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八十六章 鄧艾據遼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八十六章 鄧艾據遼東

卻說鄧艾領兵兩萬,攜帶關中氣吞山河之大勢,軍隊所到之處各郡縣守軍望風而降。

鄧艾一路收編降卒,將整個遼東都打下來以後,麾下兵馬已經達到了五萬之眾。

海冥城,乃是樂浪郡最南邊的一個縣城,位於朝鮮半島中部,毗鄰大海。

鄧艾一身黑色鎧甲,站在一塊礁石之上,眺望著南邊的大海,只見海風呼嘯,波濤滾滾,景象駭人。

“將軍,幽州東部六郡全都收服,我等什麼時候班師回朝?”

可以說,這次鄧艾之所以如此容易,就一直打到了樂浪郡,與陳旭現在如日中天的聲望脫不開關係。

雖說幽州東部郡縣,有很多異族叛軍,可是這些異族在名義上,也都歸屬於朝廷。

哪怕當年袁紹佔據幽州的時候,幽州境內異族也都十分擁戴,而且後來烏桓人相助袁尚,以致諸葛亮領兵遠赴遼東,斬殺十幾萬俘虜。

此戰過後,幽州境內最大的異族勢力,從此也開始一蹶不振。

剩餘的一些零散異族,畏懼陳旭強大的兵鋒,自然不敢阻攔鄧艾,反而派遣族中勇士相助,刻意討好。

鄧艾聽見了趙煌的話,悠然說道:“以前聽聞遼東境內土地貧瘠,窮山惡水,我也一直信以為真。”

“可是當我來到此地以後,才發現這裡的土地如此肥沃,物產如此豐富,開發潛力如此巨大。”

說到這裡,鄧艾停頓了一下,聲音忽然拔高道:“可正是這麼一大片肥沃的土地,卻鮮有漢人來此耕種,朝廷對於此地掌控亦是名存實亡。”

“今日我們領兵打到這裡,此地已經名義上歸屬大漢,可一旦我等撤兵,如此肥沃的土地,豈不又將會歸屬異族?”

鄧艾眼中,閃爍著亮光。

遼東包含後世的東北三省,以及一部分朝鮮領地,如果開發得當,這裡的土地絕對不貧瘠。

須知,在後世東北黑土地的肥沃,可是眾人皆知。

只不過擺在眼前的卻有幾大問題,第一就是人口不足,導致遼東開發緩慢,很多地方荒無人煙。

荒無人煙,有時候就會讓人誤以為,遼東乃是貧瘠、荒涼的地方。

第二個因素就是,這裡的冬天太過寒冷,一般除了本地人,很難忍受住冬天的嚴寒。

而且遼東糧食成長週期較長,很多都是一年一熟,若是不克服這些困難,想要在遼東立足並不容易。

只不過,鄧艾他不僅是一員武將,對治國之道也頗有研究,而且心中有一種野望。

湯陳聞言,卻是有些不屑的說道:“相比起富庶的中原地區,位於苦寒之地的遼東,又算得了什麼?”

趙煌雖然沒有說話,卻也微微點了點頭,顯得比較贊成。

其實這也是中原地區,很多漢人的普遍心思,他們並不重視邊境苦寒之地。

事實上,東漢末年人口並不多,憑藉中原的廣袤土地,只要土地兼併不十分厲害、賦稅不太重的話,百姓們生活基本沒有太大壓力。

當然,這就牽扯到了很多社會問題,並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解決,也不是陳旭這個穿越者可以輕易改變。

總之也就一句話,有需求才有擴張,憑藉大漢如今的人口基礎,對於土地的需求量根本不多,自然也就沒有擴張的慾望。

故此,對於這些位於邊塞的地域,漢人不太重視也就是在情理之中。

可是鄧艾與眾人的想法不一樣,也與很多漢人的想法不一樣,也許只有陳旭能夠理解鄧艾的思維。

鄧艾卻是搖頭說道:“將軍此言差矣,若是遼東能夠治理得當,不僅能夠成為抵禦北方異族的前線,還可以成為一大糧倉。”

趙煌、湯陳聞言,雖然嘴上沒有反駁,心中卻有些不以為然。

想讓貧瘠的遼東成為成為糧倉,無異於痴人說夢,而且這裡異族勢力錯綜複雜,大軍短暫停留此地倒也沒什麼。

可一旦停留時間過長,勢必會影響到本地異族勢力的利益,到時候定會爆發戰爭。

畢竟,鄧艾之所以如此輕易打到樂浪郡,其中有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本地異族統領認為,這支漢軍定會像以前那樣,不會在這裡待太長時間。

這個時候與鄧艾死戰,根本沒有任何好處,只要忍耐一陣,等到鄧艾領兵撤退,這片土地還是由他們自己掌控。

趙煌、湯陳二人,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才華,卻也有著豐富的經驗,而且他們還在塞外廝混多年,對於異族心思非常瞭解。

鄧艾好似看出二人心中所想,笑著說道:“遼東境內已經沒有勢力龐大的異族,雖然種類繁多,勢力錯綜複雜,卻不被我放在眼中。”

“我決定先將大軍停在遼東,徹底清除境內敵對的異族勢力,將整個遼東都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大漢領地。”

趙煌、湯陳二人聞言大驚,急忙說道:“張遼將軍只讓我們收復遼東,卻並沒有說過,要讓我們在此地停留。”

鄧艾卻是說道:“將在外,自然應該便宜行事,此事我自會向主公上書,爾等休要再言。”

言畢,鄧艾也不再理會兩人,就回到了軍營之中,與士卒們同吃同住。

鄧艾治軍極嚴,而且由於出身貧寒,在普通士卒面前從來不擺將軍架子,經常和士卒們廝混在一起。

故此,鄧艾雖然剛剛及冠,卻在軍中威望很高,深得士卒擁戴。

趙煌、湯陳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憂慮之色。

涿郡,郡守府。

張遼看著關於鄧艾的報告,臉色不由變得鐵青,怒聲道:“此子故意領兵停在遼東,莫非是想割地稱王?”

“我本來以為他只是年輕氣盛,卻不想果真狼子野心,某這就上書主公,而後親自領兵討之!”

張遼現在已經後悔了,他低估了鄧艾的大膽程度,也低估了鄧艾的能力。

張遼本來只想試探一下鄧艾,不曾想,鄧艾只用了短短半年時間,就已經在遼東紮根。

鄧艾使用以夷制夷的手段,透過分化、拉攏、刺殺的手段,甚至與當地異族首領歃血為盟,結成兄弟,在遼東掀起了血雨腥風。

很多有意自立的異族,都被鄧艾毫不留情的屠戮殆盡,他又和各個異族部落聯合,麾下兵馬已經有了八萬之眾。

對於那些投效的異族,鄧艾卻非常寬宏,不僅資助他們糧草武器,還主動派人教導這些人耕種,與這些人親如兄弟,也完全沒有將他們當做異族看待。

鄧艾以恩威並施的手段,僅僅花費半年時間,就已經成了遼東的無冕之王,使得附近異族爭相依附。

三韓以及高句麗感受到了威脅,聯合起兵五萬來攻,被鄧艾殺的片甲不留。

此戰過後,鄧艾在遼東威望越隆重。

卻說陳旭派人收復關中以後,徐賢也已經說降徐庶,而後拿下了整個荊州。

陳旭冊封徐賢為荊州刺史,令徐庶、徐晃輔佐,至於劉禪以及劉備其餘家眷,卻被送到了長安城內。

拿下荊州以後,陳政留下了一部分兵馬,就返回了益州境內。

與此同時,幽州已經平定,陳旭任命張遼為幽州刺史,統御幽州大小事務,防備袁譚起兵攻打幽州。

不僅如此,陳旭還在太學之中,抽調了許多儲備起來的學子,讓他們前往幽州、荊州任職。

僅僅花費了半年時間,幽州平定、荊州平定、關中平定,整個大漢再次陷入了平靜之中,陳旭也開始修生養息。

就在此時,陳旭忽然接到了張遼的文書,聲稱鄧艾意圖謀反,張遼請求帶兵前去鎮壓。

陳旭聞言大驚失色,急忙召集麾下文武議事。

眾人得知鄧艾沒有得到命令,就擅自將軍隊留在遼東,並且大刀闊斧的動作以後,全都義憤填膺。

不少將領更是主動請戰,要求前往幽州討伐鄧艾。

陳旭此時也感覺有些頭暈目眩,在擔憂之餘,也有一種深深的憤怒與失落。

鄧艾可是陳旭一手提拔起來的人才,他對於鄧艾陳旭寄予厚望,並且不遺餘力的精心栽培。

相比起歷史上那個,在沒有遇到司馬懿以前,都是鬱郁不得志的鄧艾,這個時空的鄧艾,不知道少了多少磨難。

如果被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背叛,這種打擊絕對十分巨大。

趙雲亦是臉色鐵青,上前跪在地上說道:“主公,末將請兵三萬,親自趕赴遼東,若鄧艾果真心懷二心,某將必定親自斬下他的腦袋,獻於主公麾下!”

鄧艾最早跟隨在趙雲身旁,跟隨趙雲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算得上是趙雲的半個弟子。

如果鄧艾真的心懷二心,趙雲也會感覺恥辱。

陳旭在憤怒、失望之餘,想起了歷史上鄧艾被鍾會誣陷,以至於身首異處的下場,心中卻是微微一動。

歷史上的鄧艾雖然才華橫溢,對於為人處世這一方面,卻有很大欠缺。

事實上,當初的鄧艾並沒有反叛之心,可是他所做的一切,卻不得不引起當權者的猜忌。

如果用通俗易懂的話形容鄧艾,那就是他會做事卻不會做人。

沉吟半晌,陳旭雖然覺得以張遼的度量,不會誣陷鄧艾造反,卻也感覺其中有些隱情。

而且他也並不願意相信,自己以後培養起來的人才,最終會反叛自己。

最為重要的是,依照鄧艾的聰慧,不會看不清天下局勢,縱然他真的割據遼東,又怎能與陳旭相抗衡?

“此事可能還有隱情,待查明之後再做處理。”

陳旭最終留下了這句話,而後離開了,只是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眾人贊同。

未得軍令擅自動作,屯兵遼東不聽調令,這兩點已經犯了忌諱,縱然給鄧艾扣上一個反叛的帽子,也不以為過。

就在陳旭對於鄧艾之事,有些猶疑不定的時候,忽然有書信從遼東傳來。

書信有兩封,第一封乃是鄧艾的親筆書信,第二封卻是趙煌發來的密信,兩封書信不是從一個渠道發來,卻幾乎同時到達長安。

陳旭先開啟了鄧艾的書信,只見信中寫道:“末將未得主公命令,而擅自屯兵遼東,實在罪該萬死,不過其中卻有隱情,還望主公聽之。”

“遼東之地,雖名義上歸屬朝廷管轄,奈何此地漢人稀少,異族勢力錯綜複雜,長期以來不受官府節制。”

“若這裡土地貧瘠,末將也不會花費時間,然而根據末將探查,這裡地勢開闊,土地肥沃,物產豐饒,若是開墾得當,必將使得大漢子孫受惠千載。”

書信之中,鄧艾解釋了自己留在遼東的原因,並且對於遼東土地的肥沃極度褒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僅如此,鄧艾還十分詳細描繪了自己發展遼東的戰略,那就是融合親近漢人的異族,剿滅有野心的異族,整合遼東所有勢力。

當境內勢力整合完畢以後,就開始遷徙百姓,廣挖溝渠,平整土地,出境掠奪人口以為奴隸。

而後教導異族耕種之法,輕徭薄賦,並且教導異族人學習漢語,將他們慢慢被同化。

如此一來,三五十載過後,遼東境內異族就會初步融合到漢族之中,只要漢人能夠不歧視這些人,並且一直保持強勢,百年之內遼東子民盡為漢人矣。

鄧艾的這封書信,包含了政治、軍事、文化、民生各個方面,很多都是鄧艾經過實地調查,才制定出來的戰略。

依照鄧艾的規劃,只要能夠如此發展百年,不僅可以將遼東真正成為大漢的領土,成為一個富庶的糧倉。

還可以透過軍事對外進行掠奪,在以戰養戰的同時,不停削弱異族實力,穩定邊塞。

陳旭也能從字裡行間之中,看得出鄧艾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而後久久不語。

“哎!”

將鄧艾的書信放下,陳旭又開啟了趙煌的書信。

信中寫到:“艾領兵屯於遼東半載,破異族、收流民、整合各方勢力、大肆開墾土地……”

“艾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異族以及百姓歸心,若長此以往,遼東之人將只知鄧艾之名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