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少林八絕最新章節列表 > 1280 一統大會(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80 一統大會(中)

“這不知有多少個的英挺少年牽著長毯向前走來,目不斜視。吞噬小說 www.tsxsw.com三三兩兩站在前方 的人見了,莫不退讓到邊上。不少人嘖嘖稱讚,都說這些少年威武不凡,將來必成 大器。鮮紅的長毯極為耀眼,宛如一道長龍似的。不多時,少年們牽著長毯走到廣 場上那座石臺前。 石臺很大,如果要完全走上石臺的話,就必須經過九九八十一坎石階。站著石 臺上,俯視整個廣場,一覽無餘。少年們走上石階直至石臺,將長毯鋪上,瞧他們 動作麻利,顯然是事先訓練過的。 不消片刻,一條寬九尺九寸,也不知道有多長的鮮紅地毯從石臺上那張寬大的 虎皮交椅腳下一直延伸開去,穿過廣場,直至廣場的盡頭。 廣場上有一萬多人,但是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踩上地毯,因為這象徵著權威。 獨孤雄天也只能帶著方劍明一行從邊卜聲過,來到石臺下。石臺上放著不少狼皮椅 子,奇怪的是,左邊只放了十把。方劍明想了艇!,立時便明白了。他們一行正好十 人,左邊這十把椅子,想來是為他們準備的。 豁然想通之後,他不禁大吃一驚,暗道:“我原以為一些門派是來觀禮的,比 如崑崙和天斷但想不到他們也迫於壓力,不得不尊正天教為。現在看來,除了 我點蒼派之外,其他門派全都要臣服在正天教之下了。”轉念一想,詫道:“少 林、武當已被逼得不管武林中事,江湖中人個個皆知,這兩派不來倒還情有可原 可我為何不見峨嵋派的人呢?難道峨嵋派也被逼得退出武林了嗎?倘若真是如此 依江湖刁貫例,早就傳開了,為什麼一點風聲也沒有?這件事真令人難以測度。 就在他沉思的當兒,“咚咚咚一”的鼓聲響起。這次的鼓聲與先前那幾下並 不相同,先前那幾下只屬於一面鼓,響亮則是響亮,但還不夠威武。此刻,這鼓聲 由九鼓齊,簡直就是氣衝霄漢,聲若霹靂。加上九鼓擂得很有節奏,著落點一般 無二,聽上去也頗為悅耳。 許多人扭頭看去,只見廣場一角一座高臺上,一字排開,安放了九面大鼓。這 九面大鼓與戰鼓差不多,但其巨大,堪稱駭人,每一面的直徑都有九尺。九個皮膚 黝黑,身形碩大,肌肉甄結,一看就知道孔武有力的大漢,站在鼓前的凳子上,一 記一記的擊打著。動作整齊劃一,絲毫無誤。 這樣的鼓,普通人連擊打出聲都成問題,可看他們的動作,似乎打上一個時 辰,也絕不會手軟,任誰見了,都會吃驚。 鼓聲中,人群漸漸安定下來。一群白衣少年搬來許多椅子,放在了石臺下,方 劍明掃了一眼,估計有三百餘把,暗道:“這些椅子,想來是預備給各門各派,各 幫各會中的主要人物坐的。 椅子擺放好之後,鼓聲陡然增大,數十裡可聞。鼓點強勁,彷彿百萬大軍即將 出征,忽聽得一個聲音喊道:“盟主駕到! 在震天鼓聲下,這四個字說得十分清楚,能夠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顯見此人 內力相當深厚,絕非庸俗之輩。 片刻,兩個一黃一白的青年踏上地毯,向石臺走去。這兩個青年英華內蘊,一 臉的肅穆,黃衣青年手奉一把寶劍,赫然便是天下第一劍—軒轅夏禹劍。白衣青 年手捧一根奇杖,卻是傳自炎帝神農,堪稱天下第一杖的神農杖。 兩個青年在地磷卜聲了十數步後,獨孤九天才由規在人們的視線之內。他今天 穿了一件特製的長袍,高領斜飛,形同一把扇子。頭梳得齊整,高高結起,用一 頂九梁小冠束著。人配衣裳,衣裳襯人,威嚴中有三分霸氣,偉岸中不失七分風 流。他的表情也同兩個青年一般,不苟言笑,昂闊步,直視前方。 在獨孤九天身後,卻是兩行少年,每一行都有十人。左邊的一律黃衣,身配長 劍,右邊的一律白衣,手拿金杖。只要不是瞎子,誰都看得出來,那長劍和金杖乃 仿軒轅夏禹劍和神農杖而打造的,想來也極為鋒利和堅硬。 不多時,那兩個青年踏石階,走上石臺,來到虎皮交椅前。兩人左右一分,一 個走到交椅右手,一個走到交椅左手,面上仍是凜若冰霜。 獨孤九天走上石臺,幾大步來到虎皮交椅前,將長袍下襬一掀,轉身坐在了椅 子上。那二十個少年來到臺上之後,卻分立兩面,凌然不動。 鼓聲驟停,大地一片沉靜,只聽得先前那聲音喊道:“副盟主駕到! 鼓聲復起,眾人轉一瞧,只見彭和尚與無上老祖並肩走了上來。 彭和尚身披一件大紅裂裝,無上老祖身穿一件綴滿了道圖的怪異僧袍。兩人走 得不快,但腳下宛如行雲流水,沒多少時間就已經穿過廣場,走上了石臺,在右 最前的兩把狼皮交椅上坐下。 喊禮的人又道:“諸位長老到! 這一次出現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好些人。這些人進場的順序雖然有前後 之別,但身份是一樣的,只是看誰的年紀大,誰的輩分高,誰才走在前面。走在最 前的是驪山神尼、樊不二、索長篙。驪山神尼是天下三大奇道之一多寶道人的衣缽 弟子,當然有資格走在最前。樊不二、索長篙論輩分,均可以算是彭和尚的師弟 加上他們十性高傲,別人稍微謙讓了一下,他們便也和驪山神尼齊頭並進,向石臺 走去。。 三人身後數尺外,依次排下去,有符無憂、湘西一魔、南海如來、侯斷刀、通 天教主聞人龍、白蓮童子、一指、一度、蘇殘陽、江如血、二相、麥七郎、溫九 娘、瞿墨生、葛文元、張道子、原屬太虛殿的王姓客卿、原屬太虛殿的秦姓客卿、 李布衣等等。這些人當中,李布衣最為年輕,因此關注他的人也最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