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1章 選擇尊重和祝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1章 選擇尊重和祝福

殷珩點點頭,道:“嗯,婚前理應相互知悉。”

只要是她問出口的,他都願意為她解惑,知無不言。

結果孟娬想了一會兒,卻相當認真地問了一個問題:“阿珩,你沒重婚吧?”

殷珩:“……”

孟娬道:“就是說在我之前,你沒娶妻吧?我知道古人三妻四妾是常態,但在我這裡就是重婚。”

重婚在這裡雖然談不上違法,可違背了婚姻的忠誠,孟娬無法接受。

所以在最終確定要與他成親之前,孟娬需得問清楚。

孟娬還道:“唉,本來在談戀愛的時候就應該先問問你是不是單身的,可是我好像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到現在才想起來要問。”

殷珩看著她,亦是認真地回道:“阿娬放心,在你之前,我不曾娶妻,也不曾有妾,是單身。眼下這是第一次成親。”

孟娬眯著眼笑了起來,回頭看向夏氏道:“娘,該問我問完了。”

夏氏差點氣倒,這與原先商議的不一樣啊!

夏氏道:“你就問這個?不再問問他一些別的?”

原本夏氏是要孟娬問清楚他的來歷和身世,她思來想去,總不能什麼都不問,就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不明不白的人。

孟娬也是滿口答應了要問他點什麼的,可哪想就只是問這個。

孟娬理所當然道:“這就是當下我最關心的問題啊。我管他是誰,既然現在他男未婚我女未嫁,我們倆就此結為夫妻,還有什麼問題呢?”

夏氏:“你……真是教不聽,氣死我了。”

殷珩道:“夫人有何疑問,不妨直接問。”

夏氏驀然想起,好像殷珩曾經也說過同樣的話。

那時他說,倘若他心悅她,又怎管她是誰呢。孟娬和他是一樣的,他們對彼此從一開始就有一種孤注一擲的勇氣。

只求心意相通,男可婚,女可嫁,便足矣。

夏氏看向孟娬,道:“你現在不問清楚,如果他非善類,你當如何?”

孟娬道:“這世上只配善人娶妻,惡人不能娶妻嗎?”

夏氏明白了。她要此生與共的,僅僅是殷珩這個人而已。

皇親貴胄也好,街頭乞丐也罷,這都是她的選擇。

而夏氏也相信自己平日所感,王行這個人絕非惡貫滿盈,而是他品行端正,又精通書畫、氣度從容,確實是個非常優秀的女婿人選。

夏氏本想問清楚的一些話到了嘴邊,最終還是又咽下去了。如果這是孟娬的選擇,那她這個做娘的選擇尊重和祝福。

故夏氏也只鄭重地問了殷珩一個問題,道:“王行,你自己的婚事,自己能做主嗎?”

殷珩道:“自己能做主的事十有八九,婚事算其中之一。”

夏氏便道:“你記住了王行,你要是娶了阿娬,一輩子只能有她一人,不許再添多餘的一妾!”

不等殷珩回答,孟娬就唏噓道:“娘,你說這些幹什麼呢。如果將來阿珩要娶別個,又不是不能娶,我跟他離了後隨他娶幾個。”

夏氏道:“你這說的什麼話,到時候吃虧的可是你!”

孟娬坦然笑道:“誰說我吃虧。婚姻自由,你情我願,合則兩人在一起,不合則各奔東西,何必相互為難。眼下我自願要嫁給他的,將來如何也不必怨天尤人嘛。”

殷珩緊緊盯著孟娬,道:“做了我的妻你還想離?孟娬,我對妻妾成群沒興趣,不會重婚,你這輩子也別想還能與我離。”

這會兒夏氏倒和殷珩達成一致,站在統一戰線上,齊刷刷看著孟娬。

孟娬被殷珩盯得心口發窒,舔舔唇道:“只是一時說到這裡罷了,好了我們不說那些不吉利的了。”

她當然知道他的心意,這個跟自己說生同寢死同穴的男子,是滿腔真摯的。

最終孟娬和殷珩的婚期定在了十二月裡。

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足夠好好準備了。

旭沉芳有一段時日沒有出現,大抵是因為他還沒調整好自己,使自己能夠笑著對她道一聲“恭喜”吧。

人生幾多苦楚,求而不得是其中最折磨人的一種。

那陣子經常可見旭沉芳的身影在城裡各家酒樓之中應酬流連,有時難得一醉糊塗,在什麼地方醉倒的就在什麼地方睡下,第二日醒轉繼續做他應該做的事。

冷空氣一襲來,天氣突然變寒。深秋將盡,冬日即來。

早前上面就流傳出了訊息,官家要趕製一批過冬的冬衣,每年給各地方的官府人員配備是慣例,而今年需要的批次更大,還要給邊境將士們每人多添一件寒衣,以示慰勞。

殷國和朗國的戰端才結束不久,這時候需要穩固邊境將士的軍心。

之前從各地收上去的賦稅不僅彌補了國庫空虛,也是要用在這些地方。

制冬衣需要大量的棉花,朝廷便把任務下派到盛產棉花的主要幾個省州裡,而黃幾道所轄的省州就是其中之一。

與官府做生意,圖的不僅是眼前之利,還能打通人脈關系,將來有長遠之利。因而上省城裡的商戶們也是蠢蠢欲動,誰都想分得一塊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省的大商戶,與當初在孟娬他們所在的這個小城裡最顯赫富有的旭家之流相比,比比皆是。

而他們的報價普遍偏高。一來是以為布政使只能找他們這樣的大商戶,二來則是他們遠在上省城,無法第一手接觸到大量的棉花,要前往各地收購,成本價格自然就上來了。

朝廷撥下的銀兩十分有限,本身就沒什麼油水可撈,多出來的還得各省州布政使自己想辦法添上。

於是布政使得精打細算著省錢啊,怎能讓報價高的大商戶淨把錢賺了。

黃幾道甚至乾脆直接想到有棉花產地的當地小城,打算讓當地知府來督促完成。若讓小城裡的商戶來接下這筆單子,定能把價格降下來。

這次黃幾道也是根據商戶繳納賦稅的情況派下趕製冬衣的批次的,而之前他親自到孟娬殷珩他們所在的這個城裡來查收賦稅,過程還算順利,便認定這裡的百姓民生、商家經營良好,於是把大部分的冬衣趕製任務下放給這城裡的商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