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明朝開工廠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4章 京西路礦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4章 京西路礦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

(第193章漏發了,已經補發)

伴隨著一連串的巨響,成百上千噸的石塊瞬間塌落下來。

曾經堅固的山體,在火藥的作用下,就像豆腐塊似的,被輕易的撕成了碎片,隱約的可以看到一條寬約一丈的道路,正在山谷間成形。

這條路的修建速度很快,儘管有山嶺阻擋,但是卻擋不住火藥爆破作業,聚集在這裡的路工們現在已經學會了火藥爆破作業,其實這並不困難,甚至都不需要施奕文親自教授他們,來自唐縣鐵礦的礦工們就帶來了比較原始的爆破技術。

現在門頭溝通往山外的道路,於其說是在築路倒不如說是練習。這些路工們每天都用成噸的火藥進行練習,練習著如何開山,如何使用火藥,當然,將來他們還會成為礦工,在礦井內使用火藥開採煤炭。

對於這一切,張維良感覺頗為新奇,而在新奇之餘,又有些擔心的說道。

“致遠,修個路而已,至於這麼大的動靜嗎?”

這會張維良似乎明白了,為什麼要扯上國公府,這麼大的動靜,必定會引起外界的注意,指不定現在京城裡頭,就已經有言官準備彈劾爺爺了。

“動靜大?”

施奕文頗為無奈的笑了笑,指著已經開出的山路說道。

“要是動靜不大,能開這麼寬的山路嗎?這翻山越嶺的,不用火藥開山肯定修不通路,路不通,這煤礦裡的煤是運不出去的。煤運不出去,到時候,虧本的可不僅僅是我,益仁那邊也是要虧本的。”

既然拉了英國公府,那門頭溝煤礦以及鐵路,自然都要讓他們入股,國公府裡出手倒也大方,直接拿出了十五萬兩現銀從朱翊鈞和施奕文的手裡買走了兩成的股份,對此,朱翊鈞得知後,更是大叫著賺了,畢竟按施奕文的說法,煤礦和鐵路他只投了不到三萬兩銀子,不過幾天的功夫就翻了兩番,自然是賺了。

當然,張國公願意掏腰包,而且掏十五萬兩,不僅僅是因為這是個掙錢的生意,更因為這是交好皇帝的機會。

小皇帝和沉寂多年的英國公,再加上施奕文,就這麼結成了一個“利益同盟”,當然這個同盟能否穩固,還得看所謂的“京西路礦公司”,能不能賺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致遠,其實你知道的家祖對路礦公司能不能賺錢,並沒有太多的要求。”

又一次,張維良道出了家裡的想法,家裡的想法很簡單,這是他們結交皇帝的機機會,至於掙錢倒在其次。

“話雖然這麼說,可是當初,我們為什麼要成立京西路礦公司?”

望著遠處被爆破後的煙塵籠罩著山谷,施奕文繼續說道。

“公司者,於《大同》《列詞傳》中雲“公者,數人之財,司者,運轉之意。”莊子稱“積弊而為高,合小而為大,合併而為公之道,是謂‘公司’,既然集數人之財成立公司,自然就是為了贏利。你說對不對?”

說話時,施奕文指著桌上的沙盤,對張維良說道。

“你看,從門頭溝煤礦到京城一共需要修57裡的鐵路,這陣子,多虧了國公府出面,才把修路用的地給徵齊了。”

有了英國公府作為合夥人,最大的好處是什麼?

並不是僅僅是因為徵地時,國公府出面省去了許多麻煩,甚至就連同用人上,國公府也幫了大忙,就像現在主持修路的李瑞芝,就是國公府從工部都水清吏司挖來吏員,在大明路政基本上都是由工部都水清吏司負責,負責對道路橋樑的興建維修,作為吏員的李瑞芝精通築路,但卻一直不受重用,只是普通小吏,所以才被被國公府挖過來。

而來的不僅只是李瑞芝一個人,他還帶來了幾個弟子,都是精通道路修築以及橋樑建造的“工程師”,他們不能於普通的工匠,精通工程營造以及算術,甚至就在施奕文拿出半本《軍用輕便鐵路工程》,讓他們參照書中修建輕便鐵路的資料,修建這條鐵路時,李瑞芝他們在驚訝於書中羅列的築路、築橋的方法以及算術的同時,迅速的掌握了其中的知識,這才是最為難得的。

如果沒有國公府的幫忙,憑施奕文自己,恐怕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找到合適的人才,也正因如此,他才知道,古代中國同樣有許多工程技術人才,就像在工部各司就有許多既不是官,也不是匠的“工程師”,除了都水清吏司外,像在營繕清吏司就有不少“建築工程師”。

在工部實施工程時,官員負責監督管理,工匠幹活,其中“吏”正是負責具體施工的工程師。不過那些“吏”大都是憑家傳、師傳的技術吃飯,這些技術還沒有發展成為科學。

所以,施奕文才會特意要求他們在築路時,把如何爆破作業,用藥等都一一抄記下來,最後彙編成冊,再進行具體研究,其實科學也正是這樣的發展的起來。

“徵地倒沒什麼難的,只要銀子給足了,百姓自然願意賣地,這事誰都能辦好……”

扭頭看著施奕文,張維良又一次看著沙盤,沙盤上的宛平城、京城都已經被移除了,那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從沙盤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條鐵路線——兩鐵黑色的鐵軌。現在這鐵軌已經變成了木軌,浸煤焦油的木軌。

“致遠,你這路,將來真的要換成鐵軌嗎?”

即便是現在路軌變成了包鐵木軌,可是在張維良看來,仍然有些讓人不可思議,尤其是在鐵工廠看到那半里用於試驗的木軌路後,看著幾匹馬輕易的拉動沉重的大車時,張維良仍然會覺得不太現實。

略點下頭,施奕文微笑道。

“當然,”

手指在沙盤上的用鐵絲鋪成的鐵路上輕輕劃過的同時,施奕文對張維良解釋道。

“鐵路,是把煤炭運出去的關鍵,有了這條路,咱們就能源源不斷的把煤,從門頭溝運到京城,運到張家灣,現在是木軌的,可等時機成熟的時候,這就是咱們大明的第一條鐵路……”

到那時,這條鐵路將會給大明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