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青春 > 升棺發財最新章節列表 > 第900章:越秀山踩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00章:越秀山踩點

“二狗,你先眯一會吧。”我小聲對著駕駛座的二狗說道。

“好,有事喊我。”二狗的眼睛都紅了,連續開了十個小時的車,從鷺島到廣州,不愧是老司機。

然後靠在座椅上,一會兒就傳來了呼嚕聲,看來是真累得不行了。

我可能身體異於常人,可能好幾天都不睡覺,也不覺得困,當然了,也可以連續睡好幾天的覺。

爺爺除了把地圖給我,還給我了一些他查詢過的資料,並且還在上面有註解。

在越秀山最西邊的象崗找到了第二代南越王趙眜的墓。

按照爺爺的推斷,第二代南越王的墓在越秀山上,那麼第一代南越王趙佗的墓也很可能在越秀山上,因為古代的傳統,陵墓的安葬都喜歡聚集在一起或者是相繼沒多遠的山脈。

我一個人下了車,這三個傢伙就讓他們在車上睡覺。

我一個人沿著公園的臺階,一級級的往上走,進行踩點。

此刻越秀山被定位為一個公園,進行了區域性的改造,周圍多了很多人為的建築。

也就是說,至少在有這些人為建築的地方,是絕對沒有墓葬的存在,要不然也就不會作為公園,對外開放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沿著臺階往上走,此刻是凌晨的四點半,天上依舊有月亮和星星。

北斗七星很明亮,這倒是個很好的參照物。

古人喜歡以北斗七星為方位參照來設定自己的墳墓,這也是很多摸金校尉能夠觀星定位的關鍵之一。

最出名的就是‘七星倒葬’,還有就是明定陵被開啟之時,萬曆皇帝的骸骨側躺,身軀入殮時的形狀,正好與天上的北斗七星遙相呼應。

當然了,很多的摸金校尉會使用羅盤,而後以分金定穴的辦法,找到墓穴。

但對於我這種不愛讀書的人,一看羅盤上那密密麻麻的字,瞬間蒙圈,所以註定我不是非常專業的盜墓者,只能算是業餘的。

但爺爺肯定是個專業的,他看羅盤很厲害的。

我找墓還有一個土辦法,這是我從野史上看來的。

說的是天地萬物皆有靈,靈指的是靈性。

好比郭沫若在發掘定陵之時,墓門開了之後,他們怕裡面有危險,所以就找農戶牽來了一條狗,這狗到了定陵就狂吠,死活不願意進去,特別是到了墓門之前時,發出的那種哀嚎聲,以及死命的反抗,無論考古人員怎麼拉,它就是不進去。

這就是狗的靈性。

當然了,這山中是沒有狗。

但萬物皆有靈性,山中的花鳥鳴蟲肯定不少。

比如知了,蚯蚓,蛐蛐,還有各種飛禽。

野史上說,凡大墓,佔地廣,陰氣重,蟲不鳴,鳥不叫,飛禽走獸皆不喜棲居。

意思就是說,這大墓的周圍土壤裡,泥土過陰,知了之類的昆蟲不會在這種土裡築巢,還有周圍的樹上,不會有鳥窩,不會有知了叫。

所以在之後的許多次倒鬥,我都特意的注意這一點,還真應驗了。

因為倒鬥一般是半夜凌晨這段時間,一般到夏天的晚上,知了或者蛐蛐都會叫,甚至還有些小鳥因為酷熱,半夜也會嘰嘰喳喳。

但所有我倒過的這些墓,真的沒有發現昆蟲和小鳥在周邊築巢或者名叫。

還有就是,打了那麼多的盜洞,翻出來的泥土無數,也不曾在泥土當中翻到蚯蚓或者蛐蛐,真真是一次都沒有。

那麼目前,憑藉我的感應能力,加上這個方向,也就是說這個野史傳授的門道,要找到墓穴應該不難。

凌晨時分,樹林裡的鳥兒嘰嘰喳喳,很是熱鬧。

而且臺階周圍竟然有圍欄,圍欄是為了防止遊客過去,一般是旅遊,都有固定的路線讓你走。

只要按規定的路線走,一般是不會有什麼危險。

而墓穴一般就是在圍欄之外的區域。

我邊走邊感應,感應那些靜悄悄,沒有鳥叫蟲鳴的地方。

然後時不時抬頭望向天上的北斗七星,好定位方向,不至於迷失。

但很奇怪的是,本來都有蟲鳥叫的地方,一旦我人過去了,立馬就閉嘴安靜了,根本不敢叫了。

我抬頭望向樹上,發現鳥都在鳥窩裡趴窩,卻一聲不敢吭。

我懷疑應該是我的殭屍身份,還有背後的寄生胎。

在這些鳥獸蟲魚的眼裡,我與墓穴裡的東西無異,因為我身上也都是陰氣。

想通了也就釋懷了,依舊朝著那些沒有蟲鳥叫的地方而去。

走了大概有一個小時,身上已經被露水打溼,渾身溼漉漉的。

凌晨六點多,太陽慢慢的從天空升起,朝陽很美,卻不會炎熱,那陽光和柔和,如同母親般的溫暖。

這就是許多人追求的日出。

太陽出來之後,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慢慢就不見了,這對我的定位就有很大的影響了。

此刻的我站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之上,上面長滿了青苔,青苔很厚,估計是一層蓋住一層。

人站上去之後,鞋子陷進去大半在青苔之上。

這塊石頭很大,我的感應範圍大概是六百多米,但一感應之下,堪堪將這塊大石頭籠罩,也就是這塊大石頭的直徑就有上百米。

跟我們老家的黑煙石有得一拼。

我掏出了那張地圖,仔細打量著地圖上的描繪,然後抬頭對比著周圍,尋找著參照物。

“應該是這裡了。”我微微笑,自言自語。

這塊大石頭周圍也沒有什麼蟲鳴鳥叫,都是青苔,青苔底下都是花崗岩,沒有泥土,所以也沒有條件去養昆蟲。

我從包裡拿出了工兵鏟,然後在大石頭上挑了幾個地方下鏟子,每一鏟子下去,都能挖出一層的青苔,然後下面就顯出了黑青色的石頭表面。

爺爺給的情報說,南越王趙眜的陵墓是鑿山為陵的做法,就是挖個洞下去,把山中間的土石給掏空了,以山體為陵墓,然後把洞口封上,種上植被。

多年以後,植被長成了,也就把洞口封住了,更有甚者,在洞口種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有的墓葬甚至經過了千年,千年的大樹,樹根盤繞,早已把當年唯一的墓口給堵了,這樣的墓就難找了,除非是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