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遊戲美食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九章 龍鬚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四十九章 龍鬚酥

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超過一般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長期大量進食臘肉無形中造成鹽分攝入過多,可能加重或導致血壓增高或波動。

因此,對於血脂高的朋友而言,科學選擇和食用油脂是非常重要的。大量進食油脂固然於健康不利,完全不吃油也是不可取的。日常飲食可選用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茶油等,對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有幫助。不過,再好的“油”也得適量吃,每天20―25克就足夠了。

臘肉因為是醃製食品,裡面含有大量鹽,所以不能每頓都吃;這樣超過人體每天攝入的最大鹽量;所以當作調節生活的一個菜譜;當然可以先採用蒸煮或者多次蒸煮,儘量降低裡面肉的鹽的含量,也就可以多吃了;與此同時也能享受臘肉的淳樸香味了。臘肉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是重要的致癌物質。

臘肉是湖北、四川、湖南、江西、雲南、貴州、甘肅隴西、陝西的特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走巴中,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讚不絕口。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

……

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醃入缸中。七~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幹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燻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燻幹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燻幹。

西部地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製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裡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醃製,燻上幾塊臘肉,品品臘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託鄉下親友燻上幾塊。

……

龍鬚酥為中國民間特色傳統小吃,因外觀潔白綿密、細如龍鬚而得名。龍鬚酥由小麥精粉、麥芽糖等原料精製而成,具有色澤乳白、細絲萬縷、層次清晰、營養豐富、入口即松、回味甘甜等特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據說是古代皇帝吃的小食品,已流傳民間二千餘年了。正德皇帝遊民間時,發現民間竟有味道、外形如此特別之糖,當時稱之為“銀絲糖”,入口極香、口味特別,因而對此物產生好感,於是下旨帶回宮中,並取名為“龍鬚糖”、也被稱為“龍鬚卷”及後再傳入民間,一直是深受臣民們喜愛的食品。

龍鬚酥據傳已流傳民間二千年,一直為皇帝御用點心,直至雍正年間,龍鬚酥才名聲大震。相傳,一日雍正皇帝設滿漢全席,宴請文武百官。當御廚現場製作該酥時,雍正皇帝見其手法嫻熟,似遊龍舞鳳,手中糖絲雪白、纖細,如祥龍之須,遂龍顏大悅,賞賜眾嬪妃臣子,並特封此糖為“龍鬚酥”,自此,龍鬚酥的美名遍傳大江南北。

……

甑糕是西安和關中地區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用糯米、紅棗或蜜棗、紅豆置鐵甑上蒸制而成。甑糕小吃歷史悠久。甑,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製、銅製、鐵製等,後經民間傳承,將鐵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制的粘糕也別有風味。

顧名思義,“甑糕”就是以紅棗和糯米為原料,用“甑”蒸製成的“糕”,故名。甑糕米棗交融,老幼咸宜,營養豐富,滋補性強,色澤鮮潤,綿軟粘甜,濃香撲鼻,久食不厭,風味獨特。

甑糕是關中地區的風味小吃。陶甑蒸出來的質量最好。甑糕的原料是江米,傳統是無錫糯米、大棗以靈寶毛頭棗最好,其比例是每鍋江米10公斤,大棗3公斤泡米、裝甑、加水與火功等,都有嚴格要求。甑糕,形色俱佳,軟硬適度,軟甜粘勁,味道醇厚,實為冬春早點的佳品。

甑是一種底部有小孔的容器,故而甑糕也叫勁糕。據傳,甑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陶甑,商周時代發展為青銅鑄成,鐵器產生後,又變成了鐵甑,如今也有用白鐵葉子焊成的。陶甑蒸出來的甑糕質量最好。甑,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了陶甑,商周時期發展為銅甑,以後又變為鐵製。從此,鐵甑這個炊具就世代沿襲,流傳至今。這種鐵甑形似圓筒,底部有許多透氣的小孔。

……

西安甑糕的原料是糯米和紅棗。其比例是:糯米65%、紅棗35%。製作技藝比較別緻,尤其要掌握好泡米、裝甑、加水與火功等幾個環節。西安甑糕,以蓮湖區麻傢什字穆斯林製作的為最佳。做甑糕要會蒸,還要會鏟,會裝碟,用專用剷刀將甑糕鏟得棗米交融,紅白相映,裝入碟中,如琥珀,似凝脂,誘人食慾。

甑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相傳,幾百年前由陝西傳入。甑是一種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鍋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靈寶俗名勁子,故而甑糕也叫勁糕。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現在它的炊具上,它是使用由最古老的蒸具“甑”演變而成的甑鍋蒸制而成,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陶甑蒸出來的質量最好。

甑糕除了炊具古老以外,它又是由中國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王子專用的食品“糗餌粉餈”演變而來的。《周禮·天宮》有羞籩之食糗餌粉餈的記載,“粉餈”是在糯米粉內加入豆沙餡,古時叫豆屑末,蒸成的餅糕。