。

上谷郡內兵馬奇缺,又無大將駐守,而且張遼號稱將兵十萬,嚇得各個縣城紛紛開城納降。

就在張遼拿下大半個上谷郡以後,就得知鄧艾攻取了這個廣陽郡,並且已經殺入涿郡的訊息。

張遼當即對著張楊說道:“主公慧眼如炬,看人一直都很準。”

“當初我雖然看好鄧艾,卻也沒有想過,他能夠完美做成此事,並且拿下整個廣陽郡後,還能準確捕捉戰局,沒有絲毫猶豫就攻入涿郡。”

“此等人物,假以時日必成關中棟梁之才。”

張遼嘴上雖然如此說話,心中卻也有些想法,覺得鄧艾此人太過激進,而且功利心太強。

若不加以制衡,他日鄧艾必成禍患。

鄧艾拿下廣陽郡以後,沒有想著和張遼前後夾擊上谷郡,反而直接領兵拿下。

這種做法固然正確,卻也有著搶功的嫌疑。

在張遼看來,鄧艾如此年輕就這麼鋒芒畢露,而且不知收斂,日後功勞大了很容易目中無人,導致引起君主忌憚,不得好死。

只不過,張遼雖然有這種想法,卻也不會說出來,只是自己心中有數就行了。

張楊笑道:“聽聞鄧艾小將軍攻入涿郡,一路勢如劈竹,如此一來半個幽州都已經歸屬我軍,縱然袁譚領兵回返,亦是無力回天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