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少林八絕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三章 胡笳十八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五十三章 胡笳十八拍

這天午後,陰冷的風捲過平地,掠過京郊的民居上空,直至城牆,將插在城牆上的大明軍旗吹得獵獵作響。www.tsxsw.com

得勝門外,平地上早已列陣了一萬明軍。但見軍容齊整,刀槍鮮明,旗幟飛揚。這時,從軍隊中間閃開一條長道,于謙一身甲冑,腰懸寶劍,騎著一匹駿馬,不快不慢的上來,在他左首,是方劍明,右首則是天都聖人。兩人都沒穿甲冑。緊隨三人的是一群騎士,這些騎士或是明將領,或是武林高手。

眾士兵見身為主將的於謙親自披掛上陣,人人都為之振奮,軍容頓時大壯,前面便是有百萬敵軍,他們也能抗戰到底。

忽然,天邊傳來了馬蹄聲,那馬蹄聲,初時還小,到了後來,竟將地面踏得震動起來。很快,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瓦剌大軍飛奔而來,塵土飛揚,氣勢強大到了極點。于謙等人見了,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雖然已知也先這次是決一死戰而來,但見了瓦剌鐵騎的這等陣勢,連天都聖人這等經歷了無數大場面的過百歲老家夥也為之動容。

瓦剌大軍在遠處停下之後,從中分開一條道,也先率領一批瓦剌高級將領來到軍隊前,冷冷的望了一眼明兵的陣勢,道:“于謙,你真是不知死活,就憑這點人馬,難道就能擋得住我五萬鐵騎?”運起內力,揚聲喝道:“于謙,本太師最後奉勸你一句,趕快投降獻城。”

于謙聽了,對方劍明道:“侯爺,代我喊話。”

方劍明運起內力,沉聲道:“也先,是戰是和,完全在你手上,你如果真心和談的話,就先釋放太上皇。”

也先聽得是方劍明,怒道:“姓方的小子,華天雲已經死了,你難道想做第二個華天雲?”

方劍明也不說破華天雲未死之事,喝道:“也先,兩國交兵,必是血流成河,你當真要一意孤行?”

也先聽他語氣強硬,不再言語,率領眾將退後,軍隊中的那條道立刻合攏。聽得號角吹響,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前鋒如疾風一般衝了上來。

這時,于謙等人也已從長道退走,只見五百名弓箭手張弓搭箭,待敵騎進了射程之後,射出利箭,一時之間,箭如雨下,那五千蒙古騎士雖然穿著鎧甲,但總有護不到的地方,立刻有一批人中箭。

不過,他們來勢兇猛,箭雨也擋不住他們的速度,眼看來近了,這時,只聽一聲戰鼓傳來,一支三千人的明騎兵從軍中衝了出去,伴隨著戰鼓聲,三千明兵大叫著,與瓦剌兵在場上廝殺起來。

號角聲不斷,戰鼓聲不絕,喊殺聲不停,那三千明兵是敢死隊,奮不顧身的殺敵,竟把近五千瓦剌兵給纏住了。激戰了一會,瓦剌大軍中忽然飛奔出一騎,挽了一張強弓,瞄準明兵的一杆旗幟,“嗖”的一聲,箭去如電,竟硬生生的將旗杆給射斷了。

方劍明等人在軍中觀戰,見這蒙古人有這般本事,都是吃了一驚,此人箭法如神倒還罷了,但他能把旗杆射到,非得有一身不俗的內力不可。

就在這時,聽得有人喝道:“來而不往非禮也!”隨著話聲,只見曹繼雲騎著一匹快馬衝出,一箭射出,把瓦剌的一杆大旗給射斷了,緊跟著,曹繼雲從箭囊中抽出一支特製的利箭,施展神奇的箭術,斜上射出,眼看那只箭上了高空,陡然急轉而下http://貢獻,夾著利嘯,朝那蒙古箭手落去。這等箭法也為免太詭異了,那蒙古箭手嚇了一跳,急忙張弓射箭,一連射了六支,都不曾將那支怪箭擊飛,危急之間,雙腿一夾馬腹,運起真氣,連人帶馬的躍出丈外,才躲過了這一箭。

兩人隔著一片廝殺的騎兵施展箭術,那蒙古箭手一箭把旗杆射到,固然是世上少見,但曹繼雲的第二箭卻可以當得上舉世無雙了。

那蒙古箭手自知不是曹繼雲的對手,急忙退回軍中。倏地,瓦剌軍中響起了怪異的琵琶聲,方劍明聽後,吃了一驚,失聲道:“魔琵琶。”

話音未落,一道人影從瓦剌軍中急射而出,人在空中一翻,琵琶聲宛如炸雷一般傳開,一股怪異的力量瀰漫開去。那琵琶聲,蓋過了號角聲,也蓋過了戰鼓聲,傳入激戰中的瓦剌兵耳中,令他們戰鬥力倍增,傳入激戰中的明兵耳中,卻令他們意志大消。

如此一來,本來是旗鼓相當的廝殺起了巨大的變化,不斷的有明兵死在了瓦剌兵的大刀之下。觀戰的眾將士不知其中原因,個個臉上一片激憤,但於謙沒有下令,誰也不敢出擊。方劍明看出其中的詭異之處,急忙從懷中掏出了藍潮簫,正要吹響,戰鼓聲陡然止了,一愣神的功夫,只聽“咚”的一聲鼓響,一股神奇的力量傳開,令人心情暢快。

方劍明扭頭望去,只見天都聖人不知何時已站在一副巨大的戰鼓之前,手中拿著一根粗大的木棒,左一下右一下的擂著,滿頭白發隨風飄舞,狀如仙人。

阿日斯蘭本想用魔琵琶給己方助陣,但此時被天都聖人用鼓聲所擾,不免有些驚異,但他心知魔琵琶不是戰鼓所能比的,冷笑一聲,暗道:“天都聖人,我看你能堅持到幾時。”手上不停,音波一波緊接一波的發出。

因為有天都聖人擂鼓助陣,激戰的明兵又重新恢復了鬥志,很快就把劣勢扳回,但正如阿日斯蘭所料想的那樣,戰鼓雖大,但又怎麼可能比得上魔琵琶,忽聽“啪”的一聲,戰鼓給天都聖人敲破了,再也發不出聲音。

天都聖人似是早已知道這一棒下去,戰鼓會破,身形一晃,到了一張中鼓之前,敲了沒幾下,又被敲破了。旁觀的一群鼓手見這個白髮老人有這等駭人的手勁,都嚇傻了。隨後,天都聖人又敲了其餘三張中鼓,都是未到十下,個個破裂。

鼓聲沒了,魔琵琶音便無對手,激戰中的明兵鬥志又消沉了下來,眼看就要成了瓦剌兵任意屠殺的羔羊,忽聽簫聲傳來,將魔琵琶音牽制住了。

阿日斯蘭聽後,吃了一驚,抬頭看去,只見方劍明迎風而立,站在一塊凸出的地面上,正吹著短簫。他不知方劍明吹的是什麼簫,即算知道了,也不清楚藍潮簫的來歷,只當是普通的蕭而已。

誰料,簫聲和琵琶聲相持了好半天,方劍明所吹的蕭並沒有破裂,這讓阿日斯蘭震驚萬分,才明白魔琵琶遇到了“勁敵”。不過,方劍明想用簫聲壓制住阿日斯蘭的琵琶聲,那是千難萬難。

簫聲和琵琶聲交織在一起,給人一種古怪的感覺,有時興奮,有時失落。

方劍明站在高處,眼見三千明兵戰到現在,已只剩一千來人,而五千瓦剌兵則損失了半數,死亡似乎已不可怕,可怕的是活著的人那奮不顧身的浴血奮戰。

不知怎麼回事,吹著吹著,他心頭猛然一酸,心神頓時鬆懈,立即被琵琶聲侵入,悶哼一聲,退了一步。

阿日斯蘭大喜,坐在地上的身子緩緩的站起,一步一步的向前走,音波源源不斷的攻擊向方劍明。方劍明受了內傷,更加不是阿日斯蘭的對手,步步後退,眼看就要被阿日斯蘭的魔琵琶重創。就在這時,簫聲戛然停住了。

不知是什麼原因,簫聲停下之後,激戰中的人都不約而同的停下了廝殺,阿日斯蘭愕然間,也忘了彈奏琵琶。那號角聲,早在琵琶聲響起的時候已經斷了。

有那麼一下子的功夫,全場一片寂靜,大家屏住了呼吸,等待著什麼。

一滴奇怪的眼淚突然從方劍明眼角滑落,之後就再也沒有淚水留下,他慢慢的坐到了地上,吹起了一支悲愴、哀傷的古曲。原來,就在這一瞬間,方劍明終於領悟到了那一曲“胡笳十八拍”的真諦。

簫聲斷腸,場上廝殺的人,不管是明兵,還是瓦剌兵,滿面悲傷的退了回去,觀戰的將士,無一不臉顯悲容。

阿日斯蘭心頭驚恐,他精通音律,自然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仰天長嘯一聲,急如旋風般彈起了手中的魔琵琶。

一個要戰,一個要和,戰的充滿了魔氣,和的卻充滿了正氣,聽的人,除了那些武學高深的人外,個個聽得心潮起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過了一會,只聽兩軍中有人失聲大哭起來,隨後,哭聲此起彼伏,也先在軍中見了,心驚不已,于謙在軍中見了,長嘆一聲。

驀地,一聲震天的驚叫響起,只見阿日斯蘭雙眼流血,沖天而起,似要掙脫什麼似的,魔琵琶在他手中急促的彈奏著。方劍明盤膝而坐,一臉的悲憫之色,雙眼微閉,似已不知身在何處,忘情的吹著。

阿日斯蘭越衝越高,陡聽絃聲一啞,一根弦斷了,他身上的氣勢霎時減弱,不過,就在他氣勢減弱的那一刻,猛地將魔琵琶扔出。魔琵琶發出怪異的聲音,夾著一股超強的魔力打向方劍明。

眼看魔琵琶就要砸到方劍明的頭頂,忽見他雙眼一睜,精光閃爍,簫聲急起,魔琵琶翻飛而出,“轟”的一聲,在半空炸得粉碎。

魔琵琶一毀,阿日斯蘭狂噴一口鮮血,從半空掉落下來。呼和巴日在軍中看到此處,疾如閃電般衝出,三個起落,在阿日斯蘭即將落地的那一刻,將對方接住,抱回了軍營中。

方劍明將阿日斯蘭擊成重傷之後,自己也忍受不住內傷,“哇”的一聲,吐了一口鮮血,那“胡笳十八拍”的曲子自然是吹不起來了。

簫聲停後,場上將士的臉上都恢復了原有的表情,頓時生出一種恍然如夢的感覺,不過,這種感覺也僅僅是一轉眼的功夫而已,只聽得也先在軍中一聲令下,號角嗚嗚吹起,一萬蒙古鐵騎前軍衝了上去。于謙拔出佩劍,往前一指,指揮大軍上前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