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明朝開工廠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6章 新的機遇 (第一更, 求支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6章 新的機遇 (第一更, 求支援)

裂縫!

只要撕開一條裂縫,未來就能把裂縫變成一扇窗戶,甚至一扇大門!

就像另一個世界的改革開放一樣,最初,也就只是一個特區而已。可是後來呢?

“當然,除此之外也可以換取一些朝廷急需的物資,比如說銅,就下官所知,倭國就盛產銅,而且價格低廉,朝廷完全可以從倭國購銅鑄錢,以解燃眉之急。”

施奕文之所以會特意提到銅,是因為大明的銅錢供應一直不足,以至市場上都以八百文換一兩白銀,而這種銅錢緊張的局面,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原料不足,現在的大明並沒有大型銅礦。

“哦,倭國真的盛產銅?”

張居正關切的問道。

“那裡的銅是什麼價?運到大明後,會不會價格高漲,不能用於鑄錢?”

首輔的話讓申時行的心頭一緊,他知道相比於海外的良種,恐怕首輔更關心銀錢,畢竟現在朝廷需要銀錢。

“嗯,應該差不多吧,畢竟如果不親自去的話,那裡到底是什麼價格,誰都不瞭解。”

施奕文的回答,讓張居正略點下頭,但是他並沒有說話,就在這時,一旁的張四維說道,

“依下官看,像致遠說的那樣,給張特許,倒也不是不可以,這個什麼特許,也就臨時給出一張而已,可以約定個時間,一年?兩年?待時間到了,朝廷也得到自己需要的良種了,到時候直接停下來就是了。”

聽著張四維的建議,施奕文直接搖頭說道。

“張閣老有所不知,海路漫長,而且需要等待季風,一年往往只有幾個月適合出來,這一兩年的特許肯定是不行的,以下官之見,至少需要十年,否則的話,這件事恐怕只能半途而廢。”

十年……

十年可以做很多事情,同樣也可以讓那家“船商”透過特許,結成廣泛的利益同盟,就像歐洲的“東印度公司”一樣,一開始的時候,也僅僅只有幾家小股東而已,可是後來呢?

利益!

特許經營帶來的利益,會讓許多人結成緊密的同盟,既得利益群體勢必會全力阻止特許權的消失,他們會在到期後千方百計的繼續延期,這就是人性。同樣也是施奕文所需要的“裂縫”。

一聽只是十年而已,而且又不是開港,原本想要反對的申時行倒也不再反對了。

“這麼說,十年,倒也不算長。”

張居正隨口應了一句,但並沒有立即同意下來,而只是岔開了話題,把話題重新帶回了良種上。

“致遠,剛才你說,海外除了良種之外,還有其它的家畜?莫非這海外的家畜也好過大明?”

“多少總有那麼一些家畜好過大明,就像史書的汗血馬一樣,不就來自西域嘛,這海外,多少總有一些良畜,要是能引進過來,於我大明總歸是有些好處的。”

其實相比於土豆,對於什麼家畜之類東西,張居正倒也不在意,就這麼聊了一會之後,張居正便起身告辭了,不過在臨走的時候,他特意看了一眼施奕文,然後說道。

“方才你說的那個什麼特許證。回頭你列一個條陣,送到我府上,讓閣裡議上一議。”

看似隨意的一個吩咐,讓施奕文的內心激動非常,這正是他所需要的,甚至在送幾位閣老離開時,他的心裡只剩下一個念頭——怎麼把這件事抓在自己的手裡。

“茂達,你來說說,這件事怎麼才能掌握在咱們的手裡!”

幾乎是在張居正一行剛離開,施奕文就讓吳才給自己出起了主意來。

“公子,這件事能辦成嗎?”

相比於施奕文的激動,吳才倒顯得很是淡定。

“畢竟這北方人可是不擅長販海的。”

“誰說的,你沒聽說嘛,京城的木頭都是從遼東經海路運過來的,怎麼就不擅長航海了。”

“那不一樣,遼東到京城才多遠啊。”

吳才連連搖頭說道。

“那麼往東西洋販海,可是少則千里多則數千裡,一路上不知有多少風險,冒然出海,我估計和送死差不多。”

“沒事,沒事,這個你不需要考慮,到時候,我自然有辦法,”

不就是海圖嘛!

施奕文在心裡嘀咕道。

“現在最要緊的是把這件事辦成了,只要把這件事辦成了,咱們就能把盧溝的棉布和其它的商品賣到的朝鮮、倭國以及南洋各地,對咱們,只有好處,沒有一絲壞處,當然,這個特許權,必須得由咱們控制,要是讓江南的那些海商掌握了,到時候對咱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幾乎是自然而然的,施奕文就想到了江南的海商,他們會容忍在北方出現一個競爭對手嗎?

不過,似乎他們完全不需要擔心,畢竟,只是幾條船而已。

只不過,有時候,人們並不知道,偉大的事業往往起源於微不足道的開始,幾條船也許就能改變歷史。就像哥倫布的遠航一樣,一開始,也不過就只是幾條船而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見施奕文如此擔心,吳才先思索片刻,然後才說道。

“其實,想掌握這件事倒也簡單,方才首輔不是說讓你列個條陣嘛,你就先列個條陣,可以寫的詳細一些,然後在見首輔的時候,主動毛遂自薦操辦此事,畢竟,在京城應該沒有誰比公子您更瞭解海外,更瞭解需要帶什麼種子不是?”

聽著吳才的建議,施奕文略微點了點頭,又沉思了片刻,然後說道。

“茂達,其實,這是一個好機會!”

“好機會?公子指的是什麼?”

看著滿臉疑惑的吳才,施奕文說道。

“如果首輔把這件事交給我的話,我準備公開發行西洋公司的股票。”

“發行股票?”

搖了搖頭,施奕文說道。

“應該是分開招募股東吧,你說到時候,會有多少人對海外貿易產生興趣?”

會有多少人感興趣他並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也許是一個新的機會。

不僅僅是那些人的機會,更是他的機會。抓住這個機會的話,甚至可能會改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