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末揚旌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3章 如虎添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73章 如虎添翼

博陵郡治鮮虞縣城,崔氏宗祠,博陵崔氏六房的代表人物都到齊了,作為族長的上谷郡太守崔弘昇還特意從上谷郡趕回來主持這次宗族會議。

“族長,各房兄弟都到齊了,可以開始了。”老四崔弘度道。

崔弘昇點了點頭道:“想必大家都知道,張須陀將軍已經在滎陽一戰中陣亡,大隋最後的擎天柱石倒下了,皇上龍困江都,大廈傾塌在即,咱們博陵崔氏也得早作打算。

清河崔氏本是咱們的同宗分支,大管事崔護眼光毒辣,早早選中了幽州總管高長卿,還將其女兒崔詩柔以平妻之禮嫁與高長卿,如此一來,清河崔氏在幽州的地位已經穩如泰山了。

本人原本意屬唐國公家的二公子的,奈何最後沒有成事,前幾個月,幽州總管高長卿親自向老三提親,為其兄弟裴行儼求娶老三的閨女道蘊,當時張將軍仍在,大隋尚存一絲希望,所以我和老三便拖著沒有答應這門親事,如今張將軍陣亡了,大隋國祚料再難繼,如今看來,這門親事倒也划算,所以今日找大家來商量一下,若大家都同意,那老三便出面應了這門親事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崔弘昇說完全靜靜地望著各門的代表,於是大家便低聲討論起來,此舉關乎整個博陵崔氏日後的前途命運,不得不謹慎。

話說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雖然同宗同源,但年代久遠,族親之情已經淡如水了,而博陵崔氏發跡較早,自詡為崔氏正統,所以兩家明面上和睦,暗裡卻在較勁,如今清河崔氏捷足先登,博陵崔氏若也倒向幽州,只能屈居於清河崔氏之下了。

這也是當初崔弘昇試圖選擇李世民的原因之一,寧為雞首,不作牛後啊,只可惜崔道蘊和李世民的婚事最後黃了,而如今這形勢,倒向幽州似乎成了最好的選擇。

崔弘昇看著大家討論了半天,這才道:“老三,閨女是你家的,你先來表個態吧。”

老三崔弘圖輕咳一聲,問道:“大哥,前兩個月,幽州總管高長卿滅了海盜高開道,命徐世績為行軍總管,尉遲敬德為副總管出兵營州,攻打羅藝,不知戰果如何?”

崔弘昇皺了皺眉道:“營州孤懸關外,暫時還沒有太多的訊息傳回來,但是徐世績此人用兵奇正結合,麾下又有一千具甲鐵騎,而尉遲敬德也是勇冠三軍,想必羅藝不太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對了,河間郡倒是有不少訊息傳來,前段時間高長卿派了裴行儼率步騎一萬出兵河間郡,所到之處,百姓士紳夾道歡迎,民心所向,兵不血刃就將河間的近半州縣收入囊中了,如今就看河間太守王琮如何選擇了。”

在場一眾博陵崔氏的代表聞言皆搖頭嘆息,看來高長卿真是民心所向啊,而且幽州實力強大,將河間郡收入囊中,一下個目標肯定是上谷郡了,之後就是跟上谷和河間接壤的博陵郡,近在咫尺,博陵崔氏如果不想魚死網破,投靠幽州是唯一的選擇,只是如此一來,就讓清河崔氏比下去了。

崔弘圖沉吟了片刻才輕咳了一聲道:“小女其實對裴行儼是挺有好感的,我看那小夥子也很不錯,當時便親口承認對蘊兒一見鍾情,所以這門親事……就應了吧,對咱們家族,對蘊兒都挺好的。”

其他幾房聞言也紛紛表態同意了,畢竟是百年華族,各房代表還是懂得審時度勢的,面子顧然重要,但裡子才是生死攸關的,為了家族的未來發展,被清河崔氏暫時比下去也是沒辦法的事,而且,如果高長卿日後坐了江山,博陵崔氏的發展前景也是無比遠大的,憑藉博陵崔氏的底蘊,要重新超過清河崔氏也不是不可能。

崔弘昇輕籲了口氣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老三你便親自走一趟幽州應下這門親事吧。”

“那上谷和博陵二郡?”各房代表目光紛紛望向崔弘昇。

崔弘昇捋須道:“我會尋一合適的時機,親自把上谷郡的戶籍和田畝薄獻給高長卿,而博陵郡,還是由老二你做一做張郡守的工作,能不沾血自是最好的。”

老二崔弘揚點頭道:“這個沒問題,張大人還是會審時度勢的,而且以我跟他的交情,他能聽得進去。”

崔弘昇一拍大腿道:“那就這麼定下來了,沒有其他事的話,都散了吧。”

於是乎,眾人各自散去行事了。

…………

徐世績和尉遲敬德二人,七月底兵分兩路出關討伐營州,一開始還算順利,打得羅藝落花流水,毫無還手之力,短短一個月時間便佔領了柳城郡的大部,將羅藝的主力逼退到燕郡一帶,但是近日卻發生了一些變化,羅藝也不知許了什麼好處,竟然從契丹和高句麗各借來了一支兵馬。

契丹騎兵還是挺厲害的,高句麗軍隊則擅長守城,這兩支兵馬一加入,瞬時改變了戰場的形勢,本來摧枯拉朽一般的幽州軍被擋住了,進展變得緩慢了許多,照這樣下去,再過一個月就要徹底入冬了,天氣嚴寒,幽州軍的補給將會遇到更大的困難,到時只怕不得不停下進攻的步伐,以待來年開春再戰了,若是被神出鬼沒的契丹騎兵斷了糧道,那麼形勢會更加糟糕。

此刻,幽州府內,高不凡正把一眾謀士和戰將聚在一起,站在沙盤前商討解決困局的辦法。

此時只聽杜如晦道:“高句麗軍隊擅長守城,野戰能力不能行,只是幫助羅藝守城,所以對我軍的威脅不大,倒是契丹騎兵的危害極大,目前,我軍的糧道已經數次受到契丹騎兵的襲擊了,損失不大,但也不小,這個威脅必須首先解決掉,否則必釀成大禍。”

高不凡點了點頭道:“這個問題的確挺嚴重的,大家可有解決的辦法?要不乾脆把契丹人的老窩給端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溫彥博連忙道:“萬萬不可,契丹人如今還是部落聯盟,結構鬆散,一旦受到外敵擊,反倒會逼使他們團結起來,據屬下猜測,羅藝肯定只是許了財貨好處,說服部分契丹部落出兵助他而已,大人如果信得過屬下,屬下願意代表大人出使契丹,說服他們不再幫助羅藝襲擊咱們的糧道。”

杜如晦聞言喜道:“這倒不失是個好辦法,彥博兄精通突厥語和契丹語,倒是正好擔此大任。”

高不凡點了點頭道:“那便拜託溫先生了,只要不是涉及疆土的條件,溫先生皆可自決,不用向本總管請示。”

溫彥博鄭重地道:“大人放心,屬下雖然不才,但決不會做出喪權辱國之事來,夷族者,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如今拉攏契丹人只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耗費一些財貨換取我軍不必兩線作戰,倒也是值了,待拿下了營州後,契丹人如果還是不識抬舉,屬下倒是不介意大人給他們一個難忘的教訓。”

高不凡聞雙眉一揚道:“理當如此!”

溫彥博本來還有點擔心高不凡年少氣盛,對花錢“討好”夷族有牴觸的心理,現在見其從善如流,不由松了口氣,也十分欣慰,看來自己這次真的跟對人了,正所謂過剛易折,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為了長期的戰略利益,暫時受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麼。

這就是真正的戰略家,跟鍵盤俠們的區別,譬如後世網上那些動不動就罵國家缺鈣的憤青,他們——懂個屁!

這時,崔九齡微笑道:“有溫先生出使契丹,想必說服契人不在話下了,不過咱們也得作好兩手準備,大人之前不是繳獲了兩艏海船嗎?屬下已經讓人修好了,完全可以投入使用,我們可能透過海路運送軍糧,契丹人的騎兵再犀利也影響不了。”

盧升拍掌喜道:“這是個好辦法,崔參事趕緊把船場建起來,多造戰船,打造水師,屆時高句麗若不識抬舉,咱們便從海路直搗平壤城。”

崔九齡信心十足地道:“放心,三年之內,咱們的船場絕對能比肩江都和東萊。”

魏徵皺眉道:“年輕人朝氣蓬勃是好,但也不能好高騖遠,過於託大了,小心風大閃了舌頭。”

老魏還是如此毒舌,崔九齡尷尬地輕咳了一聲:“魏先生教訓得是,九齡以後會謹言慎行,腳踏實地。”

魏徵繃著那張黑臉不作聲,氣氛便更加尷尬了。

其實,在場的人都習慣了魏黑臉的毒舌,而且也明白這位是對事不對人,並沒什麼壞心思,所以只是尷尬,也沒真的放心裡去。

高不凡輕咳一聲打圓場道:“船場的事可以慢慢來,不用操之過急,武大清,這次由你護送溫先生出使契丹,務必要保證溫先生的安全。”

武大清立即敬了一個軍禮道:“屬下得令!”

溫彥博不由心中一暖,很享受這種被重視的滋味,連忙道:“謝大人,屬下定當不負大人所託。”

高不凡微笑道:“辛苦溫先生了,本總管將在此擺下慶功酒等先生凱旋歸來。”

這時,親兵高大河忽然走了進來稟報道:“稟大人,博陵崔氏的崔弘圖員外在府外求見。”

高不凡心中一動,大笑道:“看來行儼的喜事來了,請崔員外到前面大廳稍候,本總管馬上就到。”

在場眾人不由都面露喜色,裴行儼和博陵崔氏若聯姻成功,那便意味著上谷和博陵二郡已經一半進了幽州囊中了,不費一兵一卒就進帳兩郡之地,何其快哉也!

其實高不凡覺得,博陵和上谷二郡加起來也沒有二哥李靖來得有價值,嘿嘿,李軍神就位,以後幽州便更加如虎添翼了,自己左有徐世績,右有李靖,橫掃天下絕非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